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百里中心小學 王麗娜
要想學好語文這門學科,閱讀不可或缺。對小學生而言,閱讀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便于他們在讀的過程中積累下經典詞語、優(yōu)美的句子等。由此可見,閱讀與寫作兩者相輔相成。小學語文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閱讀與寫作之間關系,靈活地將讀寫相結合,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正因為閱讀、寫作這二者有著不同之處,因此,教師要適時地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落實到小學語文課堂上,確保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生活經驗并不豐富,同時,自主閱讀能力較差,寫作能力較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借助新型的教學方式,如讀寫結合,既要重視閱讀訓練,又要重視寫作訓練,圍繞著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語文教學。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各種各樣新型的教學方式逐漸涌現出來,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忽視了閱讀,教師通常都是按照語文教材來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活動是枯燥無味的,學生的參與度也不高。近幾年,閱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很多家長開始從幼兒時期就通過各種渠道引導幼兒開展繪本閱讀,以此來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每天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自主閱讀。通過閱讀,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資源,在長時間的閱讀過程中,學生無形中積累了一些好的寫作素材。同時,通過閱讀各種類型的書目,學生對每種類型書目的寫作技巧有了一定的認知,并且在日后的寫作中,他們能靈活運用寫作技巧和語法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將閱讀與寫作這二者相結合,學生不再是被動地學習語文課本知識,他們善于思考課文中的一些問題。并且,他們能圍繞某一件事情,闡述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這樣的語文課堂是開放的、活躍的。此外,閱讀與寫作的相結合,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鼓勵每位學生敢于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成為語文課堂真正的主人。同時,讀寫相結合,為每位學生提供了自主實踐的機會,他們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久而久之,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方式既抓住了閱讀的優(yōu)勢,又結合了寫作的特點,使得小學生既掌握了閱讀技巧,又提升了寫作能力。同時,讀寫相結合,便于學生靈活轉化閱讀技能與寫作技能,并快速消化所學的理論知識點,打破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和寫作教學中存在的障礙,進一步實現了知識間的融合,確保每位學生站在不同角度,分析同一問題。從本質上講,閱讀與寫作這二者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將讀寫教學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改變了學生對語文教學的看法,學生不再排斥語文這門學科,而是能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慢慢地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好習慣。在相對寬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不再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壓迫感,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通過分析語文教材中每篇文章的寫作特點,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還提高了綜合能力。盡管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但是此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學習情況、接受能力、知識水平等情況出發(fā),確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換言之,在運用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時,教師要結合教學成果,不斷反思,進一步完善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不同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所呈現出的教學效果也不盡相同。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那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較低,參與課堂的主動性較差,這樣的語文課堂效率是低下的。相反,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先進,他們會結合每節(jié)課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變換教學模式,此時,學生會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主動剖析語文知識,探究其中問題,這樣的語文課堂是高效的。近幾年,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然而,讀寫結合在運用的過程中也演變出一些問題,具體的問題如下:
開展語文教學之前,教師會事先做好備課工作。備課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圍繞著教學大綱,羅列出本節(jié)課的基礎知識、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同時,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備課中的內容,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活動,然而這樣的教學活動無法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長此發(fā)展下去,學生會對語文這一學科產生厭煩的情緒。這樣的語文教學活動,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不好,也無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如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傳統(tǒng)教學觀念、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出來,學生不再是活躍的個體,而是淪為學習的“機器”。針對此,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模式迫在眉睫。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教師的年齡較大,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降低,課堂上,他們無法靈活運用新的教學模式,往往習慣于之前的教學方法,這樣的語文課堂效率并不理想。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一味地強調記憶閱讀知識,忽視了閱讀與寫作這二者的內在聯(lián)系,所呈現的閱讀教學意義并不大。
當前,閱讀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每天都會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但是對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并不做反思,這樣的閱讀難免太過形式。還有部分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會要求學生每天完成一篇閱讀理解,經過反復的練習,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成績。這種為了提高語文成績而開展的閱讀教學,無法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同時,這樣的閱讀訓練無法達到讀寫結合教學對學生寫作訓練的需求,從而無法借助閱讀活動,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的單一性,無法將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為此,教師要靈活轉變教學模式,科學、合理地運用讀寫結合,使得學生在反復閱讀中,積累下豐富的寫作素材。
通過日復一日的教學活動,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一步完善了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不同的角度解讀文章內容,并且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深入解讀閱讀文本中的內容,以此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時,要圍繞閱讀主題,深入挖掘文本空白,讓學生深入閱讀文本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思想上與作者實現共鳴。
以教授《草船借箭》這篇課文為例子,閱讀這篇課文時,學生會感受到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和神機妙算。同時,教師要拋出一個問題,即: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圍繞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精讀課文,并總結出以下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周瑜讓諸葛亮造箭的起因;第二部分,描述了諸葛亮準備造箭的過程;第三部分,描述了諸葛亮借箭過程;第四部分,描述了諸葛亮借箭成功。當學生一邊閱讀,一邊總結出本篇課文的寫作順序時,教師再拋出一個問題,即:諸葛亮為什么能夠借箭成功呢?此時,學生回答:神機妙算。隨后,教師繼續(xù)發(fā)問: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呢?根據教師的問題,學生還要進一步思考,并且再進行閱讀。通過閱讀,他們從諸葛亮對天氣情況的判斷,說明了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并且預判準確。本節(jié)語文教學中,教師圍繞著閱讀主題,層層發(fā)問,引發(fā)學生思考,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大大提高了他們的閱讀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語文教師要重視閱讀訓練,通過開展一系列閱讀活動,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同時,在閱讀中,學生會積累下豐富的素材,這些素材為學生日后的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學生有了足夠豐富的寫作素材,寫作水平自然也會得到提高。
在平常的課余時間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多閱讀中外優(yōu)秀的名著。在選擇名著時,每個年級的學生,要根據自身的認知水平、理解能力,選擇與本年齡段相符合的名著作品。通過閱讀名著作品,學生要結合當時作者的寫作背景,客觀地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要對名著所刻畫的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概括總結。當學生每閱讀完一本名著之后,要留出一定的時間進行讀后感的寫作,這種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模式,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通過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習慣。在日后的語文學習中,他們不再害怕語文閱讀與語文寫作,而是能在閱讀與寫作中發(fā)揮出他們的優(yōu)勢,彰顯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語文知識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為此,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始終貫徹“以學生為主題”這一教學理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根據每個年齡段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在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時,教師還要關注每位學生的反饋,通過學生的反饋結果,適時調整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方法,以此來順利完成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運用不只是簡單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此,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中,并在教學中展現出他們與眾不同的一面,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以教授《丁香結》這篇課文為例子,文中從色彩、形狀、香味等多個方面感悟與體會,真正理解丁香的美,并且從“丁香結”出發(fā),思考人生。本節(jié)課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多媒體設備引出丁香,讓學生思考作者賦予了丁香怎樣的情感。接著,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在腦海中想象,并勾勒出一幅美麗的景觀圖。當學生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后,教師讓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談一談作者筆下的丁香花。通過讓學生自主討論,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他們從多個角度分析丁香花,并且深入剖析了作者賦予丁香花的情感。盡管每位學生的觀點與想法并不一致,但是教師能從每位學生的回答中,感受到他們豐富多樣的思維模式。面對每位學生的回答,教師應該給予鼓勵與表揚,確保他們在以后的課堂中仍然能踴躍發(fā)言。語文課堂上,教師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他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來自老師灌輸的種種思想,而是能結合自身的認知,闡述新穎、獨特的觀點,這樣的語文課堂效率是高效的,這樣的語文課堂也是有價值的。
對于教師而言,交流教學方法,完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讓教師之間相互溝通、交流,便于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從而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此外,學校還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與學習,在培訓中,便于教師了解到最新的教學理念,還有一些高效的教學方法,將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高效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管是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都要經常更新,這樣才能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運用,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上,課下教師還可以舉辦比賽訓練活動,如寫作比賽,在比賽中,教師可以了解到哪位學生的閱讀面較窄,哪位學生的閱讀面較寬。根據比賽反映出來的閱讀情況,教師要開展針對性的指導。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一篇選修文章,此時,教師要讓學生自主閱讀選修文章,并且圍繞這篇選修文章專門開一個分享會。在分享會上,每位學生要將閱讀成果呈現出來,并且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點評,看似一個簡單的分享會,卻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以教授《寶黛初會》這篇課文為例子,《寶黛初會》是中國古代小說《紅樓夢》的節(jié)選部分。在小學語文階段,《寶黛初會》這篇課文是選修文章,對學生的要求并不高。為此,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留出足夠多的時間去閱讀,并且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觀看《紅樓夢》相關影片,并收集與《紅樓夢》原著相關的資料。當完成以上準備工作之后,教師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開一個分享會,分享會上,學生可以分析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的不同性格特征,還可以介紹《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以及當時作者的寫作背景。通過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紅樓夢》,加深了學生對本篇課文的理解,也讓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隨著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新型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在此模式下,讀寫結合也被運用到語文教學中。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入剖析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并結合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這一模式,從而打造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顧名思義,既要結合閱讀的特點,又要結合寫作的特點,從多個維度提高學生的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這一教學方式時,教師要設計針對性較強的訓練活動,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每一篇閱讀文章,深入剖析每一篇閱讀文章所蘊藏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并且學習用閱讀文本中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在情感,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好語文這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