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亮
(阜新市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遼寧 阜新 123000)
阜新位于遼寧省西北部,耕地面積達到600萬畝,是一個以玉米和花生種植為主的農業(yè)生產大市。阜新地區(qū)土壤以沙壤土為主,且氣候較為干旱,種植花生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引導下,阜新地區(qū)的花生產業(yè)得到了長足發(fā)展,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150萬畝左右,是名副其實的花生生產大市。
危害花生的病蟲害種類有很多,阜新地區(qū)花生常發(fā)蟲害主要是蚜蟲、地下害蟲、棉鈴蟲等,病害主要是葉斑病、瘡痂病、根腐病等。瘡痂病和葉斑病是花生最重要的兩種葉部病害,發(fā)生嚴重時葉片提前脫落,使花生植株出現(xiàn)早衰,從而導致產量大幅下降。對花生瘡痂病和葉斑病的防治,除了采用農業(yè)防治措施外,化學藥劑防治十分重要,市場上防治瘡痂病和葉斑病的藥劑種類也很多,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一些老藥劑的防效出現(xiàn)明顯下降。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作為一種新型殺菌劑在番茄葉霉病、西瓜白粉病等病害防治中有應用,為了驗證其在花生瘡痂病和葉斑病上的防治效果,特進行了此田間藥效試驗。
試驗作物為花生,品種為花育23。防治對象為花生瘡痂病和葉斑病。
該試驗設在阜新縣阜新鎮(zhèn)套土村,花生栽培類型為露地,2021年5月6日播種,5月15日出苗,土壤為沙壤土,試驗地土壤pH為6.8,有機質含量1.3%。
試驗藥劑: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先正達南通作物保護有限公司。
對照藥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河北雙吉化工有限公司。
設空白對照處理。
試驗設計:試驗共設5個藥劑處理,一個空白對照,每個處理3次重復,共18個小區(qū),各小區(qū)按照隨機區(qū)組方式進行排列,每小區(qū)面積為30平方米,共540平方米。各處理具體藥劑的使用量如下:
處理1: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畝用量20毫升。
處理2: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畝用量30毫升。
處理3: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畝用量50毫升。
處理4: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畝用量70毫升。
處理5: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畝用量80克。施藥方法為噴霧。
施藥時間及方法:第一次用藥在花生盛花期(7月9日),15天后再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各處理按照試驗設計用量量取藥劑,加入35公斤水中配制成藥液,采用摩森牌3WBD~20升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進行噴霧,噴片孔徑1.3~1.5毫米。
瘡痂病的調查方法:采用“Z”取樣法,每小區(qū)取5個點,每點調查10株,共調查50株,對葉片及莖稈的發(fā)病情況進行調查并記錄。于施藥前(7月8日)調查藥前發(fā)病指數(shù)。于施第二次藥后15天根據(jù)葉片危害分級標準記載發(fā)病情況,計算病情指數(shù)和防效。
花生瘡痂病的分級標準:
0級[0.0]:無病。
1級[0.1]:分枝上有少數(shù)病斑,葉片能正常展開。
2級[0.2]:分枝上病斑較多,葉片明顯皺縮,或某一莖節(jié)病斑連成條狀。
3級[0.4]:新抽出葉片縱卷,病斑占葉面積的1/3左右,或有2個莖節(jié)病斑密布合。
4級[0.6]:新梢嫩葉畸形卷皺,葉柄扭曲,病斑占葉面積1/2左右,或有3個莖節(jié)病斑密布愈合。
5級[0.8]:分枝明顯矮化,頂葉枯死或葉緣枯焦,部分葉片脫落,或多數(shù)莖節(jié)病斑呈木栓化粗糙愈合。
6級[1.0]:分枝枯死。
葉斑病的調查方法:于葉斑病發(fā)生盛期8月5日開始調查病情指數(shù),此后每隔15天調查一次病情指數(shù),并計算防效,連續(xù)調查3次。每小區(qū)采用“Z”取樣法,每點調查5株,每株按上中下調查10個葉片。根據(jù)葉片危害分級標準記載發(fā)病情況,計算病情指數(shù)和防治效果。
花生葉斑病分級標準(以葉片為單位):
0級:無病斑;
1級:病斑占葉片面積10%以下。
3級:病斑占葉片面積10%~25%。
5級:病斑占葉片面積25%~35%。
7級:病斑占葉片面積35%~50%。
9級:病斑占葉片面積50%以上。
葉斑病的防治效果(%)=[(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處理區(qū)病情指數(shù))/對照區(qū)病情指數(shù)]×100
表1是畝噴施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20毫升、30毫升、50毫升、70毫升及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克對花生瘡痂病的防治效果。從表中可以看出,處理3的防效是最高的,達到了84.1%,其次為處理2,防效達到了82.5%。處理1的防效明顯低于處理2和處理3,為72.9%。對照藥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對花生瘡痂病的防效偏低,僅為51%。
表1 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防治花生瘡痂病防效
表2是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及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對花生葉斑病的防治效果。從表中可以看出,在花生瘡痂病發(fā)生初期噴施各藥劑后對后期葉斑病具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各處理中以處理3的防效是最高的,三次調查的防效分別為82.1%、78.9%、74.5%,平均防效達到了78.5%。其次防效較高的為處理2,平均防效為75.6%。處理4的防效也較高,平均防效達到了73.8%。處理1的平均防效僅為65.9%。各處理中,對照藥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對花生葉斑病的防效最低,三次調查的防效分別為55.5%、47.1%和48.3%,平均防效為50.3%。
表2 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防治花生葉斑病防效
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防治花生瘡痂病,每畝用藥量20毫升、30毫升、50毫升、70毫升的防效分別為72.9%、82.5%、84.1%和82.2%。試驗結果顯示,對照藥劑70%代森錳鋅可濕粉劑防治花生瘡痂病藥效為51%。這說明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對花生瘡痂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防效最好的為50毫升處理。采用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防治花生瘡痂病后,可兼治花生葉斑病,每畝用藥量20毫升、30毫升、50毫升、70毫升的平均防效分別為65.9%、75.6%、78.5%和73.8%。對照藥劑70%代森錳鋅可濕粉劑對葉斑病的防效為50.3%,遠低于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
所以,200克/升氟酰羥·苯甲唑懸浮劑防治花生瘡痂病及葉斑病的防效隨著用藥量的增加而提高,推薦使用劑量為每畝用藥30~5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