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傳彬 秦敬元
目前中小學廣泛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與傳統(tǒng)的課間活動相比,它的時間長、練習密度高、組織形式靈活,更容易受到學生喜愛,對青少年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作為一種不斷發(fā)展的體育活動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面臨一些問題,其中安全問題尤為突出。如何構建體育鍛煉與安全“和諧共生”的關系,是當下學校應該解決的問題。
深入大課間,剖析真實安全問題
一是安全意識淡薄。小學生身心發(fā)育尚不成熟,安全認知能力較弱,導致課間活動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增加。此外,部分教師在集體活動中沒有起到應有的引導、教育、監(jiān)督作用。
二是學校場地設施陳舊。缺少定期檢查和維護,難以滿足大課間集體活動的需求,增加了意外傷害的風險。
三是管理不到位。少數(shù)體育教師在同一時段帶領全校學生開展活動,無法關注到所有學生。
四是組織不合理。如不同年級同一活動強度,剛開學就組織多圈跑步、深蹲等訓練活動,違背了學生的身體發(fā)展規(guī)律,容易造成急性運動損傷。
優(yōu)化對策,提升安全保障
針對上述問題,學校應實施有效干預,幫助師生提高安全意識、改善行為,把注重安全由無意行為轉化為有意行為。
第一,明確體育大課間運動與安全的“互利互補”關系。始終秉承服務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教育理念,通過大課間組織形式,提高學生的速度、力量、協(xié)調性等身體素質,讓學生具備面對突發(fā)安全問題的應變能力,達到運動與安全的“互利互補”關系。學校應摒棄因害怕出現(xiàn)安全問題而縮減大課間時間、簡化大課間流程的錯誤做法。
第二,提高安全意識,落實行動。一方面,對教師開展扎實有效的安全培訓。組織教職工學習安全理論,內容涵蓋大課間管理制度和組織程序、運動損傷的急救措施、鍛煉保護措施等,并進行應急演練,做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通過播放視頻、展示圖片、情景再現(xiàn)等形式,切實提高安全意識,形成一層自動的“防護罩”。
第三,加強大課間安全管理,落實安全責任制度。嚴格的制度管理、有序的紀律是保障安全的前提。學校應制定大課間實施方案,由校領導執(zhí)勤、班主任帶班、搭班教師輔助、體育教師統(tǒng)一指揮,各安其位、各負其責。一旦發(fā)生安全問題,及時開展調查,如實排查原因,追查責任,做到有章可循。
第四,加強場地設施的安全排查與管理。場地、器材問題是導致事故發(fā)生的首要因素,也是人為可控的因素。學校要對相關體育器材進行定期、全面的排查,比如草坪有無堅硬、帶刺的異物,田徑場排水溝蓋是否牢固,體育器材是否老化、損壞。最大限度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保證學生安全鍛煉。
第五,科學合理組織大課間活動?;顒禹椖吭O置要綜合考慮天氣、溫度、季節(jié)等因素。例如,春、秋季先跑步,再進行柔韌性項目,最后進行跳繩、仰臥起坐的練習。雨雪天氣,可以組織室內健身操練習。還要注意項目的強度、密度等,預防運動損傷,特別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分別調整運動強度。
第六,關注特異體質、特殊疾病學生。學校在每學期初開展特異體質學生的摸排建檔工作,對于不適合長時間、中高強度運動的學生,采取劃定區(qū)域、專人指導的方式進行大課間活動,視具體情況安排走、拉伸等形式的鍛煉活動。
體育大課間活動是正常教育教學的補充,學校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對大課間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最大限度規(guī)避運動風險,打造安全大課間,更好地增強學生體質,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釋放學習壓力,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