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夢星,岳春,李瑞,翟江洋,武紫鴿,許文儉
1.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化工食品學院(鄭州 450000);2. 南陽理工學院張仲景國藥國醫(yī)學院(南陽 473306);3. 鄭州大學化學學院(鄭州 450000)
姜黃為姜科植物姜黃(Curcuma longaL.)的干燥根莖,在我國具有很長的藥用歷史,其性溫味辛,入肝脾經(jīng)[1]。姜黃提取物具有抗腫瘤、降血糖、降血壓、提高免疫力等多種功能活性,其中姜黃素是最主要的功能活性成分之一,占姜黃提取物總量的60%~70%[2]。
姜黃作為一種藥食同源材料,兼具較多的生理功能,已在食品、醫(yī)藥、農(nóng)業(yè)等多個領域進行應用。然而,姜黃在食品領域的應用限于著色劑和調味料,對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研究和開發(fā)較少[3],特別是姜黃在乳制品中的應用更少。因此,試驗利用姜黃開發(fā)新型功能調制乳,為更加營養(yǎng)健康的乳制品開發(fā)提供借鑒。
姜黃(康美中藥城);脫脂乳粉(鄭州度凡生物科技);白砂糖(四川槐豐禾農(nóng)業(yè)科技);纖維素酶(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檸檬酸、黃原膠、羧甲基纖維素鈉、瓊脂(均產(chǎn)于河南萬邦實業(yè)有限公司)。
AL-204分析天平(天津市德安特傳感技術有限公司);KQ5200E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TD5M離心機(上海盧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HH-6恒溫水浴鍋(金壇市正基儀器有限公司);UV754NPC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美譜達儀器有限公司);60-6S高速分散均質機(上海滬析實業(yè)有限公司);GHP-9050培養(yǎng)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Testo 205pH計(德圖儀器有限公司)。
取出經(jīng)酶解的姜黃溶液,加入75%的乙醇(姜黃粉與乙醇料液比1∶20 g/mL),放入超聲波清洗器中,在超聲功率200 W、超聲溫度40 ℃下,超聲45 min,取出,離心15 min(5 000 r/min),保留上清液,得到姜黃提取物粗溶液,置于4 ℃冰箱保存?zhèn)溆谩⒔S用粉碎機粉碎后,過0.425 mm(40目)篩備用。稱取0.5 g過篩后的姜黃粉末置于錐形瓶中,加入10 mL 1 mg/mL的纖維素酶液(使用0.1 mol/L的檸檬酸溶液和0.2 mol/L的磷酸氫二鈉溶液混合,得到pH 4.5的緩沖溶液與纖維素酶配制而成),混勻后,放于恒溫水浴振蕩器中,在50 ℃下,酶解42 min[4-6]。
姜黃→烘干→粉碎過篩→超聲波輔助酶法提取(75%乙醇)→在60 ℃熱水中加入脫脂乳粉、姜黃粗提液、白砂糖、檸檬酸→加入0.6%復合穩(wěn)定劑→均質(60 ℃,25 MPa)→滅菌(90 ℃,30 min)→冷卻→成品
1.5.1 單因素試驗
試驗針對脫脂乳粉添加量(10%,15%,20%,25%和30%)、姜黃素粗提液添加量(2%,4%,6%,8%和10%)、白砂糖添加量(2.5%,3.0%,3.5%,4.0%和4.5%)及檸檬酸添加量(0,0.25%,0.50%,0.75%和1.00%)4個因素,以感官評價為指標,保持其中3個變量固定不變,對另一個變量進行單因素試驗。
按試驗要求分別稱取一定量脫脂乳粉、姜黃素粗提液、白砂糖、檸檬酸,溶解于60 ℃熱水中,加入0.6%復合穩(wěn)定劑(W瓊脂∶WCMC-Na∶W黃原膠=1∶3∶2),攪拌使之全部溶解,在60 ℃,25 MPa下均質。均質后90 ℃滅菌30 min,即得姜黃功能調制乳[7]。
1.5.2 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的測試結果,確定響應面設計的因素水平(表1)。使用Design Expert 8.0設計軟件,進行四因素三水平的響應面試驗,對姜黃功能調制乳的配方進行優(yōu)化分析。
表1 響應面因素水平 單位:%
邀請10位具有感官評價經(jīng)驗的評價員,從組織形態(tài)、色澤、滋味和氣味四個方面對功能調制乳進行評分(表2)。
表2 調制乳感官評定標準
表3 響應面試驗設計結果
1.7.1 脂肪含量的測定調制乳脂肪含量測定根據(jù)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脂肪的測定》[8]。
1.7.2 蛋白質含量的測定調制乳蛋白含量測定根據(jù)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9]。
1.7.3 酸度的測定
根據(jù)向麗萍等[10]的方法測定調制乳的酸度。
用96 mL水做空白試驗,讀取所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V0)。
精確稱取10 g已混勻的姜黃功能調制乳于錐形瓶中,然后加入20.0 mL冷卻至室溫的水,溶解混勻后再加入2.0 mL酚酞指示劑,搖晃均勻后用NaOH標準溶液(0.1 mol/L)將其滴定至微紅色,30 s內不褪色。記錄消耗NaOH標準溶液的體積。按式(1)計算酸度數(shù)值(°T)。
式中:X2為試樣的酸度,°T(以100 g樣品所消耗的0.1 mol/L氫氧化鈉體積計,mL/100 g);c2為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摩爾濃度,mol/L;V2為滴定時所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V0為空白試驗所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mL;100為100 g試樣;m2為試樣的質量,g;0.1為酸度理論定義氫氧化鈉的摩爾濃度,mol/L。
1.7.4 pH的測定
根據(jù)湯木果等[11]的方法測定調制乳的pH。
使用pH計校準后測量,重復測定3次取平均值。
根據(jù)GB 4789.2——2016[12]測定樣品中的菌落總數(shù);根據(jù)GB 4789.3——2016[13]測定大腸菌群數(shù)量;根據(jù)GB 4789.10——2016[14]測定金黃色葡萄球菌數(shù)量;根據(jù)GB 4789.4——2016[15]測定沙門菌數(shù)量。
參考Kaspchak等[16]的方法并稍作修改。用100 mL 2.0 mg/mL的樣品溶液和0.33 g胃蛋白酶在pH 2.0的條件下進行胃消化,然后在37 ℃,速度150 r/min的恒溫水浴下振蕩1.5 h[17]。上述消化液用NaOH溶液(1.0 mol/L)中和后,加入等體積10 mg/mL的胰酶溶液,在37℃的恒溫水浴下150 r/min振蕩3 h。分別在水解時間點10,20,30,60,90,120和180 min取0.5 mL反應液于60 ℃的無水乙醇中進行滅活。將2 mL的DNS試劑進行7 min的沸水浴加熱,用冰袋快速冷卻后用蒸餾水補足15 mL,搖勻,在540 nm波長下測定還原糖的吸光度,使用標準葡萄糖溶液作為對照。根據(jù)標準曲線計算樣品在不同時間上葡萄糖的含量[18-19]。
樣品淀粉水解指數(shù)HI和血糖生成指數(shù)GI的計算分別見式(2)和(3)。
測定指標采用x±s表示,所有數(shù)據(jù)由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One-Way ANOVA分析,并計算相應的統(tǒng)計學參數(shù)。
姜黃粗提液添加量6%時調制乳的感官評分最高,繼續(xù)添加姜黃粗提液,感官評分出現(xiàn)下降趨勢(圖1),這時調制乳的顏色加深,姜黃味道過重,后味發(fā)苦,使人接受度過低[21]。同時,隨著姜黃粗提液的添加,調制乳體系對顆粒的包裹能力降低,調制乳的組織狀態(tài)受到影響,品質下降[22]。
圖1 姜黃素粗提液添加量對感官評分的影響
調制乳的感官評分隨著脫脂乳粉的添加先升高后下降(圖2),脫脂乳粉對產(chǎn)品感官評分的影響與低脂香蕉乳飲料一致[23]。脫脂乳粉添加量為10%時,調制乳的口感和滋味不佳。添加量達到20%時,調制乳組織形態(tài)變得濃稠,奶味和姜黃味得到協(xié)調,色澤、氣味、口感最佳。然而繼續(xù)添加脫脂乳粉,調制乳的黏度會持續(xù)增加,使得調制乳的顆粒感越來越重,且奶味掩蓋姜黃原本的氣味。
圖2 脫脂乳粉添加量對感官評分的影響
圖3 白砂糖添加量對感官評分的影響
白砂糖的添加對姜黃功能調制乳的滋味有較大影響。白砂糖添加量較低時,調制乳甜味較弱,檸檬酸的酸味和姜黃味突出;白砂糖添加量3.5%時,調制乳酸甜適中,且甜味不會蓋住姜黃味和奶味,彼此相互協(xié)調;白砂糖添加量過高時,調會使調制乳的滋味過于單一[24]。
檸檬酸添加量0.25%時調制乳酸甜適中,但是隨著檸檬酸添加量增加,感官評分降低(圖4),這是因為調制乳酸味加深,加入檸檬酸后調制乳由于酪蛋白的基本性質產(chǎn)生的酪蛋白沉淀更多[25]。
圖4 檸檬酸添加量對感官評分的影響
根據(jù)單因素優(yōu)化試驗結果,使用DX8響應面軟件,設計響應面試驗。根據(jù)響應面軟件設計29次試驗,并對姜黃功能調制乳進行響應面試驗因素設計,以得到最優(yōu)的配方。
運用響應面軟件和最小二乘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到感官評分Y的二次多項方程:Y=89.39+0.34A+1.51B-1.20C+0.95D+1.42AB+0.55AC+0.55AD-0.18BD+1.44CD-3.17A2-3.66B2-4.40C2-2.48D2。
該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結果為P<0.05,說明模型顯著,而失擬項P=0.170 4>0.05,失擬項不顯著,因此該模型擬合度較好。影響姜黃調制乳感官評分的主次順序為脫脂乳粉添加量>檸檬酸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姜黃粗提液添加量。其中,B,C,D,AB,CD,A2,B2,C2和D2對模型影響極顯著。
對于建立的模型響應面3D立體圖和等高線圖(圖5~圖10),等高線圖中曲線越接近橢圓,響應面圖中曲面越陡說明這兩個因素交互影響作用越顯著。結合表4可知,交互項AB、CD對響應值影響顯著,各因素對響應值的影響由大到小排序為B>C>D>A。這對于姜黃調制乳未來的配方升級和產(chǎn)業(yè)化制造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圖5 姜黃粗提液和脫脂乳粉添加量對感官評分影響的響應面及等高線圖
圖6 姜黃粗提液和檸檬酸添加量對感官評分影響的響應面及等高線圖
圖7 姜黃粗提液和白砂糖添加量對感官評分影響的響應面及等高線圖
圖8 脫脂乳粉和檸檬酸添加量對感官評分影響的響應面及等高線圖
圖9 脫脂乳粉和白砂糖添加量對感官評分影響的響應面及等高線圖
圖10 檸檬酸和白砂糖添加量對感官評分影響的響應面及等高線圖
表4 方差分析結果
根據(jù)回歸方程,通過響應面法得到低GI姜黃功能調制乳的最佳配比:姜黃粗提液6.22%、脫脂乳粉21.12%、檸檬酸0.22%、白砂糖3.58%,此時調制乳的感官評分為89.82分。經(jīng)過重復驗證試驗,調制乳的感官評分為89.72分,與理論值接近,表明用響應面法優(yōu)化得到的調制乳配方工藝參數(shù)準確可靠。
試驗所研制姜黃功能調制乳的蛋白質含量為3.32 g/100 g,脂肪含量為0.6 g/100 g,酸度為25.96 °T,pH為5.0,GI值為48.7(表5)。相較于其他類型的調制乳,該款姜黃調制乳的蛋白含量較高[26-29],且高于國家標準要求的2.3 g/100 g。其脂肪含量較低,且低于國家標準要求的2.5 g/100 g(全脂產(chǎn)品)。這是因為試驗選用的是脫脂乳粉進行姜黃調制乳的制作,以使產(chǎn)品更加低脂健康。
表5 調制乳理化成分測定結果對比分析
表6 姜黃功能調制乳微生物的測定結果單位:CFU/mL
此外,該款調制乳的酸度(25.96 °T)高于南瓜芝士混合調制乳(12~18 °T)[29],且pH相對較低[26],這可能與所使用的檸檬酸有較大關系,同時pH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導致酪蛋白沉淀,造成調制乳體系沉淀分層。
所制備姜黃功能調制乳的菌落總數(shù)為264 CFU/mL,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菌未檢出,完全符合GB 25191——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調制乳》所要求的微生物標準。
根據(jù)試驗結果繪制葡萄糖標準曲線(圖11),方程為y=1.642 9x+0.016 2,R2=0.998 6。結果表明葡萄糖和吸光度之間存在良好的線性關系。
圖11 葡萄糖標準曲線
通過數(shù)據(jù)中不同時間樣品的淀粉水解率先計算出C∞和k的值,再計算出AUC的值,再計算HI,最后計算出GI(圖12)。試驗所研制的姜黃功能調制乳的GI值為48.7,雖然符合國家低GI食品要求的≤55,但是相較于低GI富纖果汁飲料(GI值28.6)[30]和低GI玉米飲料(GI值40.12)[31],未來姜黃調制乳還可進行配方調整升級,使用菊粉、甜菊苷、三氯蔗糖及結晶果糖等對白砂糖進行替換,通過進一步降低產(chǎn)品的GI值,使其更加符合營養(yǎng)健康的需求。
圖12 姜黃功能調制乳的體外消化曲線
通過單因素試驗及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得出姜黃功能調制乳的最佳配方,并對其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進行分析測定,結果均符合國標要求。該款姜黃功能調制乳色澤純正、口感細膩、味道香甜且?guī)в薪S的獨特風味,組織狀態(tài)穩(wěn)定,血糖生成指數(shù)GI值較低,有利于機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