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郭麗莉,馮申亮
1.湖北省十堰市房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湖北十堰 442100;2.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湖北十堰 442300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明顯提高,但是作息、飲食卻越來越不規(guī)律,加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正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老年糖尿?。╠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數量急劇增加,目前已經成為對我國老年人群危害最大的一類慢性疾病[1]。DM 是一種以血糖異常升高為主要病理表現的代謝性疾病,病程長,難以根治,長時間的高血糖狀態(tài)會逐步損傷患者多個器官功能,引發(fā)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等重大并發(fā)癥,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早期診斷疾病,及時采取血糖控制措施是促進患者預后改善的關鍵[2]。以往臨床診斷DM 的主要方式是血糖檢測,而隨著醫(yī)學檢驗水平的提升,臨床發(fā)現尿白蛋白(micro albuminuria,mALB)、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以及β2 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在老年DM疾病診斷中也有較高的敏感性,不僅在疾病診斷時有較高的準確率,同時還能有效評估患者的病情進展,為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案制訂提供可靠依據,促進病情控制與預后改善[3]?;诖耍疚倪x取2021年5 月—2023 年2 月湖北省十堰市房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接收的59 例糖尿病老年患者研究對象,對其mALB、IgG 以及β2MG 檢驗結果展開分析,進一步探討此三項指標在老年DM 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檢驗科接收的59 例健康體檢老年人作為對照組:男30 例,女29 例;年齡60~87 歲,平均(67.26±1.69)歲;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為19~26 kg/m2,平均(24.34±0.58)kg/m2。選取同期接受檢驗的59 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為研究組:男32例,女27 例;年齡60~89 歲,平均(67.31±1.71)歲;病程1~10 年,平均(5.09±0.64)年;BMI 為19~25 kg/m2,平均(24.37±0.61)kg/m2;其中41 例為單純糖尿病,18 例為糖尿病腎病。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赫爾辛基宣言中倫理學相關要求,在研究對象自愿原則下選取入組。
納入標準:①對照組經各項臨床檢查確認均無影響本次研究結果的相關疾?。虎谘芯拷M符合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021 年版)[4]中關于老年DM 疾病的診斷標準,即空腹血糖水平檢測結果≥7.0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檢測結果≥11.0 mmol/L;③有完整臨床資料,且意識清醒;④本人及家屬已知曉研究內容、流程以及目的,并表示同意參與。
排除標準:①患有心、腦血管重大疾病者;②肝功能障礙或凝血機制障礙者;③合并惡性腫瘤或感染性疾病者;④近期進行過胰島素或者是其他降糖方案治療者;⑤患有精神疾病或是智力不健全者。
兩組研究對象均于晨起時空腹狀態(tài)下開展尿液檢驗,空腹的時間必須超過12 h,并于靜息狀態(tài)下進行尿液樣本采集,以確保樣本內部成分更為穩(wěn)定,于晨起后第1 次排尿時進行尿液采集,以中段尿液為檢驗樣本,采集量為10 mL,尿液采集后裝入到無菌尿管當中,保存于低溫冰箱內待檢,檢驗儀為AU5800 型全自動檢驗分析儀、西門子特定蛋白儀BNP 以及相關配套試劑,檢測指標包括mALB、IgG 以及β2MG,所有檢驗操作必須嚴格依據儀器或試劑盒說明書執(zhí)行,以最大程度降低檢驗結果誤差。
①比較兩組mALB、IgG 以及β2MG 檢驗結果,各項指標正常參考范圍如下[5]:mALB≤14.8 mg/L;IgG≤5.45 g/L;β2MG≤154 μg/L。②比較研究組不同疾病類型患者的mALB、IgG 以及β2MG 檢驗結果。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參考《糖尿病腎病病證結合診療指南》給出的疾病診斷標準[6],即24 h 尿蛋白量>0.03 g 或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 μg/min。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mALB、IgG 以及β2MG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mALB、IgG 以及β2MG 檢驗結果比較(±s)
表1 對照組和研究組患者mALB、IgG 以及β2MG 檢驗結果比較(±s)
?
研究組中,糖尿病腎病患者的mALB、IgG 以及β2MG 水平均高于單純糖尿病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不同疾病類型患者的mALB、IgG 以及β2MG 檢驗結果比較(±s)
表2 研究組不同疾病類型患者的mALB、IgG 以及β2MG 檢驗結果比較(±s)
?
糖尿病高發(f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以老年患者居多,這類患者由于各項機體功能減退,血糖水平非常不穩(wěn)定,且無法進行根治,需要終身進行藥物服用與飲食管理等將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圍內,以免病情進展[6-7]。老年人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該類患者機體組織器官已經明顯老化,各項器官功能明顯減退,加上機體中的蛋白質、脂肪大量流失,使得機體的代謝能力進一步降低,一旦出現胰島素分泌異常問題,就更容易引發(fā)DM,而與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DM 的血糖水平控制難度更大,因此,更需要盡早診斷疾病,并及時開展對癥治療,以促進老年DM 患者的病情、預后以及生活質量改善[8]。
尿液檢驗是臨床十分常用的一種檢驗方法,同時也是臨床上常用DM 診斷的常見方法,其可通過尿液中的mALB、IgG 以及β2MG 檢驗水平判定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以及對糖尿病的病情進展進行評估,依據主要是老年DM 患者機體內部的胰島細胞出現激素異常分泌,是引發(fā)DM 的主要原因,而胰島素的成分組成與分泌則主要依靠β2MG,在健康人群機體中β2MG 的水平通常處于較低的狀態(tài),經過機體微循環(huán)與腎臟的濾過等作用,β2MG 就會在腎小管內吸收,當機體循環(huán)與濾過能力下降后,該指標水平就會呈現為上升狀態(tài),因此,DM 患者機體中的β2MG 水平與健康人群相比明顯更高[9]。而IgG的分子質量相對較大,所以在健康人群當中的含量也比較少,尿mALB 在機體正常狀態(tài)下濾過率正常,可以通過濾過膜間隙從尿液當中排出體外,所以老年DM 尿液當中的mALB、IgG 以及β2MG3 項指標水平均會呈現上升狀態(tài),可以作為DM 疾病診斷的重要參考指標[10-11]。
從本次研究結果中,研究組mALB、IgG 以及β2MG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在研究組中,糖尿病腎病患者的mALB、IgG 以及β2MG 水平均高于單純糖尿病患者(P<0.05),說明在老年DM 尿液當中mALB、IgG 以及β2MG 確實呈現為高水平表達,且與健康人員檢測結果出現了明顯差異,通過水平檢驗與陽性檢出可以判斷患者是否患者有DM,而且患者的病情越嚴重意味著腎功能損傷程度越嚴重,mALB、IgG 以及β2MG 水平也就越高,故可以將此3項指標作為DM 疾病診斷與病情評估的參考指標。分析原因主要是:mALB、IgG 以及β2MG 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腎臟功能水平,而長期的高血糖狀態(tài)會對患者的腎臟功能造成損傷,引發(fā)一系列功能障礙,這也是糖尿病腎病為DM 患者常見并發(fā)癥的主要原因[12]。當中的mALB 是一種經肝臟合成的常見蛋白質,也是目前臨床用于腎功能受損程度判定的金標準。在健康人群的尿液中mALB 的含量非常低,而當腎小球受損后,由于蛋白質濾過屏障-分子篩功能受到破壞,這會增加腎小球基膜的通透性,從而導致尿液中的mALB 含量異常增加,因此,mALB 的檢驗結果可以作為腎臟功鑒別的有效參考指標。IgG 則是人類血清中至關重要的一種免疫球蛋白成分,可以反映出人類機體體液免疫功能狀態(tài)是否正常,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13]。在健康人體中免疫球蛋白是1 個完整分子,由重鏈、輕鏈經2 條二硫鍵連接產生,人類淋巴系統(tǒng)每天游離輕鏈可以產出大約500 mg,輕鏈的分子量極小,而小分子蛋白質則可以由腎小球的基底膜濾過,然后被腎小管重吸收到血液循環(huán)內。而DM 患者機體免疫球蛋白會出現單克隆增殖情況,表現為某種輕鏈型上升、另外一種輕鏈型則呈現下降趨勢,而這種狀態(tài)會導致剩下的游離輕鏈經過細胞分泌并排出,對腎臟等器官功能造成損傷,所以,當尿液中的免疫球蛋白G 水平異常上升時,應該馬上確認是否為腎臟濾過或重吸收等功能損傷[14]。β2MG 與胰島素分泌有著密切的相關性,在胰島素分泌、合成及血糖代謝過程中均發(fā)揮了參與作用,健康人員尿液中的β2MG 水平非常低,但如果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減弱,無法再降解與攝取β2MG,其在尿液中的水平就會異常上升。由此可見,mALB、IgG 以及β2MG 水平與糖尿病有著密切的相關性,且病情越嚴重此項指標水平越高,可以作為老年DM 鑒別診斷的重要參考依據[15]。
綜上所述,mALB、IgG 以及β2MG 水平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尿液當中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員,且病情越嚴重各項指標水平越高,對于該疾病的臨床診斷與病情評估有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