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潔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在語文教學中要突出不同學段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需求,體現(xiàn)連貫性和適應性。習作教學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體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的連貫性。當前的習作教學,不少教師為了習作而教學,沒有真正站在整個單元的角度設計習作教學計劃,導致習作教學缺乏系統(tǒng)性。筆者結合教學實際,淺析基于單元整體視域的習作教學路徑。
教材是最好的例子。教材中編選的文本,尤其是精讀課文,大多出自名家名篇,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文本,開展隨文練筆活動,將文本中的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提升習作質量。
比如,教學《人物描寫一組》《刷子李》等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閱讀文本,從中提煉人物寫作技巧。針對小嘎子摔跤這一細節(jié)描寫,還有嚴監(jiān)生的語言描寫等,教師可以借助具體場景,比如校園運動會、課間活動等,引導學生借助隨文練筆進行仿寫遷移。如有可能,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研討分析,教師最后點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表達技巧。
待隨文練筆結束之后,學生對文本有了一定的感悟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歸文本,從中找出細節(jié)描寫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說說其中涉及哪些細節(jié)描寫及表現(xiàn)手法,然后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提高寫作技巧。這種方式不僅能有效幫助學生積累精彩語句,掌握寫作技巧,還能有效降低習作難度,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為此,教師要站在整冊教材和整個單元的基礎上,營造隨文練筆的相應語境,引導他們從造句開始,步步深入,逐步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水平。
寫人習作是小學階段習作訓練的主要內容。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寫人物的訓練,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突出人物特征分析,指導學生進行遷移,完善習作中的人物描寫。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關注文本中的人物,善于創(chuàng)造相應情境,幫助學生走進文本,了解文本中的人物;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借助角色扮演、朗讀等形式,引導他們融入文本,與文本中的人物深度共鳴,為寫“活”人物打下堅實的基礎。
比如,教學《跳水》《田忌賽馬》等課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鼓勵他們思考怎樣塑造人物形象。比如,學習《田忌賽馬》一課,有不少學生認為田忌是一個虛心的人,能夠接受別人的建議;孫臏是一個聰明的人,很有謀略。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表演文本中的故事;緊接著,教師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討論,看看怎樣才能刻畫好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教師鼓勵學生練筆,將寫人的技巧遷移到自己的習作之中。
小學生生性活潑,想象力豐富,對于課本劇表演等活動,參與熱情極高。教師結合文本人物特征及學生的學情,創(chuàng)設人物支架情境,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梳理文本重點,而且還能降低習作難度。
語文課程最大的特征,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統(tǒng)編教材在編排中也是按照語文課程的特征,圍繞單元要素及人文主題進行雙線編排的。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整個單元,從單元導讀、講讀課文開始,綜合語用訓練,開展隨文練筆活動。
比如,教學《威尼斯的小艇》《金字塔》《牧場之國》等課文,教師可以站在寫作的角度,引導學生分析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重點寫了哪些素材,等等。如有可能,教師還可以通過“為發(fā)現(xiàn)……”“我想了解……”等句式開頭,引導學生梳理文本中的素材,從點到線,進行串聯(lián),做到詳略得當。此外,教師還可以圍繞“文化遺產”等主題進行資料拓展,比如長城、黃山、黃河,等等,也可以向學生介紹當?shù)氐姆沁z文化。
學生搜集大量信息之后,還需要圍繞習作主題,對這些信息進行篩選。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整合信息,以點為線,找到信息之間的聯(lián)絡點,提高信息的使用效果。
比如,教學“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這一習作主題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回憶自己旅游的場景,從中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用筆將其用簡短的詞語一一寫下來。比如,學生回憶自己游覽長城的情景,可以羅列長城的歷史、長城的故事,還有長城遠處的景色,近處的長城特征,等等;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梳理自己收集的信息,由于大部分人通過照片、視頻等方式都看過長城的樣子,因而學生可以不再詳細描寫長城的外形,可以重點突出長城的人文歷史。比如,描寫長城的烽火臺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烽火戲諸侯”的故事,讓學生意識到烽火臺在古代的作用;寫到長城地勢陡峭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冰道運石、山羊馱磚”的故事,突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經過思維風暴從中獲取的信息素材,較為多元,素材之間聯(lián)系不夠緊密,而要將其揉成一篇文章,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梳理,從中找到素材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合理的布局,使習作邏輯清晰,虛實結合,條理清楚,詳略得當。
總而言之,在單元整體視域下的習作教學,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視角,站在單元整體的高度,整合單元精讀與自讀課文,有序開展習作教學活動,在鞏固落實單元語文要素學習目標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