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
中共上海市寶山區(qū)委黨校
政黨文化是指政黨在其長期的政治活動中,以意識形態(tài)為核心,其絕大多數(shù)成員所表現(xiàn)出的穩(wěn)定的價值取向、組織心理及行為作風等。[1]政黨文化的外延和內涵極其豐富,但多以政黨核心政治訴求、黨的組織紀律、黨員政治倫理(黨性黨風)作為鮮明特色和外在展示。[2]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注重以政黨訴求、紀律、倫理建設為指向的政黨文化的發(fā)展和完善,經歷了百年的孕育、提煉、強化,形成了獨特而鮮明的政黨文化。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政黨文化的魅力,體現(xiàn)了百年大黨的政治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盵3]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文化來源是多維度的,融合了東西方文明中優(yōu)秀的認知理論,尤其是提煉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中“吾日三省吾身”等自省傳統(tǒng),將其恰如其分地融入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倫理中。
自我革命體現(xiàn)了自省慎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即不管在何種情形之下,都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切問內心、理性反思、自我調整?!肮示由髌洫氁病?體現(xiàn)了慎獨慎微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體現(xiàn)了從善如流人生智慧;“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體現(xiàn)了除舊布新的理性反思;“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體現(xiàn)了求新求變的治理之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體現(xiàn)了改弦更張的革新精神。凡是革命必然具有實踐性,自我革命不僅僅局限于洞察內心和構建理論。發(fā)現(xiàn)問題、校準航向、勇于改過、除舊布新、去偽存真,將正確的理念付諸實踐改造世界才是自我革命的歸旨。中國共產黨主動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自省慎獨的文化基因,將其與自我革命的實踐屬性相結合,不局限于“自省”,更強調“自新”,強調以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般持之以恒的精神革新自身、改造世界。
另外,“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自我革命不是一味的閉門造車,而是與外部世界共振共生。中國共產黨繼承了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中的胸懷天下、心系蒼生的人道主義情懷,將自身發(fā)展置于人類發(fā)展的浪潮之中,在以自我革命推動自身不斷成長進步的同時,積極加強國際政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分享最新的執(zhí)政經驗和理論成果,以宏闊的大歷史觀積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彰顯了百年大黨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濟世情懷。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堅守人民至上的理念,堅定不移地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私利。秉持這種“無私無畏”的意志,才能夠超越利益的羈絆,形成其他階級政黨所不可比擬的自我革命的勇氣。早在瑞金時期,共產黨就出臺了《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26 號訓令規(guī)定,對貪污、挪用公款進行嚴厲懲處,將黨內滋生的貪腐之風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繼承“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將祛疴除痼的決心和勇氣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打虎拍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極大地肅清了不正之風,展現(xiàn)了使命型政黨的勇氣和擔當。為了有效履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使命,中國共產黨以堅定的意志和剛強的組織推動改革開放向縱深發(fā)展,從更高的層次推動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革命是一個破立并舉的過程,不僅僅是指摧毀一個舊世界的暴力斗爭,同時也包括通過和平建設的方式來改造世界。中國的改革走的是一條先易后難的漸進式改革的道路,在解決掉相對表淺的問題之后,最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利益固化的藩籬越來越凸顯,除舊布新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而中國共產黨能夠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以無可比擬的決心和勇氣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一個“民”字,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牢記初心和使命、黨內多次開展初心使命教育,就是告誡每一位共產黨員永遠不要忘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只有不斷地自我革命,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時刻不忘糾偏校航,才能夠保持黨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擔負起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穩(wěn)致遠。
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盵4]中國共產黨從一個起初只有50 多名黨員的政黨發(fā)展成為擁有95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與中國共產黨善于在實踐中革故鼎新關系密切。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打破了教條主義、主觀主義等錯誤思想的禁錮,因時制宜地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到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之中。從毛澤東思想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求實創(chuàng)新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fā),以極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魄力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推動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蓬勃發(fā)展,也形成了以實事求是、革故鼎新為特征的充滿朝氣和干勁的政黨文化。
在兩個一百年交匯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擔負著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也就更加需要在艱難困苦的革命斗爭和錯綜復雜的時代環(huán)境中經受黨性鍛煉和艱苦磨練。通過加強自身建設,不斷的糾正錯誤、糾正偏差,不斷的革故鼎新、守正創(chuàng)新,才能夠成為實現(xiàn)偉大歷史使命的掌舵者。
“關鍵少數(shù)”即黨員領導干部,對全黨全社會都具有風向標作用。1941 年在延安開展的整風運動,緊緊抓住黨的高級干部這一關鍵少數(shù),組織黨的高級干部學習馬列經典著作和重要黨史文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當時延安流傳著一句話:“吃小米飯,攻理論山,毛澤東同志親自開書單。”通過整風,黨員干部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黨的路線,提升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先后開展一系列集中學習教育,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導全黨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的血肉聯(lián)系?!睆?013 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至2021 年黨史學習教育,中國共產黨開展了五次黨內集中學習教育活動。組織規(guī)模大、覆蓋范圍廣、持續(xù)時間久,強化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提振擔當作為的精氣神。主題鮮明的“三會一課”制度、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融會貫通到黨內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民、務實、清廉的理念深入人心。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的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qū),黨內部滋生了一些不改革、怕改革、畏改革的情緒,一些干部在取得一定的成績之后出現(xiàn)了“佛系”心態(tài),甚至有些干部直接選擇“躺平”,尸位素餐、碌碌無為。所以再次強調自我革命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針對性。在全面深化改革當中,必須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氣和氣魄,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直面問題、敢于斗爭。
自我革命是黨性的生動體現(xiàn)。中華民族歷來注重自身修養(yǎng),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yǎng)扎根于豐厚的文化沃土,創(chuàng)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心學”。共產黨人強調黨性修養(yǎng)“心學”的目的是使黨員干部自覺達到“慎獨”的境界。尤其是手握權力的關鍵少數(shù),除了接受組織、制度的監(jiān)督,更需要加強自律,時刻反躬自省。習近平總書強調算好“三筆賬、堅持“三原則”,過思想關、權力關、社會關、親屬關、生活關“五關”,注重修身養(yǎng)德,增強防腐拒變的“免疫力”。黨員干部必須經常對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自省自檢,及時更新理論知識儲備,跟進黨中央的方針政策,積極聆聽群眾意見和訴求,向先鋒模范學習,跟黨章要求對照。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第一部分標題就是“掌握歷史主動,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蘇東劇變之后,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國內外風波的考驗,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更加深刻。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在時代變革中不斷豐富發(fā)展,形成了豐碩的理論成果。2021 年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高度概括了一百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個理論成果。并明確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5],不僅強調引領中國、引領世界的馬克思主義視野,同時關照了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文化視野。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自覺的重要表現(xiàn)就是擅于在歷史實踐中總結經驗、提煉精髓,在深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當下的國情和工作重點,形成具備實操性、前瞻性的理論成果,并指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
長期以來,“人民監(jiān)督權力”都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內容,[6]是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一個答案,也是新時期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保障和依托。在總結百年奮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找到了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從人民監(jiān)督到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從未停止對執(zhí)政規(guī)律和黨的建設規(guī)律的探尋,不僅為長期執(zhí)政指明了方向,也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政黨解決自身問題、革除自身病癥提供了藥方。中國共產黨用堅忍不拔的干勁和決心,以及在理論創(chuàng)新的歷史自覺中逐步成長起來的自信,描繪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光明前景。
百年黨史是一部櫛風沐雨的自我革命史,也是一部宏闊深邃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文化發(fā)展史。政黨文化不僅是一個政黨歷史實踐的積淀,也對社會文化的塑造產生不可小覷的影響。一方面將政黨宗旨、規(guī)章紀律、價值觀念、執(zhí)政作風等文化要素有效地轉化為政治認同,另一方面政黨文化通過對社會文化的吸納和統(tǒng)合,實現(xiàn)政黨對主流思潮的把控和引領。自我革命發(fā)揚了中華文化的自省傳統(tǒng),體現(xiàn)了人民至上的精神內涵,把握了革故鼎新的實踐要求,凝聚了團結奮進的組織力量,展現(xiàn)了理論創(chuàng)新的歷史自覺。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引、深厚的政黨倫理為積淀、嚴格的組織紀律為抓手,塑造了與時俱進、信念堅定、自我革新的政黨文化。
在新時期,隨著社會變革越發(fā)深刻、來自國內外的挑戰(zhàn)越發(fā)嚴峻,自我革命的偉力也愈發(fā)突顯。作為政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革命不僅賦予全面從嚴治黨新的時代內涵,豐富了社會變革中的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發(fā)展,同時也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黨本色,深刻地影響著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