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鹽城實驗學校 謝文馨
初中是學生整個人生中的重要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個人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時期,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既可以傳授給學生相關(guān)方面的知識,又可以引導學生的個人價值方向,教師在這其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注重生活化視角下教學模式的應用,轉(zhuǎn)變學生的思維方式。筆者在本文將從生活化視角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
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十分重要。教師要對傳統(tǒng)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并探究多種教學模式。
在新課改背景下,將生活實際和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結(jié)合起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道德與法治課本中的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對學生來講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融入時事和社會熱點,能加深學生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九課《法律在我們身邊》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例子與法律條例有機結(jié)合起來,如偷拍他人照片等,這就是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quán)。還有,發(fā)生在校園里的欺凌事件也觸犯了法律。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方式改革之后,教師可以將生活化素材應用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采用生活化視角下的教學模式,將生活作為教學的主要資源,加深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利用生活化素材構(gòu)建對應的教學情境,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nèi)容。例如,在教學有關(guān)自立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引入實際的生活案例。對于初中學生來講,要自己收拾自己的所有用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了較高的思維能力。學生在精神方面也要做到自立,遇到比較難的事情,可以首先考慮自己解決,進一步培養(yǎng)自理能力。如果有些事情實在解決不了,就需要與家長、老師商量,尋求他們的幫助,自己要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意識。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融入本土化的內(nèi)容。他人的行為和思想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實際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入當?shù)氐恼?、?jīng)濟和文化方面的案例,讓學生對自身所生活的環(huán)境有充分的了解,使得學生所學習的道德與法治內(nèi)容更加本土化,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結(jié)合當?shù)氐纳顚嶋H,為學生營造有效的課堂學習氛圍,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初中學生剛好處于青春期,其在性格方面的變化比較大,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jié)合學生在該階段的特點,讓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對課本知識進行探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例如,在教學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十課《法律伴我們成長》時,教師可以引用法律方面的時事熱點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補充,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來講十分重要,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方向和價值觀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結(jié)合時事熱點和生活化素材,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更加有趣,引發(fā)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