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忠民
晚舟漁歌
我學印章出于偶然,曾經(jīng)走過一段彎路,后得恩師指點,漸漸入門。近年,我將幾十年學印的感悟做了一番整理,提供給印章初學者,以作參考。一己之見,不足為訓,其中得失成敗,望習印者辨別把握。
印學入門。初學者應將秦漢印作為學習范本,此為古今印家之共識。其大體可分讀印、臨印、制印三步,由淺入深,步步遞進。
讀印,從觀察印章入手,了解和熟悉印章的章法布局、結字特點以及藝術風格。臨印,在實踐學習中,進一步體會古人對章法布局的用心和巧思、篆書結字的方法與技巧,學會如何用刀,努力做到不走樣、不變味。制印,選擇自己喜歡的詞句,對照字典找出結字風格一致的字入印,否則字體不合,制作出來的印章便會不倫不類。
印章四學。印章制作可分為章法、篆法、筆法和刀法,學會四法,即算入門。關于章法的學習,一是要以古為師,仔細觀摩古人成功之作,用心研習、臨摹。二是對近現(xiàn)代大家的作品要多留意觀察,了解各派的印風特點、篆字布局習慣。三是要閱讀刊物上對印章的分析點評,進一步積累知識、增長見識。篆法運用得正確與協(xié)調(diào)可使篆字觀之更美,章法與篆法結合得好,可提高印章的美感。筆法的學習運用是文人印的一大特點,這里的筆法指以書法入印。學者可從摩崖、碑刻、書帖以及巖畫中汲取營養(yǎng),增強印章的美學價值和美學氣息。刀法的學習運用是完成印章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一枚印章是否成功,用刀是關鍵。印章制作歷來有穩(wěn)、準、狠的要求。“穩(wěn)”字當頭,一是心態(tài)穩(wěn);二是持刀、行刀穩(wěn)。所謂“準”,是指看得準,眼與心合,心手并用。而“狠”是在穩(wěn)、準的基礎上果斷用刀,既大膽又謹慎。
印學旁通。印章是詩書畫印四學問之一,內(nèi)容廣泛,形制多樣,流派紛呈,生生不息。因此,學印不能僅停留在制印的層面上。
加強美學修養(yǎng),對治印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首先要學習觀察大自然的美,如白石老人的印章,刀鋒硬朗、線條爽辣,縱橫交錯皆有法度。其次是吸收魏晉碑帖之精華,如趙之謙的一枚私印,筆力遒勁、刀法渾厚,彰顯魏晉風骨。這些都是學習治印的極佳榜樣。再次是美學理論的學習可以幫助我們開闊思路,增強藝術修養(yǎng)。此外,還應加強哲學修養(yǎng),掌握一些辯證法知識,學會對立統(tǒng)一地看問題。將此融會貫通地應用于印章線條的處理上,便能做到圓融合理的安排,使字與字之間的欹讓疏密以及留白更趨協(xié)調(diào)美觀。
對月得三人
此心安處是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