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民
人生在世,誰也少不得結交朋友。所謂朋友,是指彼此有交情的人。但交情分真?zhèn)魏吞搶?,有時,假作真時真亦假,虛情假意或似真。于是,世人嘆曰:“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交真友之難,可窺一斑。交友不慎,一旦引禍上身,悔之晚矣。龐涓刑孫臏,李斯毒韓非,蕭何殺韓信,皆為“摯友”相殘之例。此“摯友”,偽也。因利益相悖,所以背信棄義。
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痹诳鬃涌磥恚徽?、工于媚悅而不誠實、巧舌如簧而無真知灼見者乃為損友。益友損友各占半邊,擇友不得不慎。
《小窗幽記》告誡人們:“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焙沃^“貢諛者”?阿諛奉承之徒也,即孔子所說損友之“友善柔”。倘若身邊圍滿了溜須拍馬之人,就易使人昏昏然漸漸膨脹而喪失理智,此亦謂之“捧殺”之術。
然而,“貢諛者”貢諛的對象,往往是值得“貢諛”的權勢人物,亦可謂之“目標獵物”。趨炎附勢之徒,從來沒想過“真交情”,結交只為謀利。唐代張謂有詩為證:“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心?!碧拼越挥阎M行“圍獵”,因“黃金不多”僅僅成陌路罷了;如今“貢諛者”,不把“獵物”拉入深淵、送進囹圄豈能罷手?
人與人之間,往往“同明相照,同類相求”,也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倘若不知道一個人怎樣,只看他的朋友是什么樣的人,肯定八九不離十?!敖煺叱?,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時常看到貪官的懺悔書,無不對交友不慎悔恨交加??吹脚笥殉鍪珠熅b,飲必美酒,吸必名煙,穿必大牌,行必豪車,食必山珍海味,住則富麗堂皇的闊宅……羨慕嫉妒恨,不平衡,不服氣,一心也要過這樣的生活。怎么辦?將手握的權柄變現!權錢交易,權色交易,一發(fā)不可收。有的還認為,朋友之間,禮尚往來,拿些錢用不算啥事。最后東窗事發(fā),蹲在大牢寫懺悔。
其實,古之圣賢,早就有言在先,孔子教誨說:“不慎其前,而悔其后,雖悔無及矣?!鼻f子的擇友準則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擇君子而交,無功利之心,葆有赤子情懷,方為諍友;小人之交,利在則諂媚如飴,利去則交絕,甚而落井下石。慎友,須冷靜觀人,理智處事,牢記公仆的初心使命,才不至于被損友拉下水。
慎友之道,《論語》說得頗為明了,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通過一個人的行為、動機和志向,完全可以判斷出其人是益友或是損友,益者可交之,損者遠離之。做到慎友,不妨學學三國時代的管寧,他對擇友之嚴,近乎苛刻,見好友華歆稍有不良傾向,便“割席絕交”。若此嚴謹,怎會因交損友而痛悔呢?!
責任編輯 / 鐘?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