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兒被8歲女孩教唆
Q: 女兒今年5歲,前不久,我在她的電話手表中聽到了一段語音,內容是小區(qū)一個8歲的女孩教唆我女兒帶著20元錢去找她玩兒,還教女兒如何從我手中騙錢。怪不得女兒一下樓玩兒就跟我要錢。我該怎么做才能讓女兒遠離這種朋友?
A: 作為孩子的法定監(jiān)護人,父母要盡到職責,在孩子的人身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方面起到教養(yǎng)和保護作用。而這件事無疑已經(jīng)對孩子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都產(chǎn)生了影響,雖數(shù)額不大,但性質算比較惡劣??鬃诱f,父母最大的智慧是“權”,這里的“權”可以理解為父母的遠見卓識、格局和擔當。在教育孩子時,父母不僅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教條、有智慧,關鍵時刻還要有威力,當斷則斷。
解決這件事情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實施“物理隔絕”,即不讓女兒跟對方接觸。5歲的幼兒根本沒有“擇友”的概念與意識,父母也不必去和孩子講道理,說“這樣不好”“不要和這樣的人玩”之類的話語,因為孩子處于他律階段,很容易被外部規(guī)范或他人控制,也很容易聽從別人的指示。
具體做法是,直接找到這個8歲女孩,描述事實,告訴她,你們已經(jīng)知道了,這么做是不對的,讓她以后不可以這么做,建議她去找同齡孩子玩兒。一般情況下,8歲的孩子也處于恐懼成人權威的時期,應該會服從。
遇到這類事情,父母在處理上要果斷,但觀念上要循循善誘,慢慢滲透。有研究指出:3~6歲是孩子的“塑型期”,85%~90%的性格、想法、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如果父母能抓住這一敏感期,慢慢給孩子講解什么是“好朋友”,什么是“壞朋友”,孩子會逐漸將父母的教導內化為自己的標準,作為其擇友的判斷依據(jù)。
最后要提示一下家長,入學前的幼兒,無論何種形式的外出,都需要成人陪伴。
兒子老夸男生帥
Q: 兒子14歲,最近半年,我發(fā)現(xiàn)他很關注男生。出去旅行看到帥氣的男生,他會忍不住贊嘆:“真帥!”在學校見到長得好看的男生,也會感嘆:“長得真帥,像明星?!睍簳r還沒看出有其他異常,但莫名有點兒擔心,怎么辦?
A: 柏拉圖說:“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會我們愛美”。青春期的孩子進入了自我意識飛速發(fā)展的時期,會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對他人的評價,完成自我審美觀的建立。家長需要知道,這個階段既正常又重要。
心理學家常用古希臘神話中的“自戀之子”那喀索斯來形容青春期的孩子。這位神話人物因為長得十分好看,深深沉迷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在“自戀”早期,他們會沉迷于自己的外表,會變得喜歡打扮、講究衛(wèi)生,會在鏡子前流連忘返。與此同時,自戀的“主體”也會向外投射,會關注自己崇拜的偶像,也會熱衷于關注和評價他人的顏值,在同類中尋找符合自己審美的客體,這個孩子就屬于這一類。他們也會去模仿,滿足自己內心對自戀的需求。
每個人都應該有“健康自戀”,父母無需緊張。這意味著孩子能認識和接納自己,擁有良好的自我感覺,這也是孩子快樂和自信的源泉。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警惕孩子發(fā)展成為“不健康的自戀”,即因為自戀,膨脹為很強烈的表現(xiàn)欲,覺得自己很厲害,產(chǎn)生控制欲,或者通過美貌得到名利、金錢等。不健康的自戀容易形成極度自我,出現(xiàn)強烈的嫉妒心,最終發(fā)展成為自戀型人格障礙。
我能明白父母的擔憂,但既然孩子沒有任何其他表現(xiàn),就不必預支焦慮。真誠接納青春期孩子的這一特點,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欣賞“帥”,把這樣的機會擴展為對“美”的深入討論。
阿達麗
兒童心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