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海 王全友
(1 泰州市高港區(qū)大泗鎮(zhèn)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泰州 225328;2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泰州 225433) *為通信作者
蕎麥(FagopyrumesculentumMoench.)屬蓼科蕎麥屬雙子葉植物,又名烏麥、花麥、三角麥、蕎子,是一種天然綠色食品原料和藥食同源特色作物。蕎麥營養(yǎng)豐富,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保健功能,被譽為“21 世紀人類理想的功能性食物源”,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膳食結構的不斷改善,蕎麥備受人們青睞。
泰州市是江蘇省傳統(tǒng)蕎麥種植區(qū),常年種植面積為8 000~10 000 hm2,占江蘇省蕎麥種植總面積的30%左右。近年來,隨著泰州市特色經(jīng)濟作物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蕎麥由于生育期短、經(jīng)濟效益高、市場需求量大,成為了廣大種植戶選用的“填閑作物”。在此背景下,為豐富泰州市蕎麥品種資源,筆者特從全國不同生態(tài)類型地區(qū)引進了6 個蕎麥新品種(系),并以當?shù)胤N植的‘蘇蕎1號’為對照,進行了相關品種比較試驗,以期進一步明確各蕎麥新品種在泰州市種植的適應性和利用價值,從而為規(guī)?;耘嗍痉逗蛷V泛推廣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在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的試驗田進行,試驗田土質為沙壤土,土壤肥力為中等水平,試驗田排灌方便,前茬作物為春玉米。供試蕎麥品種(系)共7 個,具體名稱及來源見表1。
表1 供試蕎麥品種(系)及來源
試驗設1個品種(系)為1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面積為40 m2,小區(qū)四周設保護行。
試驗田于2020年8月21日采用拖拉機進行旋耕,旋耕深度為0.15 m 左右,結合耕翻每667 m2一次性施入45%(質量分數(shù),下同)三元復合肥(N∶P∶K=15-15-15)20 kg 作基肥,在蕎麥整個生育期間不再追肥。施肥后進行人工整田、挖墑、掃播種溝、劃分小區(qū)。各蕎麥品種(系)均于8 月21 日采用等行條播方式進行播種,每小區(qū)用種量為0.3 kg,每小區(qū)種植8 行、行間距為0.33 m,折種植密度為120 萬株/hm2。各蕎麥品種(系)均分別于8 月31日、9 月6 日進行1 次人工除草;于9 月5 日每667 m2施用蘇云金桿菌8 000 IU/mg 可濕性粉劑50 g,兌水60 kg,均勻噴霧防治病蟲1 次,于9 月12 日每667 m2施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5 mL、5%高效氯氟氰菊酯20 g、47%多酮(45%多菌靈+2%三唑酮)可濕性粉劑40 g,兌水60 kg,均勻噴霧防治病蟲1 次;于11 月22 日收獲結束。
1.3.1 生育期
調查各蕎麥品種(系)的物候期。其中,播種期為種子播種當天的日期,出苗期為全區(qū)有50%以上的植株子葉露出地面展開的日期,開花期為全區(qū)有50%以上的植株開花的日期,成熟期為全區(qū)有70%的籽粒變黑的日期,全生育期為播種至成熟的時間。
1.3.2 植株性狀
試驗期間,調查基本苗數(shù)(出苗期在各小區(qū)內選取有代表性的面積為1 m2的樣點,統(tǒng)計在田苗數(shù),并折算成每667 m2基本苗數(shù),重復調查2 次)、主莖分枝數(shù)(植株主莖著生的一級分枝數(shù))、主莖節(jié)數(shù)(主莖地表至頂端的總節(jié)數(shù))、株高(植株地面至花序頂端的長度)等植株性狀。
1.3.3 種子表現(xiàn)
在蕎麥籽粒成熟后,取樣進行室內考種,主要調查單株粒數(shù)(在每小區(qū)中隨機選取10 株,分別統(tǒng)計其粒數(shù),得到平均單株粒數(shù))、千粒質量(選典型種子數(shù)1 000 粒進行稱重)、種子顏色(記錄典型種子的顏色,如灰黃、黑等)、種子形狀[分為短粒、中長粒、長粒。選取典型種子20粒,橫著排列測定寬度,縱著排列測定長度,由此計算長寬比,種子長度和寬度相當(長/寬<1.2)為短粒,種子長度>寬度(長/ 寬=1.2~1.6)為中長粒,種子長度>寬度(長/寬>1.6)為長粒]。
1.3.4 產(chǎn) 量
在蕎麥成熟后,各處理進行實收測產(chǎn)。
由表2 可知,參試的7 個蕎麥品種(系)均于8月21 日播種,8 月26 日出苗,9 月16 日—9 月22日開花,10 月28 日開始陸續(xù)成熟;其中香甜2號的全生育期最長,達93 d,其他品種(系)的全生育期在68~85 d 之間。
表2 各蕎麥品種(系)的生育期比較
由表3可知,參試的7個蕎麥品種(系)的株高在80.0~131.6 cm 之間,以香甜2 號的植株最高,株高為131.6 cm;‘赤甜蕎1 號’的植株最矮,株高為80.0 cm。參試的7 個蕎麥品種(系)的主莖節(jié)數(shù)在9.2~14.4個之間,以‘蘇蕎1號’的主莖節(jié)數(shù)最多,為14.4個;其次是香甜2號、‘貴甜蕎2號’,主莖節(jié)數(shù)分別為13.6、12.8 個;其他品種(系)的主莖節(jié)數(shù)在9.2~10.8 個之間。主莖分枝數(shù)以‘貴甜蕎2號’最多,為5.2個,其他品種的主莖分枝數(shù)在4.0~4.9 個之間。
表3 各蕎麥品種(系)的植株性狀表現(xiàn)
由表4可知,單株粒質量以‘貴甜蕎2號’最高,為2.17 g,以‘赤甜蕎1 號’最低,為1.02 g,其他品種(系)的單株粒質量在 1.06~1.69 g 之間。參試的7個蕎麥品種(系)的千粒質量在21.53~33.63 g 之間,其中,以‘赤甜蕎1 號’的千粒質量最高,為33.63 g;對照‘蘇蕎1號’的千粒質量最低,為21.53 g;其他品種(系)的千粒質量在25.44~32.65 g 之間。
表4 各蕎麥品種(系)的種子表現(xiàn)
2020 年蕎麥生長期間,泰州市雨水適宜、光照充足,適合蕎麥的生長發(fā)育,絕大多數(shù)參試蕎麥品種(系)的產(chǎn)量比往年偏高。由表5可知,參試的7個蕎麥品種(系)的產(chǎn)量在1 120.0~2 475.0 kg/hm2之間。其中,‘貴甜蕎2號’的產(chǎn)量位居第1,達2 475.0 kg/hm2,對照‘蘇蕎1 號’的產(chǎn)量位居第2,達1 972.5 kg/hm2,其他品種(系)的產(chǎn)量均低于對照品種,較對照品種減產(chǎn)17.62%~43.22%。
表5 各蕎麥品種(系)的產(chǎn)量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貴甜蕎2 號’是較適宜在泰州市種植的蕎麥品種,該品種的產(chǎn)量表現(xiàn)和生育期均優(yōu)于對照‘蘇蕎1號’,故該品種可作為補充品種在泰州市進行推廣應用,‘蘇蕎2號’和‘通蕎2號’可在泰州市作為早熟品種進行搭配種植,以豐富本地蕎麥品種資源,促進泰州市蕎麥產(chǎn)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