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大利蟋蟀
“我的花園里夜間唱歌的蟋蟀非常多。每一簇紅花巖薔薇都有其合唱隊員;每一束薰衣草中也都有自己的樂隊。那枝繁葉茂的野草莓樹叢中,那篤耨香樹叢中,都成了蟋蟀們的演唱場地。這個小天地中的小生物們在以自己那優(yōu)美清涼的聲音在彼此探問,相互應(yīng)答,或者可以說是對別的歌手無動于衷,只是自顧自地在抒發(fā)自己的情懷。
高處,我頭頂上方,天鵝星座在銀河中伸長它那巨大的十字架;下方,就在我的四周,蟋蟀在演唱交響曲,此起彼伏,抑揚頓挫。唱出自己歡樂心聲的這些小小的生命使我忘記了群星璀璨。天空中的那些眼睛平靜冷漠地眨巴著,在看著我們,可我們對它們卻一無所知?!?/p>
一開始文章吸引我的就是那標題“意大利蟋蟀”中的“蟋蟀”二字。這是因為我在小時候有過捉蟋蟀、養(yǎng)蟋蟀的經(jīng)歷,對它有很深的感情。讀后又發(fā)現(xiàn)其實文章文筆也很好。真是“盡美矣,又盡善也”。
這兩段寫出了作者法布爾在夜間聽蟋蟀大合唱時的情景。作者以如詩如畫般的描寫,繪出了一派安靜、和諧的景象,讓人身臨其境。
第一段作者描寫得非常細致。并且他并不僅僅是對昆蟲的簡單描寫,而是把它們擬人化了。比如“彼此探問”“相互應(yīng)答”“對別的歌手無動于衷”這些語句都是很好的擬人寫法。這說明作者的確是觀察得很細致,并對昆蟲有深厚的感情。這正像前幾天的作文題中寫的:“寫作時我的靈魂在場?!敝挥姓嬲度肭楦胁拍軐懗龊梦恼?。
第二段作者寫了從上到下的一系列景象。我的感覺是作者以“群星”來襯托“蟋蟀的演唱會”,很有創(chuàng)意。
二、螢火蟲
“我們先來看看螢火蟲以什么為生吧。螢火蟲看上去既小又弱,像是與他人無害,可它卻是個最小最小的食肉動物,是獵取野味的獵手,而且,捕獵時還相當?shù)貝憾?。它的獵物通常是蝸牛。昆蟲學(xué)家們早已知道螢火蟲的這一習(xí)性。但是,我從他們書中的介紹中,總感到人們對這一點了解很不充分,特別是對螢火蟲的奇怪的攻擊方法,幾乎一無所知。
螢火蟲在啃食獵物之前,先對它施之麻醉,使之失去知覺。它的獵物通常是很小的蝸牛,個頭兒還沒有櫻桃大,是處于變形狀態(tài)的蝸牛。夏日里,這種蝸牛一大群一大群地聚集在稻子和麥子的莖稈上,或者其他植物的干枯的長莖上,在上面一動不動地要待上整整一個炎熱的夏季。正是在這種時候,在獵物處于這種狀態(tài)中,我不止一次地觀察到螢火蟲對獵物發(fā)動攻擊,對之施以靈巧的外科麻醉手術(shù),使獵物在顫動著的莖稈上昏死過去,然后,對之下口,美餐一頓?!?/p>
讀完這兩小段,我很震驚。原來螢火蟲是肉食者!我這才知道看似是弱者的弱者并非真正的弱者。所以,千萬不要輕視任何人。同時,我也想到,千萬不要被外表迷惑,在遠處看一個事物是這樣的,可在近處看它卻可能是那樣的。
總之,《昆蟲記》這本書我感覺很有意思,每篇文章都很精彩,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