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劍
(福建省福清市玉屏中心小學,福建 福清 350300)
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在不同學科教學目標中都有彰顯,由此可見國家對于立德樹人導向的重要支持。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德育培育有著突出的作用。體育課堂的典型特點就是實踐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情景,指導學生的學習順利推進,所以可控性明顯。借助這樣的可控情景,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傳統(tǒng)德育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重視說教而輕視實踐,所以通過體育實踐教學的特殊性,才能夠幫助整體德育工作取得突出進步,讓學生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最主要的是學生的道德水平能夠得到不斷的提升,因此要在體育健康課程中貫徹落實德育。教育現(xiàn)代化教育背景下實施素質教育就是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能夠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體育教學就是重要的途徑。
結合實際能夠發(fā)現(xiàn),在大部分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因為體育教師對于德育的認知不同、理解不同,所以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也各有不同。有的教師認為,德育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對學生進行德行教育。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德育不僅僅包含這些,德育的內容非常廣泛,可以進一步深化。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德育是需要專門的思政課進行落實的,體育課主要讓學生鍛煉身體就可以。因為這些教師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給德育教育在體育課堂的落實帶來極大的影響。
小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相關的德育行為主要就是現(xiàn)場課堂的教學指導。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圍繞著相關的體育基本知識和運動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然后通過學習,借助學生個人練習和做練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責任感。通過一系列體育鍛煉,體育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有效培養(yǎng)。這樣的教學中,德育行為會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但是各位體育教師所采取的德育行為有所不同。
觀察體育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能夠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體育教師的德育教育存在問題,主要是目標認知模糊,教師能夠意識到重要性,但是沒有結合具體目標,且目標過于廣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造成教師的認知處于一個相對模糊的狀態(tài)。另外在實施方式中,教師采取的大多為講解比賽、分組練習的方法,缺乏合理性,沒有抓住有效時機,沒能更好地凸顯以體育人的突出優(yōu)勢。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沒有根據教學目標來選擇合適內容,最終導致目標和教學內容之間不匹配;沒有辦法找到結合的內容來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過于生硬,沒有圍繞學生的價值觀做好有力引導,這樣的情況就會造成整體體育課堂的德育教育不能取得突出成效。
開發(fā)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德育資源主要是為了幫助體育教育更好地發(fā)揮德育育人的價值。體育課程中德育的內容是為了滿足德育目標,德育目標需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介入內容為依托,圍繞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小學體育健康課程標準相關內容以及整個學術界對于體育德育目標的相關認知。只有通過這樣的情況,才能在體育活動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圍繞前文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能夠發(fā)現(xiàn)在小學體育健康課程中,一定要明確好德育目標,這樣才能夠幫助體育教育中的德育發(fā)揮突出成效。在整個體育課堂上,德育的目標要發(fā)揮著主要引領作用。結合德育的相關內容,結合實際情況,對小學體育課程的德育情況做好分析,主要可以將它劃分為理想信念、文化價值、社會適應、健康身心等多個層面。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要圍繞學生的個人道德觀,包括了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進行重點關注。因此,它們可以構成一個有力體系,推動小學體育健康課程中德育教育的發(fā)展。由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識形態(tài)和健康的人格意志品質,助力小學生實現(xiàn)更全面的發(fā)展和成長。
和理想信念相關的主題,體育課程資源在開發(fā)過程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層面,分別是愛國、奉獻、國家榮譽和民族精神。這些層面對于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會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透過教師靈活的講解,就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地認知理解。愛國奉獻是基礎,這是每一個公民都需要具備的整個社會核心價值觀中最重要的內容。愛國奉獻主題德育資源的開發(fā)要從體育課堂知識資源層面著手,例如,國家體育史和優(yōu)秀運動員的故事就可以成為有力的德育資源,提煉出其中關于愛國奉獻的內容。又如,中國女排精神和籃球運動員姚明的故事都能夠成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另外,在國家榮譽層面,國家榮譽對每個國民而言都是一種非常崇高的精神情感,國家榮譽教育是小學生理想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榮譽意識,幫助學生從小樹立為了國家榮譽高于一切的認知。例如,在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會遇到一些特殊惡劣天氣,面對這些惡劣天氣,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在班級進行相關理論學習,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看比賽,學生可以感受到那些運動員為國家榮譽而進行拼搏的精神。民族精神所代表的是本民族諸多成員經過長期社會實踐所形成的一個文化核心,更是民族賴以生存發(fā)展的精神支柱。在小學階段就要幫助學生了解民族精神內涵,塑造學生的理想信念,同時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體育因為課程的特殊性,包含相關的諸多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要對學生的民族精神展開培養(yǎng),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對這些層面的內容要高度關注。
對于相關的文化價值做好德育開發(fā),包含了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文化價值,這種體育價值對于學生的生理、心理層面都會造成影響。中華民族具有獨特的傳統(tǒng)體育文化,這些體育文化呈現(xiàn)出一個多樣并存良好狀態(tài),例如,龍舟、武術、武獅都可以落實到位。例如,對于武術而言,武術隊學生的追求就是如此。習武之人不單單追求智勇雙全,更是向往恭謙有禮的君子風范,民族體育文化中的禮儀教育資源和武德教育資源都可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展現(xiàn)。另外,還有奧林匹克中的體育文化價值。奧林匹克運動內容由不同的體系構成,包括思想體系、組織體系和周期性活動體系。國際奧委會認為卓越、友誼和尊重是奧林匹克的核心價值,這些都可以成為體育教育的資源。
社會適應的相關德育資源開發(fā),包含了社會責任感,這主要是指分內的事情能夠敢作敢當,踐行在個人心理和行為上。對于小家和大家的一種使命感,最直接在學生身上的體現(xiàn),就是學生具備相關的道德和能力,它是一種道德情感,更是學生健康人格的一種基礎,也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所在。借助體育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可以不斷強化學生對于整體社會的責任感。另外還有人際關系,人際關系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關距離,包括了個性、態(tài)度、情感上的不同。人際關系是雙方情感的一種交互融合,它存在于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以體育教育對于增進人際關系有著突出的作用。教師可以讓那些個性相同、興趣愛好類似的學生在一起感受體育游戲所帶來的酣暢淋漓。合作作為人際關系的重要部分,體育正是促進合作精神的有力途徑。最后是規(guī)則意識。規(guī)范社會離不開規(guī)則運行。體育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規(guī)則意識中的作用突出,只有遵守規(guī)則才能完成相關的體育活動,所以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圍繞著每個體育項目中的詳細規(guī)則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
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德育資源開發(fā)主要包含了健康體魄、健康人格和意志品質。在健康體魄的過程中,要明確意識到這是體育健康課程的基本目標。小學階段學生的骨骼韌帶比較柔軟,柔韌性強,有極強的可塑性,所以就可以結合體育運動來對學生進行健康體魄的培養(yǎng),這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掌握相關方法,樹立規(guī)則意識,最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習慣。健康人格對于學生而言,它不是一種具體化的理念,而是一種狀態(tài)。健康人格這種狀態(tài)能夠幫助學生擁有安全感,遇到事物的時候,學生就不會感覺過于慌忙,能夠有效處理相關事情,并且可以學會尊重他人,遵守社會規(guī)則。體育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需要,圍繞著具體的技能訓練來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和提升。
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時,要圍繞不同階段有效應用德育教育的內容。例如,在學生進行基本練習時,會通過動作練習和對抗比賽的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社會適應能力、團隊競爭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例如,來到教學場地后按時上課,布置器材時,不要教師單一進行,而是和學生共同開始,熱身運動也要陪著學生一同進行。課下體育教師要堅持鍛煉,試想一下,一個有著八塊腹肌的體育教師和大腹便便的體育教師,哪個更有說服力呢?只有透過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學生,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健康運動、終身鍛煉的良好意識。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圍繞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德育教育。小學階段的學生非?;顫姾脛?,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心,面對這些情況,教師就要靈活地將教學方法調整為因材施教,圍繞每個學生的特點做好教學。例如,設置不同鍛煉情景,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相關的角色來培養(yǎng)自身的精神意識。課堂結束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總體情況進行總結,對于完成動作并且能夠不斷堅持的學生給予鼓勵和表揚,也要看到學生在每節(jié)課堂上的進步。
圍繞著不同的體育項目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要有不同的側重點。例如,在田徑項目中,田徑主要包括跑、跳躍、投擲這些部分。在接力跑過程中,通過接力跑可以讓學生的團隊意識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利用鼓勵來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讓學生能學會克服困難,學會堅持不懈。球類運動中包括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互相的配合,增加和隊友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然后進行相關的對抗。圍繞著教學的實際,教師可以用競賽評比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總體化德育教育,讓學生能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合作與競爭的突出作用,并將合作競爭意識充分落實到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紀律性;讓學生在體操練習過程中學會同伴之間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助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體育教學中德育資源的利用,圍繞著教學的實際,教師可以用競賽評比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總體化德育教育,讓學生能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合作與競爭的突出作用,并將合作競爭意識充分落實到位。再通過團隊協(xié)作對學生進行教育,在體育團隊練習中,學生會充當不同的角色,分別是主力隊員、替補隊員、后勤隊員和啦啦隊員。學生在充當不同角色時,要意識到集體項目中要維護集體利益,和其他隊員進行配合,不要過分表現(xiàn)自己,這樣整個團隊才會更加優(yōu)秀,以此增加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責任感。還需要捕捉好課堂德育教育的有利時機來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遇到突發(fā)事件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進行解決,學生自己分析問題之后,明確實際情況,樹立是非觀,然后通過勝利激勵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能不斷設定目標,不斷達到目標。除此之外,體育鍛煉過程中有勝利也會失敗,對于失敗也要學會鼓勵,讓學生能夠正確看待失敗。借助這一系列的方法,讓體育鍛煉發(fā)揮突出成效,幫助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德育資源最大程度地運用。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明確相關德育目標,提出有效的途徑來幫助體育健康課程中的德育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在這個過程中,要關注教師發(fā)展,要注重團隊素養(yǎng)的提升,要重視學校軟硬件設施的配置,要完善教學評價體系,這樣才能夠幫助體育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