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靜 陳可英 周黎輝
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HA)具有切除病灶,緩解關節(jié)疼痛、恢復關節(jié)穩(wěn)定和肢體功能的作用,但THA術中會對患者的肌腱、肌肉及韌帶造成損傷,影響患者髖關節(jié)協(xié)同工作能力[1]。臨床上THA患者術后多以視頻、口頭宣教等方式進行康復指導,缺乏系統(tǒng)訓練幫助患者從醫(yī)院過渡到家庭,使術后患者適應家庭日常生活的各項活動。本文將患者日常居家活動模擬場景應用于THA患者術后的康復訓練中,以期在改善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基礎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滿意度,為進一步完善THA患者術后康復內容提供參考。
1.1 對象與分組 選取我院骨科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首次行單側THA患者127例。納入標準:① 年齡18~70歲;② 術前具有行走能力。排除標準:① 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虎?合并影響髖關節(jié)功能的疾病。本方案獲得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5例與觀察組62例。
1.2 干預方法 兩組均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包括術后腓腸肌按摩、踝泵運動、髖關節(jié)被動屈伸運動、直腿抬高、下肢肌力訓練、屈膝屈髖練習、站立、行走訓練,每日1次,每次30分鐘。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居家活動模擬訓練方案,依據《中國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加速康復——圍術期管理策略專家共識》內容,通過對患者居家生活的訪談,參照患者居家生活活動內容,編制患者模擬居家活動訓練方案。
1.2.1 早期訓練階段 于術后1~2天在病房完成。患者以床上活動為主。由康復治療師與護士指導,在家屬協(xié)助下開展?jié)u進性床上坐位、轉身、患肢抬高、下肢關節(jié)屈伸、踝泵運動,以上動作每日兩次,共練習30分鐘??祻椭委煄煾鶕颊呔唧w情況調整訓練內容、強度,護士每日記錄患者訓練效果,患者能夠獨立完成訓練內容且患側肌力達到3級及以上,雙上肢及健側下肢肌力正常,視為達標,可進入下一階段訓練。
1.2.2 單項練習階段 于術后3~7天在病房完成。以床下居家活動訓練為主?;颊咴诩覍倥阃?,逐一漸進性進行每個項目的單項練習,可完成的項目,每日兩次,共練習30分鐘。由康復治療師與護士指導,在家屬協(xié)助下,患者練習下床、坐位、站立、輔助行走、轉身、拾物、洗臉、刷牙、穿衣、上下樓梯等居家活動項目。當患者能夠獨立完成每個單項內容,即視為達標,可進入下一階段。
1.2.3 場景模擬階段 于術后1~2周在病區(qū)康復室完成。以床下連續(xù)性居家活動訓練為主。在康復治療師與護士指導下,患者由家屬陪同進入病區(qū)居家活動模擬康復訓練區(qū)。由護士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康復訓練區(qū)的設置及患者需要鍛煉模擬的流程?;颊咝枰獫u進性練習連貫性動作,如先進行上樓梯、進門、換鞋、拾物、上床、換衣物、下床、坐下、洗漱、修飾、整理、進食、起身、如廁、換鞋、出門、下樓梯等動作,每日兩次,共練習30分鐘。當患者能夠一次獨立完成以上連續(xù)動作即視為達標,可進入下一階段。
1.2.4 考核鞏固階段 于出院前1~2天在病區(qū)康復室完成。為患者出院前的考核階段。評估考核患者居家環(huán)境擺設,對以上居家活動模擬康復訓練區(qū)物品重新擺放,盡量滿足患者自身習慣及居家物品擺放順序,每日兩次,共練習30分鐘,患者可進行反復練習。由康復治療師與護士指導,糾正患者錯誤方法,確?;颊甙踩??;颊吣軌蛞淮为毩⑼瓿杉匆暈檫_標。
1.2.5 居家管理 于出院至出院后1個月在居家環(huán)境完成。出院前指導患者及家屬填寫康復訓練表,要求每日填寫訓練時間與訓練內容,患者進入THA微信群。出院后,通過微信群每日提醒患者訓練,每日兩次,共練習30分鐘?;颊呙刻煊柧毰恼沾蚩ǎ恐苌蟼鲀纱慰祻陀柧毐?。通過微信提醒患者調整訓練內容與強度,確保每周與患者至少溝通兩次以上。
1.3 觀察指標 兩組入院時、出院時、出院后1個月髖關節(jié)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出院后1個月患者滿意度。
1.4 評定標準
1.4.1 髖關節(jié)功能 采用牛津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評價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由髖部疼痛、洗澡及擦干全身、乘車、穿褲襪、走路時間長髖部疼痛加重、跛行等12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1~5分,總分12~6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越好。
1.4.2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數評價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共包括進餐、洗澡、修飾、穿衣、大便、小便等10項內容。得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3 患者滿意度 采用自制滿意度問卷調查量表評價患者滿意度,量表得分0~100分,80~100分為滿意,60~79分為一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滿意與一般滿意合計為總滿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性別、入院診斷分布、患者滿意度)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年齡、BMI、牛津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得分、Barthel指數)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基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6例,女39例;年齡平均(51.1±7.9)歲;BMI平均(24.3±2.1)kg/m2;入院診斷:股骨頸骨折28例(43.1%),關節(jié)炎/壞死37例(56.9%)。觀察組:男20例,女42例;年齡平均(50.8±7.8)歲;BMI平均(24.4±2.2)kg/m2;入院診斷:股骨頸骨折30例(48.4%),關節(jié)炎/壞死32例(51.6%)。兩組性別、入院診斷、年齡、BMI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 0.82、0.36,t= 0.22、0.26,P>0.05)。
2.2 兩組牛津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得分變化比較(表1)入院時兩組牛津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得分接近,出院后兩組牛津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得分均呈上升趨勢,出院后1個月牛津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得分均高于入院時(t對照組= 8.08、t觀察組= 13.38,P<0.01),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
表1 兩組牛津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得分變化比較 ()
表1 兩組牛津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得分變化比較 ()
組 別例數入院時出院時出院后1個月對照組6555.0±5.658.9±5.863.3±6.1觀察組6254.4±5.462.8±6.168.5±6.3
2.3 兩組Barthel指數比較(表2) 入院時兩組Barthel指數評分量表得分接近,出院后兩組Barthel指數均呈上升趨勢,出院后1個月Barthel指數均高于入院時(t對照組= 17.46、t觀察組= 24.89,P<0.01),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
表2 兩組Barthel指數比較 (分,)
2.4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表3) 出院后1個月,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96.8%(60/62),高于對照組的80.0%(52/6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 8.57,P<0.01)。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例(%)]
THA患者術后早期康復訓練以恢復髖關節(jié)功能為主,中期為加強患肢肌力,晚期需要加強抗阻訓練[2]。如患者在術后康復過程中未獲得及時指導與糾正,會導致整個康復過程鍛煉不足,引起關節(jié)功能受限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文結果顯示,出院時及出院后1個月,觀察組牛津髖關節(jié)功能量表得分高于對照組,說明居家活動模擬訓練能改善THA患者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THA患者因關節(jié)囊與肌肉受損,一旦髖關節(jié)發(fā)生過渡屈曲、內收、內旋等動作時,易發(fā)生髖關節(jié)的脫位[3]。為預防髖關節(jié)脫位,患者或出現緊張焦慮,甚至不敢活動,限制患者進行早期康復,從而增加了照顧者負擔。本文設計居家活動模擬訓練,通過進食、如廁、穿衣、拾物、行走、上下樓梯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細心指導,教會患者在日常動作上避免髖關節(jié)過度屈曲、內收、內旋及禁忌的各種動作,如穿脫褲襪的動作,下蹲的動作等,不僅能夠循序漸進地恢復患者日常自理能力,還能不斷提高患者髖部的活動度與肌肉的力量,增加了髖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颊叱鲈?個月后,髖關節(jié)功能有了明顯改善,進一步滿足患者自理與康復鍛煉的需求。另外,本研究中康復治療師或護士全程參與指導,在醫(yī)務人員的鼓勵與支持下,消除了患者參與康復訓練的顧慮,增加患者參與訓練的信心,使其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進一步加速髖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
臨床常規(guī)康復訓練的目的是恢復患者關節(jié)功能及行走能力,而忽略了患者居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將延長患者回歸社會的時間。THA患者術后長因體位不當而發(fā)生假體脫位,由于患者對術后并發(fā)癥的顧慮,會影響功能鍛煉、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滿意度[4]。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Barthel指數高于對照組,患者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說明居家活動模擬訓練能提高THA患者術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患者滿意度。在病區(qū)康復室建立患者居家活動模擬康復訓練區(qū),并按照患者家庭設置進行物品擺放,滿足患者居家環(huán)境設置,便于患者回歸家庭后快速適應居家生活的需要?;颊咴簝认到y(tǒng)訓練期間,均由康復治療師與護士在旁指導,保障患者各項動作的安全、有效,促使患者快速適應與掌握實施居家生活各項活動動作的要領,提高了患者的康復信心,也促使THA患者術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患者滿意度的提高。
綜上所述,居家活動模擬訓練能改善患者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水平,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患者滿意度,對幫助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