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慰?
盤手串是中老年人熱衷的休閑愛好,近來卻在部分小學生中間流行起來。上小學五年級的琳琳癡迷盤手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她的媽媽劉女士對此一籌莫展——
女兒說,不但她愛盤手串,而且身邊的同學幾乎都在盤,女孩兒愛玩兒,男孩兒也愛玩兒
近來,在北京某事業(yè)單位上班的劉女士有些煩。因為這段時間,讀小學五年級的女兒琳琳迷上了盤手串。上周,琳琳數(shù)學課上盤手串被老師發(fā)現(xiàn),老師批評了她,還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把琳琳的手串暫時沒收,讓她以后不要把手串帶到班里。
讓劉女士生氣的是,琳琳買手串上了癮,每兩天都要去買一兩串。最近,她像著了魔似的,寫作業(yè)時盤,吃飯時盤,出去跑步時左右手交叉著盤,甚至上廁所也盤。劉女士斥責琳琳,讓她放下手串??煞畔聸]一會兒,她又拿起了手串。
琳琳告訴劉女士,不但她愛盤手串,而且身邊的同學幾乎都在盤,女孩兒愛玩兒,男孩兒也愛玩兒。在劉女士眼里,盤手串是許多中老年人熱衷的愛好,沒想到卻在孩子們中間流行開來。
劉女士沒想到,那些看上去十分簡單的手串,卻被琳琳玩兒出花樣來。周末,琳琳還和班里幾個住得近的女生相約一起出去,把手串拿出來互相交換著玩兒。班里的男生玩兒得更歡,他們約在一起進行比賽,技術(shù)高超的,還被其他男生尊稱為“盤串長老”。
劉女士與女兒班里其他學生的家長交流過,他們對孩子癡迷盤手串的行為比較擔心,認為盤手串類似玩手機和網(wǎng)絡(luò)游戲,是孩子不認真學習的一種表現(xiàn),不僅浪費時間,還會影響身心健康,應(yīng)該明令禁止。有的家長甚至認為,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的表現(xiàn)。
盤手串成為小學生的減壓工具,新玩法背后隱藏著孩子們的社交密碼
面對女兒越來越癡迷盤手串的行為,劉女士覺得應(yīng)該聽一下權(quán)威人士的分析和建議。在朋友的引薦下,她找到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心理教研員梁蘋咨詢。
梁老師說,近幾年中小學生流行玩減壓玩具,通過這些玩具,可以轉(zhuǎn)移注意力,緩解壓力?,F(xiàn)在的青少年承受著來自四個方面的壓力。
1﹒學習壓力。學生的主要任務(wù)是學習,但過重的學業(yè)負擔會給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完成作業(yè)、應(yīng)付考試等。學生學習形式比較單一,學習時間比較長,學習任務(wù)比較重,長時間處于緊繃狀態(tài),慢慢就會產(chǎn)生學習壓力,甚至出現(xiàn)厭學情緒。
2﹒家庭壓力。家長都希望子女成才,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求較高,孩子可能會因為家人的期待無法達成,而感到有壓力。
3﹒人際交往壓力。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產(chǎn)生一些社交壓力。這主要是指孩子在與人交往中面臨的不適和困難。中國青少年研究網(wǎng)曾做過一次調(diào)查:有43%的學生感受到人際交往有壓力。比如有的孩子對自己的外貌、性格、學業(yè)等方面的擔憂或負面評價產(chǎn)生一些壓力,或者因為和同學相處關(guān)系不融洽產(chǎn)生了壓力。
4﹒升學壓力?!敖逃齼?nèi)卷”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中國教育的一個普遍問題,學生升學方面壓力越來越大,導(dǎo)致很多學生和家長處于焦慮和高壓狀態(tài)。
梁老師分析,原本流行于成年人中間的盤手串行為出現(xiàn)在小學生群體中,起初這一行為可能源于小學生對成年人行為的模仿,而盤手串之所以受到小學生青睞,與其能舒緩緊張情緒、緩解學業(yè)壓力密不可分。手串珠子之間碰撞發(fā)出的聲音,其音調(diào)、頻率類似于白噪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孩子轉(zhuǎn)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盤手串成為小學生社交活動的一種新形式,隱藏著孩子們的社交密碼。盤手串在小學生中流行,主要是因為孩子希望與同齡人交朋友,保持友誼,渴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共同的小癖好就成為他們的一種社交方式。這種“從眾”滿足了他們的安全需要以及歸屬需要,從而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心理認可和接納,為他們的進一步交往和參與群體生活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其社會性的發(fā)展,這是“從眾”的積極一面。
對于中小學生盤手串,既不能強行壓制,也不必過于擔心,而是需要加以正向引導(dǎo)
梁老師的分析讓劉女士豁然開朗。對于如何教育琳琳,不讓她沉迷于盤手串,梁老師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梁老師認為,小學生中流行盤手串,與過往年代的中小學生玩玻璃球、跳皮筋、頂拐等游戲性質(zhì)相同,既不能強行壓制,也不必過于擔心和過度解讀,而是需要加以正向引導(dǎo)。建議家長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家長要理解并接納孩子的行為,愛玩兒是孩子的天性,玩兒是孩子認識世界、人際交往、學習知識技能、體驗人生的正常途徑。盤手串只是孩子當下玩兒的一種游戲,大可不必將其視為洪水猛獸。
第二,要認可孩子進行的探索??陀^來講,即使在當今“雙減”政策實施的背景下,孩子承擔的學習壓力仍不容忽視。孩子覺得盤手串可以緩解壓力,這說明他們在探尋釋放壓力的出口。面對壓力,孩子不隱瞞、不拖延,而是去嘗試自我調(diào)適,讓自己情緒平和,變得更加輕松快樂,這種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和做法,家長和老師應(yīng)當給予肯定。
第三,家長要了解孩子內(nèi)心真實的需求。當孩子呈現(xiàn)出一些特別言行時,家長應(yīng)該把握好這個教育契機。比如,孩子覺得盤手串可以解壓,家長就要耐心和孩子溝通,詢問是什么使得孩子感到有壓力,他平時有哪些苦惱,喜歡采用什么方式解壓。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優(yōu)化親子關(guān)系,而且能夠真正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第四,教給孩子多元有效的減壓方式。孩子愛盤手串,不是手串本身有多好玩兒,而是由于缺少更有吸引力、更有意義的東西。家長可以設(shè)計出更有趣的活動,比如郊游、打球、聽音樂、繪畫、交友等。如果家長幫助孩子通過更為多樣化的渠道,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社會交往等需求,就會分散他對盤手串的依賴。
第五,引導(dǎo)孩子喚醒心中的夢想。家長應(yīng)該明白,在流行文化席卷校園的背景下,就算沒有手串,也會有其他東西出現(xiàn)。當一個孩子沒有方向的時候,就容易隨波逐流。如果一個人找到了內(nèi)在的自己,形成了核心價值觀,為自己的人生確立了理想目標,就不會輕易被周圍的人帶偏。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人生理想,使其對未來產(chǎn)生積極美好的憧憬。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