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 穎 王 兮
(湖南醫(yī)藥學院,懷化 418000)
黨的十九大對黨章進行了適當修改,這就意味著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建設一支數量較多、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是做好發(fā)展黨員工作的基礎。在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黨的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對黨史的學習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黨史學習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旨在找出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的難點、痛點,為提高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政治素養(yǎng),以及在各方面積極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找出相應的對策。
本次研究一共向湖南醫(yī)藥學院的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發(fā)放了調查問卷200 份,其中收到有效問卷197 份,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學生黨支部在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黨史學習教育方面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人認為與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的溝通交流不夠,還有18 人覺得與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的溝通交流很少,并且有171 人覺得黨支部應該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在接收發(fā)展對象會議上也有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提出了希望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能多主動匯報思想,特別是關于黨支部所要求的黨史學習教育內容。還有一部分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起初匯報思想特別主動和及時,但是時間一長就出現(xiàn)了匯報不及時甚至不匯報的情況,這也是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溝通交流不夠導致的。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溝通交流不夠是一直就存在的問題,以致入黨積極分子在黨史學習教育上有所欠缺。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的教育培養(yǎng)作為黨支部培養(yǎng)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一種手段,其職責就是要經常與聯(lián)系對象進行溝通交流,對他們進行經常性的幫助,向他們宣傳黨的政治主張、黨的歷史、基本理論、路線以及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優(yōu)良作風等,從而提高被培養(yǎng)人對黨的認識,使他們自覺端正入黨動機。
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表示參與的黨史學習教育多數為黨課和專題學習等理論教育型活動,其他類型的活動鮮有參加,其中有186 人表示只參加了黨課,有144人表示只參加過黨支部的主題學習,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從這些活動中獲得的關于黨史的知識理論非常有限。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還可以通過“學習強國”等平臺進行自主學習,但因為黨支部沒有對學習的內容和時長進行相應的要求,也沒有讓他們對學習后的體會進行反饋,導致學習往往流于形式,而且學到的知識都是零散的、不系統(tǒng)的,缺乏歸納和總結。另外,沒有專門的人去引導他們,讓他們將學習的內容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思考,并將其運用到日常的生活實踐中去。
調查還顯示,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學習活動比較少。103 人表示每月參加過一次黨支部學習活動,85 人表示每季度參加過一次黨支部學習活動,還有19 人表示每學期才參加過一次黨支部學習活動。而且,黨支部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時會要求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但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人數較多且分布在不同的年級和專業(yè),他們的課余休息時間不統(tǒng)一,所以實際參加的人數有限??梢姡咝|h支部對于組織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無論是學習形式的多樣性還是覆蓋面,都是不夠的。
調查顯示,部分黨員在入黨過程中,暴露出前期積極、后期懈怠的問題。目前,湖南醫(yī)藥學院的很多黨支部對于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黨史學習教育并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計劃,也沒有專門針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往往只是在相關活動中跟著黨員一起學習。但是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思想覺悟上,以及對黨的相關知識理論的熟悉理解程度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最終的學習效果不太理想。很多黨支部對于黨史學習教育的效果評價大多以撰寫心得體會的方式來進行,但是當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上交了心得體會后,黨支部并沒有指派專人對這些心得體會進行查閱及思想的引導,這也使得在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黨史學習教育的效果不好,而且評價存在問題。
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與入黨積極分子的溝通交流不夠,沒有起到實質的思想引導作用的原因如下。首先,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大多為輔導員、任課教師等,他們忙于教學、管理等事務性的工作,而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需要上課,這就導致他們之間能夠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的機會僅限于各自在同一時間段都有空余的休息時間,而這樣的時間少之又少。這是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溝通交流比較少的一個客觀原因。其次,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每學期會發(fā)展一批,而且醫(yī)學本科學生在校時間一般為4 ~5 年,這使得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隊伍十分龐大,但每個黨支部的黨員教師人數又有限,很多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要同時培養(yǎng)不同時期的多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使得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有些力不從心。最后,有些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認識沒有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提高。部分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在向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匯報思想時會出現(xiàn)“先熱后冷”的情況:剛開始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時候,匯報思想主動及時;隨著時間的延長,其思想認識并沒有逐步提高,漸淡忘了自己的入黨積極分子的身份,向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匯報思想的次數也就慢慢變少。部分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主動聯(lián)系培養(yǎng)人的意識不夠,主動匯報思想不及時,這也導致了他們和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的溝通交流不夠。
黨支部針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形式過于單一,涉及面較窄的原因如下。首先,黨支部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在培養(yǎng)期內的黨史學習教育并沒有要求,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黨史學習教育沒有一個清晰的計劃。黨支部針對入黨積極分子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非常少,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往往是在黨支部開展黨員學習活動時才參與進來,以致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學習活動次數較少,學習時長不夠。其次,雖然有些黨支部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要求入黨積極分子必須參加,但是他們人數龐大且分布在不同的年級和班級,在時間上很難協(xié)調統(tǒng)一,也不可能每次都有足夠大的學習場地,因此實際參加的人數非常有限,導致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往往會流于形式。最后,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期至少為一年甚至更久,對于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要求是必須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這就導致很多支部的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是不同年級的學生。他們人數多、體量大,上課的時間也不一樣,要想把他們集中在一起,在時間安排上和場地的選擇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導致活動開展得不順暢。
關于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黨史學習教育培養(yǎng)效果不好,評價過于片面的原因如下。首先,黨支部對于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目標不明確、不具體,對于黨史學習教育的相關文件精神沒有吃透,沒有深刻地研究和領會文件精神,只是片面地對文件進行理解和實施。其次,有些黨支部甚至存在求快、求易的心理,往往選擇比較容易、省事的操作方式方法來進行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黨史學習教育,這必然會導致黨史學習教育的效果不好,而且出現(xiàn)效果評價比較片面的情況。
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溝通交流不足、思想引導不夠,主要是他們之間的“溝通橋梁”沒有搭建好。思想匯報“三個一”制度能夠搭建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與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之間的溝通橋梁。“三個一”制度,即入黨積極分子在培養(yǎng)期間必須每周線上主動向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匯報一次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思想動態(tài);每個月必須線上提交一份簡短的黨史學習教育的思想匯報;每個季度必須向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當面提交一份紙質的黨史學習教育的思想匯報,并與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每一次匯報都必須按照黨支部規(guī)定的字數和質量,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在每次收到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匯報時都要進行具有思想引導意義的回復。思想匯報“三個一”制度不僅搭建起了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的溝通橋梁,也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同時做出了匯報和回復的次數和質量的要求,充分發(fā)揮了他們各自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思想匯報的“三個一”制度利用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避免了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和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在空余時間上難以配合的情況,讓他們的溝通交流能夠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而且,線上交流的文字資料能夠長時間保留下來,便于雙方反復查看。在推薦發(fā)展對象時,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也可以翻看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匯報記錄,這樣能夠更好地評價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思想政治覺悟等情況。黨支部也可以將雙方的交流記錄作為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培養(yǎng)期間的客觀考察依據。
將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按照不同的年級分成若干小組,保證每組成員的課余時間相同,委派高年級或者同年級的1~2 名學生黨員或預備黨員作為小組長,再指定一名教師黨員作為指導老師。在每次學生黨員、預備黨員參加完黨支部組織的黨史專題學習、黨日活動、黨課等學習活動后,由他們再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各自組內的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集中開展同樣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每次活動都要簽到。在學習完成后,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需撰寫心得體會,并交給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進行查看,黨支部指派黨員教師定期對活動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這樣既能將黨支部的活動面擴展至每一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解決了入黨積極分子因人數較多、課余時間不同而無法參加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問題,同時還能通過學習心得查看每一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學習情況,也能讓他們從學生黨員身上學到優(yōu)秀的品德,這也是對學生黨員的一種鍛煉,是學生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的一種體現(xiàn)。黨員教師的監(jiān)督和指導保證了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質量和可持續(xù)性。
調查顯示,156 人表示希望開展黨史、黨的理論知識等專題學習活動,152 人表示希望開展和黨性教育有關的活動。很多黨支部的黨史學習教育方式是先導學,然后再大家討論,但這樣的學習方式容易流于形式,學習的目的也不一定能夠達到。首先,可以讓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就黨史的內容進行自學后再上臺講述自己的學習體會,由教師或學生黨員代表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發(fā)表的學習體會進行分析和講評。這樣不但脫離了表面的學習,而且加強了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教師、學生黨員之間的溝通交流,甚至還能起到很好的思想引導作用。其次,可以利用“學習強國”等黨的知識理論平臺,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每周的學習內容和學習分數做出建議和要求。還可以開展“我家鄉(xiāng)的黨史人物演講”“黨史手繪比賽”“重走長征路”等活動,讓學生入黨積極分子主動學習黨史。最后,可以讓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通過黨史學習教育積極發(fā)揚革命先輩們?yōu)槿嗣穹盏木瘢谛袆由习l(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制作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服務卡的方式,號召他們多參加校內外的志愿服務活動,每參加一次就在卡上記錄一次,引導他們在行動上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入黨積極分子的確定標準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政治覺悟高、思想素質好,以及愿意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應該從各方面來進行效果評價,這樣才能精準地找到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在培養(yǎng)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的放矢地調整黨支部的培養(yǎng)手段和方式,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思想和行動上的引導,讓其能夠不斷地向一名合格的黨員看齊。所以在黨史學習教育效果評價中,除撰寫心得體會外,還可以通過其思想匯報內容、支部活動出勤情況、志愿服務情況、線上理論學習時長等多方面進行考察,這樣才能夠更全面地掌握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黨史學習教育情況,更加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培養(yǎng)和教育。
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應該成為學生中的先進代表,黨支部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目標明確,培養(yǎng)形式活動也應該豐富多樣。黨支部要引導他們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在被培養(yǎng)和教育的過程中主動地學習思考,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和黨性修養(yǎng),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新鮮血液”流入黨員隊伍,進而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