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內容摘要:崔紅一作為新時期優(yōu)秀的朝鮮族作家通過移民題材的小說,展現了朝鮮族19世紀移民之初的生活狀況和移民民族的形成過程,為中國朝鮮族的移民文學的發(fā)展奠定了文學基礎。本文以中國朝鮮族移民題材小說的形成和發(fā)展為背景,分析研究了《淚灑圖們江》小說里的矛盾沖突、移民小說與歷史史實之間的關系等。論文對厘清故事情節(jié),領會作品主題,詮釋移民史以及了解朝鮮族移民題材小說對朝鮮族文學的影響均有重要意義。除此以外本文對研究朝鮮半島以外產生的朝鮮文小說也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崔紅一 《淚灑圖們江》 朝鮮族 移民 移民題材小說
中國朝鮮族文學與朝鮮半島的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朝鮮族移民初期的文學與移民生活、民間故事、民族風俗等有很多關系,此時,朝鮮族文學并沒有與朝鮮半島文學分離,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朝鮮族文學開始以主張民族獨立、反對帝國主義等新的形態(tài)登場,朝鮮王朝后期著名詩人金澤榮、申采浩就是1910年前后前往中國開始長期的流亡生活的。在朝鮮族和中國其他民族一起開墾東北土地、抵制封建主義的過程中,朝鮮族也開始把自己民族的命運和中國的命運聯系起來,由于朝鮮族和漢族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統(tǒng)是相似的,所以朝鮮族不僅是具有自己民族傳統(tǒng)和文化的單一民族,也是具有中華民族集體經歷的具有雙重文化身份的民族。隨著朝鮮族的文學作品中“定居意識”的產生,漸漸具備了中國朝鮮族的特色。
一.中國朝鮮族移民和移民小說
中國朝鮮族文學與朝鮮半島的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朝鮮族移民初期的文學與移民生活、民間故事、民族風俗等有很多關系,此時,朝鮮族文學并沒有與朝鮮半島文學分離,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朝鮮族文學開始以主張民族獨立、反對帝國主義等新的形態(tài)登場,朝鮮王朝后期著名詩人金澤榮、申采浩就是1910年前后前往中國開始長期的流亡生活的。在朝鮮族和中國其他民族一起開墾東北土地、抵制封建主義的過程中,朝鮮族也開始把自己民族的命運和中國的命運聯系起來,由于朝鮮族和漢族的歷史經驗和文化傳統(tǒng)是相似的,所以朝鮮族不僅是具有自己民族傳統(tǒng)和文化的單一民族,也是具有中華民族集體經歷的具有雙重文化身份的民族。隨著朝鮮族的文學作品中“定居意識”的產生,漸漸具備了中國朝鮮族的特色。解放以后,朝鮮族文學在自由愉快的學術氛圍中產生了很多歌頌社會主義、歌頌新中國的新體裁作品,改革開放后,朝鮮族文學開始多元化發(fā)展,朝鮮族作家們在詩歌、小說中展現了黑色幽默、象征主義、朦朧的技法等。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朝鮮族移民文學的代表作《苦難的年代》和《淚灑圖們江》出版,《苦難的年代》是作家李根全所著,是朝鮮族文學史上第一部從歷史主義角度展現朝鮮移民的移民過程和移民后的開拓史、斗爭史的作品,而《淚灑圖們江》則把20世紀初作為展現民族性的主要時代背景,用現實主義手法表現了移民初期困難的生活和復雜矛盾的實體。
其實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移民文學就已經出現在朝鮮族文學中,早期的移民文學包括民間文學、歌曲、戲劇等作品,雖然這些作品中也包含移民的主題,但朝鮮作家之間并沒有形成共同意識。30年代后期,這時期的作品主要以作家文學為主,主要是發(fā)表在本土雜志和報紙上,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的作家群。朝鮮族正式開始移民文學意識是從偽滿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后開始的,《黎明》、《水稻》、《畜產記》等都是作家安壽吉在那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日本統(tǒng)治時期的朝鮮族移民文學也為朝鮮族被編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奠定了思想意識和情感基礎。朝鮮族移民初期的文化從朝鮮半島完全移植到了中國,但在從移民到少數民族身份轉換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朝鮮族文化的特征,這種特征同時具有中國特色和朝鮮特色。中國朝鮮族文學以朝鮮民族燦爛的文化遺產為基礎,繼承和發(fā)展了民族文學的傳統(tǒng),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大環(huán)境中又受到了中國文化和文學的直接影響。
《淚灑圖們江》是朝鮮族作家崔紅一的作品,崔紅一1954年生于中國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1980年從延邊大學朝鮮語系畢業(yè)后,1982年以短篇小說《父親》登上文壇,開始了活躍的作家生活。他的代表作《淚灑圖們江》從1991年開始執(zhí)筆,1992年開始在文藝雜志《長白山》上連載后1999年又通過北京民族出版社發(fā)行?!稖I灑圖們江》在連載過程中引起了朝鮮族文學界的熱烈反響,這部作品廣泛展現了朝鮮民族受難的歷史和開拓的歷史,1994年在我國吉林省獲得了“長白山文藝獎”。隨著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文學也迎來了蓬勃發(fā)展的契機,再加上西方文學思潮的流入,文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中國朝鮮族文學也迎來了大好光景,這時期出現了很多以中國朝鮮族移民歷史、革命歷史、抗日斗爭史為題材的作品。《淚灑圖們江》的創(chuàng)作時期是20世紀90年代,這時世界范圍內的冷戰(zhàn)體制開始崩潰,中國學界出現了多種文化動向,其中之一就是“尋根”文學,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盛行的中國尋根文學就是從歷史和文化層面尋找民族的根源,作家們試圖通過對民族文化進行新的認識和解釋,廣泛宣傳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在文壇“尋根文學”的影響下,《淚灑圖們江》這部作品應運而生?!稖I灑圖們江》以龍井村為生活舞臺,講述了朝鮮人民移民初期的生活,展現了多樣的文化沖突和矛盾。1884年,生活在朝鮮的樸七星、德浦、甲戌老爺因生計問題,歷盡艱辛渡過圖們江逃到了當時大清國的龍井村,開始移民生活的故事。《淚灑圖們江》中不單單表現了當時當地朝鮮民族的語言特色,還詳細地表述了很多民族風俗,貼切歷史史實,容易引起共鳴。
二.《淚灑圖們江》中出現的矛盾和沖突
《淚灑圖們江》這部作品的主要矛盾和沖突將從“愛情矛盾”和“朝鮮移民與原住民的矛盾”這兩方面進行分析。
《淚灑圖們江》以愛情的矛盾為中心,階級矛盾、民族矛盾被制作成了次要的矛盾。與生存問題相關的土地矛盾和與生活問題相關的愛情矛盾可以說是貫穿該小說的兩大潮流?!稖I灑圖們江》的矛盾以18、19世紀我國東北的特色空間為背景展開,首先在《淚灑圖們江》中出現的唯一的空間移動是鳳女和八龍離開他們一直生活居住的村子,造成這種空間移動的原因是因為鳳女、八龍的愛情引起了和母親的沖突,這種空間移動為作品表現敘述愛情矛盾起到了作用。另外,《淚灑圖們江》的敘事時間也是表現作品愛情矛盾的一種方式,作品把敘事時間限定在從19世紀70年代朝鮮族第二次中國東北移民浪潮到1910年日本侵略者對東北的侵略全面爆發(fā)之前,以此敘事時間為前提,在這樣深刻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下,突出了鳳女和龍八的愛情矛盾。這種復雜的愛情沖突背后,是為了生存而掙扎,或者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互利用等,許多親情沖突都與土地、金錢問題有關,在這一時期,階級沖突和民族沖突相互影響,然而這種沖突不是發(fā)展成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而是包括了土地、日常生活、本能欲望和生存等問題。崔紅一在《淚灑圖們江》中立足于以人為中心的歷史觀,試圖通過描寫男女之間愛情沖突為主要矛盾來挖掘人的本質,進而解剖人類。
從1860年代朝鮮人掀起滿洲移民之風到1910年代以前的日本侵略者正式開始對中國東北的侵略為止,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在本作品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現。另外,移民者之間的矛盾、朝鮮移民者和清朝原住民之間的矛盾等這些矛盾都屬于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清朝對外邦人的大規(guī)模遷移提出了歸化和遷徙政策,不入籍的朝鮮移民不能擁有土地所有權,例如作品中描述,東林帶領軍隊進入龍井村,強迫村民按清政府的要求剃頭易服,當他告訴七星必須脫掉民族服裝換上清朝的衣服才能成為村長時,七星拒絕了,但在作品中董老爺作為清朝的地主家庭面對剃發(fā)易服的要求卻又是另外一種想法。另外,龍達為了出人頭地,做了董老爺的上門女婿娶了董老爺的女兒,他從被剝削階級變成了剝削階級,但直到董老爺去世,所有遺產都歸龍達后,東林仍然對龍達是朝鮮人這件事深深的不滿。龍達的這種剝削階級身份上升是以被剝削階級與貧窮的朝鮮移民者進行階級斗爭為前提的,但從對龍達的描述中也刻畫出了他不頑固,對本族同胞懷有同情心的形象。在各種矛盾中,朝鮮移民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民族認同感,反而變得更加堅定。移民和土著人民之間的沖突是由于雙方的語言和習俗不同所導致的,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也毫不掩飾地利用朝鮮移民生活的困苦來展現這種矛盾,矛盾和沖突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是必然會發(fā)生的事情,但是朝鮮移民們并沒有在困難中倒下,反而在抗拒封建主義等過程中表現出堅毅的精神和良好的風貌,作者也歌頌了這種不放棄傳統(tǒng)文化、不斷挑戰(zhàn)的朝鮮民族精神。
三.朝鮮族移民題材小說和歷史史實的關系
(一)沖突中暴露出的移民歷史
《淚灑圖們江》這部小說整體都是圍繞著矛盾展開,其中民族矛盾、階級矛盾、愛情矛盾相互作用和影響。隨著龍井村的逐漸發(fā)展,以樸七星為代表的朝鮮移民者和清朝地主董老爺、吳江等人的矛盾日益尖銳,長在村的龍達也開始剝削朝鮮移民。因此,作為外地人的朝鮮人無法避免與中國土地上的原住民產生了矛盾。
從1860年到1870年的10年間,朝鮮半島北部發(fā)生了史無前例的水災、旱災和蟲害,饑寒交迫的災民們紛紛背井離鄉(xiāng),冒著禁令渡過鴨綠江,在圖們江一帶開荒種地,同漢族、滿族人民雜居共處,慢慢過上了安穩(wěn)的生活。1881年(清光緒7年),定居延邊地區(qū)的朝鮮人達到了1萬多人,同時期,烏蘇里江一帶也有為數不少的朝鮮移民,因此,清政府不得不解除封禁,實行招民開墾政策并于1881年在吉林省設置了荒務局,在南崗(現琿春)、延吉、東溝等地設置招墾局,規(guī)定招募移民,凡應募移入者,均為中國臣民,這些政策大力發(fā)展了當地的農業(yè)生產。由于來到中國的朝鮮農民98%是佃農,自移居以來一直依靠借貸的方式向當地地主借用農業(yè)資產和生活費,當時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不得不開墾更多的荒地并將現有的荒地廉價賣給商人和地主,富人們購買了荒地后,為了賺更多的錢就會盡可能地召集更多的朝鮮移民來種植,封建地主只要稍微給這些貧苦農民一點吃食就可以,可是等到朝鮮農民一收獲,地方政府官員又會增加賦稅,這也加深了朝鮮移民和當地地主及官府的矛盾。另外,根據清政府的規(guī)定,這些朝鮮移民需要剃發(fā)易服,雖然朝鮮移民們不愿意剃掉頭發(fā)改變裝束,但是為了能夠留在這片土地上,不得不有人站出來。例如小說中,龍達與董老爺的女兒結婚,成為上門女婿的同時也成為了龍井村的第一代朝鮮地主階級,即便如此,龍達的內心卻是矛盾的,一方面,在成為地主之后他內心的善良和純樸仍然在同人性的貪婪和狡猾作斗爭;另一方面因為他迎合政府、迎合董老爺而剃頭易服,跟不愿意剃發(fā)易服的同胞產生了矛盾也受到了同胞們的鄙視和辱罵,這也引發(fā)了朝鮮移民內部的分化。1907年,日本帝國主義以保護朝鮮人生命和財產為名,無視中國的國家主權,派兵侵占龍井村并在龍井非法設置了“統(tǒng)監(jiān)府間島派出所”,1909年,日本人在龍井開辟商埠局,并將統(tǒng)監(jiān)府間島派出所改為總領事館,因此,生活在那里的朝鮮移民們受到了清政府和日本帝國主義的雙重壓迫。
(二)19-20世紀移民歷史對小說的影響
19世紀開始的移民浪潮是由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形成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移民歷史,才出現了后來這么多以朝鮮移民為素材的小說。朝鮮族移民積極參與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特別是在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中譜寫了偉大的英雄主義詩篇。移民題材小說作為反映移民民族生活和思想的新興文學,初期只是描寫移民生活中的民間故事、傳說、民謠等,從移民早期到20年代末初期階段,朝鮮族移民文學中幾乎找不到與當時朝鮮文學有明顯區(qū)別的特性,這一時期活躍在文壇的先驅者大部分是在朝鮮半島出名的作家和詩人,他們?yōu)槎惚転暮腿毡镜那致园仙缴嫠尘x鄉(xiāng)來到中國,他們作品中大部分內容是吐露對朝鮮王朝滅亡的悲憤或主張民族獨立復興。30年代末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實行“移民開拓”政策,朝鮮族作家們也將朝鮮移民生活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素材,從日本對中國東北部侵略后開始,金素奎、李旭等詩人和安秀吉、金昌杰等小說家開始陸續(xù)出現,朝鮮族文壇也開始出現反映朝鮮族生活和與其他兄弟民族一起戰(zhàn)斗、反對共同敵人日本帝國主義的抗日文學和鄉(xiāng)土文學。這些作品雖然在很多方面都沒有失去朝鮮文學的特性,但是由于反映了朝鮮移民強烈的定居意識和望鄉(xiāng)意識以及初期移民者的生活,從而展現出了與朝鮮作品的不同,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朝鮮族文化開始逐漸具備了自己的特色。朝鮮族移民文學主要描寫移民農民的生活,因此作品背景限定在圖們江附近和鴨綠江以北地區(qū)。事實上,朝鮮族移民的過程既復雜又困難,這一時期移民到中國的朝鮮移民渡過鴨綠江懷著對故土的留戀及對未來的不安和忐忑在他鄉(xiāng)開始了新的生活。作為朝鮮族作家積極創(chuàng)作的動力,他們憑借多年的文學積蓄、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及豐富的史料,再現了小說的歷史真實性和曲折性、表現了小說的形式美,特別是在對朝鮮族移民史的開拓性上來說,在朝鮮族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因此,移民文學不僅表現了朝鮮族在中國的生活,還表現了朝鮮移民們內心深處的對朝鮮王朝滅亡的痛苦和生生不息的斗爭精神。
這篇文章以中國朝鮮族移民為題材的小說《淚灑圖們江》為對象,對朝鮮族的移民小說和移民歷史進行了研究,《淚灑圖們江》這部小說從創(chuàng)作到出版為朝鮮族移民文學注入了極大的活力。作者在尋根文學的影響下創(chuàng)作了這部小說,小說以愛情沖突為主線,階級與民族的沖突貫穿全文。在階級的剝削、官府的壓迫、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下,朝鮮族在這一縫隙中艱難地生存了下來,朝鮮移民的日常生活、艱難的移民史是作者寫作的中心,他擺脫了陳腐的政治視角和歷史視角,從文化視角對朝鮮移民這段歷史進行了新的闡述。歷史創(chuàng)造了移民,小說反映了移民,這部作品對現在我國境內的朝鮮族的形成、生活方式、民族風俗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真實地認識這段歷史對厘清故事情節(jié),領會作品主題,詮釋移民史以及了解朝鮮族移民題材小說對朝鮮族文學的影響均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崔紅一.淚灑圖們江[M].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11.
[2]范慶超.抗戰(zhàn)時期東北朝鮮族文學中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4(2):33-37.
[3]黃友福.中國朝鮮族移民史研究[J].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3(4):56-61.
[4]孟石峰.朝鮮族移民文學的共同體意識建構[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8(1):165-168.
[5]玄千秋.淺議中國朝族移民小說的民族性[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4):87-88.
[6]玄千秋.朝鮮族作家崔紅日的文化身份與《淚灑圖們江》的新寫實主義[J].文藝爭鳴,2015(7):168-171.
[7]尹允鎮(zhèn).“尋根文學”的文化啟迪和《流淚的圖們江》[J].民族文學研究,2005(3):106-108.
(作者單位:鄭州輕工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