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瑾
內(nèi)容摘要:李白的詩詞是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李白喜愛自由,無拘無束,自信樂觀,把握現(xiàn)實又不滿足于現(xiàn)實,在困苦中尋求快樂。他的詩詞也表現(xiàn)出和他一樣的特點,豪放飄逸,自由自在,有讓人如夢如醉的灑脫美;自信不羈的豪放美;情感跳脫的變化美;想象大膽的奇特美,展現(xiàn)出鮮明的個人特色。
關(guān)鍵詞:李白詩詞 語言風(fēng)格 豪放飄逸
李白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被后人贊譽為“詩仙”,由于盛唐時期社會意識形態(tài)比較包容,李白的思想也多樣新奇,他受老莊思想的影響,崇尚自由、蔑視權(quán)貴,同時又十分關(guān)注國家命運和現(xiàn)實生活,他的詩詞將兩種不同的思想結(jié)合,展現(xiàn)出獨特的風(fēng)格。他的詩歌達(dá)到了形式與內(nèi)容的完美統(tǒng)一,有許多新穎獨特的浪漫主義手法,同時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精神,流露出強烈的自然主義及浪漫主義色彩。在李白的詩詞中能夠看到李白狂傲不羈、自由奔放、浪漫灑脫的性格,還能感受到時代所賦予文人獨特的精神風(fēng)貌和性格特色。i他的詩詞突破了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作時對語言的約束,展現(xiàn)出鮮明的個人特色和獨特的個人魅力,在古代詩詞中占據(jù)重要地位。
一.如夢如醉的灑脫美
李白斗酒詩百篇,“酒”是李白詩詞中最常出現(xiàn)的意象之一,對于他來說,“酒”不僅是杯中消遣之物,更是抒發(fā)情感的載體。在酒精的作用下,李白將自己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出來,展現(xiàn)出超越世俗社會的樂觀精神、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悲壯的審美意識,而這些飲酒詩恰好將李白想要表達(dá)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風(fēng)貌通過對酒的寄托在詩中得到了最大化的呈現(xiàn)。ii李白的詩歌中許多都是在酒后所作,語言也隨著醉意變得豪放飄逸。
《月下獨酌·其一》是李白獨自飲酒時所作,此時的他雖然身在長安,但是在官場上卻不得志,心中苦悶。他筆下的孤獨最熱鬧,他的熱鬧也更顯孤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直接表明李白自己一人獨自暢飲,身邊沒有親朋相伴,他舉杯邀明月共飲,與影子相對就成了三人共飲,場景瞬間熱鬧了起來。詩人知道月亮并不能理解飲酒的快樂,影子也只能跟著自己走動?!皶喊樵聦⒂?,行樂須及春?!痹娙瞬辉腹钾?fù)這春暖花開時的美好,只能和月亮?xí)筹?,與影子為伴,突顯出詩人的孤獨,也彰顯了詩人樂觀的態(tài)度。詩人漸醉,興致也越來越好,開始吟唱起詩歌,跳起舞來,月亮似乎聽見了,久久不愿離去,影子也一起舞蹈?!靶褧r同交歡,醉后各自散?!毙训臅r候共享歡樂,醉后各自離開?!皻g”“散”形成鮮明對比,熱鬧是詩人的想象,孤寂卻是詩人真實的狀態(tài)。“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詩人其實十分清醒,他知道月亮和影子不懂感情,卻愿意與他們結(jié)交,約定在天上相見。此詩是李白在孤單苦悶的時候苦中作樂,寫的是孤單寂寞的心情,卻不直接說自己孤寂,篇名為“月下獨酌”,但卻不顯“獨”,又無處不“獨”。李白將月亮、影子擬人化,他時而清醒,時而沉醉;時而在想象的世界里自得其樂,時而感嘆自己的孤寂之情,盡顯灑脫之美。
二.自信不羈的豪放美
李白是一個非常自信樂觀、豪放不羈的人,他認(rèn)為自己的才華蓋世,不同于傳統(tǒng)文人的謙虛內(nèi)斂,他從不吝嗇夸獎自己。面對困境挫折,他也從不屈服,始終抱有及時行樂的樂觀心態(tài)。他常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詩詞中展現(xiàn)出的樂觀自信、狂放不羈是他獨特的語言特色。
李白四處游歷,有著滿腔熱血希望報效朝廷,他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被帝王賞識,他在《上李邕》中以大鵬自喻,寫道“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笔惆l(fā)了自己會像大鵬一樣扶搖直上的遠(yuǎn)大志向。李白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不屑于參加科舉考試進(jìn)入仕途,只希望能夠一舉博得帝王賞識,平步青云。因此他屢次上書自薦求職。李白在襄陽時向荊州長史上書《與韓荊州書》,說自己“十五好劍術(shù),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雖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皆王公大人許與氣義?!庇钟小渡习仓菖衢L史書》中“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軒轅以來,頗得聞矣?!庇纱丝梢?,李白才華斐然,他也自信狂放,即便是有求于人也不會謙虛,“不以長揖見拒”的態(tài)度更是自負(fù),甚至要求別人“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顏,終乎前恩,再辱英眄?!迸c中國大部分文人的謙卑不同,他囂張的態(tài)度根本不像是有求于人。這還不夠,如果不愿意接納他,他就“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觀國風(fēng),永辭君侯,黃鵠舉矣?!鳖H有“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钡目穹排c自信。李白的才華之高終究不可埋沒,他在賀知章的力薦下得到唐玄宗的賞識,便作下了《南陵別兒童入京》告別家人,將自己終于被帝王認(rèn)可的喜悅、興奮之情表達(dá)的淋漓盡致。“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睂⒃娙说呐d奮推到頂點,此時的李白已經(jīng)有些“飄飄然”了。但李白的性子太過于高傲不羈,在朝廷總是被人排擠,他看不慣朝堂中的阿諛奉承,更不愿卑躬屈膝地巴結(jié)他人,不久后便被唐玄宗賜金還鄉(xiāng)。他雖感嘆官場的不易,但也沒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留下了“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的千古名句。
詩詞是詩人情感的寫照,李白的詩歌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用最直接的語言表達(dá)自己最直接、最真摯、最濃厚的情感,狂放不羈,深沉渾厚,令人感同身受,這是李白極度自信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賦予他的。
三.情感跳脫的變化美
或許是李白自由灑脫的性格使然,他的詩詞也呈現(xiàn)出隨性之態(tài)。他的語言自然、不受拘束,情感豐富,變化鮮明跳脫,或喜或悲,或傷感或積極,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感都在一首詩歌內(nèi)呈現(xiàn),展現(xiàn)出豪放飄逸的獨特風(fēng)格。
在《將進(jìn)酒》這篇樂府詩中,情感的變化尤為明顯。開篇兩組長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闭Z言夸張且豪邁,感嘆人生變化無常,時光易逝,一個“悲”字,更是讓人以為感情基調(diào)是悲的。接下來話鋒一轉(zhuǎn)“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贝藭r詩人得意嗎?并不是,此詩是李白被官場排擠,唐玄宗賜金還鄉(xiāng)后所作,他的政治夢想破碎,心中滿是懷才不遇的悲憤。那何來“得意”?在我看來,是此時此刻詩人與友人宴飲的喜悅讓他暫時忘記煩惱,此情此景下展現(xiàn)出及時行樂的人生態(tài)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充分展現(xiàn)出詩人的樂觀自信,這是對自我的肯定,也是對官場失意的自我寬慰,與前面的“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烹羊宰?!薄氨!薄案枰磺钡臍g樂, “鐘鼓饌玉”“五花馬”“千金裘”都不足為貴,詩人的情緒高漲,語言也逐漸狂放,盡顯豪邁之態(tài)。而詩歌落筆卻是“與爾同銷萬古愁”,又回到“愁”,與開篇的“悲”呼應(yīng),詩人的心情也似這黃河之水,陡起陡落,跌宕起伏,語言更是氣勢磅礴,盡顯詩人的豪放飄逸。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同樣是感情變化極為跳脫,語言轉(zhuǎn)化十分明顯的送別詩,同時也是一首表達(dá)自己壯志難酬的抒情詩。開篇以“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煩憂”毫不含蓄地表達(dá)內(nèi)心的愁苦,終日煩憂,憂思或許來自不得志的苦悶,也可能來自與叔叔李云分別的傷感,雖然寫悲傷之情,但卻有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悲的基調(diào)已鋪墊好,李白接下里卻沒有寫悲情。他看到了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的壯美景色,愁苦一掃而光,酣飲高樓,暢快淋漓。李白心情大好,自信滿滿,他稱贊叔叔的文章風(fēng)格剛健,有建安風(fēng)骨,又毫不謙虛的夸贊自己,自比謝朓,詩風(fēng)清新俊逸。兩人激昂情緒達(dá)到頂點,甚至想要攬住青天上的明月。此時此刻,讀者的心情已隨著詩人的情緒高昂到極點,而下一句,詩人卻拉著讀者直轉(zhuǎn)而下,跌下青天?!俺榈稊嗨?,舉杯消愁愁更愁。”愁思如流水,斬也斬不斷,想要借酒消愁卻愈加愁苦。詩人感嘆人生不得意,不如散著頭發(fā),乘著一葉扁舟隨波而去,充分彰顯詩人灑脫豁達(dá)的人生態(tài)度。
李白在表達(dá)自己情感時十分直接,高興時是極致,欲上青天;煩惱時也是極致,難以排解。語言氣勢豪邁,卻也能寫出斬不斷的愁,在面對生活的苦悶也能展現(xiàn)慷慨豪邁的情懷。他的語言轉(zhuǎn)變、情感轉(zhuǎn)換沒有過渡,令人猝不及防,是李白獨特的詩詞風(fēng)格。
四.大膽想象的奇特美
李白被世人稱之為“詩仙”,不僅是因為他的詩歌成就極高,更是因為此人灑脫飄逸,有仙人縹緲之感。李白是極具創(chuàng)造力的人物,他的詩詞語言也是如此,他的大膽超乎常人,善用想象、夸張的修辭,也成就了他獨特的語言風(fēng)格。
《蜀道難》是李白名篇,他初到長安拜見賀知章時,以示《蜀道難》,賀知章讀后大驚道“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稱李白為“謫仙”。這篇古樂府詩以七言為主,雜之以三言、四八言等,參差不齊、錯落交接,語言舒展自如iii。另外此詩采用極度夸張的手法,描寫從秦入蜀的道路艱險崎嶇,難以通過。詩歌開門見山,直接說明“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庇旨尤搿靶Q叢”和“魚鳧”的傳說,增添神奇色彩。太白山只有鳥能在空隙中飛過,用壯士開山的神話故事,說明地勢的險峻?!吧嫌辛埢厝罩邩?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鄙嫌猩酱ㄖ咧睕_云霄,下有激流之險迂回曲折,又借擅于飛行的黃鶴和擅于攀援的猿猱也難以翻越此山,來反襯“蜀道之難”?!皰袇v井仰脅息”更是將夸張發(fā)揮到極致,仰頭便可觸摸到星辰,突顯山高,令人緊張。下一段寫到了“悲鳥”“杜鵑”的哀鳴,渲染了恐怖悲愴的氣氛,“非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弊屓巳缗R其境,似乎聽到了激流撞擊山石的巨響,感受到了蜀道的危險重重,聞之色變。文章最后一段,將意境拔高,從描寫景象轉(zhuǎn)到寫人,影射當(dāng)時社會潛藏危機?!耙环虍?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只要一個人便可阻擋千軍萬馬,因此在這駐守的人如果不值得信賴,便會化身豺狼虎豹,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好,但要路過如此險要的地方,還不如早早回家呢。李白描繪蜀道的景象時,運用了奇特的想象,大膽的夸張,融入神話故事,靜景動靜自由切換,長短句錯落,注入強烈的感情,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他面對自然景物,似乎不是簡單的觀賞,而像是將自身與景融為一體,他寫的景,就像是他的性格一樣,豪放不羈,氣勢磅礴。
《夢游天姥呤留別》是李白的一首記夢詩,最能體現(xiàn)李白天馬行空的想象,凸顯他的豪放飄逸。詩歌第一段寫傳說中的瀛洲,在煙波渺茫的地方,難以找到。而天姥山在云霞明滅之間若隱若現(xiàn),如同仙境。李白筆下的天姥山氣勢蓋過五岳,天臺山都要拜倒在天姥山腳下,如此巍峨的山巒使人心馳神往,引起了詩人探索的欲望。接下來就是詩人的夢境,他飛渡過明鏡般的湖面,降落在謝靈運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穿上謝靈運曾經(jīng)穿過的木屐,登上青云梯。詩人在半山腰看到升起的太陽,聽到天雞報曉的鳴叫,道路蜿蜒盤旋,正迷戀著花朵倚著石頭,不知不覺暮色降臨。熊的怒哄,龍的長鳴,激流沖擊巖石的巨響,雨聲雷聲,在這黑夜中振聾發(fā)聵,讓人膽顫。忽然山門打開,日月光輝照耀著仙境的宮闕,以彩虹為衣,將風(fēng)做馬的神仙走出來,詩人被這一幕震驚,從夢中醒來,身邊只有枕席,剛才的仙境如煙霧般消散。李白將夢中仙境描繪的絢麗多彩,如果說李白對于天姥山景色的描寫是長期縱情山水的積淀,那么他對于仙境、神仙的描繪則是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最后一段詩人感慨,世間樂事也不過如同這夢境一般虛無縹緲,古來萬事也似流水一樣一去不復(fù)返,詩人的樂趣也就只是騎著白鹿游覽名山罷了。最后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達(dá)了對于朝廷不正之風(fēng)的蔑視,將幾年來自己在宮廷中所受的委屈一吐為快。此時的李白被排擠離開京城,就像是從云端跌落,在京城的日子也如同夢中仙境一般虛無縹緲,轉(zhuǎn)瞬即逝。縱然心中有懷才不遇的失落,但李白是一個狂放自信的人,他有自己的驕傲,從不低頭服輸,即便是走也走得瀟灑。李白是否真的夢見了仙境我們并不知道,我更偏向于這是詩人想象中的場景,雖然虛無縹緲,卻寄托了詩人的深沉的情感。李白充分發(fā)揮想象,跨越時空與仙人對話,賦予了詩詞浪漫奇幻、神奇瑰麗的意境。
杜甫評價李白的詩歌“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庇喙庵姓f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不愧是“謫仙人”,他的詩歌超凡脫俗,語言多變,無論是在語言風(fēng)格上、還是表現(xiàn)形式上、或是內(nèi)容情感上,都達(dá)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是我國詩歌史上的一座豐碑。在李白的詩歌語言背后,展現(xiàn)的是李白豪放不羈、自信樂觀、灑脫自由的人物形象,他是古代詩人的鮮明代表,也是古典文化中的獨特存在,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方式以及人生態(tài)度都值得后人學(xué)習(xí)借鑒。
參考文獻(xiàn)
[1]李白.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國書店,1996-9.
[2]張敏,韓家玉.李白詩語言中的酒文化[J].北方文學(xué),2019(03):73-74.
[3]杜菁鋒.《將進(jìn)酒》的獨特魅力與其修辭文本建構(gòu)[J].名作欣賞,2020(23):112-114.
[4]李蕾.李白詩詞的語言之美[J].青年文學(xué)家,2020(14):54.
[5]王娟.淺談古詩詞的語言特色——以李白作品為例[J].散文百家(理論),2021(07):71-72+188.
[6]孫英超.在涵泳諷誦與品評探究中浸潤——感悟豪放飄逸的李白詩[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dǎo)刊,2013(27):102.
[7]薛姍.試論李白的飲酒詩[J].青年文學(xué)家,2021(32):148-150.
[8]葛帆.飄逸豪放,灑脫自由——從《蜀道難》看詩仙李白的創(chuàng)作個性[J].高考,2018(28):195.
[9]程俊.試論李白樂府詩的語言風(fēng)格[J].神州,2012,(02):1.
[10]鐘偉松.狂放不羈酒中仙——淺析李白豪放詩風(fēng)的個性釋放[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3(12):61-62.
[11]李潔.李白詩歌的語言風(fēng)格[J].中學(xué)語文,2016,(03):138-139.
注 釋
i王娟.淺談古詩詞的語言特色——以李白作品為例[J].散文百家(理論),2021(07):71-72+188.
ii張敏,韓家玉.李白詩語言中的酒文化[J].北方文學(xué),2019(03):73-74.
iii程俊.試論李白樂府詩的語言風(fēng)格[J].神州,2012,(02):1.
本文系湖南省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建設(shè)重點項目(編號:HN22JDZDI0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