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為中國四大名繡,其中蘇繡是蘇州地區(qū)刺繡產品的總稱,為江蘇省蘇州市民間傳統(tǒng)美術。蘇繡的全盛時期在清代,那時的蘇繡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蘇繡至今已有2000余年歷史,是一種古老而瑰麗的刺繡藝術,2006年,蘇繡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對于傳承蘇繡技術和藝術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蘇繡能夠得以發(fā)展,離不開江蘇適宜的氣候條件與土壤狀況。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fā)達,盛產絲綢,為蘇繡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而當?shù)貗D女的巧手妙思,為蘇繡提供了藝術發(fā)展可能,流光溢彩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激發(fā)出繡女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她們用嫻熟的技藝和高雅的審美情趣,為蘇繡賦予了傳承千年的獨特魅力。
關于蘇繡的記載最早可追溯到三國時期,繡風神韻在隋唐時期奠定基礎,至宋元漸具雛形,明清時趨向成熟。千年之間,蘇繡成為當?shù)仄毡榈娜罕娦约妓?,曾一度出現(xiàn)“家家養(yǎng)蠶、戶戶刺繡”的盛況,匠人們以名家畫作為藍本,一針一線盡顯筆墨神韻,有些蘇繡作品甚至可以與原作媲美爭艷,穿著蘇繡服飾,就是將對美的追求著于身外而蘊于心間。因此,蘇繡備受追捧,上品佳作尤其受到皇室及貴族的青睞。清末民初的蘇繡藝術家沈云芝的技藝得到慈禧贊賞,并賞賜御筆親書“壽”“?!倍?,她的作品還曾走出國門,震驚西方。
蘇繡技法多樣、種類繁復:按品種分,有雙面繡、單面繡;按體積造型分,有臺屏、墻屏、地屏和大型組合屏風;按表現(xiàn)內容分,有人物、寵物、花鳥、風景、靜物、特色建筑物等。
飛騰的金龍銀龍,蒸騰的云霞光霧,是繡品,更是藝術品,蘇繡憑借高超絕倫的技藝和高雅脫俗的審美情趣,令人贊嘆,代代傳承。
升格建議
初稿以蘇繡為說明對象,介紹了蘇繡的歷史傳承、地位價值和技法類型等。整體來看,知識性強,能夠幫助讀者形成對蘇繡的基本認知。但是結合具體內容來看,會發(fā)現(xiàn)小作者雖然收集大量相關信息,但是由于寫作之前缺乏規(guī)劃,導致知識缺乏邏輯聯(lián)系,有明顯的堆砌之感,且混亂不易理解,無法形成對蘇繡的清晰認識。升格時,應重新設定說明目標,理清行文思路,構建說明框架,呈現(xiàn)出合理而明確的邏輯關系,實現(xiàn)“寫得清,讀得懂”的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