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晶,王麗玉,林明欽,嚴敏鈴,王麗玉
(福州神經(jīng)精神病防治院,福建 福州 350008)
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率、復發(fā)率較高,且需長時間用藥維持治療,疾病發(fā)展會導致患者社會功能衰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茖W藥物管理訓練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生活水平、社會功能,成為精神分裂癥患者主要康復方法[1]。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自身技能、認知、鞏固等方面進行考慮,藥物管理訓練不可過急,在用藥管理中需不斷強化,幫助患者建立積極行為,提升訓練效果?,F(xiàn)分析強化藥物自我管理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做分析。
精神分裂癥患者60例均取自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兩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為男性,對照組:年齡34~62歲,平均(48.35±3.15)歲,病程1~6年,平均(3.23±1.05)年;觀察組:年齡34~63歲,均值(48.42±3.23)歲,病程2~6年,均值(3.35±1.15)年;對以上資料整理比對,結(jié)果顯示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滿足《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2]中精神分裂癥疾病相關(guān)診斷標準者;②均為初次患精神分裂癥疾病者;③無器質(zhì)性病變者;④與家人同居,可隨時接受隨訪者。
排除標準:①伴有智力障礙者;②人格嚴重障礙者;③有自殺傾向者;④呼吸功能障礙者。
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護理,主要開展用藥干預、健康宣教、飲食干預和心理疏導,及時提醒患者不可自主加減藥物,對患者予以鼓勵,讓其多參與娛樂活動。
觀察組采取強化藥物自我管理訓練,主要措施為:(1)強化教育內(nèi)容:由精神??谱o士培訓班培訓的??聘哔Y歷護士擔任教育者角色,主要實施正確安全用藥對疾病控制的作用、不同藥物療效、藥物種類、用藥后不良反應、處理方法以及藥物保管方法等。(2)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將傳統(tǒng)授課模式轉(zhuǎn)變?yōu)閳F體心理治療方式,對入選人員進行分組,每組6人,共10組,由教育者采取PPT的形式進行知識宣教,隨后提出研究主題,如精神癥狀、病情發(fā)展、生活經(jīng)歷、工作經(jīng)歷等,引導患者交流藥物知識,對患者交流中存在的錯誤認知予以糾正。(3)分階段進行服藥訓練:①責任護士告知患者每天根據(jù)服藥單開展訓練,自取藥物、核對藥物名稱和劑量,管理用藥情況,直至患者掌握整個流程停止。②責任護士根據(jù)服藥單為患者一次性領(lǐng)取10d的藥量,在治療室設(shè)置項目專用服藥訓練藥品柜,告知患者每天定時到藥品柜中領(lǐng)取自己所需藥物,核對無誤后服用。護理人員需監(jiān)督整個過程,對患者正確的操作給予肯定,強化自我管理行為,對用藥中出現(xiàn)的錯誤情況予以糾正。③責任護士取10d藥物,告知患者放在床頭柜中上鎖,每天完成取藥、核對等工作,并在用藥記錄本中簽字,責任護士需仔細檢查患者的剩余藥量和簽名,對于存在的用藥錯誤情況給予糾正,保證患者全面掌握藥物自我管理技能。
①觀察兩組用藥依從性:使用自擬的依從性調(diào)查量表對依從性進行評估,可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可獨立正確用藥判定為完全依從;經(jīng)督促后正確用藥判定為基本依從;不服從醫(yī)囑,自行停藥判定為不依從。②觀察兩組干預前后簡明精神病量表評分:運用BPRS量表[3]進行評估,由專業(yè)護士對患者進行評價,量表包含18項,每個項目1~7分,分別代表由輕到重,總分值18~126分,分值越高證實病情越差。③觀察兩組干預前后社會功能缺陷量表評分:運用SDSS量表[4]進行評估,由專門培訓人員詢問知情人進行評估,量表項目包含10個,0~2分代表正常至嚴重缺損,總分值為0~20分,分值越低證實社會功能水平越好。④觀察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評分:運用ADL量表[5]評估,量表包含14項,主要為穿衣、如廁、進食、打電話、梳洗、洗澡、做家務、洗衣等,總分值為56分,分值越高證實生活自理能力越高。⑤觀察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運用GQOLI-74量表[6]評估,共包含4個維度(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zhì)生活、社會功能),共包含20個因子,分值對應1~5分,分值越高證實生活質(zhì)量越高。
觀察組用藥依從性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用藥依從性比較[例(%)]
干預前兩組BPRS、SDSS評分比對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比,觀察組BPRS、SDSS評分較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BPRS、SDSS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ADL、CQOLI-74評分比對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ADL評分、CQOLI-74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ADL、CQOLI-74評分比較分)
精神分裂癥疾病發(fā)病病因不明確,且病情頑固難治愈,疾病每次復發(fā)均會使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程度增加,會不同程度地加重患者經(jīng)濟負擔、情感負擔、照護負擔,因此健康行為、社會功能恢復成為患者康復關(guān)鍵。強化藥物自我管理訓練可對患者用藥情況進行良好監(jiān)督,避免發(fā)生抗拒心理,提升用藥依從性。藥物自我管理訓練主要依照患者的真實情況,擬定個性化方案,利于患者充分意識合理配合治療的重要意義,加快患者病情恢復。
強化藥物自我管理訓練可幫助患者維持病情,提升社會功能。藥物自我管理訓練的關(guān)鍵為強化患者自覺用藥行為,進而改善社會功能。以往護理干預主要以監(jiān)督患者正確、規(guī)范用藥、檢查患者是否私藏藥物等,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而言,對藥物自我管理能力的認知度較差,因此不能積極配合用藥干預,同時影響了治療效果[7]。藥物自我管理訓練屬于新型方式,在實行后向患者全面普及疾病知識和用藥知識,提升患者自身主觀能動性,將掌握的知識合理運用到疾病治療中,為出院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知識。開展技能訓練可提升患者自身獨立生活的能力,進而提升社會適應性,利于患者在短時間內(nèi)參與社會活動。強化藥物管理訓練,可讓患者更加重視遵醫(yī)用藥,意識到合理、按時、按量用藥的重要性,對藥物管理方式、藥效評估、不良反應應對方式等予以熟練掌握。藥物自我管理訓練可以給予患者專業(yè)性用藥、疾病管理指導,并向患者培訓藥物應用方法,將用藥依從性提升,利于患者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用藥治療,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利于患者盡早適應社會生活。陳艷[8]研究顯示采用強化藥物自我管理訓練的試驗組BPRS、SDSS較對照組低,CQOLI-74評分較對照組高(P<0.05),本研究結(jié)果也顯示,與對照組比,觀察組用藥依從性較高、BPRS、SDSS、ADL評分低、CQOLI-74評分高(P<0.05),證實藥物自我管理強化教育開展,可讓患者更全面的掌握藥物知識和用藥劑量等,并在用藥中仔細核對藥品名稱、劑量,保證用藥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例如在未實施藥物自我管理訓練前,有患者在服藥時不主動核對藥物名稱、劑量,還會出現(xiàn)自行停藥,擅自換藥等發(fā)生用藥風險事件。在強化藥物自我管理訓練后,該患者對藥物種類、用法、用量的認知度得到提升,用藥依從性提高,在每次用藥前仔細核對藥物名稱、劑量以及使用方式等內(nèi)容,從而提升了治療效果。這充分表明藥物自我管理訓練可提升出院后病情遠期恢復效果,讓患者保持正確認知,改善服藥態(tài)度,鼓勵患者出院后積極主動治療。藥物自我管理訓練還可讓患者更全面的認知疾病,全面掌握治療內(nèi)容,提升自身信心,防止社會功能衰退,利于盡早回歸生活。
綜上所述,強化藥物自我管理訓練全面開展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能力顯著提升,嚴格遵醫(yī)囑用藥,利于患者短時間恢復。鑒于本研究樣本有限,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給予強化藥物自我管理訓練的價值分析不足,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