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粵港澳大灣區(qū)碳市場碳排放權交易與碳會計現狀研究

        2023-05-30 10:48:04夏桂香
        綠色財會 2023年4期
        關鍵詞:碳會計碳排放權交易

        摘要:“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目前,粵港澳大灣區(qū)碳市場是唯一兼具國家碳交易試點和綠色金融改革創(chuàng)新試驗區(qū)試點的雙試點機構。文章系統(tǒng)梳理了粵港澳碳市場和碳會計的研究進展,對區(qū)域碳市場數據進行分析: 廣州與深圳市場交易量與金額整體上升,香港澳門沒有碳交易數據。在全國2782家控排企業(yè)中,深圳市場納入大量服務業(yè)企業(yè),廣州市場則均為重工業(yè)企業(yè)。同時,大部分控排企業(yè)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程度較低,進行碳信息審計的企業(yè)鳳毛麟角,不利于信息使用者決策。在此基礎上,文章指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qū)碳市場存在的問題,并對推動“雙碳”目標下建設大灣區(qū)碳市場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大灣區(qū)碳市場 碳排放權交易 碳會計

        中圖分類號:F234

        一、 引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界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已先后發(fā)布6次評估報告,每一次均比上一次更加肯定人類活動是造成氣候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國是氣候變化的敏感區(qū),歷來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化行動,從1992年開始,我國一直都有參與全球環(huán)境治理。2010年,國家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落到現實,在全國“五省八市開展低碳省區(qū)和低碳城市試點;2018年,國家在體制上進行了改革,組建了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以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最重要的是2020年,習總書記在聯大會議上提出加強中國國家自主貢獻,宣示2030年碳達峰目標和2060年碳中和愿景。

        中國碳市場發(fā)展已經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5—2012年,即第一個七年的清潔發(fā)展機制階段;第二個階段是2013—2020年,即第二個七年的區(qū)域試點階段(梅德文,2021)。2021年是全國碳市場的元年,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目前,中國碳市場由全國碳市場和北京、天津、上海、湖北、重慶、廣東與深圳7個區(qū)域交易市場構成,運行方式采用雙軌制。在碳市場建設要素中,碳排放配額總量的多寡決定了配額的稀缺性,直接影響碳市場的配額價格。因此,在我國碳交易市場快速發(fā)展的趨勢下,對我國碳交易與碳會計現狀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我國各碳交易市場的年度報告,開市至2021年底,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成交額76.61億元,8個試點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4.91億噸,成交額87.93億元。在碳交易蓬勃發(fā)展的時期,碳會計的發(fā)展以2019年為分水嶺。2013—2019年期間,我國各區(qū)域碳交易市場對碳會計處理方式進行了有益摸索,碳會計處理方式各不相同。2019年12月財政部發(fā)布了《碳排放權交易有關會計處理暫行規(guī)定》,自此,碳會計處理規(guī)范趨同。規(guī)定實施兩年來,課題組調研發(fā)現,全國控排企業(yè)上市公司對碳會計處理方法一致,但上市公司控排企業(yè)財務報告完全遵循規(guī)定進行碳信息披露的企業(yè)不多,進行定量披露的也較少,披露形式不一致,對披露的碳信息進行審計的更是鳳毛麟角,2021年對碳會計信息進行審計的只有1家企業(yè)。

        過去30年來,廣東省主要污染物增長1~10倍左右,人均GDP增長20倍左右。同時,廣東以占7%左右的能源消費和6%左右的污染物排放量,為全國貢獻了接近11%的經濟總量(吳大磊,2022)。與長三角地區(qū)和京津冀地區(qū)相比,粵港澳大灣區(qū)碳排放市場是指廣州、深圳、香港和澳門市場,其單位GDP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均低于長三角地區(qū)和京津冀地區(qū),低碳發(fā)展指標較優(yōu)。2015年1月,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與香港排放權交易所、廣州賽寶認證中心服務有限公司簽訂三方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共同推進區(qū)域碳市場建設。2022年3月,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廣州碳交所)宣布與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探索區(qū)域碳市場的深化發(fā)展?;浉郯奶际袌鲈谫Y本密集型、資源型、科技型綠色經濟活動方面具有比較成本優(yōu)勢。利用香港現有良好金融平臺培育碳金融市場,試點推進大灣區(qū)統(tǒng)一碳資產及碳交易平臺建設,創(chuàng)建適用于大灣區(qū)的自愿減排機制,助力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二、文獻評述與我國碳會計準則的發(fā)展

        國外對碳交易與碳會計的研究較早,形成相對成熟與系統(tǒng)的理論框架。包括碳交易會計處理、碳交易信息披露、碳管理會計、碳風險(Greg Rogers,2020)、碳審計(Ross,2021)等內容,但近年來國外學者對碳會計的研究有所減少(崔也光,2017)[1]。

        我國對碳會計的研究始于1992年,葛家澍和李若山發(fā)表的《九十年代西方會計理論的一個新思潮——綠色會計理論》。相關研究在2011年后大量涌現,且研究領域以 2019年12月財政部頒布《碳排放權交易有關會計處理暫行規(guī)定》為分界線。2011—2019年,碳會計研究主要是在傳統(tǒng)財務會計視域下進行的,側重探討碳交易市場中碳排放權的授予、購買或取得的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記錄和會計披露等問題,并形成無形資產、存貨、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及新設碳交易權的四類主要觀點(崔也光、周暢,2017)。研究思路遵循王愛國(2012)提出的中國碳會計至少應該包括碳排放財務會計、碳成本會計、碳管理會計和碳審計等內容在內的廣義碳會計觀[2]。較有影響力的包括:碳預算管理(涂建明等,2016)、碳會計確認計量 ( 苑澤明等,2012)、碳成本會計(周守華等,2018;吉利等,2016)、碳績效(何玉,2017)等。2020年以后,研究領域向碳管理會計、碳金融傾斜,較有影響力的包括:碳預算管理(殷俊明等,2020)、碳定價(朱幫助,2021)、碳市場(張希良,2021)、碳金融會計(袁廣達,2021)等,研究成果豐富。

        隨著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簽訂,各國開始建立碳交易市場[3]。我國碳交易市場的建立晚于歐美,于2011年開始建立試點市場,2013年正式開始交易,隨著交易事項的出現,交易企業(yè)、監(jiān)管機構產生了對會計處理規(guī)范的需求。在2019年之前,全國8個碳交易試點市場中北京、廣州和深圳3個區(qū)域碳市場出臺了碳會計處理辦法指導意見,且這3個試點市場的會計處理方法不一致(見圖1)。2014—2016年間,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開始進行碳會計準則的調研設計工作,并于2016年起草形成了《碳排放權試點有關會計處理暫行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將“碳排放權”確認為新的資產項目,以公允價值進行計量。經過2016—2019年的不斷修訂、試運行,2019年12月財政部正式發(fā)布《碳排放權交易有關會計處理暫行規(guī)定》。

        三、交易市場層面的碳交易與碳會計現狀

        本文碳交易的樣本選取全國碳市場和7個區(qū)域試點碳市場 2013年12月3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公開披露的數據,包括交易所各履約年度市場分析報告、年度總結、交易所公眾號數據、碳交易網等;企業(yè)的財務數據與會計處理方法來自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與實際調研。

        (一)粵港澳大灣區(qū)市場碳交易情況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簡稱“廣碳所”)隸屬于廣州交易所集團,廣東省政府和廣州市政府合作共建,正式掛牌成立于2012年9月,自2013年12月運行以來,一直是全國各試點碳市場中規(guī)模最大的碳市場。根據《廣東省2021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廣碳所將碳排放控制企業(yè)的年度碳排放配額總量劃分為控排企業(yè)配額、新建項目企業(yè)有償配額和市場調節(jié)配額三個部分。企業(yè)配額分配主要采用基準線法、歷史強度下降法和歷史排放法三種方法進行分配。廣碳所現有廣東碳配額(GDEA)、廣東碳普惠制核證減排量(PHCER)、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三種碳排放權交易產品。截至2021年末,廣碳所累計成交碳排放權現貨約27755.80萬噸,其中,GDEA現貨累計成交量19970.00萬噸,位居各試點交易平臺首位;CCER現貨累計成交量7252.44萬噸,位居各試點交易平臺第二;PHCER現貨累計成交量534.26萬噸。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簡稱“排交所”)成立于2010年,2013年6月正式啟動,排交所對境外投資者開放,是各試點中第一個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的碳交易平臺。根據《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排交所年度碳排放配額總量實行目標總量控制,劃分為預分配配額、調整分配的配額、新進入者儲備配額、拍賣的配額、價格平抑儲備配額五個部分。分別采用基準強度法和歷史強度法進行分配。已經正式上線了配額交易(SZEA)、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交易和危險廢棄物處置交易。與國內其他試點市場相比,深圳經歷二個“五年規(guī)劃”,2010—2015年,碳排放量增長1130萬噸,碳強度下降28.9%;2016—2020年,碳排放量下降166萬噸,碳強度下降31%。即第一個5年碳排放量增長,第二個5年碳排放量下降。

        2014年,香港排放權交易所與香港碳權暨碳匯交易有限公司聯合推出香港排放權交易平臺。當前掛牌的產品僅為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核證減排量(CER)以及自愿減排量(VER),但香港經濟體量和排放總量小,流動性不足。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綠色及可持續(xù)發(fā)展金融主管表示,香港難以建立一個獨立的碳排放限額市場,建設大灣區(qū)碳交易大市場,是完善碳交易制度的新選擇和推進區(qū)域減排的創(chuàng)新探索。在2019年,發(fā)電是香港最大的碳排放源(66%),其次是運輸界別(18%)和廢棄物(7%),因此減碳工作需要聚焦在這三個領域。截止2021年12月31日,各碳交易市場年度交易數據及累計線上配額成交情況如表1、表2所示。

        市場數據顯示:2019—2021年,廣東和深圳市場配額年度成交量有一定下降,但總體交易量呈現上升狀態(tài); 配額交易量、CCER成交量及PHRCE成交量,在2018—2021年的成交總量,比2013—2017年的成交量高出2陪多。從表2中可以看出,廣東碳市場累計成交總量和成交總額遠高于其他試點市場,在交易結構中,配額交易仍然作為主要交易類型,占據總交易金額的 71.95%。而在交易方式上,協(xié)議轉讓交易為主要交易方式。此外,依據每周交易量的時間排列,廣東市場的GDEA成交額從2021年5月39元/噸左右,到2022年5月78元/噸左右,漲幅明顯;PHCER成交額從31元/噸到40元/噸,漲幅平穩(wěn);由于CCER產品在全國區(qū)域碳市場流通,且不同碳市場對CCER履約抵消機制的限制條件不同,就廣東碳市場而言,絕大部分CCER是以協(xié)議轉讓的方式成交,且履約價格平穩(wěn),在2020—2021年間,價格在27元/噸左右波動。

        深圳市場的累計成交量和成交額低于廣東碳市場和湖北碳市場,2020年受疫情影響較大,成交量明顯下滑,其他年度成交量和成交額整體趨勢保持穩(wěn)中上升狀態(tài)。此外,依據深圳排交所每月成交信息,大宗協(xié)議月度總交易量占比均遠高于掛牌協(xié)議,是目前深圳排交所主要的交易方式。相對于廣東和北京碳市場,深圳市場的CCER信息不對外披露,碳信息披露程度亟需提高。

        2014年,香港的碳排放量已在達峰,將力爭于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2017年1月,香港特區(qū)政府公布了《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提出在2030年將香港碳強度由2005年的水平降低65%~70%的減碳目標。2021年10月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xù)發(fā)展”愿景。目前,大灣區(qū)統(tǒng)一大市場正在建設中。

        (二)粵港澳碳市場的會計處理規(guī)范與信息披露

        1.會計處理規(guī)范。2020年前,我國各地碳市場對碳交易的會計處理遵循地方的相關處理規(guī)范,各地方碳市場會計處理方式迥異,數據缺乏橫向與縱向可比性[4]。2020年后,根據《碳排放權交易有關會計處理暫行》,“重點排放企業(yè)通過購入方式取得碳排放配額的,應當在購買日將取得的碳排放配額確認為碳排放權資產,并按照成本進行計量;重點排放企業(yè)通過政府免費分配等方式無償取得碳排放配額的,不作賬務處理”。自此,碳會計處理方法全國趨同[5]。

        2.會計信息披露。我國各交易所均設立相應網站,北京交易所還設立了各產品電子交易平臺,以進行交易情況發(fā)布與信息披露。經過10年的發(fā)展,各交易所披露的交易信息更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廣州交易所按每日、周頻率披露本市場信息、國際市場信息、單筆交易信息、各產品交易碳價、交易指數等詳盡信息。深圳交易所按每日、月頻率披露了國內碳情和國際碳情,從7大交易所信息披露具體內容來看,北京綠色交易所最全面、最及時[6]。

        四、控排企業(yè)層面的碳交易與碳會計現狀

        (一)控排企業(yè)分布

        2021年,我國7個試點市場共納入控排企業(yè)2782家,按照行業(yè)分類見表3。

        從表3發(fā)現,北京市場企業(yè)數量較多,覆蓋眾多工業(yè)行業(yè)與服務業(yè);深圳市場服務業(yè)企業(yè)明顯多于其他市場,電子技術與科技研發(fā)等高新技術企業(yè)也主要分布在深圳市場;廣州市場產業(yè)結構均為傳統(tǒng)重工業(yè)企業(yè),沒有服務業(yè)企業(yè)。深圳的產業(yè)結構中由于沒有傳統(tǒng)重工業(yè),碳排放管控單位的體量偏小。

        (二)控排企業(yè)的信息披露——基于上市公司年報

        目前我國碳信息披露以自愿披露為主,因而企業(yè)整體的碳信息披露水平不高[7]。重點排放企業(yè)碳會計信息披露包括表內列示和表外披露,表內列示包括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資產”列示“碳排放權資產”科目的借方余額;在利潤表“營業(yè)外收入”項目和“營業(yè)外支出”項目中列示碳排放配額交易的相關金額。表外披露指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與碳排放權交易相關的信息、碳排放配額的具體來源、節(jié)能減排或超額排放情況和碳排放配額變動情況等內容。

        對上市公司控排企業(yè)碳會計信息披露進行調研考查顯示,目前,排控企業(yè)對于碳排放權交易的信息披露不多,在7個碳市場中,共計 151家(剔除ST公司)為國內控排企業(yè),分析上述公司2020年財務報告發(fā)現:對其碳排放事項進行披露的僅有23家,其中進行定性描述的12家,定量披露的11 家,對其碳會計信息進行審計驗證的1家,為深圳一家公司。匯總形成如表4。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qū)納入控排的上市公司對于碳交易信息披露程度均不高,比例為16.67%(10/60),定量披露的內容有三種形式。一是在附注中編制了“碳排放配額變動情況”表;二是單獨編制了“溫室氣體排放量化表”;三是用文字披露了具體的數字,沒有表格。這種對碳信息內容披露形式的隨意性,使各公司碳會計信息的橫向可比性降低。同時,對政府監(jiān)管機構和市場而言,不充分的碳會計事項披露,不利于政府監(jiān)管和碳市場交易。

        五、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1.在交易市場層面。廣州市場碳交易成交持續(xù)活躍,規(guī)模引領試點市場,2021年,碳配額現貨交易超越歐洲能源交易所、韓國交易所,位居世界前列;深圳市場碳交易穩(wěn)中有降。廣深市場正在開展碳市場能力建設,提升廣東區(qū)域碳市場服務水平,探索碳金融業(yè)務創(chuàng)新,希望引領碳市場,吸引企業(yè)參與投資。

        2.在控排企業(yè)層面。2021年度控排企業(yè)共2782家,由于2021年7月全國碳市場上線,發(fā)電企業(yè)并入全國碳市場,并將逐步擴大到發(fā)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民用航空等8個高排放行業(yè)。廣州以重工業(yè)企業(yè)為主的地方試點市場碳交易規(guī)模將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廣州正在探索碳金融業(yè)務創(chuàng)新。深圳市場以服務業(yè)為主,影響不大。香港已經碳達峰?;浉郯拇鬄硡^(qū)市場發(fā)展程度不同,隨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升溫,企業(yè)碳管理意識提升,在會計處理方面,控排企業(yè)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中對于碳信息的披露程度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 政策建議

        1.強化政府管制,一核一帶一區(qū)采用不同區(qū)域達峰策略。廣東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包括一核(珠三角)、一帶(沿海經濟帶)、一區(qū)(北部生態(tài)發(fā)展區(qū))。珠三角、沿海經濟帶和粵東西北發(fā)展定位不一樣,工業(yè)化進程階段不一樣,產業(yè)結構不一樣,我們必須實施差異化碳達峰戰(zhàn)略。對于珠三角,碳排放占比最大,要嚴格控制碳排放總量,優(yōu)化發(fā)展現代服務業(yè)與高端制造業(yè)。對于沿海經濟帶,碳排放占比其次,控制適度寬松,重點發(fā)展先進制造業(yè)與新興產業(yè)。北部生態(tài)發(fā)展區(qū),碳排放總量占比較小,碳排放規(guī)制較嚴格,以生態(tài)發(fā)展為主,發(fā)展生態(tài)資源與現代農業(yè),采用碳中和的路徑盡早實現碳達峰。

        2.統(tǒng)一碳排放權跨境交易機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qū)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電力行業(yè)被納入全國市場。廣東電力行業(yè)的規(guī)模約占廣東碳市場規(guī)模的49%,這使廣東碳市場的規(guī)??s小很多。全國碳市場的啟動與擴展使得廣東需要重新思考碳市場的發(fā)展路徑。依據《廣東省深入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基于廣東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基礎,研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qū)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議將更多企業(yè)納入碳交易市場,允許符合條件的港澳投資者參與廣東碳市場交易,推動碳排放交易外匯試點,建立碳排放權跨境交易機制,聯合港澳開展碳標簽互認機制研究與應用示范。同時,港澳地區(qū)以貿易和服務業(yè)為主,碳減排的體量有限。廣州碳市場應立足區(qū)域優(yōu)勢,融合香港、深圳金融機構實現強強聯合,把碳排放交易市場繼續(xù)做大,作為全國碳市場的有益補充。

        3.建立健全節(jié)能減排法律框架體系。2011年,國家能源局發(fā)布《清潔發(fā)展機制項目運行管理辦法》(修訂);2020年,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節(jié)約能源法》(修訂);2020年,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正版),這些規(guī)章制度成為我國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法律依據。其他如《環(huán)境保護法》、《循環(huán)經濟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等均為實現我國碳中和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國應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明確國家、地方政府、企業(yè)和公民的責任,增強實現碳中和的法律保障。

        4.應盡早引入碳會計信息報告獨立鑒證。目前,我國碳會計信息報告獨立鑒證在資本市場仍處于自愿階段。而歐美國家中,丹麥、法國和瑞典三個國家對ESG(環(huán)境、社會及治理)審驗進行了強制性要求。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逐步國際化,越來越多投資者將碳會計信息納入到投資決策中,也將更加關注碳會計報告信息的可信性。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20年,我國僅有1家上市公司對其披露碳信息報告進行了獨立鑒證。建議上市公司盡早引入碳信息報告第三方獨立驗證,提升碳信息報告的可靠性、真實性,增加公司在碳報告披露環(huán)節(jié)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第三方驗證審視公司內部節(jié)能減排管理架構的完善程度,也有利于發(fā)現問題并及時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崔也光,周暢.京津冀區(qū)域碳排放權交易與碳會計現狀研究[J].會計研究,2017(7): 3-10,96.

        [2]張先治,石芯瑜.基于雙碳目標的會計與財務問題探討[J].會計研究, 2021(9):24-34.

        [3]周志方,肖序.國外環(huán)境財務會計發(fā)展評述[J].會計研究,2010(1):79-86

        [4]何玉,唐清亮,王開田.碳績效與財務績效[J].會計研究,2017(2):76-82.

        [5]安永.香港聯交所新版《ESG指引》正式落地,http://www.tanjiaoyi.com/article-29929-1.html,2019.12.19.

        [6]沈洪濤.“雙碳”目標下我國碳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22(9):2-9.

        [7]李東坡,周慧,霍增輝.日本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戰(zhàn)略選擇與政策啟示[J].經濟學家,2022(5):117-128.

        責任編輯:田國雙

        *基金項目:廣東省 2021—2022 年度會計科研課題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7-10);廣東省社科課題,“‘雙碳目標下重污染企業(yè)低碳轉型的財務風險防控機制與治理對策研究”(項目編號GD22CGL02)。

        作者簡介:夏桂香,韶關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公司財務與會計。

        猜你喜歡
        碳會計碳排放權交易
        配額免費分配法下市場結構對碳交易市場運行效率的影響
        碳排放權交易相關研究綜述
        我國碳排放權法律性質研究
        商(2016年31期)2016-11-22 22:02:12
        低碳經濟條件下會計理論體系的相關探討
        中國經貿(2016年16期)2016-10-27 13:28:17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商(2016年19期)2016-06-27 09:52:53
        探究低碳經濟下企業(yè)碳會計體系構建
        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視域下的企業(yè)碳會計信息披露因素分析
        碳排放權交易的法學與經濟學分析
        商(2016年6期)2016-04-20 18:28:21
        基于碳足跡視角的碳會計縱深擴展研究
        上市公司碳會計信息披露研究
        新會計(2016年1期)2016-03-10 20:48:33
        日韩亚洲在线观看视频| 玩弄放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在线A免费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av网址| 国产三级黄色大片在线免费看|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日本免费影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 麻豆密入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潮流水| 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99久久超碰中文字幕伊人| 日本午夜伦理享色视频| 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看| 无遮挡很爽很污很黄的女同 | 成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乱子伦av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网| 狠狠cao日日橹夜夜十橹|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 最新国产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av| 成 人片 黄 色 大 片|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无码流畅无码福利午夜|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7午夜理论片影院在线播放| 欧美成aⅴ人高清免费| 亚洲天堂av免费在线| 欧洲美女黑人粗性暴交视频| 中国丰满熟妇av| 日韩不卡av高清中文字幕| 免费看黄视频亚洲网站| 亚欧美日韩香蕉在线播放视频|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