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陽
“漢學家研究是漢學研究的根本和重點”①張西平:《編后記:漢學家研究是漢學研究的根本和重點》,載《國際漢學》2018 年第3 期,第202 頁。,在海外漢學研究日益成為一門顯學的今天,加強對海外漢學家的研究,對于推動海外漢學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F(xiàn)階段國內學界對漢學家的個案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和俄羅斯等歐美和東亞國家的漢學家,對拉丁美洲漢學家的關注度較低。在16 世紀,以馬尼拉為中轉站,新西班牙總督轄區(qū)(1521 年設立的總督轄區(qū),是西班牙管理北美洲和菲律賓的一個殖民地總督轄地)已與中國建立了聯(lián)系。通過行駛在中國—馬尼拉—墨西哥航線上的馬尼拉大帆船,中國與拉丁美洲實現(xiàn)了人員和物資的交流和互動。但在擺脫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并取得民族獨立以后,拉丁美洲對中國的關注卻一直處于沉寂狀態(tài)。
拉美學院派對中國文學和文化的關注發(fā)軔于20 世紀60 年代②1964 年墨西哥學院成立的東方研究中心(后更名為亞非研究中心)是拉美地區(qū)最早建立的漢學(中國學)研究機構。,升溫于20 世紀末21 世紀初。彼時,許多拉美本土漢學家對中國歷史、社會及經典文學文化興趣漸增。秘魯漢學家吉葉墨(Guillermo Da?ino Ribatto,1929 —2023)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擬從學術史角度出發(fā),全面考察吉葉墨的漢學譯介活動。
吉葉墨,1929 年12 月出生于秘魯?shù)奶佤斚B裕═rujillo),為家中幼子。8 歲時,面對父親突然去世的家庭變故,吉葉墨與家人迫于生計搬遷至首都利馬居住。成年后,吉葉墨就讀于秘魯天 主 教 大 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l Perú),在該校獲得語言文學博士學位后,赴巴黎進行短暫的學習和交流。1979 年,應中國政府邀請,時任秘魯國立圣馬爾科斯大學(Universidad Nacional Mayor de San Marcos)教師的吉葉墨前往中國進行西班牙語教學工作。在接受秘魯媒體采訪時,這位秘魯漢學家坦言:“(這次中國之行)為我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③Guillermo Da?ino, “Hay un desapego al aprendizaje que no sea rentable,”https://elcomercio.pe/luces/libros/guillermo-daninohay-gran-desapego-aprendizaje-sea-rentable-439283-noticia/, 最后訪問日期:2023 年1 月9 日。1979 年至2002年,他先后在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西班牙語。來華之前,吉葉墨并未接受過系統(tǒng)的漢學學習和訓練,但一踏上中國的土地,他就被漢語的魅力深深吸引了。
來華之后,吉氏憑借自身的勤奮及中國友人的幫助,逐漸掌握了漢語。從1996 年開始,他翻譯了大量中國古代文學作品,成為西班牙語世界的重要漢學家之一。
吉葉墨的漢學成就之一在于其對中國古詩詞的譯介,他對李白、張可久、白居易、杜甫、王維及陶淵明等詩人的詩作有著濃厚興趣。從1996 年開始,吉氏先后翻譯和出版了七部中國詩歌選集:《白塔·唐詩選集》(La pagoda blanca:poemas de la dinastía Tang)、《酒 泉·李 太白詩選》(Manantial de vino:poemas de Li Tai Po)、《柳依·午后·張可久詩選》(Sobre un sauce,la tarde)、《琵琶歌·白居易詩選》(La canción del laúd)、《筆林·杜甫詩選》(Bosque de pinceles:poemas de Tu Fu)、《空 山·王 維 詩 選》(Lamonta?a vacía:antología)、《五 柳 先 生·陶 淵 明詩選》(El maestro de los cinco sauces:poemas de Tao Yuanming:antología)。上述譯作在西語國家和拉美漢學界引起了一定的反響。以《白塔·唐詩選集》為例,該書于1996 年、2001 年及2004年先后分別由秘魯天主教大學出版社(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l Perú)、馬 德 里 易 貝 里昂出版社(Hiperión)和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①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名略有改動,為《白塔:唐詩一百首》。。為全面了解吉葉墨中國詩歌譯作的出版信息,筆者在世界最大聯(lián)機數(shù)據(jù)庫Worldcat 以“Guillermo Da?ino”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其中國古典詩歌譯作出版信息見表1。
表1 吉葉墨中國古典詩歌譯作出版信息統(tǒng)計
在漢學譯介方面,吉氏可謂大器晚成,其在知天命之年才正式開啟與中國文學的接觸。來華之前,吉葉墨的的學術研究一直圍繞詩歌展開,其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聚焦于秘魯詩人何塞·瑪利亞·艾格倫(José María Eguren,1874 —1942)及其詩作②吉葉墨碩士學位論文和博士學位論文分別為《何塞·瑪利亞·艾格倫詩歌中的動詞現(xiàn)在時》(El presente verbal en los poemarios de José María Eguren)和《何塞·瑪利亞·艾格倫〈隆迪內拉〉的普遍意義》(El universo significado de Rondinelas de José María Eguren)。何塞·瑪利亞·艾格倫為秘魯詩人、作家及畫家,作品風格以象征主義為主,被視作秘魯現(xiàn)當代文學的開創(chuàng)者。。在學術研究中養(yǎng)成的對詩歌的敏感性,是其漢學譯介的學術緣起之一。吉氏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翻譯并不注重韻律,而是多以歸化法為翻譯方法,以散文形式譯出。以杜甫的《客夜》一詩為例,以現(xiàn)有的陳國堅譯本與吉葉墨譯本進行對比,可對吉氏的中國古詩翻譯方法做一窺探。
客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卷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老妻書數(shù)紙,應悉未歸情。
陳國堅譯本①Chen Guojian, “Dieciocho poemas de Tu Fu,”Estudios de Asia y áfrica 2 (1981): 350.:
Me acuesto, más no concilio el sue?o.
La luna menguante ilumina la cortina.
?Cómo tarda en llegar el alba del oto?o!
Mi cabeza se apoya en una alta almohada:escucho el rumor de un río lejano.
Privado de todo recurso, tengo hambre y tengo frío.Estoy en un callejón sin salida.
Sólo mis amigos me pueden ayudar.
Ay, vieja compa?era mía, te he enviado carta tras carta.
Deberías comprender por qué aún no retorno a casa.
吉葉墨譯本②Guillermo Da?ino, El maestro de los cinco sauces: poemas de Tao Yuanming: antología.Madrid: Hiperión, 2006, p.137.:
Siempre de viaje, ?cómo conciliar el sue?o?
El cielo de oto?o no acepta despejarse.
Por la cortina entra la luz de la luna menguante;
apoyado en la almohada escucho a lo lejos el rumor del río.
Torpe para organizarme, me falta alimento y vestido;
no me queda sino depender de mis amigos.
A mi anciana esposa escribo una carta de varias hojas,
y espero que comprenda por qué no puedo regresar.
在陳氏譯本中,譯者先將“秋天不肯明”與“卷簾殘月影”的順序進行了對調,更符合西語中的遞進式思維。為達到結尾發(fā)音押韻的效果,在《客夜》譯文中,陳氏將譯文前四句多以元音字母“o”結尾,后四句多以元音字母“a”結尾,力圖押韻。吉葉墨對此卻并未留意,他在翻譯過程中顯得小心翼翼,努力使譯文忠實原文,力圖將原文的信息全面?zhèn)鬟f給讀者。例如他將“計拙無衣食”中的“無衣食”直譯為“我缺乏食物及衣服(me falta alimento y vestido)”,并未有任何轉譯。陳國堅將“書數(shù)紙”翻譯成“我給你一封又一封地寫信”,吉氏譯本則譯為“我給你寫了一封幾頁的長信”。相比而言,吉氏的譯文顯得更為準確,但他過多使用直譯造成翻譯過程中某些詩詞原意的流失。例如他將“不為五斗米折腰”中的“五斗”譯為“cinco celemines”③“cinco celemines”對應的中文譯文應為“五賽雷敏”。在《五柳先生·陶淵明詩選》前言部分,吉葉墨將“五斗米折腰”譯為“No me inclinaré ante nadie por cinco celemines de arroz”。。賽雷敏(celemín)為西班牙語中的計量單位,1 賽雷敏約合4.625 升,而一斗為十升,二者并不等價。且五斗米語出《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原文為“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喻指微薄的俸祿。故將“五斗米”譯為“五賽雷敏”的譯法略顯生硬,并未準確地傳遞出詩人的意思。
吉葉墨的中國詩歌譯作皆為中西對照本(含拼音),兼有文學性和文獻性兩類特征:其西譯漢詩雖偶有注釋說明,但文本功能卻仍以文學翻譯為主;文獻性則表現(xiàn)為在每部譯作的開頭,吉葉墨都對詩人的生平、作品及其詩作風格進行概要描述。以《五柳先生·陶淵明詩選》為例,吉葉墨將陶淵明譽為“介于官場與山水之間的人”,并在《五柳先生·陶淵明詩選》的正文前選取13 個重要事件,勾勒出詩人的生平年譜(biografía)。在此之后,他還以“趣聞逸事(anectodario)”為題,介紹了幾則陶淵明灑脫不羈的生活逸事。在《五柳先生·陶淵明詩選》中,這位秘魯漢學家選取150 首陶淵明的詩作,并將其劃分為“田野生活”“家人”“友情”“酒”“死亡”“反思”六個主題,其中既有詩、賦(《歸去來兮辭》《閑情賦》),也有和詩(《和郭主簿二首》《和劉柴?!贰段逶碌┳骱痛髦鞑尽罚?,可以說其譯作已較為全面地覆蓋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主題和體裁。
吉葉墨告訴讀者:“陶淵明是(魏晉時期)唯一一位以簡潔樸素的形式來描述日常生活的詩人”①Da?ino, op. cit., p.24.,因為他的詩作多以田園生活為主,方能流傳至今。在吉氏看來,陶淵明的詩歌有著寫實主義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詩人所處時代農民的艱苦生活條件,而詩人本人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和熏陶,故能在山水田園之間怡然自得的同時,也能對國事有所關注,因此“在他的詩歌中存在著一些模棱兩可甚至是充滿矛盾的特征”②Ibid.。
文學編譯不僅向西語世界讀者介紹中國古代文學,也是譯者對中國古代文學的認知建構,側面映射了譯者漢學視域中的中國古代文學圖景。除鐘情于譯介中國古典詩詞以外,吉葉墨還編譯了《雕龍:中國文學選集》(Esculpiendo dragones:antologia de la literatura China)(以 下簡稱《選集》)。該書是拉丁美洲范圍內首部由拉美學者寫成的中國古典文學西譯選集,吉葉墨以一人之力選編并翻譯。選集分為上下兩卷,由秘魯天主教大學出版社于1996 年出版。在書中,吉葉墨對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重要文學形式及文學作品進行了爬梳和選譯:上卷內容依次為神話、《易經》、《詩經》、《道德經》、《論語》、《楚辭》、《莊子》、李陵書信、《史記》、漢魏及六朝詩歌、樂府、賦、《文心雕龍》、3 —6 世紀小說及唐詩;下卷內容為寓言、宋詞、戲曲、《西廂記》、《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封神傳》、《金瓶梅》、《牡丹亭》、《醒世恒言》、《長生殿》、《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浮生六記》及《鏡花緣》。
在《選集》中,吉葉墨大幅壓縮了詩詞、戲曲的篇幅,將更多篇幅留給中國古代小說。此外,吉葉墨對中國古代女性作家關注度較低。在《宋詞》一章中,吉葉墨主要選編并翻譯了蘇軾(八首)、辛棄疾(三首)、王安石(二首)、歐陽修(二首)、范仲淹(二首)、岳飛(二首)等的詩詞,對李清照等女詞人的生平及著作并未提及。吉葉墨通過對中國古代文學歷時縱向的爬梳,向西語國家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學在歷史長河中所呈現(xiàn)出的延續(xù)性與多樣性,為推動中國文學在西班牙語世界的傳播和接受邁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吉葉墨亦出版了兩部與中國諺語有關的譯著:《秋之扇·中國成語》(El abanico de oto?o:proverbios chinos)及《勤勞蜜蜂·中國諺語一千條》(La abeja diligente:mil proverbios chinos)。其中《秋之扇·中國成語》由吉葉墨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班牙語系朱凱教授合譯,并于1993 年由秘魯Stella 聯(lián)合出版社出版。而《勤勞蜜蜂·中國諺語一千條》則于2002 年由秘魯天主教大學出版。在該書中,吉葉墨譯介了中國500 條諺語、100 條成語、100 條歇后語、300 條名言警句。
吉葉墨漢學著作在西語國家多由秘魯天主教大學出版社和易貝里昂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國內也出版了多本吉葉墨的著作。筆者以“Guillermo Da?ino”和“吉葉墨”為關鍵詞,分別在聯(lián)機數(shù)據(jù)庫Worldcat 及全國圖書館參考咨詢聯(lián)盟進行搜索,梳理了由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吉氏譯著或專著,見表2。
表2 由中國出版社出版的吉氏譯著及專著
上述出版社中,外文出版社、五洲出版社和新星出版社多以海外為市場,以出版論述中國的多語種圖書為主要業(yè)務。在這些出版社的推動下,2010 年之后,吉葉墨再度出版了多部關于中國的譯著或專著,而其中的一些著作在西語世界有拓荒之功。比如,2013 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化百科》是首部由西語為母語的外籍人士編撰的中國文化百科全書。該書選取了650 條中國文化詞匯,并以其西語譯文首字母進行排序。由吉葉墨與洪彌云翻譯,并于2014 年出版的《史記選》是《史記》的首個西班牙語譯本。為推動中國典籍外譯,1994 年國家新聞署正式批準《大中華文庫》立項。該項目分為三個階段:“即1994 —2016 年的漢英對照版、2007 年立項啟動的多語種版以及2019 年列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對照版(第一批)”①《中國出版史研究》編輯部:《垂范傳統(tǒng)典籍外譯項目 打造國家水平文化名片——〈大中華文庫〉訪談錄》,載《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 年第1 期,第10 頁。。《史記選》西語版本便是《大中華文庫》項目第二階段叢書之一。該書擷取了《史記》中的31 篇人物傳記,由安平秋從文言文譯成白話文,再由洪彌云、吉葉墨二人譯成西班牙文。上述圖書的出版對于推動中國經典文化在西語國家的傳播、帶動拉美漢學家對中國的歷史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除漢學譯介之外,吉葉墨還將自己在中國的見聞編著成書,并將其賦名《來自中國:迷人之境》。該書于1990 年由秘魯拉布魯薩出版社(Labrusa)出版。在書中,吉葉墨記錄了他本人在華期間在中國旅行時的所見所聞,并向讀者娓娓講述了北京、南京、中醫(yī)文化、漢語形象、傳統(tǒng)戲曲(京劇及越?。⒚褡屣L俗、自然和人文景觀。彼時秘魯與中國的人文交流仍處于起步狀態(tài),秘魯國內論述中國的著作亦寥寥無幾②1959 —1961 年秘魯國內出版發(fā)行了多部描述毛澤東及中國革命的著作。。該書一經出版便在秘魯學界引起了一定反響,為秘魯國內認識和了解中國提供了重要參考。秘魯文學家、2010 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在評述該書時說:“他從一個西方人的視角,客觀而冷靜地觀察、研究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并像談論自己國家一樣,自豪地向我介紹他的經歷。這不能不令人信服?!雹弁跏郎辏骸稑s譽公民·代言人·影星——傾心中國文化的秘魯學者吉葉墨·達尼諾·里瓦托》,載《中外文化交流》2003 年第8 期,第35 頁。2016 年,五洲出版社將此書規(guī)劃為“拉美專家看中國系列”叢書之一,并出版發(fā)行了中、英、西三個語種版本的《來自中國:迷人之境》。
“那些致力于中國文學的海外譯介與傳播的漢學家、翻譯家無疑值得譯學界關注,因為經典個案中往往蘊藏著不容忽視的普遍意義?!雹荜惣午⒃坪纾骸哆x擇、互動與探索——雷威安與中國文學法譯》,載《中國翻譯》2020 年第4 期,第109 頁。吉葉墨對中國古代文學、文化及歷史的譯介是拉美漢學研究中的重要個案。作為西語國家較為多產的漢學家之一,他對中國古代文學在西語世界的譯介與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秘魯、拉丁美洲乃至整個西班牙語漢學界都發(fā)揮了巨大的引領作用,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形象在拉美的傳播。秘魯當?shù)貢r間2023 年1 月2 日,93 歲的吉葉墨在秘魯首都利馬與世長辭,其對推動中拉文明交流所作出的貢獻值得我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