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強
這次的探野山河之旅,我們并沒有去雅拉、貢嘎等熱門區(qū)位,而是前往在各平臺上都幾乎搜不到的冷門線路。此次長途自駕的主角——新RAV4榮放,在活動開啟的當天上市,官方指導價17.68萬~29.68萬元。價格比老款車型,沒有太大變化,但外觀和內飾都進行了革新,尤其是車機系統(tǒng)、安全輔助以及智能配置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度的升級。
相比同級競品的單一設計風格。一汽豐田將美版RAV4的Adventure越野套件引入了國內,并將其搭載于2.0L汽油版四驅車型。新車的格柵被粗壯的黑色磨砂條覆蓋,原來的點陣式鍍鉻中網也全部黑化,低調的同時更加野性。搭配18英寸切削式熏黑輪輞,使得秉承“城市兼顧越野”的榮放顯得更加硬派,同時滿足一些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大部分進入甘孜州的車輛都會選擇雅葉高速穿過著名的二郎山隧道直抵首府康定市。而我們的車隊則選擇了沿著大渡河伴行的G318國道逆流而上。因為我們當天的目的地是大渡河上游的丹巴縣。傳統(tǒng)意義上,大渡河是川西漢藏居民的天然分界線,我們此行進入瀘定就算正式踏足青藏高原了。
沿著S211省道逆流而上,海拔逐漸攀升,山體更加陡峭枯黃。較好的路況也能讓我沉下心來體會新榮放的變化。一汽豐田對新榮放的內飾進行了升級,大部分身體能接觸到的部分都采用軟質材料包覆。座椅采用麂皮絨與皮質材料包裹的雙拼設計,在多彎的山路上可以有效防止滑動,配合綠色縫線與銀色飾條,質感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新榮放內飾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全系標配了10.25英寸中控多媒體娛樂系統(tǒng)。這塊屏幕一改老款車型中控屏的背投風格,無論分辨率還是反應速度都達到了同級領先水平。當然,除了外在之外,一汽豐田還下功夫對新榮放的車機系統(tǒng)進行了升級,人機交互體驗大幅提升。比如,它支持30s的連續(xù)多輪對話、支持OTA升級、全系標配市場三大主流無線互聯(lián)。就使用體驗來說,這套系統(tǒng)層次簡單,邏輯合理,大部分功能都在一級菜單中可以調用,而且保留了空調系統(tǒng)的實體按鍵,盲操的準確性很高。
沒想到的是,新榮放搭載的地圖居然比手機導航還好用。在經過一段沒有信號的縣道時,領航的頭車因為手機信號丟失一直往前開,而采用車載導航的后車卻一直提示車輛掉頭,后來的事實也證明,路的確走錯了。
新榮放的車載地圖為什么這么好用?究其原因是它搭載了全國的離線地圖,而且以每分鐘一次的頻率進行全部更新,這個更新速度已經趕得上專業(yè)導航軟件了,快的有點離譜!
更有誠意的是,一汽豐田將T-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ToyotaSpace智能座艙、ToyotaConnect智能互聯(lián)系統(tǒng)等三大系統(tǒng)全部標配到新榮放,使得中低配車型更具性價比。新榮放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新增了緊急轉向輔助、彎道減速等功能,可以在車道空間充足的時候,抑制車道偏離,降低事故發(fā)生幾率。新榮放下了一步高招,同級競品該想想怎么應對了。
第二天的行程以國道和非鋪裝路面為主。4月底的高原,氣候乍暖還寒。剛才還因為紫外線太強穿著清涼,轉過埡口便飛起了鵝毛大雪,這時候的公路就變成了四驅SUV的“秀場”。從換代之后,新榮放便基于能源形式的不同搭載了動態(tài)扭矩控制系統(tǒng)、動態(tài)扭矩矢量控制系統(tǒng)、E-Four電子四驅三大四驅系統(tǒng)。
公路胎駛上混雜著雪和泥的非鋪裝路面,而且還在海拔近4000m的高原上,這樣的場景對于城市SUV來說挺艱難的。首先,車跟人一樣,同樣會有高反,人缺氧會難受,發(fā)動機缺氧則會動力衰減;其次,輪胎打滑會讓動力進一步流失,這個時候你就能體驗到一套四驅系統(tǒng)的重要性了。
試駕的2.0L汽油版車型搭載的是動態(tài)扭矩矢量四驅控制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兼顧了燃油經濟性與操控穩(wěn)定性,可根據路況、駕駛模式甚至油門踏板來自動分配扭矩。比如在濕滑路面,車輛偵測到濕滑的時候可將最高50%的扭矩分配到后輪,保證后輪擁有適當?shù)淖サ亓Α?p>
新榮放有SNOW、MUD&SAND以及ROCK&DIRT三種地形模式,另外還有ECO、NORMAL以及SPORTS三種駕駛模式。在高海拔地區(qū),由于空氣含氧量低,導致汽車發(fā)動機動力不足。這時候可以將動力模式切換至“SPORTS”。SPORTS模式下發(fā)動機會保持較高轉速運轉,駕駛會更從容一些。
濕滑路面下,則可以將地形模式切換至“SNOW”。SNOW模式下,電子系統(tǒng)會對發(fā)動機轉速進行限制,避免輪上扭矩過大發(fā)生打滑。如果單側后輪出現(xiàn)打滑,雙電磁聯(lián)軸器可以將動力傳輸至附著力更大的一側,幫助車輛完成脫困。所以在面對這次高原濕滑路面的時候,雖然自吸發(fā)動機的動力衰減無可避免,路面的濕滑也讓穿越的艱難程度倍增,但這套四驅系統(tǒng)讓我們穩(wěn)健地完成了當天的越野穿越。
高原自駕,人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車里。但作為戶外人車挑戰(zhàn)之旅,怎么能少的了對個人意志和體力的考驗。
日勒隆巴,道孚縣一個并不知名的小村,迄今為止在網絡上也搜不到它的什么信息。但作為我們此次徒步挑戰(zhàn)的起點,相信它已經深深印在了每個徒步隊員的心中。由于高原天氣多變,前幾天還碧空如洗的日勒隆巴,在我們徒步的前一天就被積雪覆蓋。
這條徒步線路全長10km左右,平均海拔超過3500m,由于屬于新開發(fā)線路,因此人跡罕至。前半段路全部被高大的云杉覆蓋,剛剛返青的針葉林與白雪映襯,格外養(yǎng)眼。
或許大部分隊員都低估了高原天氣變化帶來的影響。不少人穿著運動鞋,運動褲就來了。這樣的裝備在干燥路面尚可行走,但一旦有雨雪打濕進水,會導致身體熱量流失,在高海拔地區(qū)要更危險。好在當天氣溫回升,主辦方也準備了應急預案并在沿途安排了5個補給站。
雖然準備充足,我們依然低估了高原雪山紫外線的強度,3h的晴天就讓大部分隊員留下了非常明顯的印跡。一路起起伏伏,趟泥路,互相鼓勵伴隨著歡聲笑語,也有各種雪地滑倒的場景。好在大家都沒放棄,5~6h后,所有隊員都到達了徒步的終點——甲蘇村。
最后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孚縣鮮水河,進行漂流體驗。鮮水河是雅礱江的一級支流,地跨甘孜州道孚、新龍、雅江三縣三險,周邊地貌復雜,風光旖旎。
如果說前一天的徒步考驗的是個人意志,那么最后一天的漂流則體現(xiàn)的是隊員的協(xié)作能力。由于并不是專業(yè)漂流隊員,因此選擇了一段相對平緩的河道來進行體驗。經過專業(yè)教練的指導,體驗隊員以6人為一組進行競速。最終,原計劃2h、全程11km的河道漂流1.5h就告完成。
面對越來越卷的SUV市場,曾經的緊湊級SUV標桿榮放又放大招了。新榮放對多項配置進行了升級,甚至將很多屬于中高配車型的智駕系統(tǒng)下放作為了標配,誠意十足。在動力方面,想節(jié)能經濟,選擇混動車型,放不下燃油車型,可以選擇2.0L汽油版,再搭配本就豐富且性能不俗的四驅系統(tǒng),改款后的新榮放是個顧家又越野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