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伯平 石佳 張連強 胡偉
中國的面食小吃歷史悠久,現如今早已跨地域交匯于南北各地的餐桌上,如面條、饅頭、花卷、油條、麻什、燒餅、餃子、涼皮、餛飩等,風味各異、品種繁多。面條則是我們常吃的一種面食,作為老祖宗留下的傳統(tǒng)面食,自古以來就以品種多樣和雅俗共賞等特色而著稱于世,在中國烹飪史上占有重要篇章。蘭州牛肉面、武漢熱干面、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擔擔面、延吉冷面、河南燴面、杭州片兒川、昆山奧灶面和鎮(zhèn)江鍋蓋面曾被評為中國十大面條,如今早已覆蓋全國,甚至走向了世界各地。
起源于中國的面條距今已有近4000 年歷史,東漢年間已有關于面條的記載。最早的實物面條是由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發(fā)現的。2002 年10月14 日,科學家們在黃河上游、青海省民和縣喇家村進行地質考察時,在一處河漫灘沉積物地下3 米處,發(fā)現了一個倒扣的碗。碗中裝有黃色的面條,最長的有50 厘米。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該物質的成分,發(fā)現這碗面條已有約4000 年歷史,使面條的歷史大大提前。由東漢、魏晉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對面條的名稱卻不統(tǒng)一,東漢被稱為“煮餅”,魏晉改稱為“湯餅”,亦有“水引餅”“不托”“馎饦”等都是對面條的叫法,直到宋朝“面條”一詞才正式通用。
敦煌文獻中記載,唐朝時期就出現了掛面,當時叫做“須面”。相傳古時,軍卒和百姓不分酷暑嚴寒日夜苦干,家人為使親人能吃上面條,便把搟好切細的面條掛在竹竿上曬干捆把,連同調好的酸湯送到工地,讓親人在勞動之余,下鍋煮熟,入酸湯食之。這種吃法充饑解渴、簡捷方便,被譽為上等慰勞飯食,而“掛面”也是將濕面條掛在竹桿上干燥而得名。直至今日,中國也仍有地方將這種細若發(fā)絲、潔白光韌的掛面稱作“龍須面”。
20 世紀 80 年代初以前,掛面的生產是以小麥粉添加鹽、堿、水,后經懸掛,待干燥后切制一定長度而成。生產上,則以手工制作為主。隨著社會科技發(fā)展,手工制作不斷被現代化技術生產取代,掛面行業(yè)逐步發(fā)展成一個相對成熟的行業(yè)。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掛面食品生產國和消費國。因口感好、營養(yǎng)健康、操作方便、易于貯存,受消費者青睞,成品掛面逐步擁有了廣闊的消費市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掛面區(qū)域性品牌在全國各地也都應運而生,如上?!拔抖肌?、北京“豐大”、湖南“金健”“裕湘”等,這其中就包括天津的“津農精品”——“和平”牌掛面。
“哏都”天津的人民好吃,很多老味道都是從小吃到大。筆者是土生土長的天津80 后,天津土著,打小就愛吃掛面湯,不管是清湯還是西紅柿,不管是臥雞蛋還是飛雞蛋的,貌似都對掛面湯情有獨鐘。小時候生病,對吃上媽媽煮的一碗熱騰騰的清湯掛面最是期待。大眾的記憶,不二的選擇,獨特的味道,這能算得上是一碗掛面湯的治愈么?在天津人的印象中,要說掛面的牌子,那必定少不了“和平”牌,就認這個包裝,就認這個老味兒。流金歲月,津門老字號掛面蘊含著不可復制的認知度。
“口感豐富、色彩鮮艷、形態(tài)曼妙、健康有機”……不錯,說的就是這個老牌掛面。
這個老牌,“和平牌”掛面,可謂是天津的一張歷史悠久的名片,“和平牌”掛面創(chuàng)立于1953 年12月。1956 年公私合營,在中央指導的公私合營運動中,天津市和平區(qū)大沽路99 號有了現在的天津市興達和平食品有限公司(原天津市和平區(qū)糧食局掛面廠)。乘改革春風,剛需性成長起來的“和平”掛面,為滿足市場需求,于20 世紀90 年代初期,工廠擴建,引進先進生產設備,掛面機械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產品和質量也都逐步提高。
2006 年,“和平”掛面迎來了出口業(yè)務的第一單,產品銷往歐美韓等國家和地區(qū)。因與國際市場接軌,市場對食品的要求不斷提高,公司擴建工廠至20000 平方米,購進更為先進的生產設備,建成了具有國際標準的現代化食品生產工廠,年產量提升2倍以上,高達15000 噸/年。目前,公司具有全國最先進的大型自動掛面生產線,原料過濾、凈水化設備、真空和面,金屬探檢測、調速烘干及切面,現在年生產力近20000 噸。
“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間,“和平”牌掛面每年投入一定資金重點扶持和擴展“互聯網+”的新型營銷模式,全力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完整高效、有機互補的O2O 立體營銷網絡。線上部分以開通的阿里巴巴批發(fā)旗艦店、淘寶零售旗艦店、京東商城旗艦店為核心,以微信、淘寶、京東到家等平臺上發(fā)展的眾多分銷商作為有力補充,直接開展面對終端客戶的營銷工作。線下部分則以天津市場為基礎,成立了7 個直營店、70 個專柜,以有效縮短供應鏈長度,提升配送效率,“互聯網+”轉型升級戰(zhàn)略后取得顯著成效。逐步擺脫了傳統(tǒng)糧油企業(yè)“高產量、低毛利”的老路子,探索出自己“小而美、高精?!钡男侣纷?。企業(yè)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天津市“津門老字號”、全國“中華老字號”傳承創(chuàng)新先進單位、“全國質量信得過產品”、津農精品“和平掛面”、天津市“放心糧油”、天津市“著名商標”、天津市“名牌產品”、天津市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等多項榮譽,企業(yè)用嚴謹的行業(yè)態(tài)度和過硬的工藝,將記憶中的“老味道”煥發(fā)著“新春天”。
和平牌掛面主打產品有承載70年工藝與文化傳承的傳統(tǒng)白面系列,最細的切面可達0.8 毫米。如果從加工白面的條形尺寸劃分,可囊括細面、拉面、扁條、厚面圓條中粗面、花邊寬面、橢圓、方條粗面細面等17個品類,滿足了不同口感人群的需求,口感不沾不粘,有嚼勁……冬天里,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面條,再舀上一小勺天津岳龍鎮(zhèn)的岳川牛肉辣醬,當油脂入口散發(fā)出來的咸香,融合細膩的面條已慢慢吸附辣醬的味道……沉浸式想象一下,是不是已經令你饞涎欲滴了呢?
對傳統(tǒng)產品精益求精的同時,為滿足新時代人們求新、求科學的飲食與養(yǎng)生消費觀念,企業(yè)還開發(fā)了不少新產品,如冷凍鮮面、有機掛面、蔬果類面以及定制面系列等。還有將傳統(tǒng)經驗與現代化工藝相結合,采用獨有配方研制成的無任何添加劑的果蔬類掛面系列,含有20%的蔬菜原漿,有火龍果面、胡蘿卜面、紅甜菜面近10 個種類,入口Q 彈,有麥香,口齒間會有甜甜的味道。想象著夏日里,為孩子煮上一碗彩色蔬菜面,過水涼拌,再加上些許肉絲兒,“哧溜哧溜”地那么一口一口的吃上一碗,再配上冰好的華旗果茶,完美的搭配,幸福感油然而生吶。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百姓對食品安全與健康,對生態(tài)有機產品的需求也逐步呈現,粗糧細做和雜糧加工產品,也成為百姓餐桌的主打。品質口味的提高,質量安全的保證,成為企業(yè)的關注點和產品的重要標準。和平牌掛面還研制出了具有獨家保密配方的雜糧產品系列,如大麥青汁面、姜黃面、黑米燕麥面、鹽藻蕎麥面、奇亞籽面、辣木面20 余種新品掛面暢銷市場。
將“生態(tài)有機安全健康”作為產品研發(fā)標準,研制出含有較多鐵質、鎂質、鈣質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C 的有機掛面系列,如有機南瓜面、有機黑米面、有機火龍果面、有機紫薯面10 余種;采用真空和面,產品勁道耐煮,反復的冷凍都不會影響口感的冷凍面系列,有冷凍紫薯面、冷凍大麥青汁面、冷凍紅藜面、冷凍炸醬面20 余種。對市場洞察的敏銳性和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企業(yè)注重定向研發(fā),達到與國際風味市場接軌的模式,先后取得ISO9001 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BRC 食品安全全球標準認證、美國及歐盟有機食品標準認證、國標有機食品產品認證等,除供應國內市場外,產品已研發(fā)近百種,遠銷美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韓國、印度、朝鮮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健步登上國際市場。
為突出公用品牌打造,提高農業(yè)品牌建設水平的創(chuàng)新舉措,天津不斷推進將農業(yè)品牌化發(fā)展引領成為農品消費的時尚。近年來,天津61%的“津農精品”品牌農產品進入北京市場,優(yōu)質農產品在北京高端消費市場的占有率不斷走高,政府搭臺子、企業(yè)來唱戲,政府有誠信、企業(yè)有信心。天津市不斷加大對本地農企的政策支持和技術供給,不斷以更高站位、更強決心、更實舉措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