楊凱飛
一張警民聯(lián)系卡、一支筆、一個筆記本、一沓宣傳資料、一臺照相機、一個急救包、幾張身份證和幾個戶口簿……這就是晉城高平市北詩派出所民警“警務背包”中的物品,在鄉(xiāng)村振興的路上成了警民的連心橋。
北詩鎮(zhèn)地處巍峨險峻的太行山中,人員居住較為分散,平時出門辦事極為不便。出于這種情況,如何才能將警務的觸角延伸到最前沿,這一問題就成了派出所民輔警思考的頭等問題?!叭罕姵鲂械睦щy、辦事的不便,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山路可以窄,但服務群眾的路子要寬?!北痹娕沙鏊L張斌說。
今年以來,北詩派出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探索品牌亮點創(chuàng)建工作,全所民輔警因地制宜、集思廣益、借鑒學習,最終推出了“背包警務”主動服務群眾的工作模式?!啊嘲瘎铡褪前炎C件辦理、法律宣傳、矛盾糾紛化解等警務工作裝進背包,民警背著警務背包走到群眾身邊,現(xiàn)場辦理相關業(yè)務,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睆埍笳f。
民警利用背包便攜、高效、可容納的特點,打造“背包入戶”的流動警務模式。從派出所到村民家中,一來一往,這看似簡單的行程,卻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趙伯伯的孫子上學要落戶,吳奶奶家里的戶口簿丟了要補辦,小楊身份證將到期要換領……把這些問題一一記錄下來,能現(xiàn)場解決的就地解決,有問題的記錄清楚帶回所里。“把群眾裝在心里,把民情裝進包里?!边@是張斌時常提醒自己的話。
北詩鎮(zhèn)靳寨村70多歲的李大爺因腿腳不便,很少出遠門。北詩派出所民警入戶走訪時,李大爺詢問民警:“戶口本受潮受損,能不能幫我解決?”第二天,民警背著“警務背包”到李大爺家中,為他送上了嶄新的戶口簿,李大爺非常感動。同時,民警給他遞上了一張“警民聯(lián)系卡”,告訴李大爺,以后有任何需要,可以隨時撥打民警電話。此后,李大爺逢人就說:“現(xiàn)在的警察真的好??!在家里就能拿上戶口簿,再也不用跑路了?!?/p>
將“最多跑一次”盡可能延伸到“一次不跑”,將警務觸角延伸到轄區(qū)最前沿。張斌講道:“北詩派出所所有民輔警都要牢記初心使命,背起警務背包,深入山莊窩鋪,走村串戶,為群眾解決生活困難,不斷深化農(nóng)村警務建設,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保障?!?/p>
據(jù)了解,今年以來,北詩派出所全體民輔警共上門辦證35件,服務群眾40余人次,法制宣傳30余次,化解矛盾28起,真正確保了26個行政村、人口2.9萬余人的平安穩(wěn)定,筑牢了鄉(xiāng)村振興“平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