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德鵬
甲骨文被發(fā)現(xiàn)的歷史,大家都耳熟能詳。1899 年,王懿榮身染瘧疾,久治不愈。一名醫(yī)生為他開出了一味名為“龍骨”的藥。藥抓來后,他發(fā)現(xiàn)“龍骨”上有一些有規(guī)律的劃痕,好像是人為刻上去的。經過研究,他推測這些劃痕可能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文字。多方打聽、幾經周折后,他找到了這些龍骨的出處——河南安陽小屯村,這是距今3000 多年前的商王朝的都城。
一片甲骨驚天下。120 余年來,每一次新的發(fā)現(xiàn),每一次釋讀,都伴隨著孤寂與喜悅。2022年,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了“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馮時系統(tǒng)介紹了120 余年來甲骨文發(fā)現(xiàn)與研究的重要成果——“甲骨文發(fā)現(xiàn)總計約15 萬片,經科學考古發(fā)掘的有3.5萬余片,單字數(shù)量已逾4000字,甲骨文資料整理、分期斷代、文字考釋、商史研究、工具書編纂出版、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成果豐碩”。由甲骨文點燃的人文基因,早已融進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
橫平豎直,結構飽滿,望其形而解其意,漢字從甲骨文開始就是有溫度、有魅力的。山東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的《甲骨文好好玩》,就是通過108 篇主題故事的形式,帶領讀者去感悟甲骨文之美。
作者王曼儷有近20 年的甲骨文一線教學經驗。在深入教學的過程中,她發(fā)現(xiàn)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甲骨文。因此,她就將765 個常用漢字的甲骨文,用故事的形式來展現(xiàn)。《藏在漢字里的天地星辰》《藏在漢字里的田園生活》《藏在漢字里的身體故事》《藏在漢字里的生命百態(tài)》《藏在漢字里的古代器物》《藏在漢字里的金戈鐵馬》從六個方面,對甲骨文進行深入淺出的詮釋。
打開書,你會發(fā)現(xiàn),這套書是如此新穎。最先吸引你的,是甲骨文的釋義——不是逐個來的,而是被串在一個個故事里的。比如,在《白天黑夜》中,作者講了7 個甲骨文。7 個漢字(日、云、氣、月、星、晶、明)的甲骨文被用一個故事串了起來。隨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作者更貼心地畫了一幅畫!讓你更易于了解這幾個甲骨文的含義。
甲骨文是溫暖的,這套書也是溫暖的。這種溫暖體現(xiàn)在許多方面,比如,全彩圖印刷、裸脊鎖線裝訂方便180 度平攤閱讀;采用護眼美涂純質紙張,有助于還原手繪作品的每一處細節(jié);封面覆觸感膜,易于清潔保存。
甲骨文的內容,涉及3000 年前商代的自然生態(tài)、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為研究中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明史,提供了獨特而真實可貴的第一手史料。讀甲骨文,就是在讀歷史。因此,這套書并不僅僅適合孩子讀,更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讀。在親子閱讀中,增進對中華文明的了解,這是一種多么意蘊悠揚的家庭教育!
愿我們都能夠通過讀這套書中一個個別致新穎的故事,了解我們如今所寫的橫豎撇捺,如何被一筆一畫地刻在骨頭上,由此也就明白了中華文明緣何悠久而燦爛!
作者簡介:
王曼儷,河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歷史學碩士,中國科學院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在職研究生。從事兒童國學教育,教授兒童國學、文字學課程,持續(xù)進行兒童文字學教、學、研工作,總結了一套獨特的基于學術并適合兒童的甲骨文教學體系,深受兒童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