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福森
龔州地處廣西潯江中游,沃野千里,飛紅流翠,百卉千葩。舟行煙霞里,燕飛深巷中。魚洲雁信,科甲之兆;將軍古渡,劍氣沖霄。鐘靈毓秀,英才輩出。
《龔州志》云:“入邑境,則見綠野平疇,豁然開朗,四山遠(yuǎn)繞,一水中流,非若他邑之山重水復(fù)、陰翳險阻也?!?/p>
嗚——嗚——
一陣震天的號角聲劃破了龔州城早晨的寧靜。這是操練軍隊的號角。
士兵們從軍營中奔跑出來,云集操場上。旗幟獵獵,鐵甲凝霜,戰(zhàn)馬嘶鳴,一面高聳云天的中軍大旗隨風(fēng)飄揚,上書“大漢伏波將軍馬”。
須發(fā)皆白的馬援凝望著嚴(yán)整的隊伍,對副將孫永說:“開始操練吧!”
孫永打了一個手勢——開始!
咚!
咚咚!
咚咚咚!
戰(zhàn)鼓響起來了。剎那間,戰(zhàn)馬奔騰,軍號聲急,呼號聲、吶喊聲、刀劍撞擊聲、戰(zhàn)馬嘶鳴聲響徹云霄,不絕如縷。
操場外,有不少百姓在觀看。
操練畢,孫永忽見人群中一老人搖搖頭,淡然笑之,臉上流露出不屑之色,便走近前去問老人:“軍威雄壯否?”老人點點頭,答道:“雄則雄矣,可惜……”
“可惜什么?”
“擂鼓之人少了一樣?xùn)|西。”
“何物?”
“鼓魂!”
“老人家,何為鼓魂?”
“這……這……”老人支支吾吾,低頭不語。
老人是一個老兵,嶺南客家人,行伍出身,曾為軍中鼓手,負(fù)責(zé)陣前擂鼓。他跟隨漢軍東征西伐,身經(jīng)百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征戰(zhàn)百越時,他身負(fù)重傷,傷愈后留在龔州娶妻生子。寒來暑往,今已垂垂老矣。
“你是老鼓手?”馬援肅然起敬,虛心請教。
老人說:“愚以為,剛才擂鼓之人,雖雄壯有力,卻有形而無神,無神則無魂,無魂則氣泄。士氣泄,戰(zhàn)力竭。何故也?古人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适吩唬骸惺枪恼?,極為豪雄?!衷疲骸泄恼撸呵橥品??!?/p>
“能示范一下嗎?”
“這……”老人沉吟半晌,說道,“承蒙不棄,老朽愿意獻(xiàn)丑?!崩先俗叩焦那?,拿起鼓槌。咚,咚咚!僅打三兩槌,便顯得不同凡響。
“十日后大軍開拔,祭旗出征,往南方平定交趾之亂。到時,請老人家為我大軍擂鼓壯行,壯我軍威,如何?”聽罷老人打鼓,馬援懇求道。
老人說:“好?!?/p>
在遠(yuǎn)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神器,最初是用于祭祀的器具。后來,在狩獵征戰(zhàn)活動中,鼓被廣泛地應(yīng)用,隋唐宴聚時有“擊銅鼓,吹大角,歌舞以為樂”的文化習(xí)俗。上古時代的鼓,鼓皮用鱷魚皮,取鱷魚的兇猛習(xí)性以壯鼓聲。后來,征戰(zhàn)殺伐必用鼓。戰(zhàn)鼓戰(zhàn)鼓,刀劍飛舞,壯我軍威,捍我國土。
十日后,號角聲聲,旌旗蔽日,鎧甲凝霜,人強(qiáng)馬壯,大軍祭旗畢,整裝待發(fā)。
一口牛皮大鼓,如一頭巨獸般靜臥在戰(zhàn)車上。大鼓平底腹空,腰曲胸鼓;鼓面為太陽紋,外圍飾以暈圈,與鼓邊接近的圈帶上鑄著精美的飾物;鼓足留空素底,虛實相間,相得益彰。
戰(zhàn)鼓即將擂響。
老人頭裹紅布,腰系紅綢,須發(fā)如雪,左右手兩根鼓槌由酸棗木做成,浸泡過桐油,溫潤如玉,色澤微黃,紋理細(xì)如蛛網(wǎng)。
老人目光如炬,氣度不凡。
隊伍中,旌旗招展,獵獵有聲。千軍萬馬斂聲屏氣,神情肅穆,鴉雀無聲,靜到每個人能聽到自己嗵嗵的心跳聲。
此時,唯有晨風(fēng)吹拂。
時間,在那一刻仿佛停滯了。
咚!
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咚!
鼓聲驟起。隨著老人槌落聲起,頓時,鼓聲震野,響遏行云,氣吞山河,勢不可擋,如狂風(fēng),如暴雨,如虎嘯,如龍吟,如雷鳴電閃,如大海奔騰,如火山噴發(fā),如萬馬嘶鳴,如黃河咆哮一瀉千里,如千軍萬馬沖鋒陷陣……
鼓聲愈來愈密,愈來愈急,愈來愈快。
老人的頭部、雙腿、手臂,甚至全身都在舞動,鼓槌起落,鏗鏘有力,老人揮汗如雨。此時此刻,他全神貫注,物我兩忘,仿佛他的身心、血脈、靈魂已然融入了鼓聲之中,激越雄壯,撼天動地。
咚!
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咚!
戰(zhàn)鼓發(fā)出的聲音,撞擊著每個將士的心坎。頓時,他們血脈僨張,斗志昂揚,毛發(fā)豎起,毛孔張開,血流在加速,渾身仿佛充滿了無窮的力量。鼓聲震耳欲聾,每個人都想?yún)群?,想沖鋒,想肉搏,想飛翔……
這時,恰好有一行大雁從頭頂上飛過。
鼓聲更急,更高,更猛,更密。
咚!
隨著最后一下鼓槌起落,鼓聲戛然而止。
驀然間,一切靜了下來。
出奇地寂靜。
稍后,眾人大吃一驚——但聞一聲哀鳴,一只受驚的大雁肝膽俱裂,如斷線的風(fēng)箏從云端直跌下來,似被重物擊中一樣,口吐血沫,跌落在操場上,撲棱了幾下便一動不動,死了。
馬援久久地凝望著將士們。
“出征!”他氣勢如虹,劍指前方。大軍開拔,士氣高昂,浩浩蕩蕩,刀槍如林,旌旗招展,遮天蔽日。
史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伏波將軍馬援奉命出征,平交趾之亂。馬援所過之地,“治城郭,穿渠灌溉”。
時光倏忽,滄海桑田。千年之后,龔州至今猶存將軍古渡和伏波廟遺跡。
[責(zé)任編輯 冬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