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月 李婧妍 侯百靈 張會君
自我隱瞞是指個體主動隱瞞痛苦或負面信息的傾向,強調與他人交往時拒絕表達和交流自認為對自己不利的信息[1]。慢性病作為導致我國人口死亡的第一因素,好發(fā)于老年人,由于病程長、病情反復且久治不愈的疾病特點,老年慢性病患者易出現消極情緒和自我否定,不愿表露健康狀況和需求,同時阻礙老年慢性病患者汲取疾病相關知識,影響疾病發(fā)展,甚至影響身心健康[2]。由壓抑理論[3]可知,個體如果能適當地將消極情緒表達出來則可能會減少不良生理和心理結果的發(fā)生。有研究表明,高水平領悟社會支持有助于患者自我表露[4-5]。領悟社會支持是指個體主觀感受到的社會支持,能夠反映個體所處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狀況,積極健康的支持系統(tǒng)有利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表露情緒[6]。增進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表露是促進知識獲取和身心健康、控制慢性病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手段[7]。然而目前鮮有對老年慢性病人群領悟社會支持和自我隱瞞關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擬對錦州市部分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調查,旨在探討其領悟社會支持和自我隱瞞之間的關系,以期為醫(yī)護人員或社區(qū)工作人員為老年慢性病患者制訂日常健康管理的干預方案提供一定的參考。
于2021 年8—12 月在錦州市凌河區(qū)、古塔區(qū)、太和區(qū)的社區(qū)中選取429 例已確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進行調查。納入條件:①年齡超過60 周歲;②患慢性?。ㄈ绺哐獕?、COPD 等);③神志清楚,能進行有效交流;④同意參與本次研究者。排除條件:①處于病情危重或終末期;②生活不能自理者。剔除條件:問卷的答案一致或有明顯規(guī)律。
(1)一般資料調查表:經過預調查和梳理文獻后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主要照顧者、慢性病史共5 項內容。
(2)自我隱瞞量表(SCS):該量表由Larson和Chastain 編制、王才康翻譯修訂[8],共10 個條目1 個維度。采用 Likert 5 級評分,1~5 分分別表示從“很不符合”至“很符合”。量表得分范圍為10~50 分,得分越高,表示個體的自我隱瞞傾向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α值為0.86,折半信度為0.77。本研究的Cronbach’sα值為0.721。
(3)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該量表由Zimet 等編制、姜乾金翻譯修訂[9],共12 個條目3個維度。分別是家庭支持(條目3、4、8、11)、朋友支持(條目6、7、9、12)和其他支持(條目1、2、5、10)。采用 Likert 7 級評分,1~7 分分別表示從“極不同意”至“極同意”。量表得分范圍為12~84 分,得分越高,表示個體感受到的社會支持程度越大。該量表曾用于老年慢性病人群[10],結果顯示Cronbach’sα值為0.817, 折半信度為0.852。本研究的Cronbach’sα值為0.815。
先征得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同意,再向其介紹研究目的以及填寫注意事項,并指導其填寫問卷。若有因視力下降等不便填寫者,由調查員逐條詢問獲取答案后協(xié)助填寫。為尊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隱私權,本次調查均為匿名填寫。本研究在調查前已獲得錦州醫(yī)科大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倫理審批號為JZMULL2022017。
采用Excel 2019 軟件錄入數據和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據,本次展示的數據均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領悟社會支持和自我隱瞞的人口學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驗證領悟社會支持與自我隱瞞間的關系采用Pearson 相關性分析,探究領悟社會支持對自我隱瞞的影響時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并通過分層控制一般資料對自我隱瞞的影響。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調查老年慢性病患者450 例,排除信息不全15(3.33%)份,年齡值異常6(1.33%)份,共回收有效問卷429 份,有效回收率為95.33%。量表及維度得分、排名情況見表1。
表1 錦州市429 例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自我隱瞞得分情況
不同文化程度、主要照顧者的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隱瞞得分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429 例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隱瞞得分比較(分)
自我隱瞞與領悟社會支持呈負相關,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領悟社會支持與自我隱瞞的相關性分析(r)
以自我隱瞞得分為因變量,第一層放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一般變量(文化程度和主要照顧者)、第二層放入領悟社會支持的3個維度,做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行回歸分析前將無序分類資料設置成啞變量,各變量的賦值以及啞變量的設置見表4。分層回歸分析顯示,在控制一般資料后,領會社會支持是自我隱瞞的主要預測因子,且對自我隱瞞的獨立解釋率為10.4%。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領悟社會支持總分為49.41±5.55 分,條目均分為4.11±0.46 分,說明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能力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低于相似調查中的1970 名老年人領悟社會支持的得分64.30±12.12 分[11],反映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這可能與我國老年人口衛(wèi)生保健相關制度尚不健全和長期照護體系尚不完善導致慢性病患者可利用的社會資源不足有關[12];老年慢性病患者易出現焦慮和被動依賴[13],此時需要更多的幫助與關心,若患者僅獲得與以往同等程度的支持,與期待相比形成落差感,則主觀社會感悟降低;另外,不同的慢性病種類會導致支持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性增加[14-15]。調查過程中還發(fā)現,相對于家庭以外支持系統(tǒng),絕大多數老年患者獲得家庭支持更多,這與相關調查中的結果一致[11,16]。家庭支持主要是指家庭成員給予的物質上、生活上、精神上的幫助和鼓勵。提示老年人患病后能夠得到家庭成員足夠的支持與關心。朋友支持維度得分最低,原因可能是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和自然衰老逐漸去世,致使朋友逐漸減少。老年慢性病患者應積極樂觀應對疾病所帶來的困擾,學會提升心理素質和自身能力,如學習疾病相關知識,調整不良生活方式,培養(yǎng)興趣愛好,減輕對子女的心理依賴等。
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隱瞞總分為32.82±3.35分,條目均分為3.28±0.33 分,說明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隱瞞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與腦卒中住院患者的自我隱瞞總均分2.94±0.41 分相似[17],說明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具有較高自我隱瞞傾向。分析原因,老年人處于弱勢地位、文化程度低、獨居、月收入、合并多種慢性病等均會導致其自我隱瞞傾向高[18-20];由于病程長、病情反復和久治不愈的疾病特點,在生理、心理及社會交往中給老年慢性病患者帶來壓力,易使其自我否定,進而不愿與他人探討健康問題。提示醫(yī)護人員經常和患者溝通,適時進行心理指導,并指導患者疾病控制與預防相關知識,使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主動參與過程中樹立自信心;社區(qū)工作人員可提供社區(qū)上門服務,引導患者積極應對疾病,協(xié)助其完成重建自我的過程。
本研究顯示,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與自我隱瞞呈負相關,即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水平越高,自我隱瞞越低。領悟社會支持強調個體對社會支持的主觀體驗,而自我隱瞞是把自認為不利的信息隱藏起來。自我隱瞞本質上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一種防衛(wèi)的應對策略,包括個人問題、關系問題、家庭秘密、痛苦和嚴重的疾病等。低領悟社會支持者會對外界產生防備心理,為保護自身免受傷害而隱瞞可能對自己不利的信息。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與自我隱瞞的相關系數幾乎一致,其他支持與自我隱瞞的相關系數略低。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家人朋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人可以為患者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與幫助,病友能夠給予豐富的疾病管理經驗,還能與患者共情,這與家人關心所帶來的支持程度不相上下。此外,由于老年人的社交活動較少,得到其他方面的支持也相對不多。領悟社會支持量表是由Zimet 等[9]于1987 年編制的,量表中 “我能夠與有些人(領導、親戚、同事)共享快樂與憂傷”“我能與自己的家庭談論我的難題”“我的朋友們能與我分享快樂與憂傷”“我能與朋友們討論自己的難題”等條目與自我隱瞞的含義相呼應。由此可見,領悟社會支持與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隱瞞有關。老年慢性病患者隨著自然衰老、領悟力下降,產生自卑感和封閉感,從而隱瞞自己情緒和需求,同時也獲取不到有效信息,進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1-22]。鑒于此,醫(yī)護人員和社區(qū)工作人員應充分認識到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 個維度所代表的社會支持體系對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隱瞞信息傾向的重要性,并協(xié)助患者提高社會支持以及提升領悟力,降低隱瞞傾向,增進控制疾病的信心。
通過分層回歸分析的結果可知,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對自我隱瞞能產生消極的影響;在控制一般資料對自我隱瞞的影響后,領悟社會支持獨立解釋了自我隱瞞總變異的10.4%。老年慢性病患者主觀體驗的支持和幫助越多,面對疾病困擾時越不易隱瞞自我,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水平可以降低其自我隱瞞傾向。高水平領悟社會支持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建立自信與樂觀的心態(tài),進而更愿意積極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從而表達內心的需求與情感[5]。老年慢性病患者應做好與慢性病長期斗爭的準備,提升自身領悟能力,增強抗壓能力,表達自身需求與困惑,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醫(yī)護人員應積極關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變化,適時進行心理指導,協(xié)助其完成疾病后重建自我的過程。
本研究調查發(fā)現,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領悟社會支持與自我隱瞞呈負相關,高水平領悟社會支持對自我隱瞞有消極影響,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領悟力、提高其社會支持,有助于降低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隱瞞傾向。本研究僅調查錦州市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今后可擴大調查面積,也可就如何降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隱瞞傾向設計干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