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高暑 胡杰 董天成 林智威 潘培培 梁詩琪 杜雷雷 孔淑婷 陳星星 龔永生 范小芳 周浩
心肌纖維化是指由于長期壓力負荷增加引起大量細胞外基質(zhì)(extracellular matrixc,ECM)蛋白在心肌間質(zhì)中過度沉積,正常心肌組織被纖維化組織替代的病理性重構過程,最終導致進行性心力衰竭[1]。研究表明,心肌組織中內(nèi)皮細胞可通過內(nèi)皮間質(zhì)轉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成為間充質(zhì)細胞,形成大量的肌成纖維細胞促進心肌纖維化[2]。EndMT 與多種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密切相關,包括心肌纖維化、系統(tǒng)性硬化、肺動脈高壓、心肌梗死和其他纖維化疾病[3-4]。因此,調(diào)控EndMT 過程是抗心肌纖維化的重要靶點。Pifithrin-α 是一種p53 的特異性抑制劑,近期研究發(fā)現(xiàn)Pifithrin-α 具有抑制腎纖維化和肝纖維化的作用[5-6]。本研究探討Pifithrin-α 改善異丙腎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誘導心肌纖維化的作用及機制,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實驗動物 6 周齡雄性SD 大鼠24 只,體重185~219(199.25±10.53)g,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人微血管內(nèi)皮細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MVECs)購自中國上海細胞庫。本研究經(jīng)溫州醫(yī)科大學動物實驗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批準文號:wydw2020-0372)。
1.2 方法
1.2.1 動物培養(yǎng)及分組 24 只大鼠采用信封法隨機分為觀察組、ISO 組和對照組,每組8 只。觀察組和ISO 組采用5 mg·kg-1·d-1異丙腎上腺素(美國Sigma 公司,批號:I5627)連續(xù)皮下注射1 周,觀察組再采用2 mg·kg-1·d-1Pifithrin-α(美國Sigma 公司,批號:P4359)腹腔注射1 次。對照組連續(xù)皮下注射與ISO 相同體積的0.9%氯化鈉注射液1 周。3 組大鼠繼續(xù)喂養(yǎng)3 周。實驗過程中3 組大鼠均有死亡發(fā)生,在第4 周末時觀察組剩下5 只,ISO組剩下4只,對照組剩下3只。
1.2.2 心臟超聲心動圖檢查 在第4 周末時,3 組大鼠腹腔注射40 mg/kg戊巴比妥鈉麻醉,采用小動物心超儀(美國Phillips 公司,Sonos 5500 型)檢測3 組大鼠心功能。通過M 型超聲測量心率、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imension,LVPWd)和射血分數(shù)(ejection fraction,EF)。
1.2.3 血流動力學分析 心臟超聲心動圖檢查后,3 組大鼠經(jīng)頸動脈插入心導管進入左心室測量左心室功能及壓力。記錄左心室舒張末期壓(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心室平均收縮壓(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心室壓力最大上升速率(maximum rate of leftventricular pressure rise,+dp/dtmax)和左心室壓力最大下降速率(maximum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escent,-dp/dtmax)。
1.2.4 心臟重量指數(shù)測定 上述檢測完成后,3 組大鼠腹腔注射過量戊巴比妥鈉處死,稱量體重,將預冷的0.9%氯化鈉注射液注入左心室,直至心臟變白,并用濾紙吸干水分。解剖并分別稱量左、右心室,分別計算左心室重量指數(shù)(left ventricle weight index,LVWI)及右心室重量指數(shù)(right ventricle weight index,RVWI),計算方法為心室游離壁重量/體重。
1.2.5 組織病理學和膠原表達水平檢測 采用4%甲醛固定心臟組織,石蠟包埋,切片。4 μm 厚切片,HE 和Masson 染色,使用光學顯微鏡(日本Nikon 公司,TS100型)拍攝圖像,用Image Pro Plus 圖像處理軟件(美國Media Cybernetics 公司)分析測量藍色纖維化面積和總面積。計算膠原體積分數(shù)(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CVF=藍色纖維化面積/總面積×100%。每只大鼠取1 塊100 mg 新鮮心肌組織,加入1 ml 的PBS(pH 7.4)中,勻漿后制作組織懸液,3 000 r/min 離心20 min,回收上清液,采用Ⅰ型膠原和Ⅲ型膠原(武漢云克隆公司,批號:SEA571Ra,SEA176Ra)ELISA 試劑盒檢測膠原表達水平。
1.2.6 心肌組織EndMT 指標檢測 每只大鼠心臟取新鮮心肌組織用放射免疫沉淀裂解緩沖液提取蛋白,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檢測心肌組織蛋白表達水平。等量的蛋白質(zhì)通過聚丙烯酰胺凝膠蛋白電泳系統(tǒng)(美國Bio-Rad 公司)分離,轉移到聚偏二氟乙烯膜后用5%脫脂奶粉封閉,然后用一抗在4 ℃下孵育過夜。EndMT表現(xiàn)為內(nèi)皮標志物如分化簇31(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1,CD31)的表達水平降低,而間充質(zhì)標志物如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波形蛋白的表達水平增加,故采用p53 一抗(美國CST 公司,批號:2524S),CD31 一抗(英國Abcam 公司,批號:ab28364),α-SMA 一抗(美國Proteintech 公司,批號:A5228),波形蛋白一抗(美國Proteintech 公司,批號:10366-1-AP)孵育過夜,次日用二抗在室溫下孵育1 h,用凝膠成像分析系統(tǒng)(美國Bio-Rad 公司Hercules 型)掃描蛋白條帶,分析蛋白表達水平。采用免疫熒光染色對心肌組織染色,將心肌組織與CD31 一抗和α-SMA一抗置于4 ℃5%牛血清白蛋白中孵育過夜,染色次日在37 ℃下加入二抗孵育1 h。用PBS 洗滌數(shù)次,再用10 mg/ml 的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孵育5 min 以上進行細胞核染色。采用倒置熒光顯微鏡(日本Nikon 公司,TS100 型)拍攝圖像,觀察蛋白表達水平。
1.2.7 細胞EndMT 指標檢測 將HMVECs 放在37 ℃、5%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當細胞密度達到90% 以上時傳代。傳代后將細胞分為觀察組、轉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組和對照組3組。觀察組和TGF-β 組細胞采用20 ng/ml TGF-β(美國派普泰克公司,批號:100-21)處理24 h,其中觀察組細胞再采用100 μmol/L Pifithrin-α 處理48 h,TGF-β 組細胞繼續(xù)培養(yǎng)48 h;對照組細胞正常培養(yǎng)78 h。3 組細胞用放射免疫沉淀裂解緩沖液提取蛋白。隨后采用上述Western blot 方法檢測3 組細胞p53、CD31、α-SMA 和波形蛋白等表達水平。采用上述免疫熒光染色的方法對3組細胞染色。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大鼠心功能指標比較 3組大鼠LVEDd、LVPWd 和EF 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3組大鼠心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SO組大鼠LVEDd 高于對照組,LVPWd 和EF 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大鼠LVEDd 低于ISO 組,LVPWd 高于ISO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3組大鼠心功能指標的比較
2.2 3 組大鼠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比較 3 組大鼠LVSP、LVEDP、+dp/dtmax 和-dp/dtmax 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ISO 組大鼠LVEDP 高于對照組,LVSP、+dp/dtmax 和-dp/dtmax 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大鼠LVEDP 低于ISO組,LVSP、+dp/dtmax 和-dp/dtmax 高于ISO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3組大鼠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的比較
2.3 3 組大鼠心臟重量指數(shù)的比較 3 組大鼠LVWI和RVWI 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3 組大鼠體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SO 組大鼠LVWI 和RVWI 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大鼠LVWI 和RVWI 低于ISO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3組大鼠心臟重量指數(shù)的比較
2.4 3 組大鼠病理形態(tài)學及膠原表達水平比較 ISO組大鼠膠原纖維增生、心肌細胞形態(tài)不規(guī)則及炎癥細胞浸潤,而觀察組和對照組大鼠心肌纖維化較輕。3組大鼠CVF、Ⅰ型膠原和Ⅲ型膠原表達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ISO 組大鼠CVF 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大鼠CVF 低于ISO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ISO 組大鼠Ⅰ型膠原和Ⅲ型膠原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大鼠Ⅰ型膠原和Ⅲ型膠原表達水平低于ISO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圖1(插頁)。
圖1 3 組大鼠大鼠病理形態(tài)鏡下所見及膠原表達水平比較(A:3 組大鼠HE 染色檢測心肌纖維化程度,×40;3 組大鼠HE 染色檢測心肌纖維化程度,×200;C:3 組大鼠Masson 染色檢測心肌纖維化程度,×40;D:3 組大鼠Masson 染色檢測心肌纖維化程度,×200;E:3 組大鼠心肌組織CVF 比較;F:3 組大鼠心肌組織Ⅰ型膠原和Ⅲ型膠原表達水平比較)
2.5 3 組大鼠心肌組織EndMT 指標比較 3 組大鼠心肌組織CD31、α-SMA、波形蛋白和p53 表達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ISO 組大鼠心肌組織α-SMA、波形蛋白和p53 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CD31 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大鼠心肌組織α-SMA、波形蛋白和p53 表達水平低于ISO 組,CD31 表達水平高于ISO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免疫熒光染色檢測ISO 組大鼠心肌組織α-SMA 表達水平較高,CD31 表達水平較低;觀察組和對照組大鼠心肌組織α-SMA 表達水平較低,CD31 表達水平較高。見圖2(插頁)。
2.6 3 組細胞EndMT 指標的比較 3 組細胞CD31、α-SMA、波形蛋白和p53 表達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TGF-β 組細胞α-SMA、波形蛋白和p53 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CD31 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細胞α-SMA、波形蛋白和p53 表達水平低于TGF-β 組,CD31 表達水平高于TGF-β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免疫熒光染色檢測TGF-β 組細胞α-SMA 表達水平較高,CD31 表達水平較低;觀察組和對照組細胞α-SMA 表達水平較低,CD31 表達水平較高。見圖3(插頁)。
圖3 3 組細胞EndMT 指標比較(A:3 組細胞CD31、α-SMA、波形蛋白和p53 蛋白表達電泳圖;B:3 組細胞CD31、α-SMA、波形蛋白和p53 蛋白表達水平比較;C:3 組細胞CD31 和α-SMA 表達水平)
心肌纖維化是各類心臟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研究證實,在終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肌組織中,存在ECM 的大量堆積,表現(xiàn)為心肌纖維化。大量ECM堆積在心肌間質(zhì)中,可惡化心功能和誘導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最終發(fā)展為終末期心力衰竭[7]。因此,尋找有效的心肌纖維化治療靶點,對延緩心力衰竭、降低病死率有重要臨床意義。皮下注射ISO 是制備心肌纖維化動物模型的經(jīng)典方法[8]。ISO 通過結合于β1-腎上腺素受體來加強心肌收縮力,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誘導EndMT 和成纖維細胞激活,促進心肌纖維化的發(fā)生、發(fā)展[9]。
心肌纖維化過程包括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及其向肌成纖維細胞分化,而表達α-SMA 的肌成纖維細胞是分泌細胞間質(zhì)ECM 蛋白的主要細胞[10-11]。目前研究發(fā)現(xiàn),心肌成纖維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可來源于多種細胞,如心肌原位成纖維細胞的增殖、循環(huán)中的巨噬細胞以及發(fā)生EndMT 的內(nèi)皮細胞,而內(nèi)皮細胞來源的成纖維細胞約占32%[12-13]。EndMT 是內(nèi)皮細胞獲得間充質(zhì)細胞特征而失去內(nèi)皮細胞特征的過程。在EndMT 過程中,內(nèi)皮標志物如CD31 和鈣黏蛋白的表達水平降低,而間充質(zhì)標志物如α-SMA、成纖維細胞特異蛋白-1 和波形蛋白的表達水平增加[14]。發(fā)生EndMT 的內(nèi)皮細胞在形態(tài)學上表現(xiàn)為細胞內(nèi)蛋白骨架重排、細胞間黏附減少和偽足出現(xiàn),并且細胞的遷移侵襲和增殖的能力增強[15]。研究證實,EndMT 促進心肌纖維化的發(fā)生、發(fā)展,而抑制EndMT 可減輕心肌纖維化,改善心功能[16]。本研究結果提示Pifithrin-α 抑制了異丙腎上腺素誘導的大鼠心肌EndMT。
本研究通過動物和細胞實驗發(fā)現(xiàn),p53 在ISO 誘導的大鼠心肌纖維化模型和TGF-β 誘導的細胞EndMT過程中表達水平升高。p53 是最廣為人知的腫瘤抑制基因,除了作為細胞衰老、細胞周期阻滯和凋亡的主要調(diào)節(jié)因子外[17-18],p53 還參與控制多種生物學過程的基因的轉錄調(diào)控,如分化、遷移或血管生成[19-20],在纖維化疾病中亦發(fā)揮重要影響[21]。p53 在正常細胞中表達水平較低,但當細胞受到低氧等應激后,p53 表達水平上調(diào)并被激活[22]。p53 可通過促進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表達,誘導肝臟纖維化,而條件性敲除小鼠肝細胞p53 基因可減輕肝纖維化[23]。在輸尿管梗阻小鼠模型中,p53 可通過誘導EndMT 促進腎纖維化[24]。p53 可與信號轉導分子3(signal transduction molecule3,Smad3)相互作用,通過激活TGF-β1/Smad 信號通路啟動EndMT,導致糖尿病心肌纖維化[25]。研究證實,p53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活檢組織中表達水平升高,并且隨著心力衰竭的惡化,p53 表達水平逐漸升高[26]。小鼠敲除p53 基因可減輕心肌損傷,而激活p53 可惡化左心室功能[27]。Pifithrin-α 是p53 抑制劑,可阻斷其轉錄活性。本研究動物和細胞實驗均提示,p53 可能是心肌纖維化的重要干預靶點;Pifithrin-α 可能通過抑制p53 介導的EndMT,減輕大鼠心肌纖維化。
綜上所述,ISO 誘導的心肌纖維化大鼠模型p53 介導的EndMT 水平升高;Pifithrin-α 通過抑制p53 介導的EndMT,減輕心肌纖維化程度,靶向p53 介導的EndMT是心肌纖維化的潛在治療方案。
志謝感謝溫州醫(yī)科大學基礎學院創(chuàng)新平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