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中山西路小學 李旭冉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主要方式,而閱讀能力的提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關鍵階段是小學時期。對于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全面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我有幾點經(jīng)驗和大家分享。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升閱讀有效性。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身臨其境的思考,獲得合理的答案,在閱讀教學中應用較為廣泛。在這樣的情境下閱讀,學生的閱讀效率和思考問題的能力都能獲得提升。
例如在教學《父愛之舟》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父母的愛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有沒有體會到呢?想一想,‘父愛之舟’包含了幾層意思?文章是如何體現(xiàn)父愛的呢?”這樣的問題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學習新課文的興趣。
2.借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閱讀興趣。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越來越多的學校采用多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的表達方式?,F(xiàn)代化教學手段具有較為豐富的表現(xiàn)力,給學生以新奇的感覺、直觀的體驗,利用得當將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思考的積極性。
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一課時,在新課導入階段,教師可以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通過雄渾的樂曲聲將學生帶入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中。這種新穎的導入方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在這一課學習快結束時,教師可以播放電視劇中和本文相關的片段,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筆下的人物形象。
3.倡導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如果閱讀是一種信息的輸入,那么寫作則是一種信息的輸出。教師可以根據(jù)單元主題和文章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小練筆。比如,《落花生》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人的文章,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富含哲理的事物,師生交流之后,再讓學生仿照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把自己體悟到的生活智慧通過文章表現(xiàn)出來。
除了進行文章的仿寫外,還可以進行續(xù)寫。在特定的文章背景下,依據(jù)現(xiàn)實生活,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對文本內容進行擴充,以激發(fā)寫作興趣。不妨在一課結束后,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適當?shù)臅r間,當堂發(fā)揮,當堂展示。比如,學習《窮人》一課時,可以鼓勵學生想象并寫出桑娜和漁夫接下來的對話,以及一家人之后如何生活。實踐表明,學生更樂于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寫作成果。
4.在班內定期召開讀書交流會。讀書交流會是學生交流閱讀感悟的良好平臺。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課下閱讀,在讀書交流會上給同伴推薦自己喜愛的一本書,并說出喜愛的理由;全班共讀同一本書,教師組織學生暢談讀后感,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這類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只有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逐步提高其閱讀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并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