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開云 余華 沈蓓蓓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南昌二中高新校區(qū),“朝氣蓬勃”最合適不過了。無論是綠意環(huán)繞的校園,還是操場上肆意奔跑的少年,都給人一種“向陽而生”的力量感。南昌二中高新校區(qū)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在素質(zhì)教育之路上收獲累累,碩果滿滿。
校園文化,以德為先
步入校園,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立于教學樓前的孔子像和刻著“勤樸素毅,博長健禮”校訓的文明石?!皩W習孔子嚴謹?shù)闹螌W精神,德育為先,傳承南昌二中百年名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們的育人理念;培養(yǎng)愛國守禮、言行優(yōu)良的學生是我們的育人目標?!比f毛華校長介紹道。 “不僅如此,2017年,我校孔子學堂正式掛牌,目前,孔子學堂已經(jīng)舉辦了多場德育活動。有一次,我們邀請了紅軍老戰(zhàn)士來到孔子學堂,孩子們聽著老戰(zhàn)士講述戰(zhàn)斗的故事,看著紅軍老戰(zhàn)士身上掛滿了勛章,感動不已,紛紛表示長大后也要像這位紅軍爺爺一樣,保家衛(wèi)國。我想,德育的價值在這個時候就很好地體現(xiàn)了?!比f毛華校長補充道。
學校素質(zhì)教育中心的一樓是閱覽室。閱覽室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畫冊、書籍,閱覽室內(nèi)設有朗讀亭,更好地將“閱”與“讀”融合起來;閱覽室一角的紅色電影放映廳也別具特色,放映廳四周貼滿了經(jīng)典紅色電影海報,讓學生觀影時能更好地融入氛圍,體悟情感。當被問到多久會來閱覽室“補充能量”時,三年級二班的李萌說:“我和同學們一周要來三四次,最喜歡午休的時候來閱覽室了,這里有很多書,希望能把它們?nèi)孔x完。”
“榜樣是無言的秩序”,學生通過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紅色文化能更好地約束自己的言行。除此之外,學校也大力挖掘自身優(yōu)勢和校園文化特色,讓學生明確回答“我是誰”“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牢固自己的身份認知。學校自辦學伊始,便創(chuàng)辦了??靶?,其中,??摹靶@文苑”及校報的“書香校園”“喜報”板塊刊載的都是學生作品及其獲得的榮譽。這些板塊讓學生增強榮譽感與歸屬感的同時,也讓學生明白榜樣就在身邊。同時,學校也打造了一支結構合理、品行端正、師德高尚的教師團隊,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八年級三班的龔誠,便是在這樣一群老師的幫助下健康成長的孩子。龔誠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很少有時間陪伴在他身邊。每每遇到困惑時,老師總能及時關注,給他力量。龔誠說:“我小學和初中都在這里讀的,學校里的幾位老師對我影響特別大。小學六年級時,我成績下降得厲害,但班主任不僅鼓勵我,還選我當課代表,讓我不要放棄、重拾信心。初中的勒老師給我介紹咱們南昌二中的歷史,講述先輩們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學習的意義、生活的意義。”
“教育的環(huán)境在變,教育的方式在變,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變?!睂W校將德育與現(xiàn)代化的教育方式巧妙融合,鼓勵學生向有德之士學習,向革命先輩學習,向身邊的人學習,致力于打造“以德為先”的校園文化。
家校共育,啟迪心智
在2018年9月舉行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教育事業(yè),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印F鋵?,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其目標是一致的,就是教育出心智健全、健康發(fā)展的孩子,只是二者職責、分工不同。所以,家校合作共育是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啟迪學生心智的有效路徑。
南昌二中高新校區(qū)自辦學以來,積極開展“家校共育”活動,保持和家長的良性溝通?!凹倚Un堂”便是學校的特色之一。據(jù)悉,學校會根據(jù)家長的職業(yè)特點,定期邀請他們來學校為學生上課?!氨热?,之前有一名家長是南昌市青山湖區(qū)防疫中心的工作人員,她來學校給學生講了一堂健康課,為老師和學生普及了健康知識,反響很好。還有一次,我印象比較深刻,一名交警家長帶了一些小道具,為學生普及交通安全知識,學生們積極互動,氛圍熱烈。我們會結合家長的職業(yè)特點和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安排這些活動課程,既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也讓學生有更廣闊的智育課堂?!闭烫幹魅紊蜉磔硐蛴浾呓榻B道。
不僅如此,“雙減”政策頒布后,南昌二中高新校區(qū)為更好地解決學生“看護難”這一問題,主動將課堂帶出學校,帶進社區(qū),帶進家庭。2022年寒暑假期間,學校組建了一批志愿教師隊伍,走進學校周邊社區(qū),開展公益托管服務。托管服務形式多樣,不僅有作業(yè)輔導,還開設了閱讀、書法等興趣活動,獲得了家長們的廣泛好評。
“有這些老師,我們真的太放心了。我和孩子的爺爺都是農(nóng)民,沒讀過什么書,孩子的父母也常年在外打工。特別擔心孩子假期一心顧著玩兒,現(xiàn)在好了,學習勁頭上來了。這樣的活動希望每年寒暑假都有。”新都社區(qū)王奶奶激動地說。
強健體魄,健康發(fā)展
課后,操場上穿著校服奔跑的少男少女是學校的一道亮麗風景。2019年,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薄W校始終注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記者注意到,大課間時,學生們紛紛來到操場運動、奔跑?!拔覀児膭顚W生在上午和下午的兩個大課間來操場活動,一是出于對學生安全的考慮,在走廊上、樓梯上奔跑嬉鬧難免會磕磕碰碰;二是學生每天長時間坐在教室里,不利于健康,來到操場就容易被這活躍的運動氛圍感染,產(chǎn)生和大家一起運動的意愿?!蹦喜懈咝滦^(qū)黨政辦負責人江翠翠解釋道。當被問及新冠疫情居家期間如何保證學生的運動量、如何有效開展體育活動時,江翠翠老師說:“我們的體育老師每周會在班級群發(fā)布體育任務,通過線上視頻打卡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鍛煉情況?!?/p>
強健的體魄是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基礎,也是發(fā)展智力、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礎。學校從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出發(f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以美育人,陶冶情操
一塊塊擺放整齊的畫板、一排排展著樂譜的琴架、一個個陳列在置物柜上的陶瓷作品……學校素質(zhì)教育中心的每個教室都獨具特色?!罢嫦牖氐綄W生時代,把這些課都上一遍?!笨粗b備齊全的教室以及孩子們的創(chuàng)意作品,記者一行由衷地感嘆道。
學校根據(jù)音樂教師、美術教師的專業(yè)特長,增設了小提琴、鋼琴、手工制作、陶藝、瓷板畫等素質(zhì)教育課程。如畢業(yè)于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現(xiàn)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的鄧鈺佳老師是陶藝課程的指導老師,漆畫專業(yè)的丁海寧老師是瓷板畫課程的指導老師。學校將自身師資優(yōu)勢與學生的藝術興趣相結合,讓學生的審美學習不只停留在“激趣”階段,而是通過專業(yè)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審美意識,提升審美能力。
課后服務時間,記者來到素質(zhì)教育中心的手工制作教室,看到教室里已經(jīng)坐滿了學生,不少學生“輕車熟路”地找到上次手工課未完成的作品,繼續(xù)著自己的“創(chuàng)作”。指導老師身邊也圍著一圈學生,他們有的自豪地展示著自己的作品,等待著老師的夸獎;有的認真請教作品需改進之處?!翱矗@是我們組做的冰墩墩,上節(jié)課做好了框架,今天主要是上色,像吧?!”手工課上一個熱情的學生向記者介紹道?!按_實是形神兼具,真像!”看著這生動形象的作品,記者由衷地夸贊道。
“認真活潑,專注投入”是南昌二中高新校區(qū)素質(zhì)教育課堂的真實寫照。從學生課堂參與的熱切程度,不難看出學校對學生素質(zhì)教育、審美教育的重視,學生在學習中也獲得了豐富的審美體驗。將審美教育理念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擁有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眼睛,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感悟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勞育”賦能,碩果累累
“快走快走,來不及了!今天包餃子?!闭n間,一群孩子熱熱鬧鬧地穿過教學樓,直奔學校勞動實踐基地。
學校的勞動教育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學校按照學生能力發(fā)展水平和特點,以年級為序,設計了不同的勞動教育清單。翻開學校勞動教育手冊,筆者發(fā)現(xiàn),除了按年級編排勞動內(nèi)容,學校還將每個學年的勞動課題以月份為單元細致劃分。如小學一年級上學期九月份的勞動課題有“整理書包、疊衣服、掃地、做火腿卷”,下學期四月份的勞動課題為“春季識種、種子質(zhì)量檢測、果蔬護養(yǎng)基礎等”,不僅勞動內(nèi)容有所升級,勞動教育課程的地點也由校內(nèi)延伸至校外。
“包餃子”這一類的面點課開設在校內(nèi)勞動實踐基地,這也是學生最愛“打卡”的勞動課程之一。談及“勞動實踐課程帶給學生的變化”,政教處主任沈蓓蓓說:“學生們來勞動實踐基地上課總是很積極,課程開設之初,我們還擔心制作面點、炒菜等,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沒想到他們參與興致高,而且總能帶給我們驚喜,家長們也常常在班級群里說著孩子的進步。不僅如此,校內(nèi)的‘洗刷刷勞動基地‘農(nóng)耕文化體驗園也極具特色,學校一直秉持‘勞動要從身邊事做起的理念,所以我們的勞動教育課程既是課程,也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粗鴮W生有模有樣地清洗碗筷、辨認瓜果蔬菜,我們也特別欣慰?!?/p>
“我們家孩子最喜歡學校的勞動課了,每次上完課回來都很興奮,總要和家里人分享課上的收獲。有次回老家,他指著地里的菜說,這個是‘蘿卜,那個是‘薺菜,一下說了好幾種,還都被他認對了,我們真的是高興?。 比昙壱话嗪鷷缘膵寢屨f道。
南昌二中高新校區(qū)的素質(zhì)教育活動,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審美能力、勞動本領等為目標,引導學生和諧發(fā)展、健康成長,真正做到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注:文中學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