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蕊,胡宗武,呂敏,肖蕊,張文倩,薛志賢
1. 蘭州中檢科測試技術(shù)有限公司(蘭州 730070);2. 蘭州理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蘭州 730050)
霞多麗由于其多樣化的風格和廣泛的適應(yīng)能力,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白葡萄品種,多用以釀造白葡萄酒[1]。葡萄酒具有較高營養(yǎng)價值,富含大量對人體有益成分,且含有豐富的、具有抗氧化等作用的多酚類物質(zhì)[2]。但葡萄在采摘、貯存、榨汁、釀酒過程中都易發(fā)生腐爛和褐變反應(yīng)[3],不僅使葡萄及其制品中的風味色澤遭到破壞,而且嚴重影響營養(yǎng)和商品價值。因此,開發(fā)新穎有效的果蔬防腐保鮮劑不僅對葡萄的防腐保鮮具有重要意義,還將為葡萄酒的研發(fā)生產(chǎn)提供有用信息。
多金屬氧酸鹽(polyoxometalates),簡稱多酸(POMs),因其結(jié)構(gòu)多樣,性能優(yōu)異,具有抗菌、抑酶、抗病毒、食品保鮮等多種生物特性而備受矚目[4-6]。Chen等[7]研究發(fā)現(xiàn)α-Na8SiW11CoO40對酪氨酸酶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對鮮切蘋果有較好的保鮮效果。Xing等[8]研究Keggin型多金屬氧酸鹽Na6PMo11FeO40(PMo11Fe)對鮮切蓮藕的保鮮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PMo11Fe可顯著減緩蓮藕切片的褐變率,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控制鮮切蓮藕的過氧化程度。遲國祥等[9]研究Dawson型多金屬氧酸鹽H8[P2Mo17Mn(OH2)O61]對鮮切蘋果的保鮮作用。但關(guān)于多金屬氧酸鹽用于果蔬保鮮方面的研究仍較少,尤其是對葡萄的保鮮作用鮮見報道。研究發(fā)現(xiàn),Keggin結(jié)構(gòu)的多酸鹽及其衍生物更是具有較好的生物活性及較低的細胞毒性[10]。試驗合成的錳取代磷鉬酸鹽(Na7PMo11MnO40,簡寫為PMo11Mn)是一類典型的過渡金屬取代的Keggin型多酸鹽,以其為效應(yīng)物,研究對霞多麗葡萄在貯藏期間的相關(guān)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將為擴展多金屬氧酸鹽在食品保鮮中的應(yīng)用提供試驗依據(jù)。
霞多麗葡萄(采購于甘肅武威葡萄種植基地);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756P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Nicolet Avatar 330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美國熱電公司);SQ2119N型多功能食品搗碎機(上海帥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ME203E型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WYA-2S型數(shù)字阿貝折射儀和WSC-S型測色色差計(上海儀電物理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1.3.1 效應(yīng)物的合成及表征
效應(yīng)物PMo11Mn參照文獻[11-12]的方法合成,并通過紫外光譜和紅外光譜進行結(jié)構(gòu)表征。
1.3.2 效應(yīng)物對葡萄的保鮮作用
1.3.2.1 原材料的處理
將葡萄剪下,保留約5 mm的果柄。選擇新鮮,成熟度、顏色、大小一致,表面完好,無瑕疵和病蟲害的葡萄果實,用自來水清洗葡萄晾干后,均分成2批,進行不同處理。通過預(yù)試驗處理比較,處理組選用3 mmol/L的PMo11Mn溶液浸泡,對照組用無菌超純水浸泡。分別浸5 min后撈出,自然晾干,用帶孔的聚乙烯袋分裝,放置在10 ℃下貯藏備用。每2 d進行1次指標的測定,每次測定時每組取3個平行樣,共測14 d。
1.3.2.2 感官評價
對葡萄在貯藏期間的果面、滋氣味、色澤、果粒和果柄的連接緊密度4個方面的變化進行評分,滿分36分,每項指標滿分9分,對每組的3個平行樣分別進行評分記錄,并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jié)果。具體評定指標見表1。
表1 葡萄感官指標評分標準
1.3.2.3 失重率測定
采用稱重法[13]測定葡萄的失重率,見式(1)。
式中:m0為貯藏前果實質(zhì)量,g;mi為貯藏第i天的果實質(zhì)量,g。
1.3.2.4 色度的測定
葡萄的色度用色差儀進行測量,每次選取試驗組和對照組中的葡萄各3個,盡量大小一致,色澤具有代表性,并確保每天測量時光線的強度相似,以保證測量的準確性。L*值大小表示葡萄果皮的亮暗程度,L*值越大,說明果皮顏色越亮,褐變越輕。用L*值綜合反映葡萄果皮的褐變情況[7,9],最終記錄測定結(jié)果并取其平均值。
1.3.2.5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
采用數(shù)字折射儀,參照文獻[14]的方法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次測定時將試驗組和對照組的每個樣品分別用組織搗碎機破碎,用紗布擠出少量勻漿汁液,滴加至折射儀的棱鏡表面,調(diào)節(jié)折射儀在20 ℃條件下測定并記錄讀數(shù)。
1.3.2.6 可滴定酸含量的測定
參照GB 12456——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總酸的測定》及朱榕秋等[15]的方法測定可滴定酸含量,以酒石酸計。稱取10 g搗碎的葡萄樣品,加入蒸餾水定容至100 mL,充分搖勻后靜置片刻,過濾。吸取10 mL上清濾液至錐形瓶中,加入1~2滴1%的酚酞指示劑,用0.01 mol/L的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顯微紅色30 s內(nèi)不褪色,記錄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體積,根據(jù)式(2)計算可滴定酸含量(g/L)。用蒸餾水作空白對照,同時記錄所用氫氧化鈉滴定液體積。
式中:c為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濃度,0.01 mol/L;V1為滴定試液時消耗氫氧化鈉溶液體積,mL;V2為空白試驗時消耗氫氧化鈉溶液體積,mL;f為試液的稀釋倍數(shù);k為酸的換算系數(shù),0.075;m為試樣質(zhì)量,g;1 000為換算系數(shù)。
使用SPSS 17.0和Origin 7.5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作圖,數(shù)據(jù)結(jié)果表示為平均值±標準誤差(n=3)。
圖1為PMo11Mn的紫外和紅外光譜圖。由圖1(a)可知,合成的PMo11Mn化合物在214 nm處出現(xiàn)荷移躍遷峰,對應(yīng)于Od→Mo的荷移躍遷,說明合成的化合物具有Keggin型結(jié)構(gòu)[16]。圖1(b)為PMo11Mn的紅外光譜圖??梢钥闯觯衔镌?00~1 100 cm-1出現(xiàn)4個Keggin結(jié)構(gòu)多酸鹽的特征峰[11],在1 061 cm-1處出現(xiàn)P——Oa鍵振動伸縮頻率,在962 cm-1處出現(xiàn)Mo——Od鍵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在868 cm-1和792 cm-1處分別對應(yīng)的是Mo——Ob——Mo橋鍵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和Mo——Oc——Mo橋鍵的振動伸縮頻率?;衔锏淖贤夂图t外光譜圖出現(xiàn)的特征峰均與參考文獻[12, 16]結(jié)果一致,說明合成的化合物是PMo11Mn。
圖1 PMo11Mn的紫外(a)和紅外(b)光譜圖
2.2.1 葡萄在貯藏期間的感官評價
葡萄在貯藏期間的感官評價情況如圖2所示。在整個貯藏期間,2組的感官評分都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下降,但是PMo11Mn處理組的感官評分在整個期間明顯高于對照組。處理組在第8天時,感官評分仍高于28分,說明葡萄仍保持著新鮮水果的風味和色澤,表面光滑、富有彈性、無皺縮。而對照組在第6天時,感官評分已低于28分,葡萄品質(zhì)明顯變差,出現(xiàn)皺縮及褐變現(xiàn)象。對照組在第12天時,葡萄大多變軟、變暗,果粒部分脫落果柄,并伴有酒精味,感官評分為11分,而處理組感官評分為21分,仍保持在葡萄感官評價的中上等水平。在整個14 d的貯藏期間,處理組葡萄未發(fā)生嚴重的腐爛現(xiàn)象,而對照組在后期有個別葡萄腐爛嚴重。通過觀察可知,用PMo11Mn溶液處理新鮮葡萄能夠延長其保鮮期。
圖2 葡萄在貯藏過程中的感官評價
2.2.2 葡萄在貯藏期間失重率的變化
葡萄果實的水分也是葡萄新鮮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葡萄在采摘后由于蒸騰作用,會導(dǎo)致部分水分流失,因而造成失重現(xiàn)象[17]。葡萄在貯藏過程中的失重率的變化如圖3所示。在整個貯藏期間,對照組和處理組的失重率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均呈上升趨勢,且處理組的失重率始終低于對照組,在12 d之后,處理組失重率開始減緩,而對照組仍急劇上升,到貯藏14 d時,處理組失重率為1.00%,而對照組為1.50%,2組差異顯著(P<0.05)。結(jié)果表明,PMo11Mn溶液處理新鮮葡萄,能夠減緩葡萄果實的水分流失,在前期雖然兩組的變化趨勢一致,質(zhì)量損失差別不是很大,但在后期處理組效果明顯,這可能是由于葡萄置于冷藏保存中,2組在前期水分流失均不是很嚴重,而在貯藏后期,葡萄品質(zhì)發(fā)生變化,則處理組表現(xiàn)出較好的保鮮效果。
圖3 葡萄在貯藏過程中失重率的變化
2.2.3 葡萄在貯藏期間色度的變化
葡萄果實表面色澤的變化嚴重影響著葡萄的商品價值,尤其是白葡萄品種[18]。用色差儀測得的L*值反映葡萄果皮的褐變情況,如圖4所示。在貯藏第2天,2組L*值較貯藏前都明顯下降,處理組下降3.56%,對照組下降6.55%,而隨后又呈現(xiàn)緩慢上升趨勢,直至第6天后,2組的L*值又開始快速下降,在12 d之后,更是下降急劇,到貯藏14 d,處理組L*值下降16.38%,而對照組下降19.25%。說明葡萄在貯藏期間表皮顏色發(fā)生先變亮再變暗的過程,葡萄是屬于非呼吸躍變型水果,因此在采后沒有后熟過程,而葡萄果皮在貯藏前6 d有變亮趨勢,可能是由于葡萄在貯藏前期,果皮褐變較為緩慢,大多發(fā)生了綠色變?yōu)辄S色的過程,從而使得L*值增大,而在第6天后,葡萄果皮發(fā)生明顯褐變,因此L*值持續(xù)變小。在整個貯藏過程中,處理組的L*值始終高于對照組,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處理組有效延緩葡萄果皮的褐變速率。葡萄在貯藏期間色度的變化情況與感官評價的結(jié)果也基本保持一致。
圖4 葡萄在貯藏過程中L*值的變化
2.2.4 葡萄在貯藏期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變化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反映果實營養(yǎng)品質(zhì)的重要指標。由圖5可看出,在整個貯藏期間,對照組和處理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又降低趨勢,最終2組都保持在與貯藏前相對一致的水平,但2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大小隨著貯藏前后期的不同有明顯分界。貯藏前5 d,對照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顯高于處理組,而貯藏5~11 d,處理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又高于對照組,最終在貯藏后期2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到同等水平。貯藏14 d,處理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5.90%,對照組為16.00%,2組無明顯差異。這說明在貯藏前期可能是果實內(nèi)大分子物質(zhì)等的轉(zhuǎn)化使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且對照組增加較多,而隨著貯藏時間延長,由于細胞呼吸作用,消耗糖類等有機物,從而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用PMo11Mn溶液處理過的葡萄在整個貯藏期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化范圍在15.80%~16.40%,變化較對照組小,說明有機物消耗相對較緩慢,從而較好地保持葡萄的口感和品質(zhì)。
圖5 葡萄在貯藏過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變化
2.2.5 葡萄在貯藏期間可滴定酸含量的變化
可滴定酸含量是影響葡萄果實風味的重要因素。圖6是對照組和處理組隨著貯藏時間延長,可滴定酸含量的變化趨勢圖。2組可滴定酸含量均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而降低,且處理組含量始終高于對照組。貯藏前6 d,處理組的可滴定酸含量降低7.57%,而對照組下降30.17%,處理組較對照組下降明顯緩慢(P<0.05)。貯藏14 d后,處理組可滴定酸含量降低54.89%,對照組則降低60.66%。說明用PMo11Mn溶液處理新鮮葡萄,能夠延緩葡萄果實中可滴定酸含量的降解,較好保持葡萄果實的風味,尤其在貯藏前期,處理組表現(xiàn)出更為明顯的效果。
圖6 葡萄在貯藏過程中可滴定酸含量的變化
葡萄在采摘后,極易發(fā)生腐爛和褐變現(xiàn)象,尤其白葡萄品種更為明顯,因此在貯藏過程中對葡萄進行有效的保鮮尤為重要。而化學保鮮法因其低成本、效果顯著、易于操作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yīng)用。試驗選用合成的PMo11Mn為防腐保鮮劑,評價霞多麗葡萄在貯藏期間的感官變化、水分損失情況、色差變化,反映葡萄在貯藏期間的新鮮程度及外觀品質(zhì)。通過測定葡萄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評價葡萄果實的風味及營養(yǎng)品質(zhì)。結(jié)果表明,用一定濃度的PMo11Mn浸泡處理,能明顯降低葡萄的失重率和褐變率,減少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消耗,對葡萄果實起到良好保鮮作用。因此,PMo11Mn有望成為一種新型果蔬防腐保鮮劑,其對食品防腐保鮮的作用機理,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