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雯,位丹丹,錢云鳳,陳佳瑋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術為眾多不孕患者帶來了妊娠的希望[1]。而由于IVF?ET 漫長的治療周期和較高的經濟花費,也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2]。和自然妊娠相比,IVF?ET 妊娠孕婦及家庭更加希望有個良好的妊娠結局[3]。同時,由于投入相對較多,IVF?ET 孕婦更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過剩,體重增加過快的現(xiàn)象[4]。因此,IVF?ET 孕婦妊娠期間,如何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孕婦營養(yǎng)攝入,使孕婦的體重以合適的速度增加,同時保證孕婦和胎兒的生長所需,且避免妊娠期體重過高或營養(yǎng)攝入不足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對IVF?ET 孕婦進行孕期營養(yǎng)指導和體重管理,以探究其對孕婦體重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選擇2020 年1?12 月在上海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登記建卡,進行規(guī)律圍產期保健的IVF?ET 助孕孕婦220 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10 例。對照組年齡26~37 歲[(28.68 ± 5.31)]歲,體重49~65 kg[(54.57 ± 3.25)]kg。觀察組年齡26~38 歲[(29.02 ± 4.95)]歲,體重48~63 kg[(53.92 ± 3.19)]kg。納入標準:建立孕期保健檔案,經B 超確認單胎妊娠,既往體健,行IVF?ET 助孕,初次孕期保健無健康問題,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已獲得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嚴重器官疾病,肝腎功能異常,無法規(guī)律進行孕期保健,孕期隨訪過程中出現(xiàn)胚胎停育、孕中、晚期引產、胎死宮內等終止妊娠的孕婦,言語障礙,無法溝通,不同意參加本次研究。2 組孕婦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圍產期護理,包括孕期指導、胎兒檢測、心理護理、常規(guī)檢測等。
1.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孕期營養(yǎng)及體重管理護理:(1)記錄孕婦孕檢時數值:詳細記錄每次孕檢時孕婦的身高、體重、孕周,檢測血壓、血糖數值,詢問體力運動強度。(2)指導膳食營養(yǎng)計劃:根據上述結果,估算孕婦每日總消耗熱量,將孕婦實際營養(yǎng)攝入情況與標準營養(yǎng)攝入量進行對比,分析其營養(yǎng)攝入是否達標或超標,并據此制定個體化食譜。醫(yī)生與護理人員共同為孕婦制定飲食計劃,在保證營養(yǎng)均衡的基礎上控制體重增長在合理的范圍內。范圍為孕前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19.8,孕期增重12.5~18 kg;BMI 在19.8~26.2,孕期增重11.5~16 kg;BMI 在26~29,孕期增重7~11.5 kg;BMI>29,孕期增重6~6.8 kg[5]。飲食指導原則:營養(yǎng)均衡,少食多餐,增加每日食物種類,每日均有優(yōu)質蛋白(例如魚肉、牛肉、雞肉,奶制品)、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的攝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分別為2∶3∶5,體重增長過快的孕婦應及時調整飲食,多攝入營養(yǎng)含量高、蛋白豐富的肉質品和奶制品,避免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減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攝入,以粗糧代替。每日碳水的攝入要適量,同時注意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攝取。鼓勵孕婦多食蔬菜,水果,食物烹飪時避免油量過多。(3)適量運動:為孕婦制定適量的舒緩運動計劃,每日1 h 左右,最好在晚飯后,以散步、瑜伽、體操等強度較低的運動為主,避免強烈運動,以增強體質。孕后期,若患者無法下床則可考慮進行四肢伸展運動。(4)對孕婦的體重進行檢測及管理:對孕婦的體重進行實時的檢測,囑咐孕婦每周進行體重測量,盡量在早起,排除晨尿后,且每次測量時穿相同的衣服,在同一體重秤進行稱量。建立營養(yǎng)及體重管理護理微信群,護理人員會及時提醒孕婦定期測體重,且定期收集患者的體重,繪制體重增長曲線,圍產期檢查時交由接診醫(yī)生進行評估。(5)微信群進行營養(yǎng)知識宣傳及答疑:營養(yǎng)及體重管理護理群,由護理人員作為微信群主對其進行維護。除了及時提醒及收集孕婦體重數值外,保證每天有2 名護理人員在線對孕婦的相關疑問進行解答,并分享孕期營養(yǎng)相關知識及分享簡單的烹飪方式及菜譜。
1.3.1 不同孕周的體重 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孕婦孕初期、孕16 周、孕28 周、孕36 周的體重。
1.3.2 分娩方式 記錄對照組與觀察組孕婦的分娩方式。
1.3.3 妊娠并發(fā)癥及胎兒結局 記錄孕婦妊娠并發(fā)癥,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貧血,新生兒結局包括早產兒、巨大兒、低體重兒等。
本研究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孕婦的孕初期及孕16 周時體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孕28 周時,觀察組孕婦體重低于對照組(P<0.05),當孕36 周時,觀察組孕婦體重低于對照組(P<0.002)。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孕婦不同孕周體重比較(kg,± 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孕婦不同孕周體重比較(kg,± s)
組別對照組(n=110)觀察組(n=110)t 值P 值孕初期56.83 ± 7.50 58.19 ± 8.63 1.25 0.21孕16 周60.53 ± 7.48 61.27 ± 6.97 0.76 0.44孕28 周66.77 ± 7.28 64.93 ± 6.45 1.98 0.04孕36 周72.52 ± 10.55 68.35 ± 9.34 3.10<0.01
觀察組孕婦的孕期并發(fā)癥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與貧血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孕婦妊娠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觀察組的早產兒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巨大兒和低體重兒發(fā)生比例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新生兒結局比較[例(%)]
中國目前每年有超30 萬通過IVF?ET 出生的嬰兒[6-7]。目前,IVF?ET 并沒有納入醫(yī)療保險,所有的開支均需自費,且一個治療周期需要幾萬元,開支巨大,且治療周期長。因此,IVF?ET 孕婦更加珍惜胎兒,更傾向于靜臥和飲食過多,但這對于孕婦自身和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均不利。有研究指出,孕前體重指數和孕期體重增長速度已成為影響母嬰結局的重要因素,且在孕期控制好體重增長速度能夠降低妊娠期各類高危表現(xiàn)與癥狀的發(fā)生率[8]。因此,IVF?ET 孕婦孕期體重管理是孕期保健的重要內容之一,合理的營養(yǎng)指導和體重管理可以進一步提高IVF?ET 孕婦的母嬰結局。
IVF?ET 孕婦體重增長速度過快的主要原因是孕婦及家屬對孕期增重的知識、體重增長過度的后果了解不深,同時營養(yǎng)知識匱乏,缺少運動及體重控制措施。孕期營養(yǎng)指導可以對孕婦的飲食結構、營養(yǎng)攝入、食物熱量進行指導,增加孕婦及家屬營養(yǎng)學知識,加強其對孕育過程的認知[9]。本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孕16 周時觀察組與對照組孕婦體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從體重增加速度來說,觀察組是低于對照組的,這一體重增加速度一直延續(xù)至孕36 周及妊娠結束。因此,觀察組孕36 周時的體重明顯低于觀察組,說明觀察組的孕周體重增加速度更加合理。
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壓是孕婦最常見的并發(fā)癥,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作息、飲食方式的改變,這2 種疾病發(fā)生率較往年顯著升高[10-11]。而IVF?ET 孕婦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壓的概率均高于自然妊娠孕婦[12]。因此,科學合理的營養(yǎng)攝入對IVF?ET 孕婦自身健康和胎兒安全都至關重要。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妊娠并發(fā)癥(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與貧血)均低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與自然妊娠相關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均說明孕期營養(yǎng)指導及體重控制可以降低孕婦的妊娠并發(fā)癥[13]。
IVF?ET 助孕孕婦發(fā)生早產兒、低體重兒及巨大兒的概率高于自然妊娠[14-15]。本研究數據表明孕期指導可以降低觀察組低體重兒及巨大兒的發(fā)生率,而對早產兒發(fā)生率的影響較小,可能因為本研究納入標準是單胎,早產兒的發(fā)生率本就較低。
綜上所述,孕期營養(yǎng)指導有利于IVF?ET 助孕孕婦控制體重、減少妊娠并發(fā)癥、低體重兒和巨大兒的發(fā)生,保障母嬰健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