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旦
形象生動的英語繪本教材,其中的插圖生動有趣、色彩鮮明,很容易從視覺上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而學生在小學階段,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并不牢固,對許多的生詞與語句理解并不透徹。這就可以通過英語繪本形式,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繪本的興趣,在眾多圖片和單詞中學習到更多知識。除了圖畫,繪本中的英語小故事短小精悍、語言風趣幽默,同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英文繪本不但文字生動有趣,情節(jié)引人入勝,而且具有深刻含義,更滲透了人文關愛和審美趣味。英文繪本故事,一方面能夠為老師帶來更多的課堂教育元素,促進課堂教學多元化、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化;另一方面,還能夠給學生傳遞更有趣、更豐富的語言內(nèi)容,使整個英語課堂變得活潑而生動[1]。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的工具。人們之間的互動交流,只有在“意義溝通”中,才能真正把握語言的用法。因此,英語語言的學習,必須建立在相應的主題意義探討基礎上。主題意義探究,強調(diào)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并且賦予語言一定的生命力,讓學生主動運用。
1.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教學,一般都需要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整體的概括和結構的分析。在此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小學英語的繪本教學就能夠很好地做到這一點。在文本意義的深度挖掘中,學生通過討論與交流,逐漸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深刻含義,不僅能夠提升自身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還能夠豐富自身文化體驗。因此,主題意義探究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策略之一[2]。
2.開啟學生真正閱讀的起點
課堂中的英語閱讀教學,目的在于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學習環(huán)境,并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而在主題意義中的小學英語教學,學生能夠很好地通過圖片掌握文章的主旨,是學生提升自身閱讀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而基于主題意義下的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進行更加豐富而持久的課外閱讀。
3.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許多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都是將知識點和課文進行簡單的講解,讓學生對單詞進行死記硬背。如果在小學英語中融入主題教學,就能夠很好地將課堂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逐漸找到文章的主題意義,并通過不斷閱讀拓展,將主題探究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繪本的圖片內(nèi)容豐富多彩。從英語繪本的封面,就能夠大致看出整個繪本想要講述的故事。在閱讀之前,教師需要利用英語繪本中的圖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想要繼續(xù)閱讀的興趣,從而為順利進入英語繪本的教學做好鋪墊[3]。
1.細讀封面、感知主題
例如,針對《Good Night Moon》這一本英語繪本的教學,首先,教師出示封面上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中的色彩運用和圖形特征,引導學生說出:“It is in the evening.”隨后,讓學生細讀封面,描繪封面所要傳達的某種情境?!癟he moon”“The star”“The black sky”等。在此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猜出故事發(fā)生的場景“Room”,由此延伸出在“Room”當中發(fā)生的各種事情。
其次,教師還能夠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出現(xiàn)的“moon”,引出“The thing which happened in the evening”。通過主題情境的引導和圖片的層層設問,漸漸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逐步領悟主題。
2.關注圖片差異、引入主題
教師可以呈現(xiàn)出繪本中出現(xiàn)的兩張不同的圖片,讓學生找出圖片的差異與相似之處,大膽地預測英語繪本中發(fā)生的情節(jié)?!癐n the great greenroom.There was a telephone.And a red ball on.And a picture of…”通過如此安逸和舒適的環(huán)境,學生能夠感受到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借此條件,老師進一步進行提問:“So what happened?Can you guess?”最終,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和對圖片的不斷理解,得出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和繪本想要表達的主題?!禛ood Night Moon》是一本關于小兔子睡前和熟悉的一切道晚安的故事,他被許多家長認為擁有“magic power”,在無形之中,給學生一種柔和的親切感。
繪本圖片中隱藏著重要的信息,教師需要將封面進行研讀,挖掘封面想要表達的故事內(nèi)涵,引導學生預測和主題相關的知識,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想法[4]。
在進行英語繪本融合課程的時候,“讀中活動”是探索故事主旨的關鍵,也是訓練學生想象力與觀察力的關鍵階段。在進行英文繪本的教學中,問題的提煉與處理更有助于梳理文本脈絡,進一步研究主題。
1.整體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教師先讓學生根據(jù)英語繪本中的圖片,了解文本的大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更好地讓學生把握文章故事發(fā)展的脈絡,還能夠逐步探索故事內(nèi)容及主旨大意。
例如,在英語繪本《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當中,教師先展示繪本中的圖片,并結合繪本中的內(nèi)容,設計相應的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繪本內(nèi)容的相關閱讀,很容易能夠在文中找到相應的答案。文中經(jīng)典的對話:“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He said.”“Oh,I don’t know think I could guess that,said Nut brown Hare.”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繪本中的溫馨瞬間。
2.問題探究,結合實際生活
在課堂中,老師可以分析英語繪圖中的小栗色兔子和大栗色兔子之間表達對彼此的愛的方式。例如,“Hug each other”“Play games”“Reach higher”等。學生在閱讀中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并通過小組探討和交流的方式,對繪本內(nèi)容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將之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探索我們?nèi)粘I町斨邪l(fā)生的“LOVE”瞬間。
在學習完《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的英語繪本知識后,學生可以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遇到哪些“愛的瞬間”。例如,與父母進行心靈與心靈的交流,父母陪伴下的嬉戲玩鬧,在父母培養(yǎng)下的健康成長,朋友之間的相互理解,同學之間發(fā)生的諸多趣事,老師對學生的悉心教誨等。
這種教學模式和課堂設計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還能夠讓學生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消化文本的信息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意義構建。
當學生理解和梳理小學英語繪本的內(nèi)容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朗讀之前,學生可能只是片面地理解繪本中人物的行為和做法,而進行分角色朗讀之后,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能夠?qū)⒆约捍氲嚼L本內(nèi)容中,深入體會繪本人物的情感與行動。
1.分角色朗讀文本內(nèi)容
例如,在英語繪本《The Giving Tree》中,有一段經(jīng)典的男孩與大樹的對話,教師就可以通過男女生的分工,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相應的改動,女生扮演大樹,男生扮演小孩,通過二者之間的對話,感受大樹與男孩之間的友誼。
大樹(女生):“Come boy,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
男孩(男生):“What good can I get from being your friend?”
大樹(女生):“I can give you my leaves,branches,fruits and even my branches,as long as you can be called my friend.”
The tree gave the boy what he wanted,but it had nothing left……
誦讀是學生與繪本中的人物進行心靈交流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與文本直接對話的機會。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悟到大樹的偉大,和它對男孩的無私奉獻。
2.閱讀注入情感
而在閱讀當中,若是以生硬的語氣進行相應的角色扮演,那么學生也就難以體會到繪本內(nèi)容的生動之處。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分角色朗讀時注入相應的情感,將自己帶入到角色的扮演當中。
當學生進入大樹這一角色當中,若清楚相應的情感,便能夠感受到大樹的無私與對男孩的熱情;當學生進入到男孩的角色當中,就能夠感受到男孩的性格與行為。在將繪本分角色朗讀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如果你是男孩,你會對大樹說些什么?“Why you so love me?”“Why does the tree help me?”通過情感的代入與思維的引導,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從而得出文章的主題:給予比索取更加有意義。
主題的語境,不僅為學生英語語言的學習提供了相應的環(huán)境,還能夠讓學生深入理解繪本當中表達的主題意義,構建正確的英語價值觀。
在繪本內(nèi)容的講解完畢后。老師可以提出相應的課堂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ory?Which person do you love best?Why?What knowledge do you learn from the text?通過這些問題的詢問和解答,學生可以比較深入地理解繪本課程中所要傳達的主旨含義,從而充分地把自身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和書本內(nèi)容聯(lián)系在一起,自主反思了文章主題對自身生活的影響,并以此達到了升華主旨的目的,并最終實現(xiàn)育人目標。
同時,老師還可以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一些有關英語繪本的問題,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不同形式的英語教學。最終,將英語教材與繪本故事相互融合,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課后也可以采取相應的教學拓展,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英語繪本內(nèi)容,在主題意義的探討下深入學習英語繪本內(nèi)容,實現(xiàn)教學的延伸與拓展。
學生在主題意義下閱讀英語繪本內(nèi)容,不僅是提升自身英語能力的重要途徑,更是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進一步培養(yǎng)。無論是上面《Good Night Moon》《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還是《The Giving Tree》等例子,亦或是其他小學英語繪本內(nèi)容,都是對小學英語課本的延伸與拓展。學生在繪本教學中激發(fā)對英語知識的興趣,通過英語教師的不斷引導,不斷提高英語學習能力與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以主題為引領,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英語繪本的價值,將其與英語教材完美結合,以便打造更加高效、生動、有趣的英語課堂。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閱歷,還能讓學生從小學階段就為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進而全面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