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桂鞠[上海海事大學,上海 201306]
作為18世紀英國最獨具匠心的小說家之一,塞繆爾·理查遜以自身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經歷為藍圖,致力于以女性人物為敘述焦點,以“婚姻教化、忠告善道”為題,推敲和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并以書信體的形式將主人公細膩的情感變化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以期通過妙趣橫生的故事傳達訓誡、教化的思想;與此同時,其作品也間接揭示了18世紀英國社會各階層女性艱難、尷尬的婚姻和生活處境,引起人們深思與共鳴。
《帕梅拉》,亦稱《貞潔得報》,是理查遜于18世紀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書信體小說,也被世人譽為“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xiàn)代小說”。故事以書信體為寫作形式,以貌美善良的女仆帕梅拉為第一敘述視角,講述了其如何以言語為利器抵御男主人誘惑,始終自持貞潔,最終贏得尊重、收獲幸福的故事。雖然該小說存在一定的時代局限性,但是堅貞勇敢的帕梅拉可謂新時代女性的榜樣,依然值得人們分析與研究。目前,國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帕梅拉”人物形象的爭議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小說創(chuàng)作的初衷為道德教化作用,這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讀者們對故事的不同見解。由于二人懸殊的社會政治、經濟地位,一部分評論家們將二者置于當世的對立關系中,斥責二人荒誕不經的圓滿結局;另一部分人則不吝溢美之言,用一種超然物外的心境正視二者的差異,認為二人的關系達到了完美平衡的理想境界。其實,上述兩種觀點皆言之有理,甚至相輔相成。一方面,二者雖在社會地位方面處于高低的對立關系之中,使得帕梅拉在主人B先生的威逼利誘下處于劣勢地位;但另一方面,帕梅拉勇敢地運用言語為利器拒絕B先生的無禮請求,并積極借助輿論力量自我反抗,從而使得二者的強弱關系悄然發(fā)生轉變。最終,男主人B先生被帕梅拉的堅貞不屈所打動,并娶她為妻,至此,二人的角色地位已在愛情關系中逐漸實現(xiàn)平衡。與此同時,國內對于該作品的研究視角也局限于敘事策略研究、女德構建、服飾政治等方面,而鮮有學者從小說中男女主人公權力關系的變化解析女性人物反抗意識的覺醒。很顯然,該作品除了傳達道德規(guī)勸的主題之外,也是一部極具女性主義思想的文本,這與??碌臋嗔υ捳Z理論相輔相成。鑒于此,本文運用米歇爾·福柯的權力話語理論,分析底層女仆帕梅拉在自我反抗、維護尊嚴的經歷與男主人公間微妙的權力變化,以表明女性反抗意識覺醒的事實,進而揭示女性人物捍衛(wèi)自身話語權的重要意義,給予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以啟迪。
在《帕梅拉》一文中,理查德將故事置于一個男權至上的社會背景下,而此社會體系就決定了男性在權力和話語方面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相反,生活在該環(huán)境下的女性被迫與社會主體脫離,成為男權中心文化制度下的失語者與犧牲品?!霸诩覐母?,出嫁從夫”是絕大多數(shù)生活在父權制社會的傳統(tǒng)女性的共同結局。時代的烙印、命運的擺布讓她們自甘沉淪,最終喪失自我,淪為受人馴服驅使的工具。然而,故事中的帕梅拉卻與眾不同。年輕貌美的帕梅拉是上流社會家庭中的一個女仆,雖身份卑微,卻聰慧敏捷。同時,她自尊要強,在意他人的眼光與評價,因此渴望通過學識擺脫生來注定的命運。然而,生活在身不由己的時代,身處社會底層的帕梅拉同時背負女人與傭人兩種身份,從性別和角色定位上看,她就已經失去了大部分選擇權和話語權?!杜撩防肥翘厥獾臅朋w小說,理查遜將男女主人公之間的矛盾沖突通過二人日益激烈的言語沖突來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也就此展開。在老夫人去世后,其兒子B 先生就暴露了自己圖謀已久的想法:霸占帕梅拉,讓其做自己的情人。然而,面對男主人的威逼利誘,她并未言聽計從,而是以言語為武器發(fā)起反擊,并借助輿論的力量為自己尋找出路,最終以堅貞不屈的品格贏得男主人B先生的尊重與欣賞,并真心娶她為妻。至此,帕梅拉在掙扎與反抗中一步步嘗試構建自身話語權。毋庸置疑,她的抗爭是成功的。婚后的帕梅拉雖竭力順從世人的眼光,努力維持溫順賢良的好妻子形象,但她已改變自身處境,成為受人尊重的上流社會的一員了??傊?,她是堅貞與美德的化身,是自尊自愛的新時代女性的先鋒與榜樣。
??抡J為,“話語是權力的形式載體,權力生產著話語。換言之,話語是權力的產物,在話語的實踐中潛藏著權力的運作”。在男權制社會中,男人主宰一切,男人的話語就是權威,而女性則成了被壓迫、擺弄的對象。在《帕梅拉》一文中,年輕貌美的帕梅拉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男權至上的社會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B先生就是父權制的代表,擁有絕對的權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控制了帕梅拉的話語權。“18世紀英國的工業(yè)處于衰退時期,紡織業(yè)以及其他產業(yè)中很少需要女性勞動力,未婚女子不再是家里的經濟貢獻者,反而被看成是家里的負擔?!币虼?,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年僅十二歲的帕梅拉只能遠離家鄉(xiāng)和父母,只身來到上層階級家庭做工。卑微的帕梅拉雖身為女仆,但她幸得老夫人賞識,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如她所言,這些才藝“像我這種地位的人原本是不能勝任的”。但即便如此,出眾的才能并未賦予她獨立平等的女性地位,反而成了惡人行兇的源頭。在老夫人逝世后,男主人B先生先是屢屢向帕梅拉示好,等帕梅拉放松警惕后終在涼亭暴露自己的不軌意圖。遭到帕梅拉拒絕后,他又企圖借助自身地位來威脅控制帕梅拉的言語行為——警告她不要把涼亭事件告知旁人。其次,他還妄想控制帕梅拉的信件往來,訓誡她不要把他家中情況告訴家人;繼而,他又通過哄騙的方式將她軟禁在莊園,禁止她與外人交談。從整個故事情節(jié)來看,男主人B先生一直將自己視為至高無上的發(fā)號施令者,在他眼中,帕梅拉只是一個低微渺小的仆人,他對她擁有絕對的話語掌控權。因此,面對帕梅拉一次次的反抗,他有些無所適從,覺得她的言行舉止違背其階級屬性和社會倫理,覺得她理應受到譴責。然而,帕梅拉雖自知與主人B先生身份地位懸殊,但她并未因此答應B先生的無禮請求,而是以強硬的話語反戈一擊,社會地位、性別的不平等使帕梅拉開始反抗強權。
??抡J為,“知識和權力密不可分”。擁有了知識,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收獲了權力。此外,“權力是一種動態(tài)的關系,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變化不穩(wěn)定的”。權力的壓制必然也會帶來權力的顛覆與反抗。良好教育的熏陶賦予了帕梅拉知識和技能,也就間接給予她反抗權威的底氣。因此,帕梅拉雖出身低微,但她始終不甘心接受命運的擺布,她渴望借助知識贏得他人的認同與尊重,自我意識是帕梅拉不畏世俗、頑強反抗的最堅實的力量。因此,面對B先生的冒犯,帕梅拉并未選擇沉默和迎合,而是以言語為利器,當面頂撞且強硬拒絕其無禮的要求。其次,當B先生變本加厲地實施自己作為主人的權威之時,帕梅拉還借助輿論力量譴責B先生的不端行徑。她先是利用書信的方式向父母訴說自己的遭遇,詢問意見;接著,她又把事情告訴了善良友好的杰維斯太太,揭露居心叵測的B先生的真正目的;當發(fā)現(xiàn)B先生假意送她回家,實際則是軟禁她時,她一路上竭盡所能向路人揭露B先生的不軌意圖,尋求幫助。求助未果后,她遭到軟禁。面對凄慘的囚禁生活,她并未因此沉淪,放棄抵抗,而是無時無刻不在策劃自己的逃跑計劃。她把自己遭到軟禁的事實利用書信或者當面訴說的方式告訴自己的父母、威廉斯神父、B先生的仆人、朋友等,意在將道德敗壞的B先生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借此,帕梅拉一方面表明了自持貞潔的決心和美德,另一方面利用輿論之便討伐B先生??傊谶@場角力中,知識賦予卑微渺小的帕梅拉以反抗與自己在地位上有云泥之別的B先生的勇氣,使她敢于發(fā)出“求助之聲”;而高高在上的B先生雖然掌握了絕對的權威,但他尚存有一點良知,也不想把自己的丑陋行徑搞得人盡皆知,這更加堅定了帕梅拉反抗的決心。最終,世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帕梅拉在掙扎與反抗的嘗試中構建了一定的話語自主權。與此同時,伴隨著盛氣凌人的男主人對卑微渺小的女仆的感情變化,二者之間的權力之爭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權力是通過無休止的斗爭和較量而轉化、增強或倒退著的過程;權力的運用來自多個方面,在各種不平等和運動著的關系的相互影響中進行?!痹谂撩防虰先生之間的權力角逐戰(zhàn)中,從表面來看,無論是階級地位,還是經濟實力,男主人B先生都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享有至高權威和話語權,而女仆帕梅拉則是被統(tǒng)治和壓制的對象;然而,二者既是社會關系中的主仆雙方,亦是愛情關系中的主動方和被動方。在二者的愛情關系里,帕梅拉作為被追求者一方,享有一定的主動權,這就為二者之間權力的轉移提供了可能。在社會地位方面占據(jù)上風的B 先生自以為可以隨意主宰一個渺小女仆的命運,但事實不然,他一次又一次的冒犯換來的不是帕梅拉的屈服和妥協(xié),而是她一次又一次激烈的掙扎和反抗。最終,她誓死捍衛(wèi)貞潔的決心和信念影響了B 先生的道德標準和價值判斷。他對她的感情也迎來了質的變化,從一開始強盜式的占有欲到發(fā)自內心的欣賞與尊重。因此,他不顧世俗的眼光,真心想要娶她為妻,她也為此動容,答應與他永結秦晉之好。至此,二者之間懸殊對立的權力關系逐漸融合平衡,實現(xiàn)雙贏。從表面來看,這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但究其本質則不然。婚后,二人雖生活幸福圓滿,但這一切皆以帕梅拉壓抑本性為代價。在世人眼中,女仆帕梅拉以婚姻為跳板,搖身一變成為女主人,但風光蛻變后隱藏的是妥協(xié)與忍讓。帕梅拉婚后雖貴為家中女主人,但身處父權制社會,她也只能淪為丈夫的附庸。因此,在丈夫B先生眼中,帕梅拉更需要竭力成為一個世人眼中所謂的溫順持家的好妻子,并理解和容忍自己嚴苛甚至無禮的請求。而曾經身為仆人的帕梅拉心中與生俱來的自卑感也似乎讓她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丈夫的安排,這時的帕梅拉不過是從“女仆”變?yōu)榕魅巳A麗外衣的“女仆妻子”罷了。
在男權至上的父權制社會下,女性幾乎沒有例外地遭受著身份喪失、話語權被剝奪的困境,而只有勇敢地打破等級藩籬,建立自身話語權才能謀求自由之路。在《帕梅拉》一文中,理查遜塑造了一個不畏強權、堅貞勇敢的女仆形象。面對地位懸殊的男主人的侵犯,她以言語為利器,并借用輿論優(yōu)勢直擊B先生的輕浮言辭和不軌行徑,反映了女主人公自我意識的覺醒。在男女主人公的這場角力中,因為愛情因素以及其他客觀因素的存在,二者之間的權力之爭由最初的男強女弱發(fā)展到女主人公奮起反抗后權力的轉移,并最終發(fā)展為女主人公贏得男主人公的尊重,實現(xiàn)權力的動態(tài)平衡?;楹蟮呐撩防m然已被現(xiàn)實磨平了棱角,心甘情愿地做丈夫眼中溫順賢良的好妻子,但她已全力以赴維護自己的權利及尊嚴??傊宰鹱詯鄣呐撩防芍^新時代女性的榜樣與典范,她勇敢反抗強權壓制,嘗試建立自身話語權的行為給現(xiàn)代社會面臨同樣困境的女性指明了方向。然而,帕梅拉看似美好的結局也引人深思:追求自由平等之路道阻且長,自立自強方能成就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