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婷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近年來,中職學校步入快速發(fā)展階段,其生源數(shù)量不斷增加。職高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但是在教育實踐中,大多數(shù)中職學校都將目光放在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技能水平方面,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素質教育背景下,中職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鑒于此,本文探討了職高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以供參考。
一、職高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職高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5歲至18歲,他們正處于青春期,這段時期也是他們獨立走向社會的準備期。他們有青春期學生的共同心理特征,同時也有其自身的獨特心理。一方面,職高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較強,他們希望全面且深刻地認識自己、了解社會,可是因生活閱歷少,他們不善于處理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和心理沖突。另一方面,部分職高學生心理上有較強的挫敗感,入校后容易出現(xiàn)情緒低落、學習動力不足的現(xiàn)象,甚至產(chǎn)生自卑心理。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職高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有以下五類。
(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種缺乏自信心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失衡狀態(tài)。部分職高學生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比普通高中生低人一等。部分學生進入職高后,在學習上抱著混文憑的想法,在生活中缺乏競爭的勇氣和積極向上的風貌。個別學生抗挫折能力較弱,會因為一次考試不及格、一次比賽失敗等,產(chǎn)生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二)焦慮心理
焦慮心理是職高學生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焦慮心理主要指個體在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一種情緒反應傾向,如面對外來威脅、危險和災難的時候所表現(xiàn)出來的緊張不安、恐懼等情緒,都可以稱之為焦慮。部分職高學生受家庭、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自責,產(chǎn)生絕望感,再加上對就業(yè)前景缺乏信心,害怕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無法面對父母等,因此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焦慮心理。通常情況下,適度的焦慮能夠促使人變得更加積極進取且有上進心,可是過度的焦慮情緒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就會形成心理障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三)浮躁心理
職高學生處在人生轉型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他們的生理發(fā)育逐漸成熟,但心理發(fā)育較為滯后。在這種生理與心理發(fā)育失衡的情況下,學生會產(chǎn)生躁動不安的心理,表現(xiàn)出自我認識失調、人際交往障礙、情緒失衡等問題。比如,部分職高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對于學習缺乏興趣,在課堂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思維遲緩、情緒消極、敷衍了事的現(xiàn)象。長此以往,學生的厭學情緒越發(fā)明顯。
(四)逆反心理
職高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內心迫切想要擺脫家長和教師的管教,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希望能夠獨立,容易對教師、家長產(chǎn)生抵觸情緒,出現(xiàn)逆反心理。其具體表現(xiàn)為對于外界的刺激會出現(xiàn)盲目排斥、反抗等心理反應,在與教師、家長進行交流時也抱著不合作的對抗態(tài)度。比如,有的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導十分厭煩,對家長的教導會采取頂撞的態(tài)度,還有的學生會意氣用事,故意做出與父母、教師的教導背道而馳的事情。
(五)抑郁心理
抑郁是職高學生中較為常見的心理問題,其具體表現(xiàn)為孤獨、悲傷、頹喪情緒,自我評價較為消極等。比如,有些職高學生認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對于學習缺乏明顯的自信心,對于改變自己的處境則抱有十分悲觀的態(tài)度。如果這種不良情緒長時間得不到改善,學生就會日漸消沉,甚至發(fā)展為抑郁性精神疾病患者,個別學生還會出現(xiàn)自傷、輕生等行為。
二、職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一)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
“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是指在危害還沒發(fā)生、形成之前就做好準備,消除隱患。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做到“防患于未然”,學校和教師除了在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要盡快采取有效的解決辦法,還要加強日常的心理教育工作,讓學生在健康積極的環(huán)境下專心學習、快樂成長,以減少或避免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筆者認為,為了高效開展職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學校應當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學計劃,以課堂講授的形式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應當保證教材、學時和教學質量。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可以采用專題報告的方式開展,教師要基于職高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展教學,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同時,中職學校在為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的同時,還可以為學生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課程內容以人際交往心理學、心理衛(wèi)生與咨詢、實用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訓練等為主。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可以采用心理調查、心理講座、心理測試等多種方式,借助辯論、討論、競賽、咨詢等活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這樣能幫助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從而增強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促進職高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
各個學科的教師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科教學中,讓學生在接受學科知識的同時,積累心理學知識,逐步掌握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這不僅能夠拓展職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增強職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效果。素質教育背景下,中職學校任課教師在為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應當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元素,以此保持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三)借助主題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
在開展職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可以按照可行性、趣味性、發(fā)展性、序列性等原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具體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心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自主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幫助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借助志向訓練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幫助學生克服惰性心理;借助情感訓練促使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避免學生形成孤僻的性格。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以“我的情緒”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各種情緒的表現(xiàn)及其對個體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情緒特點,使學生學會調節(jié)自我情緒、有效排解消極情緒。
(四)借助群體關系幫助學生學會交往
實踐證明,群體中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和諧友好的關系能夠讓個體感到溫暖,產(chǎn)生安全感;反之,彼此冷漠、互不來往,甚至是猜忌與仇視的人際關系則會讓個體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情緒,容易引發(fā)各種心理問題,影響個體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對職高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交往,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幫助學生解決不良心理問題。
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與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指導職高學生尊重、理解、體諒家長。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更加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發(fā)展情況,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及時幫助,并盡量滿足孩子的正當要求,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及信任。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理解、熱愛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抱以希望和信心,這樣學生自然會在教師的合理期待下主動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有效緩解自卑等不良心理。再次,要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營造團結友好、和諧友愛的班級氛圍,這樣學生能在和諧的班級氛圍中團結友愛、交流溝通,性格變得更加開朗陽光。最后,要指導學生正確與異性交往,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兩性心理,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的男女同學關系。
(五)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教師在對職高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還需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學習的成就感,這有助于改善學生的自卑、厭學等心理問題。教師要借助一些科學的心理輔導方式,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調節(jié)自我,幫助學生擺脫失衡心理,將精神壓力逐漸轉化為學習動力。比如,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科學用腦,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借助有效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其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使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
(六)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
教師在對職高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為了進一步增強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除了一些常規(guī)的教育,還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教育功效,讓學生在積極健康的班級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首先,教師是營造班級環(huán)境的關鍵,教師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必須保持積極向上、樂觀平和的心境,以自身人格魅力對學生施以無形的教育和影響。其次,教師要以愛心來管理班級,要真正地關心、愛護學生,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最后,教師要堅持民主管理班級,平等對待班級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這樣才能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結語
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當今中職學校的重要教學任務。中職學校應當加強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改善學生的不良心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心理健康教育對于中職學校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教育方向,學校和教師應當高度重視、積極思考,認真探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為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湖州中等衛(wèi)生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