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姝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必熑涡募仁怯變盒睦斫】档幕疽?,也是幼兒社會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班幼兒已經(jīng)樹立了責任意識。于是,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意識,成為我們開展活動的首要目標。
中班幼兒經(jīng)過一年的幼兒園生活,早已習慣自主來園,很少出現(xiàn)哭鬧等現(xiàn)象。但是,小班幼兒剛接觸幼兒園,來園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哭鬧、不肯進園的現(xiàn)象。中班幼兒來園時,經(jīng)常好奇地盯著小班幼兒。為了讓中班幼兒體驗到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責任感,我們引導他們成為小志愿者,接送小班幼兒入園。
我們首先通過分享晨間入園時小班幼兒哭鬧的視頻,詢問中班幼兒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大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小班弟弟妹妹不會進這個自動掃臉的門,我們可以帶他們進來”“弟弟妹妹不認識幼兒園,我們牽著他們的手,送他們去教室就好了”……在熱烈的討論中,我們組織中班幼兒成立“接送志愿者小隊”,接送小班幼兒入園的志愿者活動正式拉開序幕。
在開展接送活動的第一天,中班幼兒就遇上了難題:弟弟妹妹不跟著走怎么辦、弟弟妹妹是哪個班的……一連串的問題使志愿者小分隊第一天的接送以失敗告終。于是,我們引導中班幼兒討論交流,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
問題一:小班幼兒的班級在哪里?如何安全送達?
中班幼兒認為,要認一認小班班級的位置,并記住每個小班幼兒所在的班級。為此,大家來到二樓小班幼兒所在的教室,提出了解決方法:小班教室都在二樓,只要把弟弟妹妹送到二樓就可以了。這時,有的幼兒提出異議:二樓有好多教室,弟弟妹妹找不到教室怎么辦?“那就一個教室一個教室問過去,就能找到了。”“那這樣要找很久,樓下還有弟弟妹妹,我們會來不及接?!薄蠹腋鲌?zhí)一詞,一時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于是,教師提議,先去教室里和小班幼兒接觸。眼尖的幼兒進入教室后,說:“他們都帶著不同顏色的卡片,代表不同的班級?!敝邪嘤變航?jīng)過一番觀察,決定通過卡片顏色尋找小班幼兒的教室。
問題二:小班幼兒不跟著我們走,怎么辦?
經(jīng)過討論,中班幼兒得出結論:“我們多和弟弟妹妹玩一會,他們和我們熟悉了,就愿意跟著我們走。”于是,中班幼兒利用下午的時間,和小班幼兒一起游戲。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小班有四個班級,中班幼兒來不及去每個班完成接送任務。最后,大家決定按小組負責接送。一個小組負責一個班的小班幼兒。
問題三:小班幼兒上下樓梯時要注意什么?
“有時候,弟弟妹妹會帶了很多東西,上下樓梯較危險。我們可以幫他們提東西到教室?!薄拔覀円贿吷蠘翘荩贿吿嵝阉麄冏ゾo扶手?!薄吧蠘翘莸臅r候,我跟在他們旁邊,讓他們走慢一點?!薄邪嘤變菏冀K把小班幼兒的安全放在首位,在討論中總結了許多安全上樓的方法,強烈的責任意識在他們心中萌芽、生根。隨著接送活動的有序開展,中班幼兒的責任意識越來越強。
幼兒園課程帶有濃厚的生活化特征,課程內容源于幼兒的生活。從接送小班幼兒入園著手,中班幼兒將接送任務視為己任,并且為了能完成這些任務,自發(fā)地探索尋找最佳的解決辦法。我們將持續(xù)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意識,并將其滲透到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斷提升中班幼兒的責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