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坤銘
(湖北大學,湖北 武漢 430062)
英語的應用語言學和語用學都有各自的專門術語,分別是Applied Linguistics 和Pragmatics。 但是,在漢語翻譯中,Applied Linguistics 和Pragmatics等詞往往是“應用”和“用”等來翻譯。 所以,有時學生對兩者之間的關系和區(qū)分并不清楚[1]。 筆者已經對語用學與應用語言學的相關課程知識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并基本可以把握語用學與應用語言學的區(qū)別,同時在實際的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應用語言學與語用學有很大的價值作用。 為進一步了解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語言學、語用學的應用狀況,本課題嘗試在對應用語言學與語用學學科概述的基礎上,明確應用語言學與語用學的研究范圍,指出二者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希望基于本課題的研究,可以不斷增進學生對應用語言學與語用學的認知。
1. 應用語言學概念
19 世紀初期,語言理論和應用領域的研究已經有了明顯的分界線。 19 世紀后期,博杜恩德庫德內提出了自己的應用語言學理論,但并未引起太多學者的重視。 20 世紀以來,語言學的發(fā)展使得語言的使用領域得到了擴展,使得語言的應用和理論的研究逐漸清晰起來。 隨著“應用語言學”一詞的廣泛使用,理論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也隨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對它的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加深,很多學者對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并最終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解釋[2]。
學者陳昌來在?應用語言學導論?中把“應用語言學”界定為“狹義的應用語言學”,包括專指和特指兩個方面。 專指是語言教學,特指是二語教學和外語教學[3]。 文章認為,這是一個將語言理論運用到語言教學中的問題,可以從學科性質與研究范圍兩個方面來進行界定。
2. 應用語言學的特征
第一,學科獨立性。 應用語言學的研究任務、對象都很明確,因而被一些學者視為一個獨立的學科[4]。 此外,目前國內外各高校均開設了應用語言學專業(yè)。 為了拓展應用語言學的研究隊伍,他們也在不斷地招收應用語言學的研究生。
第二,理論性。 在理論上,有些學者主張,沒有理論與方法的指導,應用語言學這一學科是不可能存在的。 然而應用語言學偏重于語言的運用。 因此,從根本上講,它和理論語言學是不同的[5]。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應用語言學可以給教學帶來智慧的觀點,但這種看法看起來太偏激了。
第三,實驗性。 有學者提出,與其他自然學科相同,應用語言學也有其自身的實驗需要。 應用語言學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要做大量的調研與實驗,例如語言教學,必須對研究目標與結果進行分析,以使其真正發(fā)揮作用與價值[6]。
1. 語用學的概念
從2002 年的語言學教材中,可以看到對語用學的經典定義:語用學主要是對上下文的語義進行研究,或者是在實際應用中對語言的含義進行研究。 這是對語用學的兩種概念的界定,如果僅是將其作為語用學的起點,或許比較準確、恰當,如果將其看作是對語用學的概念界定,這就顯得很籠統(tǒng)。最近出版的教材將語用學的概念分為兩大類:第一是將語用學與說話者的語義等同;第二是將對等的對話語義進行研究。
這兩個范疇的界定,盡管都是對當今飛速發(fā)展的語用學研究的一部分,卻并不盡如人意,各自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研究方式,即社會方法和認知方法。 前者關注于發(fā)出者,也就是說話者,忽略了對所聽的言語的理解涉及許多層面的意義;后者則可以避免這種不足,但是過分關注于接受信息的人,也就是聽話人,而忽略了許多社會制約因素。 第一層是指其抽象含義;第二層是指一個詞、短語或句子,在一定上下文中的實際意思或指的關系。
2. 語用學的特征
第一,語境性。 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必須要有特定的情境,特定的時間、空間、場景、人、群體,這些都是語用學的語境基礎。 例如,語言行為的研究必然要與語境相結合,因為語言行為是在一定的語境中發(fā)生的,如果脫離了語言行為所依賴的語境,這種語言行為就不能成為它的語言行為,因此對它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義。 同時,在語言行為理解方面,也要考慮到說話人所處的特殊語境,不然語言行為的研究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從這一點來看,語用學研究的方法著重于語境體驗,并將其作為個體認識自身存在的一種認識途徑,給予其方法論意義。
第二,整體性。 在分析和理解語用語義方面,語用學方法是一種綜合性的方法。 語用學學者認為,語用學中的基本問題也比較復雜,傳統(tǒng)的形態(tài)學和語義學的方法對語用學的研究,都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具體來說,語形分析法在對語篇含義的分析與理解上,是基于語形學的基本原理和語法形式,著重于對語篇進行邏輯語法分析。 語義分析方法是以語義學為理論依據,以言語客體為研究方向,以本體論與語義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語義分析。 語形學和語義學是分析、理解和研究話語意義的基礎,屬于初級研究;語用學的分析、理解和研究強調整體,屬于語用研究的二級層面。 由于語用語義的研究不能脫離其自身的結構義和詞義。 因此語用學的研究意義,是建立在結構義和詞義的基礎上的,它是一種綜合的意義分析和理解的方法[7]。
在對應用語言學與語用學這兩個學科概念的界定進行探索后,對二者進行對比。 語言學屬于一門大學科,既有應用語言學,也有語用學,而且它至少可以分為三個分支學科:第一是對語言本體的研究的本體語言學;第二是對語言學和一般語言學的理論研究,概括了不同語體研究機構在語言問題上的一般理解和基礎理論;第三是應用語言學,旨在解決各種應用中的語言學問題。 盡管應用語言學與語用學都是從語言學中分離出來的,但是它們又各自與不同的學科相互關聯(lián),因為它們的研究領域和應用領域存在著差異。 例如,語言教學是應用語言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教育學密切相關;語用學的研究范圍主要集中在語言交流上,因而仍然是一個邊緣學科。
應用語言學涉及的范圍很廣,其研究范圍涵蓋語言的文字學、詞典學、人名學、地理名學,以及語言風格學、語言測試、術語學、翻譯學等。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應用語言學所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涵蓋各個領域,不同的學者對它的研究范圍有不同的分類。
國內一些學者,如劉永泉、喬毅等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將其分為一般應用語言學與機器應用語言學兩大類。 而一般語言學則包含了語言教學、翻譯等方面的知識。 后者包括智能檢索、漢字信息處理和機器翻譯等,主要是通過計算機等先進的技術手段來處理具體的研究對象。
語用學的研究可以分為三大類:純語用學、描寫語用學和應用語用學。 其中,關于描述語用學的研究,多集中在人們?yōu)榱藢崿F(xiàn)交際目的而運用的語言和正確的語用能力上。 所以描寫語用學也是語用學家研究的熱點。 在描述語用學的基礎上,學者還可以從語境、會話語義、言語行為等方面,對語用學進行分析。
應用語言學涉及的領域很廣,涉及的對象也很廣泛,因而也產生了很多附屬學科,語用學則是比較明確的。 筆者認為,要從這兩種語言的名稱上來認識應用語言學與語用學的區(qū)別。 應用語言學的應用,是在實際工作中,把學習材料用于新的具體環(huán)境,包括拓展原則、技巧和規(guī)律等。 應用語言學也是基于對知識理解而進行的,主要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為社會實際的需要服務,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語言交際的實際需要。 所以可以說,應用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應用。 語用學的運用,主要是指使用語言,它是使人員、工具、資金等為特定目的而提供服務。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活動,語用學是一門學科,它的目的是在交際中正確地運用語言,并使其成為一種規(guī)范準則。
目前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多地側重于對學生的閱讀和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將學生作為英語教學輸入的對象,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的過程中,很少會出現(xiàn)對英語語言應用、使用英語語言溝通交流這些英語輸出教育的形式。 此外,在當前的英語教學活動中,英語輸出教育的形式比較匱乏,這意味著應用語言學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 在實施應用語言學教學活動時,需要基于應用語言學的理論指導,在實踐層面上不斷改善學生的閱讀與聽說等能力[8]。 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使他們有一種強烈的英語學習愿望,使學生主動與他人互動,有效地掌握英語內容,從而提高英語的口頭表達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要求學生不僅要具備豐富的英語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等多種技能,并能很好地與他人溝通交流,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將其用于英語教學中,彌補過去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9]。
在實際開展英語教學的工作時,部分教師在對英語詞句進行講解時,經常會忽視對上下文語境的關注,不能產生對語言實際應用意義的清晰認知,僅是關注句子語法與結構。 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個句子就不能完整地表述一個命題,也不能說明說話者的言外行為[10]。 這里的“命題”是根據句法、語音和語義結構來表述的,而“言外”則是指在言語交際中說話人的目的。 根據英語的交際功能,將英語句子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等幾種類型。 以上語句既可以傳達說話人的言外行為,也可以傳達一個句子中的一個命題。 然而,句子的語用含義并非與其字面意思完全相符:
(1)Did you hear the man is dead?
(2)Your shoes need cleaning.
(3)What noise you are making?
(4)Tell me your name.
句(1)是一種疑問句,其語用意義是要向聽話人傳達信息,而不是向順從人詢問信息,字面意義與語用意義明顯不同,而且,這是一種表達,就像是The man is dead。 句(2)是一個陳述句,但是很明顯,發(fā)話者的目的不是要陳述,而是要發(fā)號施令,也就是Your shoes need cleaning。 所以句(2)就是一個祈使句Clean your shoes 的意思。 句(3)是一種帶有祈使句的語用功能,表達了一種命令或請求,類似于“Stop making noise”。 (4)是一種祈使句,但它的言外之意是詢問,它相當于“What's your name?”
在過去的語法教學中,如何把握語用意義是一個被忽略的問題。 但是,從上述例子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句子的語用意義并非由特定的語境所決定,而是內在的。 所以在學習語言的認知語義時,要注意把握句法的語用意義,以便更好地了解對方用意,更好地達到溝通的目標[11]。
基于以上論述,可以發(fā)現(xiàn)在界定“語言”這一詞時,會在整體上對應用語言學與語用學產生一定的影響,“語言”作為一種工具,會在日常生活交際中得到應用,這一抽象的概念也涵蓋了語言學的全部理論知識,更需要對應用語言學與語用學二者的關系不斷明確。 從應用語言學的角度來說,應用語言學是一門專門研究語言運用的學科,但是它的應用不僅僅是應用語言學,它也在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中得到了應用。 而語用學,則是從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實踐來對理論進行歸納,而不是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兩者的起點和方向正好相反。 實際上,在討論這一問題時,由于所討論的客體沒有一個清晰而嚴格的定義,因而很難進行對比研究。 但是這也說明了這一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應用語言學、語用學、語言應用,這些都是伴隨著語言發(fā)展而產生的,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重視并努力使之完善,它的應用應當?shù)玫皆絹碓蕉嗟闹匾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