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機器學習的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長7段巖相測井識別方法

        2023-09-02 10:03:24諶麗王才志寧從前劉英明王浩
        油氣藏評價與開發(fā) 2023年4期
        關鍵詞:分類

        諶麗,王才志,寧從前,劉英明,王浩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北京 100083)

        巖相識別是儲層評價的關鍵,準確地識別和劃分巖相,可為后期壓裂改造、油藏描述和盆地預估提供重要依據(jù)。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延長組7段(下文簡稱長7 段)整體為一套細粒沉積,巖石類型包括黑色頁巖、暗色泥巖、粉—細砂巖和凝灰?guī)r,縱向上巖性變化快,儲層類型復雜,非均質性強[1]。利用巖心和測井資料人為地進行巖相劃分耗時長、效率低,且受取心數(shù)量、地質條件、經驗認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難以得到準確的巖相結果[2?4]。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為解決測井巖相識別困難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越來越多的人嘗試利用機器學習解決該地區(qū)復雜儲層的巖相識別問題[5?7]?;诔R?guī)測井資料,油田學者通過多參數(shù)交會法進行巖相敏感參數(shù)分析,并結合聚類分析算法開展巖相識別;成都理工大學學者通過分析測井曲線交會圖特征,建立巖相類型判別函數(shù)實現(xiàn)巖相分類?;谔厥鉁y井資料,油田學者利用地層元素測井構建礦物含量計算模型,定量識別巖相類型;利用成像測井資料,建立成像測井相—巖相的識別模式,提取圖像典型特征,開展全井段巖相識別。以上方法多采用單一類型的測井資料和傳統(tǒng)的分類算法,雖對部分巖相區(qū)分效果較好,但整體識別精度低,油田推廣應用效果較差。

        針對以上研究問題,在綜合考慮巖心、地化、測井曲線、有利區(qū)優(yōu)選等特征后,將長7 段測井巖相劃分為6 類,即均質砂巖、非均質砂巖、粉砂質泥巖、暗色泥巖、黑色頁巖、凝灰?guī)r;總結各類巖相在測井曲線上的變化特征,并結合機器學習算法實現(xiàn)巖相自動分類,提升各類巖相的識別精度,為后期開展頁巖油甜點評價,優(yōu)選勘探目標等提供技術支撐。

        1 地質背景

        鄂爾多斯盆地大地構造處于中國東部構造域與西部構造域接合部位,古生代時屬大華北盆地的一部分,晚三疊世發(fā)生的印支運動使揚子板塊北緣與華北板塊發(fā)生擠壓碰撞,在盆山耦合作用下,形成了鄂爾多斯大型內陸坳陷湖盆[8]。

        隴東地區(qū)位于鄂爾多斯盆地西南部,長7段沉積期為湖盆最大擴張期,發(fā)育典型的陸相頁巖油[9],縱向上可劃分為上甜點段(長71)、中甜點段(長72)和下甜點段(長73)。其中,上、中甜點段為泥頁巖夾多期薄層粉細砂巖的巖性組合,是頁巖油勘探開發(fā)的主要對象;下甜點段以泥頁巖為主,是風險勘探、原位轉化攻關試驗的主要目標。長7 段整體砂質含量較低,多套薄層砂巖、粉砂質泥巖、泥質粉砂巖及暗色泥巖疊合發(fā)育,主要以泥質沉積為主,縱向上相變快、巖性復雜、非均質性強[10]。

        2 巖相類型及其測井響應特征

        根據(jù)巖心觀察、薄片鑒定、地化及錄井分析的結果,將長7 段巖相劃分為6 類,并利用巖心標定測井曲線,建立巖相精細劃分模式,通過對不同巖相測井信息的對比分析,總結出該地區(qū)6類巖相的測井響應特征(圖1)。

        2.1 均質砂巖

        均質砂巖的常規(guī)測井曲線響應特征歸結為“三低兩高”,即自然伽馬低值,一般小于150 API,低中子測井值,平均為15%,低聲波時差,為210~220μs/m,平均216μs/m;中高電阻率值,平均為75 Ω·m,中高密度值,平均為2.5 g/cm3(圖2)。PE值(光電截面吸收指數(shù))為2~3 b/e,孔隙度相對較高,在2%~12%,儲層品質整體較好。

        2.2 非均質砂巖

        非均質砂巖的測井響應特征與均質砂巖十分相似,都表現(xiàn)為“三低兩高”,即低自然伽馬、低中子、較低聲波時差,中高電阻率值和中高密度。PE值2~3 b/e,GR曲線呈“鋸齒狀”,曲線變化較為劇烈,成像測井圖顯示黃色,夾暗色泥質條帶,顯示棕色紋層。

        2.3 粉砂質泥巖

        粉砂質泥巖主要是由于滑塌沉積而形成的混合巖相,砂泥高度混雜,整體呈塊狀。此類巖相在常規(guī)測井曲線上表現(xiàn)為中高自然伽馬(150~200 API),PE值平均為3.5 b/e,中低電阻率(20~50 Ω·m);中高聲波時差(220~250 μs/m),中高密度值,平均2.65 g/cm3,中子值較大(15 %~25 %);泥質含量較高(20%~60%),孔隙度低值(小于5%),且自然伽馬曲線呈鋸齒狀變化;成像測井圖呈暗黃色,中間有黑色紋層—薄層顯示,儲層品質較差。

        2.4 暗色泥巖

        暗色泥巖相呈黑色或灰黑色,厚層塊狀,發(fā)育廣泛且連續(xù)厚度較大。在常規(guī)測井曲線上表現(xiàn)為“三高兩低”(圖3),即高自然伽馬值(180~270 API),高聲波時差(240~300μs/m),高中子值(20%~40%,平均為35%),低密度(2.2~2.6 g/cm3,平均為2.40 g/cm3),低電阻率(10~50 Ω·m),PE值為3~4 b/e;電成像測井圖顯示局部發(fā)育暗色水平紋理,夾雜少量黃鐵礦。

        圖3 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長7段CY1井典型暗色泥巖測井響應特征Fig.3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dark mudstone in Well-CY1 of Chang-7 member in Longdong area of Ordos Basin

        2.5 黑色頁巖

        黑色頁巖主要分布在長7 段的中下部,厚度相對較大,品質好,成熟度高。在測井曲線上顯示自然伽馬異常高值,一般高于300 API,大部分高于450 API,PE值為4~5 b/e;中高電阻率(50~100 Ω·m),高中子,在20 %~68 %,平均40 %,高聲波時差,300~400 μs/m,平均320 μs/m,低密度,一般小于2.45 g/cm3,平均2.29 g/cm3;電成像測井圖呈亮白色,有紋層—薄層狀顯示,局部夾黑色層理(圖4)。

        圖4 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長7段C96井典型黑色頁巖測井響應特征Fig.4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black shale in Well-C96 of Chang-7 member in Longdong area of Ordos Basin

        2.6 凝灰?guī)r

        凝灰?guī)r一般發(fā)育在長7段底部,是比較明顯的標志層,其余層段也可見該類巖相,但均以薄層出現(xiàn)。常規(guī)測井顯示該類巖相自然伽馬在150~240 API,PE值3~4 b/e,電阻率低,一般低于20 Ω·m;密度值在2.3~2.6 g/cm3,平均2.45 g/cm3,中子值在15%~35%,平均25%,聲波在230~300μs/m,平均250μs/m;電成像測井呈暗色中—薄層,有黃鐵礦顯示;孔隙不發(fā)育,儲層品質較差。

        3 曲線特征分析及提取

        3.1 特征分析

        根據(jù)以上巖相識別模式,對研究區(qū)長7段其余單井的巖相進行識別,并利用識別結果建立機器學習樣本庫。分析各類巖相測井響應規(guī)律發(fā)現(xiàn),黑色頁巖自然伽馬值異常偏高,孔隙度測井曲線變化明顯,與其余巖相差異較大,在常規(guī)測井曲線上可明顯區(qū)分開;粉砂質泥巖與暗色泥巖的區(qū)別在于泥砂含量的不同。統(tǒng)計不同巖相的砂泥含量發(fā)現(xiàn),粉砂質泥巖相泥質含量為40%~60%,暗色泥巖相泥質含量大于60%;凝灰?guī)r主要發(fā)育在長7 段底部,且多為薄層,電阻率值較暗色泥巖低,粉砂質泥巖與非均質砂巖根據(jù)自然伽馬值和光電截面吸收指數(shù)的不同可明顯區(qū)分;均質砂巖與非均質砂巖在三孔隙度測井曲線上差異不明顯,較難區(qū)分。

        總結以上分析得出,中子、密度和聲波曲線對長7段巖相反映最敏感;自然伽馬曲線受泥頁巖層富含機質的影響,對暗色泥巖和黑色頁巖相有較好的指示作用,引入泥巖指數(shù)Ish定量反映儲層內部泥質含量的高低;光電截面吸收指數(shù)(PE值)的不同,對區(qū)分砂泥巖相具有較好的效果;電阻率測井對各類巖相反映較敏感,但其受孔隙流體性質的影響較大,當儲層為水層時,電阻率往往較低,此時不同巖相的電阻率差異難以準確反映具體巖相,需結合其余測井曲線進行判別。

        3.2 特征衍生及提取

        以上特征分析單從測井曲線本身出發(fā),直觀定性地識別巖相類型,但同一沉積時期形成的巖相有時在常規(guī)測井曲線上的差異并不明顯,導致直接利用常規(guī)測井曲線特征進行巖相識別較為困難。需進一步對測井曲線特征進行分析,通過特征變換的方式,對巖相敏感的響應特征進行放大,進而顯著地區(qū)分開各類巖相。

        由各類巖相測井響應特征分析得知,中子、密度和聲波曲線對各類巖相的區(qū)分度較高,分別利用以上曲線計算得出孔隙度。分析各類巖相的三孔隙度曲線發(fā)現(xiàn),對于泥頁巖相,中子、密度、聲波孔隙度之間的差異較大,泥質含量越高,孔隙度結果之間差異越大;對于砂巖相,三孔隙度曲線之間的差異較小,且利用密度曲線計算出的孔隙度與實際孔隙度結果相近。因此,三孔隙度曲線之間的差異對區(qū)分各類巖相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

        為定量表征孔隙度曲線之間的差異,選取孔隙度差距最大的2條曲線——聲波和中子孔隙度曲線,計算其差值,將計算結果作為一個衍生參數(shù),即孔隙度巖相指數(shù)φr,并結合泥巖指數(shù)Ish輔助常規(guī)測井曲線識別巖相??紫抖葞r相指數(shù)φr和泥巖指數(shù)Ish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式(1)—式(4)中:φcnl、φac分別為補償中子孔隙度、聲波時差孔隙度,單位%;Δt、Δtma、Δtf分別為目的層的聲波測井值、巖石骨架聲波時差值、流體聲波時差值,單位μs/m;φ、φsh分別為目的層的補償中子測井值和泥巖中子值,單位%;Vsh、cp分別為泥質含量和地層壓縮系數(shù);GR、GRmax、GRmin分別為目的層的自然伽馬測井值、純泥巖的自然伽馬測井值、純砂巖的自然伽馬測井值,單位API。

        通過以上分析,對巖相識別的常規(guī)測井曲線特征進行提取,選擇自然伽馬(GR)、自然電位(SP)、光電截面吸收指數(shù)(PE)、電阻率(AT10~AT90)、中子(CNL)、密度(DEN)、聲波時差(AC)、孔隙度巖相指數(shù)φr、泥巖指數(shù)Ish共13 個特征,利用極度隨機樹算法[11]對各個特征的基尼重要性進行計算(圖5),結果證實了參數(shù)φr和Ish在巖相識別中的重要作用。

        圖5 特征重要性分析Fig.5 Feature importance analysis

        4 測井巖相智能識別方法

        4.1 數(shù)據(jù)分析

        所用數(shù)據(jù)采集于該地區(qū)20 余口井長7 段的單井巖相識別結果,剔除異常數(shù)據(jù)點,共收集不同巖相類型的測井數(shù)據(jù)樣本21 254 個,其中非均質砂巖和粉砂質泥巖占主導,凝灰?guī)r數(shù)量最少,各類巖相樣本分布不均(表1)。

        表1 各類巖相數(shù)量分布Table 1 Quantity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lithofacies

        受地質因素、沉積時期的影響,在一定范圍內,總是發(fā)育著某一類或多類巖相。采用機器學習進行巖相識別時,訓練集的各類巖相樣本數(shù)量通常出現(xiàn)不均衡現(xiàn)象,使用傳統(tǒng)的分類算法在訓練時,分類器往往會更關注多數(shù)類的樣本特征而忽視少數(shù)類樣本[12],這時雖然整體的巖相符合率較高,但是實際上的巖相識別效果較差,從而導致識別精度降低。

        為解決樣本不均衡的影響,提高非均衡數(shù)據(jù)集的分類性能,基于隴東地區(qū)長7 段的不均衡測井數(shù)據(jù),取樣本庫的70%作為機器學習的訓練樣本,30%用于驗證,對比分析了采用多種機器學習分類算法進行巖相識別的效果,總結各類算法對巖相分類器性能的變化,最后選擇適用于該地區(qū)的巖相分類方法。由于在非均衡樣本中,整體識別的準確率不能有效說明巖相識別的結果,因此采用準確率、精度、召回率(recall,即少數(shù)類樣本中被正確分類的樣本比例)、F1 指數(shù)(precision 和recall 調和平均數(shù))等來綜合評判巖相分類的效果[13]。

        除以上的評價指標以外,常用的評價指標還有ROC 曲線和AUC 值。ROC 曲線是以FPR(多數(shù)類中被錯誤分類的比率)為橫坐標,TPR(召回率)為縱坐標繪制的二維曲線。AUC值表示ROC曲線覆蓋區(qū)域面積,當ROC 曲線結果越好,覆蓋的面積越大,AUC值越大,則算法分類性能越好。

        4.2 分類器性能對比

        4.2.1 經典分類算法

        常用的機器學習分類算法包括K 近鄰、決策樹、樸素貝葉斯、邏輯回歸、支持向量機和隨機森林算法等[14?22]。利用以上典型的分類算法對該地區(qū)開展巖相識別,統(tǒng)計不同算法的巖相分類性能。據(jù)圖6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經典的分類算法在該地區(qū)的巖相分類較差,隨機森林算法雖相比于其他算法的AUC更優(yōu),但整體識別準確率僅68.97%。

        圖6 經典算法分類器性能對比Fig.6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classical algorithm classifiers

        4.2.2 基于重采樣的隨機森林算法

        受樣本不均衡的影響,分類器往往對少數(shù)類巖相的識別效果較差,為降低樣本不均衡導致的識別偏差,對以上隨機森林算法[23]進行完善。首先通過重采樣的方式對訓練樣本進行均衡化處理,再結合隨機森林算法進行模型訓練,從而改善巖相分類器的性能。

        重采樣是解決數(shù)據(jù)不均衡的一個有效途徑,采樣方式包括欠采樣和過采樣。以上2 種采樣方式分別是通過減少多數(shù)類和增加少數(shù)類數(shù)據(jù)樣本,從而降低不均衡程度來提高對少數(shù)類的分類性能[24]。常用的欠采樣算法有隨機欠采樣、最近鄰規(guī)則(ENN)、領域清理規(guī)則(NCR)、單邊選擇方法(OSS);過采樣算法有隨機過采樣、SMOTE 算法、ADASYN 算法、Borderline?SMOTE[25]?;谝陨蠝y井數(shù)據(jù),通過欠采樣、過采樣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均衡,再結合隨機森林分類算法進行巖相識別。

        經重采樣后的數(shù)據(jù),各類巖相樣本不均衡程度降低(表2)。但據(jù)圖7 顯示,通過重采樣的方式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均衡對該地區(qū)巖相分類器性能的提升并不顯著。欠采樣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巖相分類準確率,但在減少多數(shù)類樣本的同時,也刪除了一些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樣本信息,造成關鍵信息丟失,從而影響分類效果;而過采樣通過簡單地復制或添加少數(shù)類樣本到原始數(shù)據(jù)集中,導致出現(xiàn)許多“重復”樣本,進而出現(xiàn)“過擬合”現(xiàn)象,即分類器訓練效果較好,測試效果較差。

        表2 基于重采樣后的巖相樣本分布Table 2 Distribution of lithofacies samples based on resampling

        圖7 重采樣后分類器性能對比Fig.7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classifier after resampling

        4.2.3 不均衡樣本分類算法

        僅靠對數(shù)據(jù)單純地減少或增加并不能有效地改善該地區(qū)巖相識別的分類器性能。因此,從算法層面繼續(xù)對隴東地區(qū)測井巖相分類問題展開研究。非均衡數(shù)據(jù)處理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對不同類別的樣本設置不同的權重,或者改變算法本身的數(shù)據(jù)結構,從而提高對少數(shù)類樣本的分類精度和判別能力,常用的分類方法有集成學習Bagging、Boosting、Stacking、代價敏感算法等[26?32]。通過比較不同的集成學習和代價敏感算法在隴東地區(qū)長7 段測井巖相分類中的應用,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集成學習方法中Bagging 算法、Balanced?Bagging 算法明顯地提升了巖相的分類能力,在該地區(qū)不均衡樣本巖相分類中均有著較好的效果(圖8)。

        圖8 集成學習和代價敏感各算法分類器性能對比Fig.8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ensemble learning and cost sensitive algorithms

        4.3 Bagging算法巖相識別

        綜合分析以上研究,決定在該地區(qū)采用集成學習Bagging 算法進行不均衡數(shù)據(jù)巖相分類。Bagging算法是并行式集成學習方法的典型代表,雖然結構簡單,但是性能優(yōu)異。它基于自助采樣法獲得多個樣本子集,并對這些子集進行訓練,得到對應的基分類器,再采用均等投票的方式組合多個基分類器的分類結果,最終構建成一個強分類器,獲得分類結果。由于Bagging 訓練子集的不同,各個基分類器對某些樣本的學習程度就不同,所以保證了基分類器間的差異性,從而提高了算法的泛化能力[33?34]。

        通過以上分類器性能對比發(fā)現(xiàn),隨機森林算法、基于ENN 采樣后的隨機森林算法和集成學習Bagging算法在該地區(qū)的巖相分類性能較優(yōu)。分別利用這3種算法在該地區(qū)開展巖相識別,結合熱力圖直觀地觀察這3類算法巖相分類器性能指標的變化,圖像顏色越深,分類器性能越好(圖9)。隨機森林算法受均質砂巖、凝灰?guī)r相樣本數(shù)量的影響,對這兩類巖相的召回率較低;而基于ENN 采樣后的隨機森林算法雖提升了少數(shù)類巖相的召回率,卻降低了其識別精度。Bagging算法則不僅較好地提升了對少數(shù)類巖相的識別精度和召回率,同時也改善了對多數(shù)類巖相的識別性能。據(jù)ROC 曲線顯示(圖10),Bagging 算法各類巖相的ROC 曲線均靠近圖像左上角,AUC 值較大,相比其余2 種算法,該算法對隴東地區(qū)巖相分類器的改善效果十分顯著。

        圖9 分類性能熱力圖Fig.9 Thermal map of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圖10 各類巖相ROC曲線Fig.10 ROC curves of various lithofacies

        圖11 為各類算法的分類混淆矩陣,橫縱坐標分別代表預測巖相與真實巖相的個數(shù),圖像對角線上的數(shù)字則為正確識別的巖相樣本數(shù),對角線上數(shù)字越大,識別效果越好。分析混淆矩陣結果發(fā)現(xiàn),在各類巖相樣本不均衡的情況下,隨機森林算法對該地區(qū)巖相識別效果較差,整體識別準確率為68.97 %,其中粉砂質泥巖、暗色泥巖、均質砂巖、非均質砂巖、黑色頁巖和凝灰?guī)r的準確率分別為78.86 %、59.17%、8.6%、80.44%、83.42%、17.22%;基于ENN重采樣后的隨機森林算法降低了樣本不均衡程度對結果的影響,略微提升了對均質砂巖和凝灰?guī)r的識別準確率,分別為20.61%、66.22%,但整體識別準確率仍較低,為71.24%;而集成學習Bagging 算法對該地區(qū)不均衡數(shù)據(jù)集具有更好的適用性,能較大程度地改善對各類巖相的分類性能,整體識別準確率為81.93%,對粉砂質泥巖、暗色泥巖、均質砂巖、非均質砂巖、黑色頁巖和凝灰?guī)r的準確率分別為81.33 %、76.85 %、79.75 %、81.7 %,91.51 %、85.43 %,巖相識別效果較好(圖12)。

        圖11 各類巖相分類混淆矩陣Fig.11 Classification confusion matrix of various lithofacies

        圖12 各類算法巖相識別結果Fig.12 Lithofacies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various algorithms

        4.4 應用效果分析

        利用以上機器學習巖相識別模型對隴東地區(qū)10余口井長7段進行巖相精細識別,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表3)。單井識別精度可達84.33 %。圖13 為L97 井基于常規(guī)測井曲線的巖相識別結果,可以看出,機器學習Bagging 算法識別結果與巖心標定巖相符合率較高,能較好地識別出各類薄層巖相。在1 613~1 648 m 井段,該段主要發(fā)育砂巖巖相,局部夾雜暗色泥巖條帶,與錄井顯示一致,經測試,該段累計產油量為10.6 t/d,為良好的含油儲層,與解釋評價結論相符。

        表3 巖相單井識別結果Table 3 Lithofacies single well identification results

        圖13 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長7段L97井巖相識別結果Fig.13 Lithofacies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Well-L97 in Chang-7 member in Longdong area of Ordos Basin

        5 結論

        1)基于機器學習分類算法開展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qū)長7段巖相識別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對比巖心照片、錄井和試油結論等,單井識別精度可達84.33%。

        2)對于不均衡數(shù)據(jù)集的巖相分類,集成學習算法可以通過訓練不斷地調整各類巖相的樣本權重,并組合多個弱分類器結果,極大程度地改善了非均衡數(shù)據(jù)集巖相的分類性能,提高各類巖相的識別精度。相比傳統(tǒng)的分類算法,將該地區(qū)整體的巖相識別準確率提升了20%。

        3)為進一步提高機器學習對各類的巖相識別能力,可適當?shù)貙y井曲線進行變換,通過數(shù)學運算放大曲線響應特征,構建衍生參數(shù),引入泥巖指數(shù)Ish和孔隙度巖相指數(shù)φr,結合常規(guī)測井曲線開展巖相識別,獲得了更為準確的巖相剖面。

        4)實際應用證實了以上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巖相單井分布特征符合已有地質認識,識別結果可指導該區(qū)的沉積微相精細研究和頁巖油甜點評價工作,豐富了該地區(qū)的巖相識別方法。

        猜你喜歡
        分類
        2021年本刊分類總目錄
        分類算一算
        垃圾分類的困惑你有嗎
        大眾健康(2021年6期)2021-06-08 19:30:06
        星星的分類
        我給資源分分類
        垃圾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學生天地(2019年32期)2019-08-25 08:55:22
        分類討論求坐標
        數(shù)據(jù)分析中的分類討論
        按需分類
        教你一招:數(shù)的分類
        日本艳妓bbw高潮一19| 亚洲饱满人妻视频| 亚洲第一无码精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乱码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草逼福利视频| 国内熟女啪啪自拍|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午夜免费福利一区二区无码AV| 久久亚洲国产高清av一级 | 曰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喷水|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字幕|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老熟女的中文字幕欲望|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精品第一页|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音影先锋色天堂av电影妓女久久| 亚洲一本二区偷拍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欧美aa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国内自拍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 国产在线白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噜噜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性欧美老人牲交xxxxx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9| 十四以下岁毛片带血a级|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在线白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成人网站在线进入爽爽爽| 精品国产制服丝袜高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