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頭河床上,是不是經常能看見一些凹坑?有人說,這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也有人說,這是很早以前驢馬畜蹄日月踏行而成的蹄窩。
其實,這是流水雕琢出的“壺穴”。
河水湍急,急流漩渦搬來礫石,不斷沖撞石質河床,久而久之,河床便成了溝壑縱橫的一張“麻子臉”,遍布著坑坑洼洼的沖蝕坑。這些沖蝕坑就是壺穴,它們有大有小,大的是深潭,小的就是“驢蹄窩”。
別看河床其貌不揚,壺穴的內壁卻光滑如鏡,像一把大肚子的壺,壺底還盛著像雞蛋一樣圓潤光滑的礫石。這是因為原先鋒芒畢露的石塊,在渦流的沖擊下,石頭磨石頭,最終磨圓了棱角,乖乖地“躺平”了。
哈,王母娘娘的“洗腳盆”原來是研究地質科學的“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