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程棋
生活節(jié)奏太快,如果能在繁忙中將目光投向窗外,也不失為一種掙脫心靈束縛的好方法。
我雖在城市中求學,居家卻在山環(huán)水繞的郊外靜謐處。閑暇之余,我可以觀賞到窗外的山水美景。(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窗戶是人與自然的連接。首段通過議論點題,第二段點明居家環(huán)境,自然引出下文對窗外美景的描繪,行文流暢。)
升入初三,時光匆匆,腳步匆匆,每天只能在家、學校兩點一線上奔波。我被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來,縱使心中有再多抱怨,也無處發(fā)泄,偶爾發(fā)幾句牢騷卻也改變不了現(xiàn)狀。日復一日,我對世俗的抱怨?jié)u漸增多 ,似乎就要達到一個閾值……
又是平淡無奇的一日,終于熬到放學 ?;氐郊抑?,我仍然消沉至極。唉,也許生活就這樣了吧!心中的不悅與孤獨伴隨嘆息一同從體內涌出。這時,一聲鳥鳴吸引了我——循著鳥鳴聲向窗外望去,落日的余暉輕輕灑下,為青山蒙上一層紗,也為水面染上一縷紅。幾只南飛雁從水面掠過,好一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微風拂過,撩起水面一波漣漪,慢慢蕩漾,也慢慢消解了世間喧鬧。又一陣“沙沙”聲襲來,將我的目光牽引——哦,是那湖里的未央柳,享受清風的同時哼起悅耳的快樂之歌。我慢慢忘卻了自己,已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一個觀景人,還是一個景中人了。心中的不快漸漸消散開去,終于釋懷。(窗外秋景絕美:“落日”“南飛雁”“未央柳”,幾個典型意象組成一幅絢爛的畫卷,色彩和諧、動靜交織,文字充滿畫意。)
也許是學習成績有了起色,我慢慢地又變得浮躁起來。
又是一個黃昏,窗外景依舊,而窗內人的心情似乎變了。那被染金的山水,歸巢之雁,蕩漾水波,湖畔未央柳 ,曾經(jīng)是那么讓我心馳神往,如今卻引不起我一絲的興趣。我不再是觀景人,更不是景中人,似乎成了一個冷漠的過客。
飄得多高,就會摔得多慘,我也逃不過這個定律。不經(jīng)意間,我的學習成績再次跌回原點,甚至比原點還低,感覺就像一場秋夢,恍恍惚惚。
回到家中,我?guī)е贿z棄在深秋的心情,獨自眺望夕陽。眼前這一方無比熟悉的金黃,似乎與我沒有一絲關聯(lián),或許我之前的感慨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窗外的夕陽,我以為它很快就要消失了,可我沒想到,即將落下的殘陽正努力地將最后一絲光亮送進窗內,又將我的目光帶出了窗外……落日用它最后的力氣將所剩不多的余暉投向山水之間,大雁們也趁著這最后的光陰,奮力向家的方向扇動翅膀,秋柳在入冬之前也奮力唱出一曲生命之歌……
窗內的我,漸漸被帶出窗外。我化作一只歸雁,或變成一片柳葉,或成為一縷清風,甚至是一抹余暉。此時我似乎已超越景中人,甚至本身就成了一處景,心中的感傷伴隨著某種溫暖,和著淚水從眼眶奔涌而出,此情此景如何使人不釋懷?。ㄒ磺芯罢Z皆情語。曾經(jīng)的美景因為心情的陰郁染上落寞的氛圍,而自然的美景也能夠給予失意之人以奮起的力量。主體部分的寫景濃墨重彩、細膩蘊藉,動態(tài)的描畫給人一種“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美感。)
又迎來了一個黃昏,我再次看向窗外,幾番滋味在我心中翻滾不已。我情不自禁地奮筆疾書,筆下流瀉出美好的回憶與期許。
窗外的美景,窗內的遐思,助我砥礪前行!
總評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小作者將自然的美景與內心的感受融為一體,睹物寄情。本文重點寫景,但又避免了泛泛的寫景,寫景是為了抒情,是為了反觀“我”的現(xiàn)實境遇。小作者寫得情真意切,也就容易引發(fā)讀者的共鳴。
(講評教師? 何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