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園
一、消除學生心理顧慮,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數學偏向理性思維,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對于有些孩子來說,學起來較為吃力,所以很多孩子對于數學有很大的心理顧慮。那么,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數學也變得不容忽視。
教師需要給學生一個他們對于數學的心理定位, 告訴他們數學并不難,而且很有趣。這個意識需要教師不斷地給學生心理暗示,以至于他們能完全接受。當然,不能僅是口頭上的潛移默化,還需要給學生們做一些趣味數學題,不需要太難,但一定要讓他們感受到趣味性。
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重要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自然就會自主地去學習。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帶有趣味性的語言。例如,今天要學習小數的加減運算,開場白可以說“今天大家要一起去吃肯德基”,這可以激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那么接下來,就可以叫大家付賬算錢了。其次, 可以給同學們拋一個問號, 激發(fā)興趣。例如:“為什么會這樣呢? 誰幫忙解決一下呢? ”最后,要給學生們一些情境,讓他們充滿興趣地進入,在自然的情況下解決問題,得到滿足感,得到后續(xù)的興趣。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得到尊重
在課堂上,學生于老師的配合特別重要,這不僅能夠激勵學生學習,還可以激勵老師教學。所以課堂氣氛需要和諧活躍,激起學生們的興趣。但學生會有自己的個性,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那么因材施教就顯得至關重要。對于較好的學生,可以回答較難的問題,以帶起更多學生的興趣,起榜樣作用。而對于不太好的學生,可以回答不太難但具有挑戰(zhàn)的問題。這樣的話,可以讓同學有滿足感,去〝征服“下一個難題。但要有一個和諧氛圍的話,就需要給予學生尊重,不要讓他們感受到太大的壓力。所以教師的措辭很重要。比如:學生答錯很簡單的題目,不要過分地責備,同時請別的同學幫忙。
四、培養(yǎng)合作精神
有些數學問題有很多答案也較難,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和多向思維。而每個人的思維都是獨立的,這在團隊合作中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思想的碰撞。還需要他們相互摒棄自己的一些思維,進行合作,從而找出答案。這樣的做法不僅能找出不一樣的答案,還能優(yōu)化學生為人處事的方式。這種互幫互助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幫助別人,與別人交往,還有凸顯集體和個人的作用。
在小學教學中,數學很重要,教師要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學生學習、注重他們的心理教育。這是當代素質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需要教師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