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燕 鄔博穩(wěn) 劉清芝 楊崇師 李睦 李燁
摘 要:為了提升現(xiàn)有芍藥鮮切花生產技術水平,規(guī)范芍藥鮮切花生產流程,文章采用正交試驗設計,深入研究了采前噴醋酸鈣、葉面施肥、去側蕾及噴灌等影響芍藥切花質量的關鍵性技術,分析了花枝、花梗、花蕾等生長性狀指標及花徑、盛花期、瓶插壽命等瓶插指標,總結出對芍藥切花效果良好的最佳組合,旨在為完善芍藥切花采前田間管理配套技術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芍藥;切花生產;優(yōu)化組合;瓶插指標;生長指標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5-0011-05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82.12 ? ? ? 文獻標志碼:B
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為芍藥科芍藥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產于中國北部及西伯利亞地區(qū),是我國傳統(tǒng)花卉,其作為觀賞植物已有3 900多年的栽培歷史。芍藥花姿秀雅,花型多變,色彩豐富,艷而不俗,香而不膩,是繁榮興旺的象征[1]。我國芍藥切花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正與日俱增,已形成完整的產供銷市場體系。山東省菏澤市是全國栽培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芍藥鮮切花產地,產量占全國50%以上,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但沒有系統(tǒng)的配套技術提高切花質量。為了提升現(xiàn)有芍藥鮮切花生產技術,對采前噴醋酸鈣、葉面施肥、去側蕾及噴灌等影響芍藥切花質量的關鍵性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根據試驗得出的花枝、花梗、花蕾等生長性狀指標及花徑、盛花期、瓶插壽命等瓶插指標,總結出效果良好的最佳組合,為完善切花采前田間管理配套技術提供科學依據及理論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材料為切花芍藥“藍富士”,由菏澤花鄉(xiāng)芍藥園生產基地提供。
1.2 試驗設計
1.2.1 優(yōu)化組合篩選
選取采前噴醋酸鈣、去側蕾、葉面噴肥(花前肥、花后肥及秋冬肥正常施用)、噴灌等4個因素,分別記為A、B、C、D。每個因素設3個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進行正交試驗設計,共9個不同田間管理試驗組合,即9個處理,分別記為H1、H2、H3、H4、H5、H6、H7、H8、H9,另設對照處理,記為CK。設計方案見表1[2]。
噴醋酸鈣設3個濃度水平:1%醋酸鈣記為A1;2%醋酸鈣記為A2;3%醋酸鈣記為A3。蕾徑1.5 cm時噴1次,隔7 d再噴1次,共噴2次。
去側蕾設3個水平:主蕾蕾徑達到1.5 cm時去側蕾,記為B1;主蕾蕾徑達到2.0 cm時去側蕾,記為B2;主蕾蕾徑達到2.5 cm時去側蕾,記為B3。
葉面噴肥設3個濃度水平:0.2%磷酸二氫鉀記為C1;0.3%磷酸二氫鉀記為C2;0.4%磷酸二氫鉀記為C3。芍藥葉完全展開后開始噴第1次,之后每隔10 d噴1次,共噴3次。
噴灌設3個水平:采切前7 d噴灌1次記為D1;展葉后噴灌1次,采切前7 d再噴灌1次,共2次,記為D2;展葉后噴灌1次,隔10 d噴灌第2次,采切前7 d再噴灌1次,共3次,記為D3。
由于“藍富士”為無側蕾和側蕾少的品種,因此去側蕾一列設為空列。
1.2.2 優(yōu)化組合驗證
優(yōu)化組合篩選出的優(yōu)選組合設為M,將正交試驗中花枝長度表現(xiàn)最好的組合設為N、花梗粗度最好的組合設為O、花蕾蕾徑最好的組合設為P,不作任何處理的品種作為CK,進行驗證試驗[3]。
1.3 試驗方法
試驗分2年進行,首年進行優(yōu)化組合篩選試驗,次年進行優(yōu)化組合驗證試驗。
1.3.1 優(yōu)化組合篩選
在花鄉(xiāng)芍藥園基地選取生長一致、健壯、無病蟲害的芍藥切花3年生植株,選取300株為試驗材料,9個處理,每個處理30株,對照30株,3次重復,每次重復10株,噴漆做標記。測量生長指標時,每株測量3個花枝,對測量的花枝掛牌編號。
從上、下、左、右4個方向噴施醋酸鈣和磷酸二氫鉀,讓植株各個部位(花、葉、莖)充分接觸溶液,至表面液滴下流為止。噴施時間為9:00~10:00。
切花于9:00前采切,采切開花程度一致的花蕾,長度45~50 cm,采后去掉下部1/3葉片放入水中,運回實驗室迅速放入冷藏箱預冷1 h,取出后再次修剪切花長度至40~45 cm,保留上部2~3片復葉,洗去花和葉片上的污物后瓶插。每個處理設3次重復,每個重復用3枝花進行試驗。均在室溫條件下進行各處理以及對照試驗,光照條件為房間自然光照,相對濕度在60%~80%,每3 d換1次瓶插水。以花枝插入水中為瓶插第1天,每天于同一時間測量切花的直徑,記錄花朵開放情況,直至瓶插壽命結束[4]。
1.3.2 優(yōu)化組合驗證
在花鄉(xiāng)芍藥園基地選取生長一致、健壯、無病蟲害的芍藥切花3年生植株,按照優(yōu)化組合驗證試驗設計中每個組合(組合內容相同只作1個處理)的處理,設3次重復,每次重復10株,噴漆做標記。測量生長指標時每株測3個花枝,對測量的花枝掛牌編號。其他步驟同上。
1.4 指標測定方法
1.4.1 生長性狀指標
花枝長:莖稈基部芽鱗裂開處至蕾下的長度,采收前測量[5]。
花梗粗度:切花花朵下15 cm處粗度。
花蕾直徑:各處理從2個方向測量花蕾的橫徑,取其平均值。
花枝增長率=(各處理花枝長度-對照花枝長度)÷對照花枝長度×100% (1)
花梗粗度增長率=(各處理花梗粗度-對照花梗粗度)÷對照花梗粗度×100% (2)
蕾徑增長率=(各處理花枝蕾徑-對照花枝蕾徑)÷對照花枝蕾徑×100% (3)
1.4.2 瓶插指標
自瓶插之日起,每天選同一時間用游標卡尺直接測量每枝切花2個方向的花徑,取平均值作為該支切花的花徑,以3個重復的平均值為該處理的測定值,測至瓶插壽命結束。
最大花徑:盛開期最大的切花花徑[6]。
盛花期天數:自切花達到盛開之日至瓶插壽命結束。
瓶插壽命:自瓶插之日起記為第1天,以花瓣發(fā)皺萎蔫、失去觀賞價值作為瓶插壽命結束的標志,即瓶插至盛花期天數與盛花期天數的總和。
最大花徑增長率=(各處理瓶插最大花徑-對照瓶插最大花徑)÷對照瓶插最大花徑×100%
(4)
盛開天數增長率=(各處理瓶插盛開天數-對照瓶插盛開天數)÷對照瓶插盛開天數×100%
(5)
瓶插壽命增長率=(各處理瓶插壽命天數-對照瓶插壽命天數)÷對照瓶插壽命天數×100%
(6)
1.4.3 數據處理
所有試驗的不同處理組均設置3個重復,試驗過程中得到的數據在WPS Office 11.1.0中進行統(tǒng)計處理后,用DPS 15.1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并用LSD(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法比較處理間的差異性是否顯著(P<0.05)[7]。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切花芍藥“藍富士”的影響
2.1.1 不同處理對“藍富士”瓶插指標的影響
不同處理對“藍富士”瓶插指標的影響、對指標影響的多重比較和極差分別見表2、表3。
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瓶插壽命的影響可以看出(表2),與對照相比,除處理H8以外,所有處理均不同程度地延長了“藍富士”芍藥切花的瓶插壽命,其中處理H1、H2、H5、H6、H7、H9達到顯著性差異,效果明顯。處理H6的瓶插壽命為12.3 d,相比對照,芍藥切花瓶插壽命增加21.78%,具有顯著性差異,效果最好;其次為處理H2,瓶插壽命為12.2 d,相比對照,芍藥切花瓶插壽命增加20.79%,具有顯著性差異。瓶插壽命增加時間越長,說明田間管理措施組合對芍藥切花的作用越明顯。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瓶插壽命影響的多重比較和極差分析可以看出(表3),各因素的主效應由大到小依次為噴灌、噴醋酸鈣、噴磷酸二氫鉀,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為噴2%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但由于噴醋酸鈣、噴磷酸二氫鉀的3個不同濃度水平間沒有顯著差異,實際應用過程中可選用較小濃度,即噴1%醋酸鈣、噴0.2%磷酸二氫鉀。因此,對“藍富士”芍藥切花瓶插壽命作用效果較好的田間管理優(yōu)化組合為噴1%醋酸鈣、噴0.2%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
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瓶插盛開天數的影響可以看出(表2),與對照相比,除處理H8、H9外,所有處理均不同程度地延長了“藍富士”芍藥切花的瓶插盛開天數,其中處理H2、H5、H6、H7達到顯著性差異,效果明顯。處理H6的盛開天數為8.3 d,相比對照,瓶插盛開天數延長20.29%,具有顯著性差異,效果最好。瓶插盛開天數增加時間越長,說明田間管理措施組合對芍藥切花的作用越明顯。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瓶插盛開天數影響的多重比較和極差分析可以看出(表3),各因素的主效應由大到小依次為噴灌、噴醋酸鈣、噴磷酸二氫鉀,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為噴2%醋酸鈣、噴0.3%或0.4%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但由于噴醋酸鈣、噴磷酸二氫鉀的3個不同濃度水平間沒有顯著差異,實際應用過程中可選用較小濃度,即噴1%醋酸鈣、噴0.2%磷酸二氫鉀。因此,對“藍富士”芍藥切花瓶插盛開天數作用效果較好的田間管理優(yōu)化組合為噴1%醋酸鈣、噴0.2%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
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瓶插最大花徑的影響可以看出(表2),與對照相比,所有處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藍富士”芍藥切花的最大花徑,且均達到顯著性差異。處理H2最大花徑達175.8 mm,相比對照,芍藥切花花徑增加25.93%,具有顯著性差異,效果最好,處理H4、H9的花徑增長率達到20%以上,分別為22.99%和23.57%,差異顯著。最大花徑增大越多,說明田間管理措施組合對切花的作用越明顯。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瓶插最大花徑影響的多重比較和極差分析可以看出(表3),各因素的主效應由大到小依次為噴磷酸二氫鉀、噴灌、噴醋酸鈣,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為噴3%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但由于噴醋酸鈣、噴灌的3個不同水平間沒有顯著差異,實際應用過程中可選用較小濃度,即噴1%醋酸鈣、噴灌1次。因此,對“藍富士”芍藥切花瓶插最大花徑作用效果較好的田間管理優(yōu)化組合為噴1%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1次。
2.1.2 不同處理對“藍富士”生長指標的影響
不同處理對切花芍藥“藍富士”生長指標的影響、對指標影響的多重比較和極差分別見表4、表5。
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花枝長度的影響可以看出(表4),與對照相比,所有處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藍富士”芍藥切花的花枝長度,除處理H3外,均達到顯著性差異,效果明顯。處理H2的花枝長度為85.3 cm,相比對照,芍藥切花花枝長度增加33.07%,具有顯著性差異,效果最好;其次為處理H9,花枝長度為83.8 cm,相比對照,芍藥切花花枝長度增加30.73%,具有顯著性差異。花枝長度增加越多,說明田間管理措施組合對切花的作用越明顯。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花枝長度影響的多重比較和極差分析可以看出(表5),各因素的主效應由大到小依次為噴磷酸二氫鉀、噴灌、噴醋酸鈣,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為噴3%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但由于噴醋酸鈣、噴灌的3個不同水平間沒有顯著差異,實際應用過程中可選用較小濃度,即噴1%醋酸鈣、噴灌1次。因此,對“藍富士”芍藥切花瓶插增加花枝長度作用效果較好的田間管理優(yōu)化組合為噴1%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1次。
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花梗粗度的影響可以看出(表4),與對照相比,所有處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藍富士”芍藥切花的花梗粗度,除處理H1外均達到顯著差異,效果明顯,有3個處理花梗粗度增加了20%以上。處理H4花梗粗度為6.53 mm,相比對照,芍藥切花花梗粗度增加23.67%,具有顯著性差異,效果最好;其次為處理H2,花梗粗度為6.48 mm,相比對照,芍藥切花花梗粗度增加22.73%,具有顯著性差異。花梗粗度增加越多,說明田間管理措施組合對切花的作用越明顯。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花梗粗度影響的多重比較和極差分析可以看出(表5),各因素的主效應由大到小依次為噴磷酸二氫鉀、噴灌、噴醋酸鈣,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為噴2%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但由于噴醋酸鈣、噴灌的3個不同水平間沒有顯著差異,實際應用過程中可選用較小濃度,即噴1%醋酸鈣、噴灌1次。因此,對“藍富士”芍藥切花瓶插增加花梗粗度作用效果較好的田間管理優(yōu)化組合為噴1%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1次。
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花蕾蕾徑的影響可以看出(表4),與對照相比,所有處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藍富士”芍藥切花的花蕾蕾徑,且均達到顯著性差異,效果明顯,有3個處理蕾徑增加了20%以上。處理H2的花蕾蕾徑為36.85 mm,相比對照,花蕾蕾徑增加24.79%,具有顯著性差異,效果最好;其次為處理H4,花蕾蕾徑為36.45 mm,相比對照,花蕾蕾徑增加23.43%,具有顯著性差異。蕾徑增加越多,說明田間管理措施組合對切花的作用越明顯。由不同處理對“藍富士”蕾徑影響的多重比較和極差分析可以看出(表5),各因素的主效應由大到小依次為噴磷酸二氫鉀、噴醋酸鈣、噴灌,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為噴2%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但由于噴醋酸鈣、噴灌的3個不同水平間沒有顯著差異,實際應用過程中可選用較小濃度,即噴1%醋酸鈣、噴灌1次。因此,“藍富士”芍藥切花增加蕾徑作用效果較好的田間管理優(yōu)化組合為噴1%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1次。
2.2 小結
2.2.1 “藍富士”田間管理最佳組合
根據差異顯著性分析,選取作為主要因素時的優(yōu)水平及出現(xiàn)次數較多的優(yōu)水平的原則進行綜合分析得出,“藍富士”芍藥切花的田間管理最佳組合為噴1%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
2.2.2 “藍富士”優(yōu)化組合驗證
由表6可以看出,正交試驗篩選出的最佳組合M相比于對照的花枝長度、花梗粗度、蕾徑的增長率分別大于組合O相比于對照的增長率,盡管花梗粗度有所減少,但在切花生產中花枝長度和蕾徑是切花等級的重要指標。因此,可以確定組合M即噴1%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為“藍富士”芍藥切花田間管理最佳組合[8]。
3 結論
正交試驗結果表明,9個不同田間管理試驗組合對供試芍藥的瓶插指標和生長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處理H2(噴1%醋酸鈣+噴施0.3%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對“藍富士”芍藥切花的瓶插壽命、盛開天數、最大花徑影響較大,效果較好,有效延長了瓶插期,提高了觀賞價值;對“藍富士”芍藥切花的花枝長度、花梗粗度、蕾徑影響較大,效果較好,有效提高了切花質量。通過田間管理優(yōu)化組合篩選和驗證后,確定“藍富士”品種田間管理最佳組合為噴1%醋酸鈣、噴0.3%磷酸二氫鉀、噴灌2次。
參考文獻:
[1]許文營,王煜,智利紅,等.洛陽地區(qū)切花芍藥設施促成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22(16):150-153.
[2]于華冰,盧潔,程立群,等.芍藥切花優(yōu)質高效栽培管理技術[J].現(xiàn)代園藝,2022,45(17):73-75.
[3]宋雨蓬,馬書燕,李玉鵬,等.基于觀賞特性的芍藥切花優(yōu)良品種篩選[J].山東林業(yè)科技,2022,52(2):81-86.
[4]高樹濤,梁金霞,惠光靜,等.采前噴鈣對芍藥切花衰老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20):9635-
9636,9646.
[5]馬曉軍,晁振.談菏澤芍藥切花生產技術——以多年芍藥研究為例[J].農業(yè)與技術,2020,40(9):135-137.
[6]費菲.芍藥切花多季生產技術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
[7]張長征,曹養(yǎng)乾.芍藥鮮切花生產[J].中國花卉盆景,2007(7):36-37.
[8]李霞,張玉剛,鄭國生,等.芍藥切花瓶插期衰老進程及膜脂過氧化研究[J].園藝學報,2007(6):1491-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