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興華
摘要:消防救援隊伍改制轉隸后,其救援職能從“單一災種”逐步向“全災種、大應急”轉變。因此,為了能夠全面響應新形勢下應急管理體系發(fā)展的新要求,推動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多方面發(fā)展,就要打造一支“反應靈敏、作風優(yōu)良、本領高強”的“一專多能”消防救援隊伍。基于此,以嘉興市消防救援支隊為例,結合現有的救援力量與資源,探索如何在新形勢背景下構建出“一專多能”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并提出了相關實施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一專多能;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
近年來,各類災害事故時有發(fā)生,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搶險救災及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主力軍,擔負起了應急救援的主要任務。由此可見,在全球性致災因素大量增加、非傳統(tǒng)安全隱患日益凸顯、各類災害事故時有發(fā)生的背景下,進一步將現有的消防救援隊伍資源進行整合并優(yōu)化,同時加強應急救援設備的科技性與專業(yè)性,強化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力度,以此提高消防救援人員處置各類突發(fā)性事故的能力是重中之重,要不斷地探索新形勢下的“一專多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工作,增強綜合救援能力,提升消防救援人員適應不同環(huán)境下的救援工作,為我國消防救援事業(yè)奠定堅實基礎。
1 嘉興市消防救援支隊專業(yè)隊概況
按照總隊專業(yè)隊規(guī)劃要求,結合嘉興轄區(qū)類型災害實際情況,目前,支隊共建有重型石油化工專業(yè)隊、市級水域救援專業(yè)隊、輕型和站級地震專業(yè)救援隊、市級和站級地下有限空間專業(yè)隊、市級高層專業(yè)救援隊、市級城市綜合體專業(yè)救援隊、輕型冰凍雨雪災害天氣專業(yè)處置隊、大跨度大空間專業(yè)隊等8支專業(yè)救援隊伍和1支空勤隊。
1.1? 專業(yè)隊建設背景
2018年4月16日,總隊下發(fā)關于印發(fā)《全省消防部隊“1+4+8”三級滅火與應急救援專業(yè)隊伍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開啟了專業(yè)隊伍建設步伐,主要建立高層建筑、地下建筑、大跨度大空間、城市綜合體、石油化工5支專業(yè)隊伍,要求杭州、寧波、溫州確定本級專業(yè)隊建設類型不少于4個,其余支隊不少于3個,要求高層建筑專業(yè)隊為必建類型,石油化工專業(yè)隊根據轄區(qū)災害規(guī)模特點配套建設,嘉興支隊在2018年結合實際依托特勤一站建立石油化工、水域和地震3支專業(yè)隊伍,2019年、2020年逐步建成高層、地下、城市綜合體、大跨度專業(yè)隊伍。2021年8月和12月,按照總隊規(guī)劃建設地下有限空間和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專業(yè)隊伍,按照市級和站級標準建立。2021年,根據總隊實施三大航空救援基地建設規(guī)劃,嘉興作為具備航空直升機救援裝備的單位之一,建立空勤救援隊伍。
1.2? 專業(yè)隊基本情況
重型石油化工編隊主要由平湖大隊、港區(qū)大隊和海鹽大隊組建,共有90人,25輛消防車,設置2個舉高噴射單元、3個滅火冷卻單元、1個化學洗消單元、1個遠程供水單元、1個戰(zhàn)勤保障單元,配備滅火機器人4臺、遠程供水1套、偵檢、堵漏等108種器材裝備共計1500余件,目前,已擬定《重型化工編隊三年建設規(guī)劃》,力爭在2024年完成缺配車輛裝備器材配備。
水域救援專業(yè)隊分為市級和站級,市級水域專業(yè)隊主要由南湖大隊和經開大隊組建,配備45人3舟4艇,以及排澇車、水罐車、搶險車等組成;站級專業(yè)隊共有8支,分別由各縣市中心站建立,主要配備2車1舟12人組成,配備拋投器、救生繩、救生圈以及打撈設備等器材。
地震處置專業(yè)隊依托支隊全勤、南湖大隊、嘉善大隊秀洲大隊、特勤大隊組建輕型專業(yè)隊,輕型專業(yè)隊采取“1+6”模式組建,主要配備9車60人,由管理、搜索、營救、醫(yī)療、戰(zhàn)勤五大模塊組成,共配備了8類3186件套裝備。其他大隊依托中心站組建1支小型救援隊,由3車20人組成。
地下有限空間專業(yè)隊依托南湖大隊特勤一站組建市級專業(yè)隊,分別由3車24名隊員組成;依托各大隊中心站組建站級專業(yè)隊,分別由2車12名隊員組成,主要配備偵檢、救生、防護、破拆支護、保障、警戒等六大類56種器材裝備。
城市綜合體專業(yè)隊依托經開大隊組建,由8車32人組成,主要配備滅火、搶險、供水、高噴等車輛,配備防護、偵察、破拆、救生、供水、照明等9種器材。
高層專業(yè)救援隊依托南湖大隊特勤一站組建,由9車31人組織,主要配備滅火、搶險、高層供液和保障等車輛,配備防護、偵察、破拆、救生、供水、照明等器材。
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專業(yè)隊依托南湖大隊特勤一站組建,由10車45人編隊組成,主要配備冰面救援類、鏟冰除雪類、防寒保暖類等裝備組成。依托中心站建立1車6人站級專業(yè)處置隊。
大跨度大空間專業(yè)隊依托海寧大隊組建,由8車32人組成編隊,主要配備遠程供水、高噴、大功率水罐車以及破拆、救生、照明等18種器材,其中必配12種,選配6種。
空勤隊依托特勤大隊、桐鄉(xiāng)大隊和海寧大隊組建,配備6名空勤隊員和一架直升機,由市應急局提供飛機等訓練設施,協(xié)同作戰(zhàn)。
2 消防救援隊伍承擔應急救援職能的可行性
為響應國家號召,深化應急管理機構改革,嘉興市消防支隊秉承現行機制統(tǒng)籌現有資源,將防火類、防洪類以及其他武裝類型應急設備與物資進行重新整合,實行統(tǒng)一化管理,以此確保能夠在火災、水災、地震災害、生產安全事故等的救援方面發(fā)揮出“一專多能”優(yōu)勢,從而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筑起堅實的屏障。
2.1? 指揮制度完善
嘉興消防救援隊隸屬于當地政府直接管轄的應急救援隊伍,具有完善的指揮制度與系統(tǒng)。與其他的救援力量相比較,消防救援隊具有應急救援專業(yè)、組織架構完善、消防布局科學、機動性強等特征。因此,在遇到突發(fā)事件以及執(zhí)行緊急任務時,相關職能部門可以立即指揮并調動消防救援隊伍進行作戰(zhàn),從而能夠大大縮短事故響應時間,提高救援效率與現場處置能力。
2.2? 政府部門高度重視
近年來,我國自然災害時有發(fā)生,因此政府部門十分重視消防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不斷加大對消防設備的投入力度,所以現行的消防救援設備比較先進,其中的消防車輛、生命探測器等成為目前消防工作的重要救援設備,通過專業(yè)的應用培訓之后,消防救援隊員們能夠有效利用這些設備處理突發(fā)性應急事件,并取得了較好效果[1]。
3 “一專多能”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路徑
3.1? 建設綜合性應急基地,提升區(qū)域綜合救援能力
隨著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建設綜合性消防保障基地顯得十分必要,采用應急保障能力建設的模式,以嘉興消防救援保障基地為例,在現行基礎上打造新形勢下的高標準消防救援基地:
3.1.1? 建設區(qū)域綜合性應急救援基地
建設集化工應急救援隊伍、高層火災救援專業(yè)隊、地震救援專業(yè)隊,交通事故救援專業(yè)隊、應急通信保障分隊以及水域救援專業(yè)隊的一體化綜合性應急救援基地,從而能夠在危險化學品、自然災害、道路事故、海上事故等各個領域展開救援工作。
3.1.2? 建設應急救援專業(yè)技能培訓基地
建設應急救援專業(yè)技能培訓基地可以培養(yǎng)一批具有應急救援及安全管理實戰(zhàn)經驗的消防救援人員,同時也為社會注入了一批應急救援領域及安全生產領域的新鮮血液,尤其是目前社會市場環(huán)境缺乏的應急救援人員。由此可見,建設應急救援專業(yè)技能培訓基地能夠為消防救援隊伍擴招優(yōu)秀人才,同樣也能夠為我國的消防救援事業(yè)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3.1.3? 建設應急物資及后勤服務保障基地
建設應急物資管理與后勤服務管理基地能夠及時響應平臺指揮,實現應急公共項目管理、安全管理、救援信息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綜合管理,能夠有效避免出現應急救援物資儲備不足或后勤服務工作不到位現象,進而能夠為消防救援人員提供最基礎也是最有力的應急救援保障。
3.2? 打造“一專多能”救援人員,組建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
嘉興市消防救援專業(yè)隊包含了重型石油化工、水域救援、地震處置、地下有限空間、城市綜合體、高層專業(yè)救援、雨雪冰凍災害天氣、大跨度大空間、空勤隊等共9支隊伍,組建成了一支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能夠加快國家專業(yè)隊、綜合救援隊、省政府區(qū)域滅火與應急救援中心、大型機械設備工程救援大隊的建設,通過組織并加強消防救援力量,從而形成一股能夠處理重大、特大災害的中堅力量,以此形成一個應急救援處置隊伍網絡體系。隊伍中的各名隊員們均是通過層層考核選拔出來的精英,目前隊內的全體成員們仍然在不斷地突破自己,為實現成為綜合實戰(zhàn)能力強、能夠應急各類險情中堅力量而不懈努力。
關于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工作,嘉興市當地政府部門應充分發(fā)揮其職能作用,在救援隊伍的規(guī)劃、投入等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統(tǒng)籌規(guī)劃應急救援隊伍的相關種類分支、相應的數量、層次結構以及整體布局等,并且要制定出不同級別不同種類的建設標準以及相應的管理方法,還要加大對消防救援人員的裝備、救援物資方面的投入力度,從而確保消防救援人員能夠使用更加完善的裝備,從而達到最佳作戰(zhàn)效果[2]。
3.3? 建立應急管理制度體系,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3.3.1? 建立健全HSE管理系統(tǒng)
HSE管理系統(tǒng)是消防應急救援管理中的一種重要管理模式,從相關的應急救援制度來看,建立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的HSE管理體系,能夠科學有效地管理消防救援人員的日常救援工作。
3.3.2? 健全應急管理組織機制
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需要配備現場指揮員與執(zhí)勤人員,確保能夠應對突發(fā)緊急事件以及組織現場救援處置工作。此外,針對應急救援隊伍的相關管理人員以及救援隊成員來說,需要定期開展應急救援管理能力的培訓工作,從而能夠提高二者間的協(xié)同能力,確保應急管理組織工作能夠順利進行,使綜合性應急救援工作能夠得到可靠保障。
3.3.3? 完善應急協(xié)調聯動機制
針對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來說,還需要不斷強化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消防救援隊伍實行軍事化管理,采用24h輪班應急值守制度,確保能夠24h應對各類型突發(fā)事件,針對突發(fā)性事件能夠做到準確判斷、及時響應、迅速出動。
3.4? 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強化應急演練水平
打造“一專多能”綜合應急消防救援隊伍還需要加強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強化救援人員的應急演練水平。因此,相關領導及管理部門需要制定出相關應急預案,定期進行修訂與優(yōu)化,確保在實際的救援過程中能夠按照相關的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處置。此外,還需要加強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分析與評估,尤其是針對險情發(fā)布、搶險救災、后續(xù)重建等方面需要準確落實到位。總的來說,應急預案應該體現在救援前準備、救援過程中以及災后重建等方面,其中最關鍵在于對整個流程進行統(tǒng)一指揮,并采用實戰(zhàn)演練的方式來加強救援人員的現場處置能力,以此強化其應急演練水平。
3.5? 加大救援裝備投入力度,確??茖W應急救援
3.5.1? 建立救援裝備優(yōu)化更新機制
按照現目前嘉興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消防應急救援裝備標準,需要對常規(guī)配備、攻堅配備、針對性配備等依次進行更新升級,淘汰一些服役年限較長、安全性能差的及老化的設備,采用現代化智能設備進行作戰(zhàn)不僅能夠使消防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時還能夠提高應急救援的效率。
3.5.2? 加強應急信息化系統(tǒng)建設
嘉興消防救援支隊引進了現代化智能技術,其中輕型衛(wèi)星便攜設備、5G通信裝備的應用能夠幫助救援人員第一時間發(fā)現險情位置,通過衛(wèi)星通信設備能夠在無信號的地方進行搜索。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是目前嘉興救援隊伍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向。通過更新換代應急消防的信息偵檢與個人防護設備,引入無人機與衛(wèi)星定位等先進裝備,能夠有效減少救援人員的危險性,從而避免出現不必要的人員傷亡[3]。
3.5.3? 加大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力度
應急救援物資是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大應急物資的裝配力度是確保消防人員開展實際救援工作的基礎。嘉興市當地政府應該加大投入力度,嘉興市消防救援機構也需要定期開展應急救援物資的裝備試點工作,并且建立健全統(tǒng)一的應急物資管理系統(tǒng),確保救援過程中物資始終充足[4]。
3.6? 踐行消防精神,加強自身建設
消防救援人員應該具備時刻為人民服務的消防精神,如遇百姓置身于水火中,應當第一時間奮力挽救,確保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消防救援部門還要加強主體意識,主動承擔社會上的一切救援任務,通過不斷地完善自身,從而有效推進嘉興市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與發(fā)展。嘉興消防救援支隊始終發(fā)揚“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全體人員恪盡職守,堅持履行以防火、滅火與應急救援為中心的消防職能,旨在打造“一專多能”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為保護嘉興市經濟建設成果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
4 結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的“一專多能”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的建設能夠將各類型消防資源進行整合,填補應急資源緊缺的狀態(tài),從而使隊伍能夠應對不同類型的突發(fā)事件,提高我國消防救援隊伍的應急救援及管理能力。本文以嘉興市消防救援支隊為例,旨在研究如何打造基于新形勢下的“一專多能”應急救援隊伍,并且提出了各項優(yōu)化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宋丙劍.我國消防救援隊伍應急救援行動現狀研究[J].城市與減災,2022(4):30-34.
[2]林紅武,陳婉君.浦城縣應急救援隊伍首批消防車輛發(fā)放強化基層“一專多能”應急救援隊伍保障[J].安全與健康,2022(6):30.
[3]唐川雄.消防救援隊伍應急救援指揮與信息通信現代化建設措施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2,24(7):7-9.
[4]文琳琳.打造應急救援的拳頭力量——消防救援隊伍開展地震災害應急救援演練側記[J].中國消防,2021(3):30-34.
Research on building a "multi-skill"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rescue tea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aking Jiaxing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as an example
Shen Xinghua
(Jiaxing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Zhejiang Jiaxing 314000)
Abstract: After the fire and rescue team was restructured and transferred, its rescue function gradually changed from "single disaster" to "comprehensive disaster and coordinated emergency". Therefore, in order to fully respond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rescue teams in many aspects,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multi-skill" fire and rescue team with "sensitive response, excellent work style and high ability". Based on this, taking Jiaxing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rescue forces and resources, it explores how to build a "multi-skill"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rescue te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proposes relevant implementation path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new situation; multi-skill;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rescue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