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芳, 朱燕芳, 郝燕*, 王玉安,*
(1.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蘭州 730070; 2.甘肅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林果花卉研究所,蘭州 730070)
河西走廊地處世界葡萄生長的黃金緯度帶,該區(qū)光照資源豐富、干燥少雨、晝夜溫差大等,有助于高質量葡萄酒原料的生產(chǎn)[1],是我國生產(chǎn)優(yōu)質釀酒葡萄的最佳生態(tài)區(qū)之一[2]。葡萄果實中酒石酸含量與成熟期溫度呈緊密負相關,葡萄漿果成熟期高溫干旱會使酒石酸的分解作用加強。在葡萄漿果發(fā)育成熟期,正值該地區(qū)高溫。高溫主要是由于河西走廊釀酒葡萄產(chǎn)區(qū)屬溫帶干旱性荒漠氣候,沙漠云量少,太陽輻射削弱少,輻射較強,熱資源較為豐富[3]。沙漠植被覆蓋少,大部分太陽輻射射向地面,同時沙質土壤導熱快,使得白天氣溫高,進一步加強了葡萄果實中酒石酸的代謝[4]。因此,在特定熱環(huán)境下,釀酒葡萄中酒石酸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亟需研究。
‘貴人香’是河西走廊釀酒葡萄產(chǎn)區(qū)釀造干白和冰白葡萄酒的主要原料,有機酸的含量是評價白葡萄酒質量的重要指標,高質量的白葡萄酒需要較高的酸度來支撐酒體,尤其是高糖的冰白葡萄酒,需要較高的酸度來平衡酒體[5-6]。因此,酸的含量對白葡萄品種非常重要。白葡萄酒中的有機酸主要包括酒石酸、蘋果酸和檸檬酸[7],其中酒石酸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葡萄漿果的釀酒品質。酒石酸在葡萄酒發(fā)酵過程中一般不會被代謝,使葡萄酒的pH維持在3.0~3.5[8],從而決定葡萄酒的顏色、氧化特性和微生物的穩(wěn)定性,而且也為葡萄酒提供骨架物質[9],同時參與葡萄酒味感平衡,影響葡萄酒的陳釀潛力[10]。因此,研究河西走廊‘貴人香’葡萄果實中酒石酸含量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在未成熟葡萄中,酒石酸的質量含量可以高達15 g·L-1,在葡萄盛花后1個月內(nèi),酒石酸大量積累,之后沒有新的酒石酸合成,在葡萄果實生長至成熟過程中,其質量含量呈下降趨勢[11]。本試驗在河西走廊東部釀酒葡萄產(chǎn)區(qū)進行,探討葡萄果實發(fā)育過程中特定熱環(huán)境各氣象因子對果實中酒石酸變化規(guī)律的影響。
本試驗在河西走廊東部武威皇臺釀酒葡萄基地進行,該基地中心海拔1 600 m,年平均溫度6.9 ℃,≥10 ℃有效積溫3 100 ℃,年降水量191 mm,年平均蒸發(fā)量2 130.8 mm,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724.8 h。葡萄園土質以沙質壤土為主,土層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性良好。
首先,在試驗地放置1個CAWS2000溫室小氣候觀測站,監(jiān)測2021年7—9月的光照、溫度、濕度等氣候因子、土壤濕度和地溫的變化,并記錄數(shù)據(jù)。然后,以釀酒葡萄品種‘貴人香’(Italian Riesling)為試驗材料,每小區(qū)種植20株,重復3次,隨機排列。
1.3.1 葡萄園熱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 采用CAWS2000溫室小氣候觀測站監(jiān)測‘貴人香’生長葡萄園的光照、溫度、濕度、太陽紫外線、太陽總輻射、光合有效輻射和5、10、15、20、40 cm處的土壤濕度和地溫。
1.3.2 酒石酸含量測定 在‘貴人香’漿果速長期(7月)、漿果轉色期(8月)、漿果成熟期(9月)采集果實樣本,即分別在7月6日、7月22日、8月6日、8月17日、9月2日、9月16日、9月24日每天9∶00—10∶00采集釀酒葡萄果實,分別于不同果穗上、中、下3個部位采集共50粒果實,重復5次。果實采摘后立即用液氮速凍,放到干冰中帶回實驗室,放置在-40 ℃低溫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T?月22—23日、8月17—18日、9月16—17日,從9∶00開始每隔4 h采集1次果實樣品,采樣時間為9∶00、13∶00、17∶00、21∶00、1∶00、5∶00、9∶00,即1個晝夜。
采用 RIGOL L3000 高效液相色譜儀(濟南賽暢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測定葡萄果實中的酒石酸含量,儀器的操作及參數(shù)設定參照參考文獻[12]。酒石酸提取方法:稱取約0.3 g樣本加入1 mL水過夜提取,10 000 r·min-1離心取上清,用針頭式過濾器過濾于帶有內(nèi)襯管的樣品瓶內(nèi)待測,進樣體積10 μL。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多重比較分析,采用Excel進行繪圖。
2.1.1 河西走廊‘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溫濕度的變化 對葡萄果實的優(yōu)劣起主導作用的是生長環(huán)境中的氣象因子,其中最典型的是溫度和濕度。在‘貴人香’葡萄果實的不同生長時期,其溫、濕度的變化趨勢和到達最高值、最低值的時間有差異。由圖1可知,在果實速長期,7月1—9、12—25日期間日平均溫度和日最高溫度變化平穩(wěn),全月日最低溫度波動幅度大;全月日平均溫度在19.7~26.5 ℃之間,19.7 ℃出現(xiàn)在7月27日,26.5 ℃出現(xiàn)在7月20日;全月日最高溫度在21.2~37.1 ℃之間,21.2 ℃出現(xiàn)在7月11日,37.1 ℃出現(xiàn)在7月30日;全月日最低溫度在9.5~19.8 ℃之間,9.5 ℃出現(xiàn)在7月1日,19.8 ℃出現(xiàn)在7月21日。全月晝夜溫差在3.8~25.3 ℃之間,3.8 ℃出現(xiàn)在7月11日,25.3 ℃出現(xiàn)在7月30日, 15 ℃以上的天數(shù)達22 d。除7月11日外,日平均濕度、日最高濕度和日最低濕度在7月變化較為平穩(wěn),全月日平均濕度在44%~68%,全月日最高濕度大多在75%~85%之間波動,日最低濕度大多在20%上下波動。
圖1 ‘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生長環(huán)境空氣溫度和濕度的變化Fig. 1 Change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long-term growth environment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rries
由圖2可知,果實轉色期日平均溫度、日最高溫度和日最低溫度呈緩慢降低的趨勢,全月日平均溫度在14.3~24.3 ℃之間,14.3 ℃出現(xiàn)在8月27日,24.3 ℃出現(xiàn)在8月1日;全月日最高溫度在18.4~35.9 ℃之間,18.4 ℃出現(xiàn)在8月30日,35.9 ℃出現(xiàn)在8月1日;全月日最低溫度在7.0~16.4 ℃,7.0 ℃出現(xiàn)在8月28日,16.4 ℃出現(xiàn)在8月18日。全月晝夜溫差變化幅度較大,在4.6~22.2 ℃之間,4.6 ℃出現(xiàn)在8月11日,22.2 ℃出現(xiàn)在8月1日,15 ℃以上的天數(shù)達15 d。全月日平均濕度在45%~89%,日最高濕度大多在79%~100%之間波動,日最低濕度大多在30%上下波動;全月日最高濕度變化平穩(wěn),日平均濕度和日最低濕度變化幅度較大。
圖2 ‘貴人香’葡萄漿果轉色期生長環(huán)境空氣溫度和濕度的變化Fig. 2 Change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during berry color transition
由圖3可知,果實成熟期日平均溫度、日最高溫度和日最低溫度變化趨勢平緩,全月日平均溫度在14.3~23.6 ℃,14.3 ℃出現(xiàn)在9月15日,23.6 ℃出現(xiàn)在9月12日;全月日最高溫度在17.7~29.5 ℃,17.7 ℃出現(xiàn)在9月15日,29.5 ℃出現(xiàn)在9月1日;全月日最低溫度在5.6~15.7 ℃,5.6 ℃出現(xiàn)在9月29日,15.7 ℃出現(xiàn)在9月13日。全月晝夜溫差在3.5~22.5 ℃,呈先降后升的趨勢,9月1—15日之間,晝夜溫差從19.7 ℃降低到3.5 ℃,9月15—30日晝夜溫差從3.5 ℃升高到22.5 ℃,15 ℃以上的天數(shù)達10 d。全月日平均濕度、日最高濕度、日最低濕度整體呈緩慢降低的趨勢,日平均濕度在45%~92%,日最高濕度大多在73%~100%之間波動,日最低濕度在12%~73%。
圖3 ‘貴人香’葡萄漿果成熟期生長環(huán)境空氣溫度和濕度的變化Fig .3 Change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rry at maturity
綜上說明,溫、濕度在速長期、轉色期和成熟期到達最高值的時間均較早,降到最低值的時間較晚,有利于積累光合產(chǎn)物,而晝夜溫差的變化均不同。
2.1.2 河西走廊‘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其他氣象因子的變化 由表1和表2可知,在果實速長期的日照日累計值為30.39 h,均高于果實轉色期和果實成熟期。每個月風速、日照小時累計、日照日累計日均值的變化規(guī)律比較平穩(wěn)??傒椛浜涂傒椛錁O大值的月平均值最高均在7月,分別為268.91和356.27 MJ·m-2,7月總輻射最大值出現(xiàn)在7月5日,為309.23 MJ·m-2,最小值出現(xiàn)在7月25日,為222.62 MJ·m-2;8月總輻射最大值出現(xiàn)在8月1日,為270.88 MJ·m-2,最小值出現(xiàn)在8月5日,為205.94 MJ·m-2;9月總輻射最大值出現(xiàn)在9月1日,為290.25 MJ·m-2,最小值出現(xiàn)在9月14日,為134.47 MJ·m-2。二氧化碳含量、最高二氧化碳含量和最低二氧化碳含量的平均值最高均在8月,分別為2 391.51%、2 449.68%和2 337.10%,9月居中,7月最低。7月二氧化碳含量最大值出現(xiàn)在7月25日,為2 234.31%,最小值出現(xiàn)在7月1日,為1 102.92%;8月二氧化碳含量最大值出現(xiàn)在8月31,達2 642.25%,最小值出現(xiàn)在8月1日,為2 166.96%;9月二氧化碳含量最大值出現(xiàn)在9月14日,達2 625.72%,最小值出現(xiàn)在9月20日,為2 091.96%。
表2 ‘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生長環(huán)境氣象因子日均值的變化Table 2 Changes of daily mean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如圖4所示,在果實速長期,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溫度呈緩慢升高的趨勢,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溫度均逐漸降低。在深度為5 cm時,土壤溫度在21.1~27.7 ℃,21.1 ℃出現(xiàn)在7月1日,27.7 ℃出現(xiàn)在7月24日;深度為10 cm時,土壤溫度在20.3~25.8 ℃,20.3 ℃出現(xiàn)在7月1日,25.8 ℃出現(xiàn)在7月23日;深度為15 cm時,土壤溫度在19.8~25.3 ℃,19.8 ℃出現(xiàn)在7月1日,25.3 ℃出現(xiàn)在7月24日;深度為20 cm時,土壤溫度在19.4~24.6 ℃,19.4 ℃出現(xiàn)在7月1日,24.6 ℃出現(xiàn)在7月25日;深度為40 cm時,土壤溫度在18.6~23.7 ℃,18.6 ℃出現(xiàn)在7月1日,23.7 ℃出現(xiàn)在7月25日。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濕度逐漸升高,土壤濕度在深度為40 cm時最高,達24%~25%;在土壤深度為5 cm時,土壤濕度在14%~16%;土壤深度為10 cm時,濕度在12%~15%;土壤深度為15 cm時,濕度在12%~14%;土壤深度為20 cm時,濕度在19%~20%。
圖4 ‘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不同深度地溫、土壤濕度變化特征Fig. 4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at different depths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在果實轉色期,不同深度的土壤溫度呈緩慢降低的趨勢,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深度土壤的最低溫升高,最高溫降低。在深度為5 cm時,土壤溫度在17.3~25.9 ℃,17.3 ℃出現(xiàn)在8月27日,25.9 ℃出現(xiàn)在8月1日;深度為10 cm時,土壤溫度在17.7~24.9 ℃,17.7 ℃出現(xiàn)在8月27日,24.9 ℃出現(xiàn)在8月1日;深度為15 cm時,土壤溫度在18.2~24.3 ℃,18.2 ℃出現(xiàn)在8月28日,24.3 ℃出現(xiàn)在8月1日;深度為20 cm時,土壤溫度在18.6~23.8 ℃,18.6 ℃出現(xiàn)在8月28日,23.8 ℃出現(xiàn)在8月2日;深度為40 cm時,土壤溫度在18.7~23.0 ℃,18.7 ℃出現(xiàn)在8月28日,23.0 ℃出現(xiàn)在8月2日。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濕度逐漸升高,且土壤濕度變化范圍增加。在土壤深度為5 cm時,土壤濕度在14%~16%;深度為10 cm時,土壤濕度在11%~18%;深度為15 cm時,土壤濕度在12%~24%;深度為20 cm時,土壤濕度在18%~22%;深度為40 cm時,土壤濕度在23~24%。
在果實成熟期,不同深度的土壤溫度呈下降的趨勢,變化幅度較為平緩,隨著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溫度與果實轉色期土壤溫度變化一致。在深度為5 cm時,土壤溫度在14.0~19.9 ℃,14.0 ℃出現(xiàn)在9月18日,19.9 ℃出現(xiàn)在9月1日;深度為10 cm時,土壤溫度在14.3~19.6 ℃,14.3 ℃出現(xiàn)在9月19日,19.6 ℃出現(xiàn)在9月1日;深度為15 cm時,土壤溫度在15.2~19.4 ℃,15.2 ℃出現(xiàn)在9月19日,19.4 ℃出現(xiàn)在9月1日;深度為20 cm時,土壤溫度在15.9~19.5 ℃,15.9 ℃出現(xiàn)在9月20日,19.5 ℃出現(xiàn)在9月2日;深度為40 cm時,土壤溫度在16.1~19.2 ℃,16.1 ℃出現(xiàn)在9月20日,19.2 ℃出現(xiàn)在9月2日。在土壤深度為5 cm時,土壤濕度在15%~25%;深度為10 cm時,土壤濕度在13%~20%;深度為15 cm時,土壤濕度在12%~14%;深度為20 cm時,土壤濕度在18%~19%;深度為40 cm時,土壤濕度在22%~23%。
每個時期的土壤溫度的變化趨勢均是隨著深度的增加表現(xiàn)為升高或降低,且轉色期和成熟期的土壤溫度一直處于下降;土壤濕度的變化是一致的,均表現(xiàn)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說明河西走廊地區(qū) ‘貴人香’葡萄果實生長的3個時期的土壤溫度和土壤濕度的變化有著顯著的節(jié)律性。
2.3.1 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果實中酒石酸含量的變化 如圖5所示,‘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果實酒石酸的含量呈先下降后緩慢上升的趨勢。隨著果實的成熟,7月5—22日期間,果實中酒石酸含量無明顯變化;7月22日—9月1日期間果實中酒石酸迅速降解,酒石酸含量急劇下降,從14.57降低到6.59 mg·g-1;9月1—26日期間,果實中酒石酸含量略有上升,從6.59上升到7.62 mg·g-1。
圖5 ‘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果實酒石酸含量變化Fig. 5 Variation of tartaric acid content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2.3.2 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果實中酒石酸含量的晝夜變化特征 在‘貴人香’果實速長期、轉色期和成熟期3個時期果實中酒石酸的晝夜變化特征如圖6所示,在速長期7月22—23日,果實中酒石酸的晝夜變化呈先降后升的趨勢,在13∶00時果實中酒石酸含量最高,達15.13 mg·g-1;在1∶00酒石酸含量最低,僅為12.67 mg·g-1。在轉色期8月17—18日,果實中酒石酸的晝夜變化呈先升后降再升高的趨勢,在13∶00時果實中酒石酸含量最高,達11.81 mg·g-1;在21∶00時最低,僅為7.84 mg·g-1。在成熟期9月16—17日,果實中酒石酸的晝夜變化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在21∶00時最高,達9.01 mg·g-1;在9∶00時最低,為7.06 mg·g-1,酒石酸含量變化差異較小。
圖6 ‘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果實酒石酸含量晝夜變化特征Fig. 6 Diurnal variation of tartaric acid content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其酒石酸峰面積的變化趨勢與其含量表現(xiàn)是一致的,速長期的酒石酸峰面積整體比其他時期高,并且越往后其峰面積越低。速長期的酒石酸峰面積最高和最低分別出現(xiàn)在13∶00、1∶00,為3 085.71、2 592.73 mg·g-1;轉色期的最高值也出現(xiàn)在13∶00,達到2 404.32 mg·g-1,最低值出現(xiàn)在21∶00,為1 603.02 mg·g-1;成熟期的酒石酸峰面積最高值出現(xiàn)在21∶00,達到1 839.27 mg·g-1,最低值出現(xiàn)在9∶00,為1 443.05 mg·g-1。而且從圖中可以看出,‘貴人香’果實的酒石酸峰面積在轉色期的變化差異比較大,其他2個時期的變化差異比轉色期的小,說明轉色期的酒石酸峰面積是多變的。
2.3.3 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果實中氣象因子和土壤溫濕度的晝夜變化特征 由圖7可知氣象因子的晝夜變化特征,晝夜空氣溫度呈先降后升的趨勢,空氣濕度呈先升后降的趨勢,二者變化趨勢相反。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的晝夜溫度變化均在0∶00—7∶00緩慢降低,且7∶00時溫度為1個晝夜中最低,分別為17.8、16.0、8.5 ℃;在7∶00—23∶00,溫度急劇升高,且均在16∶00時達到最高溫,分別為34.3、26.6、23.3 ℃,夜間溫度均大于15 ℃。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的晝夜?jié)穸茸兓?∶00—7∶00緩慢升高,且7∶00時濕度為1個晝夜中最高,分別為82%、93%、100%;在7∶00—23∶00,溫度急劇降低,且均在17∶00時降為1個晝夜中最低,分別為30%、45%、53%。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總輻射值在7∶00—18∶00均是先升后降,在13∶00時達峰值,分別為944、857、892 MJ·m-2。二氧化碳濃度在0∶00—8∶00變化劇烈,7月22—23日的最大值在6:00,為2 504.00%,而8月17—18、9月16—17日的最大值分別在7∶00、3∶00,達到2 903.00%和2 923.00%。
圖7 ‘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生長環(huán)境氣象因子晝夜變化特征Fig. 7 Diurnal variation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由圖8可知土壤溫濕度的晝夜變化特征,在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土壤深度5和10 cm處土壤溫度晝夜變化劇烈,在深度為15、20和40 cm處,土壤溫度的晝夜變化不明顯;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濕度的變化受晝夜的影響不明顯。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的5 cm土層地溫曲線的晝夜變化特征相似,均是先降低后升高,且9月17日的地溫比其他2個時間的低。在7月22—23、8月17—18、9月16—17日,40 cm處的土壤濕度均較為穩(wěn)定,均保持在24%左右,且不受晝夜變化的影響。
圖8 ‘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生長環(huán)境土壤溫濕度的晝夜變化特征Fig. 8 Diurnal variation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2.3.4 ‘貴人香’葡萄漿果酒石酸含量與氣象因子、土壤溫濕度的相關性分析 如表3所示,‘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果實中酒石酸含量與日照日累計時數(shù)呈極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954;與日平均溫度、日最低溫度、日平均5 cm地溫、日平均10 cm地溫、日平均15 cm地溫、日平均20 cm地溫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726、0.836、0.748、0.741、0.731、0.708;與日平均濕度和日最高濕度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821和0.791。
表3 ‘貴人香’葡萄漿果速長期-成熟期果實酒石酸與氣象因子、土壤溫濕度的相關系數(shù)Table 3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artaric acid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between rapid-growing and fruit maturity period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oi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value
‘貴人香’葡萄果實酒石酸晝夜值與氣象因子、土壤溫濕度晝夜值的相關性如表4所示。果實中酒石酸晝夜變化與空氣溫度、5 cm地溫、10 cm地溫、15 cm地溫、20 cm地溫、40 cm地溫、40 cm土壤濕度呈極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724、0.798、0.807、0.810、0.806、0.791、0.626;與空氣濕度、5 cm土壤濕度和10 cm土壤濕度呈極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615、0.691和0.910。
表4 ‘貴人香’葡萄果實酒石酸晝夜值與氣象因子、土壤溫濕度晝夜值的相關系數(shù)Table 4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artaric acid diurnal value of ‘Italian Riesling’ grape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soi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iurnal value
葡萄園的環(huán)境條件是影響釀酒葡萄品質的重要因子[13-14],其中日照、日均溫度、溫差、生長期總輻射等因子直接影響漿果品質[15-17]。月均溫反映一個地區(qū)的氣溫變化趨勢[18]。本試驗中分析了‘貴人香’果實在速長期至成熟期與氣候環(huán)境因子的相關性,使用1個溫室小氣候觀測站觀測了1年的氣候因子變化,結果表明,每個時期均有明顯的日變化特征,速長期的變化較大。在‘貴人香’果實速長期,全月日平均溫度在19.7~26.5 ℃,7月1—9、12—25日期間日平均溫度和日最高溫度變化平穩(wěn),全月晝夜溫差在3.8~25.3 ℃之間,全月日平均濕度在44%~68%之間。在果實轉色期,日平均溫度、日最高溫度和日最低溫度在全月呈緩慢降低的趨勢,全月晝夜溫差變化幅度較大,全月日平均濕度在45%~89%之間。在果實成熟期,日平均溫度、日最高溫度和日最低溫度在全月變化平緩,全月晝夜溫差在3.5~22.5 ℃之間,日平均濕度在45%~92%之間。日溫差越大,越有利于果實中糖分的積累[19-20],本試驗中,速長期晝夜溫差15 ℃以上的天數(shù)達22 d,轉色期15 ℃以上的天數(shù)達15 d,成熟期15 ℃以上的天數(shù)達10 d,表明在‘貴人香’果實生長發(fā)育的3個重要時期,較大的晝夜溫差為優(yōu)質葡萄酒原料提供了保證[21-22]。
本試驗中,隨著果實的成熟果實中酒石酸含量呈下降趨勢,在7月22日—9月1日期間酒石酸含量迅速降低,從14.57降低到6.59 mg·g-1,表明在河西走廊東部‘貴人香’果實中酒石酸的降解主要在該時間段內(nèi),可能是由于葡萄果實中的有機酸合成受到抑制,不斷降解和轉化成糖,以及果實體積的增加對有機酸的稀釋等綜合作用的結果[23-24]。9月1—26日期間,果實中酒石酸含量略微上升,可能是通過提高酒石酸的含量平衡果實中的糖酸比。與氣象因子、土壤溫濕度的相關性分析表明,酒石酸含量的變化與日照日累計時數(shù)呈極顯著正相關,與日平均溫度、日最低溫度、日平均5 cm地溫、日平均10 cm地溫、日平均15 cm地溫、日平均20 cm地溫呈顯著正相關,與日平均濕度和日最高濕度呈顯著負相關。
本試驗中,速長期和轉色期果實中的酒石酸含量最高值均出現(xiàn)在中午,成熟期酒石酸含量最高值出現(xiàn)在晚上,但轉色期酒石酸含量最低值出現(xiàn)在晚上,說明‘貴人香’果實中的酒石酸含量不僅在3個時期的晝夜變化趨勢不同,而且在1天中含量的最高和最低值出現(xiàn)的時間也不同。在其速長期酒石酸含量的晝夜變化呈先降后升的趨勢,在13∶00時果實中酒石酸含量最高,在次日凌晨1∶00酒石酸含量最低,表明在1個晝夜中果實中酒石酸可能在13∶00至凌晨1∶00之間降解。轉色期,酒石酸含量晝夜變化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趨勢,在13∶00時果實中酒石酸含量最高,在21∶00時最低,表明果實中酒石酸在13∶00至21∶00之間降解。成熟期,酒石酸含量晝夜變化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在21∶00時最高,在次日凌晨1∶00時最低,表明果實中酒石酸在21∶00至凌晨1∶00之間降解。通過與氣象因子、土壤溫濕度晝夜值的相關性分析表明,酒石酸晝夜變化與空氣溫度、5 cm地溫、10 cm地溫、15 cm地溫、20 cm地溫、40 cm地溫、40 cm土壤濕度呈極顯著正相關,與空氣濕度、5 cm土壤濕度和10 cm土壤濕度呈極顯著負相關。有研究表明,夜間15~20 ℃有利于葡萄著色,使葡萄具有均衡的糖酸比、pH以及香氣物質,在河西走廊東部,在果實速長期-成熟期,夜間溫度均可保持在15 ℃以上,更有利于優(yōu)質果實品質的形成[25-26]。
綜上所述,‘貴人香’果實速長期-成熟期,果實中酒石酸含量的降解主要發(fā)生在7月底到9月初,在果實晝夜生長發(fā)育中,酒石酸的降解主要發(fā)生在13∶00至次日凌晨1∶00。在果實生長發(fā)育期,對果實中酒石酸含量起主要作用的是日照日累計時數(shù)、日平均溫度、5—20 cm日平均地溫。對酒石酸含量的晝夜變化影響起直接作用的是空氣溫度、5—40 cm地溫。本試驗探究了河西走廊東部‘貴人香’果實中酒石酸的降解期,同時分析了與氣象因子的相關性,可為下一步通過不同栽培技術減緩酒石酸的降解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