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許宵雪
周紅
2020 年年初,暖暖春意伴隨著南京師范大學返校學生的腳步緩緩到來,寒假后的開學第一天,全校學生收到了這樣一封信:“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可以感知的影響,但春天已經(jīng)來臨。勇敢地與‘不舒服’磨合、與‘不確定’對話、與‘不著急’較真、與‘不敢為’碰硬,美好的青春就在此時此地……”字里行間充滿真切關(guān)懷,皆是對學生們困惑與心聲的回應,撫平煩躁憂慮的心靈。這封信來自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黨委書記周紅,她說:“聽見求助者的心聲,讓每個生命更美好,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標?!?/p>
在接觸心理領(lǐng)域之前,周紅是南京師范大學的一名輔導員,在工作中,周紅經(jīng)常遇到帶著困惑來求助的學生。2004 年,學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帶著希望能以更專業(yè)角度幫助學生的愿望,周紅應聘到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主任崗位,開始以心理咨詢師的身份為學生服務。
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航人,周紅為學生點亮了一盞驅(qū)散陰霾的燈,而學生的真情反饋亦溫暖了她的人生,“您曾經(jīng)帶給我的溫暖和陽光至今仍安放在我心底,您曾改變了我的人生,我銘記并將永遠感恩……”于周紅而言,領(lǐng)悟心理工作規(guī)律、發(fā)揮情緒安撫價值、做正能量的輸出者等,都是她在這份工作中的收獲,也令她不斷加深對心理工作的熱愛。
2020 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戰(zhàn)斗在一線的醫(yī)護人員、病患及家屬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些群眾也出現(xiàn)了恐慌、焦慮等情緒。在緊要關(guān)頭,周紅承擔起了江蘇惠心心理咨詢熱線平臺的建設(shè)任務,她帶領(lǐng)團隊成員謀劃運行機制,竭力爭取各類資源,招募了80 名優(yōu)秀心理工作者加入熱線援助團隊。平臺建設(shè)完成后,周紅又馬不停蹄地投入一線工作中——熱線接聽、專業(yè)督導、危機干預、專題講座,每項工作她都全情投入。
回憶起這特殊的三年,熱線電話那端帶著焦慮和無助的聲音讓周紅記憶猶新,她總是用最耐心的姿態(tài)傾聽,用最溫和的話語撫慰?!拔視椭笾吆侠砘斚碌奈C,讓他看見國家和社會不斷釋放的積極信號,以及社會各界的齊心協(xié)力,激勵他們重新燃起沖破困境的信心。”心理志愿服務是一項耗費精氣神的專業(yè)任務??臻e時,熱線團隊的小伙伴時常分享接到了某位求助者的感謝來電,周紅和同事們相視一笑,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她很高興團隊的心理疏導能為大家增添走出低谷走向未來的力量。
在疫情常態(tài)化的三年里,周紅接待了百余名來訪者,進行團體心理督導300 余人次,開設(shè)專題講座40 多場:《壓力管理與情緒調(diào)適》《遇見家的幸?!贰蹲鰷嘏辛Φ母改浮贰陡哔|(zhì)量陪伴,減少兒童手機依賴》……從個人情緒管理到親子關(guān)系調(diào)適,從江蘇教育家長微課到公益直播,周紅踴躍擔當傳播積極心理的責任?!耙驗槲蚁嘈排Φ囊饬x,堅信專業(yè)的價值,更懂得社會各類群體的心理急需。消滅‘心理疫情’,我責無旁貸?!敝芗t十分堅定。
青春如同一葉小舟,在浩瀚的人生海洋航行時,有時可能會遭遇惡劣的風暴,誤入迷途。周紅愿做那個挺身而出的人,引領(lǐng)迷路的孩子駛回正確的航道。
2022 年9 月,應江蘇省婦聯(lián)《想你們了,我要歸正》幫扶幫教活動的邀請,周紅來到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為監(jiān)獄系統(tǒng)8 萬多名學員作《向陽成長》主題宣講。盡管前一天晚上還在發(fā)燒,周紅依然堅持為活動做充分準備,圓滿完成這一次特殊的主題演講。
這次宣講令周紅至今記憶猶新,看著一張張帶著稚氣卻略顯迷茫焦慮的臉龐,周紅希望能為他們注入向上向善的勇氣。周紅認為,相較于普通孩子面臨的學業(yè)壓力或是親子關(guān)系問題,未成年犯的最大危機來源于自我——自我認同和自我接納,到了社會中,也會面對自己身上“撕不掉的標簽”,以及難以獲得平等的社會機會?!氨M管如此,我仍然鼓勵這些孩子敢于直面不完美的自己。只要保持善良,努力歸正,向陽生長,就沒有人能阻礙你?!敝芗t深情地說。
在周紅看來,《向陽成長》是為師以來最具挑戰(zhàn)性的一次宣講,除了要克服身體上的不適,她還想盡最大努力在有限的演講時間里為孩子們擦去心鏡上的迷霧,擺正自我審視的姿態(tài)。此外,周紅呼吁家庭和社會也要以積極的姿態(tài),為渴望歸正的孩子營造接納和支持的土壤,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社會?!爸挥性谶m宜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中,他們才能有力沖破束縛的繭,幻化成美麗的蝴蝶?!?/p>
隨著社會化發(fā)展,不少兒童隨父母在城鄉(xiāng)間流動。2021 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達1372.41 萬人。流動兒童成為城市中不可忽視的弱勢群體。
在長期與外來務工子女打交道后,周紅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壓力比城市的孩子更大,有些孩子甚至背負著改變家庭命運的重擔?!坝行└改赋0选宜龅囊磺卸际菫榱四恪惚仨氁獮榘职謰寢尃幰豢跉狻敵煽陬^禪,而過高的期待往往導致孩子的深度自卑?!庇行┖⒆右幻嫫疵Γ幻鎿淖约翰蝗鐒e人,讓父母失望,小小年紀卻處于對未來的擔心和憂慮中?!斑@種情況下,我很少只要求孩子改變,而是希望家庭成員一起努力,尋找適合的努力方向和方法?!?/p>
除家庭教育問題外,流動家庭還面臨心理健康、社會融合等多方面困境。周紅認為,有些時候,兒童的問題需要輔導甚至治療的不是兒童,而是家庭。每當遇到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求助個案,周紅總是和家庭積極對接,幫助父母在風險或逆境中實現(xiàn)適應、轉(zhuǎn)化和成長,同時與學校和社區(qū)建立聯(lián)系,營造兒童更易融入、和諧友好的成長生態(tài)。
“孩子像一棵小樹,當陽光、雨水、土壤合力為他做出改變,幼小的樹苗便能茁壯成長?!敝芗t定期走進校園和社區(qū),面向家長和教師開展公益心理科普和培訓,為兒童搭建家校溝通的橋梁。2022 年7月,她積極回應南京市棲霞區(qū)婦聯(lián)的需求,作《有趣的心理學》公益科普講座,為外來務工子女的假期生活增添不一樣的色彩。
社會大眾對心理健康仍然有盲區(qū)和誤解,談及心理問題,要么嚴重化等同于精神疾病,要么輕視化認為自己想得太多。周紅認為,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要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以科學態(tài)度積極應對,減少“病恥感”和“恐懼感”。多年來,周紅一直走在心理知識科普和心理輔導的路上,讓人們了解心理,幫助求助的人們有勇氣、有方法走出心理困境,擁抱美好生活。
從事心理輔導二十多年,周紅一直秉持初心。她說:“我希望能做走進求助者內(nèi)心的知心姐姐,指引青年學生走向幸福彼岸的燈塔,成為守護兒童純真心靈的羽翼,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貢獻一份溫柔但卻堅韌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