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芙花
清晨的陽光,帶著泥土的氣息,柳枝被微風輕柔地托起,當太陽把它金色的光輝悄然地穿透柳條的身軀后,輕輕地灑在校園的角落。孩子們的讀書聲、游戲笑鬧聲在這小小的校園上空回蕩,氣氛相當濃郁。
2022年9月,羊永幼兒園迎來了一個特別的新生,名叫雯雯,我們發(fā)現(xiàn)她要么不說話,要么自言自語。老師、小朋友和她說話,也總是愛答不理。不管是自主活動還是集體活動,她想走就走。有時她在院子里一個人亂轉,老師跟在身后也仍舊如此。
為了順利進行“千名教師進萬家”家訪活動,開學第一周,我和園里的張老師決定去雯雯的家里看看。據(jù)了解,她三歲的時候,父親得病去世,隨后母親另行改嫁,從此她便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匆娢覀兊絹恚先粟s忙放下手中的活,笑呵呵地迎了上來。孩子有點膽怯,跟著走了過來,一句話也沒說。
“老師,你們今兒怎么有空來了啊!趕緊屋里走?!崩先藷崆榈卣泻糁N覀儗夏棠陶f明了來意,隨后走了進去,雖然家具、用具都顯得很老舊,但看上去很整齊。等我們坐下來后,老人就倒了一杯茶,端上來一盤饃饃,熱情地招呼我和張老師喝口水吃點兒饃饃。隨即也坐了下來,我們開始了正式的家訪。張老師填寫家訪表冊,我和老奶奶攀談了起來。
向奶奶了解具體情況得知,孩子三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在父親去世不到半年便另行改嫁。在孩子年幼的記憶里,不曾記得父母的形象,偶爾只有外婆外公過來看望。奶奶還告訴我們,雯雯是個唐氏綜合癥患兒,性格孤僻,不愛說話;自理能力差,不能照顧自己;動作有一定的發(fā)展,但四肢無力,精細動作和肢體動作都有待于提高,上下樓梯有困難,需要老師幫助;語言發(fā)展遲緩,只能簡短地說一個詞。
孩子平時很聽話也很懂事,從來不惹奶奶和爺爺生氣,年紀不到五歲的她,放學回來后總想幫著奶奶干家務,雖然自己很吃力,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但幼小的她總想用自己的行動和做法來安慰老人。平時生活上是她姑姑幫襯著,爺爺在家附近打點零工,奶奶種點莊稼,維持著平淡的生活。老人最擔心的是她們老兩口都六十多歲的人了,不知道自己還能陪伴孫女多久,說著說著奶奶的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這時候,雯雯跑進來遞給奶奶一張抽紙,讓奶奶擦擦眼淚,不要哭了,隨后默默地站在奶奶的身旁,盯著奶奶看。
聽到這里,我和張老師都沉默了??粗@個貧困的家,孤苦爺孫兩代人,心里十分難受,我也知道了這個孩子平時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或自言自語的原因。
接著奶奶說道,今年鄉(xiāng)政府給她們辦了低保,生活相對來說好了許多,接著說孩子在幼兒園就要拜托老師多費心。說到這里我們都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她,只是將帶來的學習用品拿出來交給孩子,并對奶奶說:“孩子我們會加倍關心,用愛心和耐心去教育、關注她的成長,但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相結合,讓孩子在一個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p>
結束了家訪活動,已臨近中午。五月的天空,白云絲絲飄過,泥土的氣息依舊讓人如癡如醉。我想孩子的將來一定會好的。
從那以后,所有的老師都對雯雯特別照顧。早上,班里開展自主游戲,配班教師蘭蘭帶著雯雯一起在操場上玩皮球,從孩子們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雯雯已經(jīng)完全融入了集體,她既普通又特殊。她普通,是因為她能融入班級當中,和同伴一起游戲;她特殊,是因為在游戲中同伴們都能關注和關愛她。
游戲是孩子學習的基本方式,雯雯今天就是在和同伴的運動游戲中進行著鍛煉,“來回走”和“蹲起”的動作都是大肌肉動作的鍛煉。雯雯在游戲中撿皮球的動作就是自己主動的動作鍛煉,這種動作鍛煉比老師單項訓練更有意義,也更有效。
通過一段時間的游戲體驗,雯雯獨立站立的能力有了發(fā)展。一次下樓梯時,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向由老師攙扶下樓梯的雯雯,竟能和小伙伴一起做揮動手臂、點頭彎腰的動作,明顯發(fā)現(xiàn)孩子的腳部有了力量。當天,我們就讓雯雯嘗試自己獨立站在隊伍里和小伙伴們一起做課間操。雖然動作和標準相差甚遠,但是孩子很愿意動起來。大家都對雯雯的進步給予表揚,雯雯很興奮,趁著她的興奮勁,我再次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嘗試,讓雯雯自己上樓梯。我先拉著雯雯上一樓,邊走邊鼓勵孩子要嘗試著自己走,上到一半時,我放開了她的小手并鼓勵她:“雯雯長大了,自己能上二樓。加油,雯雯是最棒的!”雯雯笑著向我點頭。一開始我很擔心,怕她膽子小不肯放手,結果孩子大膽地放開了我的手,邁開腳步向上走。盡管步子有點不穩(wěn),手緊緊拉住扶手,很費力氣,但是雯雯終于跨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當天,我給配班老師及雯雯奶奶都說了“雯雯愿意自己爬樓梯,并做到在沒有老師攙扶下獨立走了一層樓”。大家都為孩子感到高興。我對雯雯奶奶說:“讓孩子有意愿并給予機會獨立爬樓梯,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鍛煉,更是孩子自信的表現(xiàn)。只有這樣,才能發(fā)現(xiàn)孩子的能力在哪里,發(fā)展需要在哪里,該放手時就要放手!”于是,我們達成了教育的一致性:讓孩子嘗試自己上、下樓。
“放手”是基于教師對孩子現(xiàn)有能力的了解,同時也是孩子動作挑戰(zhàn)和發(fā)展的新起點。在了解幼兒能力的基礎上,給孩子一個更高的目標,讓雯雯自己獨立上、下樓梯,就是老師基于孩子目前發(fā)展的水平和更高發(fā)展的需要而作出的大膽決定。家長信任孩子,支持教師,做到家園一致,這樣更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
經(jīng)過中班每周兩個半天教師的融合教育,孩子在許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進步?,F(xiàn)在進入大班,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雯雯現(xiàn)在非常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生活、學習和游戲,情感表達能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雯雯的動作發(fā)展相比較語言、情感等其他領域較緩慢,這樣就阻礙了她和小伙伴之間的進一步融合交往,教師和同伴都會擔心她在交往中碰倒,會發(fā)生危險。對此,我們把雯雯的動作發(fā)展作為重點指導內容之一,希望在融合活動中通過與同伴的互動、教師個別指導和家園共育等多種方式促進孩子的動作發(fā)展,以此助力雯雯和同伴交往,促進其動作發(fā)展,增強她和同伴交往中的安全性。
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每個人的成長也正如一棵大樹,要經(jīng)歷風吹、雨打,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間。“改善每一位特殊兒童的行為,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致力于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奠定生活基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最大心愿。像雯雯這樣的孩子,需要的是我們教師更多的關注和關愛,應竭盡所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努力。
(作者單位:臨潭縣羊永幼兒園)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