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漪
(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 江蘇 蘇州 215000)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籃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塊,因為通過籃球教學的過程,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的體質(zhì),并在獲得相關技能、提升學生各項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體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各項資源、設施等,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得到充分的鍛煉,從而獲得更大的提升。
雖然同處于小學階段,但是低年齡段的學生和高年齡段的學生性格特點、身體素質(zhì)、整體狀態(tài)及對體能訓練強度的接受能力皆不相同。如果將小學籃球教學按照統(tǒng)一標準進行,對有些學生而言能輕松達成,而有些學生可能再怎么努力也無法達成要求,這樣學生根本無法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應有的提升,使教學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之前,應該先對各年齡段學生的整體信息做詳細了解,根據(jù)各年齡段學生的狀態(tài)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讓每個學齡段學生都能在籃球教學與訓練過程中有最大的收獲[1]。
舉例說明,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先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掌握同一年齡段學生的平均能力。在此要注意,體能測試不要拘泥于一種形式,可以舉行接力競賽,也可以選擇游戲的形式。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舉行短距離奔跑投籃比賽,讓每組學生站在距離籃筐五米的距離,抱球跑到自己可以投籃的地方進行投籃。教師要規(guī)定一個時間范圍,學生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范圍內(nèi)輪流進行投籃,同時間內(nèi)完成人數(shù)最多,或是投中個數(shù)最多的一組獲勝,獲勝小組教師要予以表揚及獎勵。但教師的最終目的是不管最終獲勝方式是什么,都要重點關注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學生的體能極限。
但是一組競賽或游戲活動,無法測出學生的真正實力,因此在第一輪競賽完成后,教師縮短時間或是加長距離,讓學生再進行第二輪比賽。通過時間和距離的推移,可以產(chǎn)生對比,幫助教師對學生整體素質(zhì)進行分析。而且通過這樣的考察方式,不僅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基本狀態(tài)了解的更透徹,也能讓學生對籃球知識有基本了解,還能提升學生團隊合作能力,樹立正確的競技意識,也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
當然,在掌握學生基本信息后,教師就要根據(jù)不同年齡段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如低年齡段的學生教師可以不要過多考慮技能掌握程度,可以注重學生興趣培養(yǎng),將教學重點放在提升學生對籃球的喜愛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上,畢竟學生只有發(fā)自真心的喜歡這個項目,在才會在后期的教學活動中更加投入,也能將教師教授的內(nèi)容學的更扎實。如果是對高年齡段的學生,教師同樣要以興趣作為切入點,但最終教學目標要放在籃球技能掌握、各項能力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上。這樣分階段、分能力的教學,可以讓各年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進步,確保每個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得到最大的收獲。
課堂內(nèi)容是教學的核心,課堂內(nèi)容的精彩與否,決定了整堂課的教學質(zhì)量。因此在小學體育籃球模塊的教學中需要高度重視課堂內(nèi)容,充分提升課堂趣味性,嘗試多種課堂形式,并最大程度的擴充籃球相關的知識,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師充分利用起學校的相關資源、設施設備,為教學質(zhì)量提供輔助,也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形式下,提升對籃球學習的興趣、開闊眼界、增長更多的知識,最終使學生得到更大的提升[2]。
舉例說明,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之前,可以搜集一些籃球科普知識的視頻,或是與籃球相關的動畫片,如《灌籃高手》、《籃球旋風》或是姚明的籃球比賽等,讓學生通過這些視頻,對籃球知識有基礎了解,并通過這種相對輕松的形式,帶動起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在講解籃球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動畫形式的籃球技能慢動作分解,讓學生進行學習,也可以將動作分解的真人版、動畫版及要教學的全部知識點以PPT 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再將所學知識融入實戰(zhàn)視頻進行講解,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所學技能在實戰(zhàn)中的作用。
不過在此教學過程中,同樣需要教師分年齡段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對于低年齡段的學生,教師可以《籃球少年》這種卡通形象特別夸張的、動畫趣味性特別足的動畫片形式開展教學,也可以搜集兒童版花式籃球才藝展示,讓學生感受籃球的魅力。對于躍躍欲試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其進行模仿,在模仿之前,教師先不要講解籃球技巧,讓學生自行根據(jù)動畫片或是花式籃球的視頻摸索,當學生感到吃力,難以完成時,或是向教師求助時,教師對其進行指導。通過學生自行摸索的階段,能讓學生感受到掌握籃球技巧的重要性,使學生主動去求知,主動探索與籃球相關的知識。另外,教師在講解籃球知識的時候也要引導、提點學生,讓學生知道想要基本功扎實,籃球玩的好,是需要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能,并付出努力進行練習才能可以。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學生不僅對籃球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果是高年齡段的學生,教師可以以CBA、NBA 等職業(yè)籃球賽的真實比賽視頻作為鋪墊,讓學生感受真實的比賽帶來的震撼。也可以搜集知名籃球明星采訪、獲獎或是訓練的影視資料,讓學生感受籃球的榮耀時刻,體會日??菰锏挠柧毤袄碚撝R的掌握對于成功的作用。也通過相關視頻,讓學生了解籃球競技精神,幫助學生更全面的了解籃球知識,也能更好的增強學生的體育精神。對于專業(yè)技能方面的教學,教師可以與學生聯(lián)合做示范,如鼓勵學生自愿作教學小助手,教師跟小助手講解教學要領。此過程需要小助手進行示范,教師進行要領指導。教師甚至可以找多個教學助手,這樣不同學生容易出現(xiàn)不同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在最快時間探索出全部的誤區(qū),減少學生的試錯成本。而且同齡人的示范更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和競爭意識,學生會覺得同齡人能完成的,自己在學習之后能完成的更好。不僅如此,學生的示范過程不如教師專業(yè),容易出現(xiàn)許多有趣的瞬間和舉動,可以有效帶動教學氛圍。
小學籃球教學內(nèi)容大致相似,長期在同一環(huán)境下,面對同樣模式的教學,對于學生籃球技能提升有一定影響。而且長期處在同一環(huán)境下,即使教學模式進行多重轉化,也會使趣味性降低,使學生對籃球的激情減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跨級部教學,定期開展跨級部籃球日,并在籃球日中設置多項籃球活動或游戲,讓學生可以感受不同級部的教學狀態(tài)帶來的不同收獲,還可以與相鄰的關系較好的學校進行聯(lián)合教學,或定期組織友誼賽[3]。通過這樣的學習及交流形式,能有效開闊學生的眼界,彌補學生的不足,充分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
舉例說明,如果是選擇跨級部教學,教師可以每個月開展一次跨級部籃球教學交流日,可以將一到六年級的全部學生聚集起來,進行籃球游戲或是籃球競賽。在活動開始前,首先教師要做的是將各年齡段的學生混合在一起,然后再進行分組,要確保每個組內(nèi)都是以大帶小。也就是讓學生以混齡小組的形式,參加籃球競技類游戲。由于是混齡的方式,所以不要進行標準的籃球賽,畢竟小年齡段的學生體力、身高及能力等無法配合高年齡學生,因此需要開展接力類或是合作類的競賽項目。如兩組學生圍成圓圈,相鄰的兩個學生不同組,完成傳球游戲。傳球的小組要隔著對方小組的成員將球傳給下一個同組成員,只可依次傳球,不可以隨便選擇接球對象,被隔著的對方成員要想辦法阻斷傳球。一組傳完一輪以后換另外一組,最終傳完一圈用時最少、被截斷次數(shù)最少的隊伍獲勝。通過這樣的游戲形式,可以幫助學生鍛煉籃球技能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也能充分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應變能力。還能讓學生找到與不同年齡層、不同能力的成員配合的有效方式,使學生在明確能力懸殊的情形下,迅速發(fā)掘自身及團隊的優(yōu)勢,并加以利用,無形中增強學生的觀察力、判斷力、溝通力以及組織配合能力[4]。
如果選擇與其他學校合作式教學,兩?;蚴嵌鄠€學校之間,可以定期安排時間到對方學校參觀學習,讓教師和學生加入到對方學校的籃球教學活動中。在這個過程中,加入的一方要完全配合他校的教學工作,按照場地提供方的教學進度、要求及教學方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充分體驗不同的教學風格,教師也能借此機會學習其他教學風格的優(yōu)勢。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可以給足學生新鮮感,打破學生固有的學習習慣,也能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的靈感。而且教師還可以通過這種教學交流得到一定的教學啟發(fā),可以取長補短,將今后的教學工作質(zhì)量進行有效提升。當然,多校聯(lián)合式教學的形式并不局限于一種,可以在聯(lián)合教學及經(jīng)驗交流之余,定期組織同學齡段多?;@球友誼賽,讓學生通過與不同學校的友誼賽比拼,學習其他學校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也能通過與不同能力對手的切磋,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與優(yōu)勢,方便學生在后期的學習中進行學習、訓練方向的調(diào)整。教師也能通過與其他學校友誼賽的比拼,將自身的教學效果與其他不同教學風格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找到彼此的長處與不足,以便在后期教學中,將他校的優(yōu)勢根據(jù)自校的特色及需求進行融合,運用到后期的籃球教學中,為后期籃球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籃球教學對學生的影響頗大,其不僅僅是一項技能的教學,而是通過這項技能的教學過程幫助學生提升綜合能力及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得以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不斷鉆研教學方式,最大程度的提升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