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銳
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引路人,必須有美育擔當,要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使學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yǎng)?;趯嵺`,我從展示自我、利用課程、開展活動三個方面入手開展美育工作。
以自我為資源,全面展示“榜樣美”
在學校,學生與班主任相處的時間最多,班主任應當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美的榜樣。我把“以己立美”主要分成以下三點:形象之美、語言之美與行為之美。
形象之美并不是指教師的外貌,而是指風度與氣質(zhì)。教師要想有好的氣質(zhì),既需要選擇得體的著裝,又要注意鍛煉身體,展示陽光健康的狀態(tài),還需要不斷豐富精神世界,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得體的著裝、健康的狀態(tài)與文雅的氣質(zhì)能夠吸引學生,并且影響學生。我總是注意自己的著裝是不是得體,每日有沒有完成閱讀與寫作任務,讓自己不斷精進。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師時刻注意維護自身的良好形象,就是在增強自己的美育影響力。
語言之美有三層含義:第一,要有禮貌之美?!皩Σ黄稹薄皼]關系”“請問……”這些話語應該經(jīng)常掛在教師的嘴邊。第二,要有幽默之美。幽默的話語既可以調(diào)節(jié)氣氛、振奮精神,又可以啟迪智慧、開拓思維,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壓力,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批評。比如,我在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時說:“學英語一定要大膽說,發(fā)音不好也沒關系,反正痛苦的不是你?!睂W生聽完大笑,然后就放開了。第三,要有文化之美。教師要不斷錘煉語言,有文化的言辭不僅有力量,而且吸引人。我在鼓勵學生要有遠大志向時,說的是如下話:“涸轍之鮒,旦暮成枯;人而無志,與彼何殊。”“慷慨鴻鵠志,可以耀光芒;渾噩隨風飄,愧疚理應當?!睂W生聽完,睜大眼睛,不停點頭。這比干癟無味的說教更有美感、更有力量。
行為之美不僅體現(xiàn)在做事的系統(tǒng)性上,也體現(xiàn)在細節(jié)上。在系統(tǒng)性上,我力圖打造充滿個人特色的教學系統(tǒng),也經(jīng)常教導學生要整理學習資料,生成自己的學習系統(tǒng)。在細節(jié)方面,我在教室撿東西的時候會完全蹲下身,不撅屁股。我也經(jīng)常在學生面前強調(diào):擦桌子的時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擦;幫別人倒茶水時,壺嘴不要對著別人;盛飯或端茶給別人時,如果中間有其他人,不要從別人面前或頭上遞過去,要從后面繞過去;等等。行為之美其實就是禮儀之美、文化之美。
正所謂“大魚前導,小魚尾隨”,以自身為資源的美育需要班主任自覺完善自己。有了班主任的美形、美言與美行,學生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以課程為載體,努力挖掘“文化美”
這里所說的課程指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之外的課程。在班主任工作視域中,“以課程為載體”包含兩層意思:第一,班主任充分利用自己所教授的學科開展美育;第二,班主任積極構建班本美育課程。
學科課堂應該是每名教師充分利用的美育陣地。我在擔任班主任的同時,還是一名英語教師,結合英語課程進行過很多審美教育,如英語中的音韻美、修辭美、意蘊美等。有的教師可能會說:“我教的是理科,理科在美育方面哪能與語文、英語等文科相比?”我不贊同這種說法。事實上,理科中的抽象美、結構美、簡潔美以及實驗美都可以讓學生嘆為觀止。而且,最先發(fā)現(xiàn)這些美的科學家身上一定有耀眼的人格美,這同樣是美育的素材。
另一方面,我積極構建美育班會課程。我所在的學校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董必武所創(chuàng)建的一所紅色學校,我校積極踐行董老提出的“樸誠勇毅”4字教育理念。在我看來,“樸誠勇毅”體現(xiàn)的就是一種精神美、人格美。依托4字理念,我構建了美育班會課程,具體內(nèi)容見下表。
通過一系列美育班會課,學生明白了:新時代的青少年應該有什么樣的精神,應該具備什么品質(zhì)。當然,教師在開展美育時,要避免說教,盡可能讓美可視、可聽、可感,讓學生參與體驗活動。
無論是挖掘?qū)W科課程的美育因素,還是自主構建美育課程,班主任都不要“照本宣科”,要進行“深度教學”。雖然美育之路道阻且長,但是,看到學生因為自己而變美,看到自己因為努力而變美,教師會感到無比幸福。因此,以課程為載體進行美育,值得每位班主任嘗試。
以活動為延伸,搭建舞臺創(chuàng)造美
如果說上述兩個方面的美育側(cè)重認識美,那么,活動美育則側(cè)重創(chuàng)造美。
這里的活動可以是班級層面的,也可以是學校層面的。根據(jù)我的觀察,較為普適的學校層面活動有運動會、藝術節(jié)、讀書節(jié)、演講比賽、秋游等,它們都蘊含豐富的美育契機。例如秋游活動,我總是引導學生關注路上美麗的風景,如天空、云朵、落葉等,并引發(fā)“它們?yōu)槭裁疵?、美在哪里”之類的討論?/p>
班級層面的活動,是教師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班主任可以自行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美、創(chuàng)造美。例如,我在班級開展“電影分享會”活動,每兩周為學生播放一部優(yōu)質(zhì)電影,然后同學們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分享電影中美的元素。記得最近一次,我給同學們播放了電影《雄獅少年》,同學們在電影分享會上的觀點與討論讓我驚喜。從主題多樣化帶給人的多重審美體驗到個別細節(jié)與畫面中的意境之美,從背景音樂的賞評到經(jīng)典臺詞的分析,都反映出學生的理性之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完善,這正是美育的重要作用。
以上便是我在班級開展美育工作的三條路徑,希望能給廣大教師帶來一些啟示。無論采取哪條路徑,班主任都起主導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不斷加強修養(yǎng),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更好地以美育人。
(作者單位:湖北省紅安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